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599—649)是唐高祖李渊的次子。在隋朝末年,劝父亲起兵反隋,以后削平群雄,建立了中国封建社会中最强大的大唐帝国。公元626年,李世民即帝位,就成为历史上有名的唐太宗。
李世民亲身经历了隋朝灭亡的过程,常常以“隋亡为戒”,警惕自己不要重蹈隋王朝的覆辙。
为了使唐朝强盛起来,李世民很注意虚心纳谏,从善如流。有一次,他同唐朝大臣魏征聊天,便问道:“我有个问题,不知你怎样看?”
魏征说:“您请讲。”
“你说人君怎样才能明,怎样才是暗?”
魏征想了一下说:“依我看人君兼听则明,偏听则暗。”
“好!你这八个字很有道理,我要照着去做。”
此后,李世民在处理行政事务时,要求臣下都发表意见,不要对自己唯命是从。他说:“中书、门下都是国家机要部门,诏书敕令的内容,有不利于贯彻的,应该提出异议。”在执行过程中,他要求中书各省官员都要用个人名义提出主张,可以各抒己见,不受限制。
平时,他很欣赏犯颜直谏,他对大臣们说:“君主贤明,臣子就会直言。人就怕不能自知,你们应该当面批评我的过失。”
有一次,唐太宗同魏征讨论用人问题,唐太宗问:“你看用人应该以什么为标准呢?”
魏征说:“天下未定时,主要使用人的才干,顾不得德行。现在天下已定,那就必须德才兼备才可用。”
当时,魏征任尚书左丞职务,有人上疏说:“魏征任用亲戚,包庇他们的错误,请皇上明察。”
李世民便叫来御史大夫温彦博说:“你去调查一下魏征的用人问题,看看有没有任人唯亲的现象。”
温彦博调查后,并未发现魏征任用包庇亲戚,可是温彦博却说:
“做大臣要注意形迹,虽然魏征没有徇私,也有可指责之处。”
魏征反驳说:“不问公道,只讲什么形迹,假如上上下下都这样做,国家兴亡就难预料了!”
李世民觉得魏征讲得很有道理,便向他承认错误,表示后悔之意。
李世民对大臣们的进言,一般都能够虚心接受,但有时候大臣们进谏过于激烈,让他有些下不来台,当时他还是很生气的,不过事后,他总能以国家大局为重。
公元633年的一天早朝,李世民阅读奏疏,见县官皇甫德参的谏疏中说:传诏修建洛阳宫劳民伤财,收租过重是横征暴敛,妇女流行高髻是受宫女发式影响等等。
李世民越看越生气,一下把奏章扔下金阶。
魏征捡起奏章,看后说:“皇甫德参一心为国,用意还是好的。”
李世民生气地说:“一个七品小官,这样目无君主,毁谤朝政,应严加追究。”说完,甩袖而去。
李世民回到寝宫还愤愤地说:“我真想严惩皇甫德参和魏征那个老家伙。”
皇后劝他说:“你要那样做,以后谁还敢直言进谏呀?”经过皇后的劝慰,李世民消了气,认识到自己不该那样做。
后来,魏征病逝,李世民悲痛流泪,对大臣们说:“魏征是今人中最为贤德的臣子,他现在早我而去,我失去了一面难得的镜子。”
名师点评:
其实,李世民取得政治成就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虚心纳谏和善于用人。谏议大夫魏征死后,太宗说过两句有名的话: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见兴亡;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征死去,我丧失一面镜子了。”读史至此,令人颇多感慨,李世民作为一个封建帝王,能够虚怀若谷,善于接受反面意见,的确不愧为历史上少有的卓越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