那蓝色的天空一天天的高了起来,空气也逐渐的凉爽了,远天那雁阵在不断的变化着,秋天就在这大雁的鸣叫声中到来了。望着那远去的雁阵和四周的山峦,那些如烟的往事伴随着落叶飘进我的回忆之中,眼前的景象告诉今年又是一个金色的晚秋。
这是发生在20多年前的一个星期天的故事。那天我早早的吃过饭,收拾一下自己的自行车,我要跟随二哥去那秋天的群山里采集北国红豆。
这种北国红豆在大兴安岭人们都称它为雅克大,一种很小的红色浆果,口感酸甜,富含多种维生素和氨基酸,到大兴安岭地区品尝到的国酒干红就是这种红豆制作的。记得那时每家都要采集几桶留着吃。当时商业局收集这种浆果送到牙克石酒厂,作为制酒的原料,林区人也在这个季节采集这种野果换些钱花,所以跑山的人很多。但是,我们这些小孩子采集这种野果更多的是出于对大山林的好奇和好玩。
记得那天,我和二哥他们七八个人一起骑上自行车,往原林南面的群山里走了大约4个小时。期间我们路过一个叫十五林场的地方,因为它离原林十五公里而得名,那十五林场也叫做河源林场,依山傍水,每当春夏之时,那座背靠的青山的阳坡上开满各色的鲜花,小河的流水在欢快的流过。山的背面是茂密的桦树林,山前面是密集的草丛和黑桦条,对面依旧是茂密的桦树林,公路在这条山沟里窜梭着,不知是哪位高人决定在这里建的林场。那个大森林里的小林场由于原始森林的消失已经被撤销很多年了,现在那里还保留着一栋四层的办公楼,在风雨中屹立着,经受着大自然的风吹雨打,记录着林区人活动的踪迹和当年林区开发时的壮观景象。过了十五林场,那条山路越加崎岖,骑自行车的速度也就慢了下来。运木材的这条山路就要到了尽头,那是八支线的尽头。过一会我们就把自行车藏到路两旁的树林里。我们又在这树林里走了很远,当大人们停下来时,我也留意脚下,在仔细的寻找着那种北国红豆。说起来也很怪,突然就发现脚下是红红的一片浆果,一窜窜的挂在那一寸多高的秧子上,那叶子圆圆的,跟鹿蹄草很像。
我们于是就用那种自作的工具不停的收集这种野果。一会带来的那条丝袋子就装满了。我看到那里的北国红豆也太多了,于是就把衣服脱下来,紧紧的系住两条袖口,用它来装那北国红豆。
天空突然下起了秋雨,那秋雨不停的打在树叶上。当那树叶上的雨滴滴到身上,感觉到特别的凉。我用从家带来的塑料布紧紧的裹住上身,抵挡那秋雨带来的寒冷。当我们下山的时候,由于天冷冻得时间长,保持平衡的能力就差了,下山坡的公路自行车得不停地刹闸。一不小心就摔到路旁的树林里,再艰难的立起自行车,把自行车推出树林,再坚持往山下走。
返回来到河源林场时,雨还在下,抖擞着身体在风雨中前行。自行车的链子不知怎么折了,于是就停了下来。走进路旁的一户人家,寻找那修车的工具。
那户人家屋里走出来的人,让我很惊喜,原来是我同学的弟弟刘建全。他知道我的车链子折了,就拿出一把钳子和铁锤,帮助我把那车链子接上。
在回来的一路上,我深感到秋雨中的凉爽和无奈。记忆中的那唯一一次采集北国红豆,让我尝到了劳动后的丰收的喜悦,那一次我采集了80斤的北国红豆,受到了家长的表扬。记得自己就是在家长的不断的表扬和惩罚中长大的。
北国红豆,生长在那一望无际的大森林里。那片梦中的大森林,已经二十几年没去过了,想必是硕果依旧。怀念那片河山,更怀念那片梦里的北国红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