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76600000026

第26章 北魏孝明帝皇后胡氏临朝听政丢性命(1)

在北魏孝明帝元翊时期,后宫战争依然激烈。在各种明争暗斗中,孝明帝元翊的皇后胡氏最终取得了胜利。作为一个女子,她有着极强的政治抱负,她要为自己的政治目标努力,施展才华。但是,最终的结果是,胡氏连累了小皇帝和北魏的江山社稷,与他们一起沉入江中。

自道武帝拓跋珪起,杀母立子,已经成了北魏王朝不能更改的“祖制”。每个皇帝即位后,都只能上尊谥来怀念他的生母。唯独胡氏诞下孝明皇帝元诩后,侥幸逃过了被杀的命运,并最终将一国政权抓在手里,号令天下。但是,也恰恰在她身上,发生了北魏王朝列祖列宗一直以杀母立子来避免的事情:主少母壮,骄淫自恣!强盛富饶的赫赫北魏国,最终便亡于这一个侥幸没有被杀的胡太后之手。

世宗宣武帝元恪是孝文帝的儿子。由于皇叔元禧叛逆,使得他不再信任拓跋姓(元姓)的皇族,反而非常信任舅舅高肇。

高肇的妻子是世宗的姑姑高平公主,高肇的侄女是世宗的皇后。所以,一时间,高肇权倾朝野。他结党营私,诬陷北海王元详和清河王元怿谋反,加这两位王爷杀害了;又挑拨宣武帝对王族严加防范,像看囚犯一样用重兵看守他们。高肇私下里派宫人毒杀了皇后于氏。于氏的儿子年仅三岁,生病时高肇不让医官给他治,使得这位小王子不幸夭折。满朝文武都对高肇又恨又怕。

为了树立威仪,延昌三年(514年)),高肇主动要求率领大军征伐蜀地,以提高自己的威信。

胡太后是河州刺史胡国珍的女儿。她的姑姑是个很会讲论佛经的尼姑,经常进宫为妃嫔们讲经,与宫内的太监和嫔妃打得火热。她还经常说自己的侄女美丽聪明,拜托太监向皇帝进言。

世宗得知后,就把胡氏召进宫来,一看,果然伶俐聪俊,便封她为承华世妇。

因为魏朝有“立太子杀其母”的旧制,宫内的嫔妃们都暗中希望自己能生王爷、公主,而不愿意生太子。

胡氏怀孕后,和她关系好的人都劝她想办法流产。因为当时,世宗与皇后于氏仅有的儿子已经夭折,胡氏如果生男孩的话,肯定被立为太子。她不仅不害怕,反而在夜里对佛祈祷:“皇帝必须要有继承人!为皇上的千秋大业着想,我希望能生下太子。即使因此而被杀,也在所不辞!”

怀胎十月,胡氏如愿地生下皇子,世宗封她为充华嫔。

此前,世宗的后妃们也曾为世宗生下儿子,但生下来不久,就都被高肇或他的侄女高皇后想办法弄死了。

皇帝虽然不知皇子们夭折的原因,但有了前车之鉴,再加上自己年岁渐长,所以对胡氏所生这唯一的皇子格外重视,倍加保护。他亲自挑选乳母和保姆,精心选择了宫殿专门养育这个皇子,而且严令:不许高皇后和胡氏去探望。

建昌四年,三十三岁的世宗因病不治而亡死,时年33岁。皇帝驾崩的消息一专出,大臣崔光、于忠、王显等大臣拥立六岁的元诩为皇帝。

此时,高皇后也在忙碌,她与左右商议,要依祖制杀掉小皇帝元诩的生母胡氏。崔光、于忠等人也知道这一祖制,因而早在提防,他们马上派人把胡贵嫔藏了起来,并派兵严加守卫。高皇后找不到胡贵嫔,也只能做罢。

此时,高肇正拥重兵在外。崔光等大臣假传高太后的诏喻,任命高肇录尚书事。还以小皇帝的名义写信向高肇告哀,恳请他率军回朝。

高肇平时虽然玩弄权术,但还不能算是阴谋家。听到世宗崩逝的消息后,他一味伤心,竟没有做好任何应变的准备,一入皇宫,便小步跑到太极殿大哭起来。

高肇没有做应变的打算,不代表朝廷内没有变数。此时,高阳王元雍与于忠等人已经埋伏了十几个勇士。

高肇举哀礼毕,被太监引入到中书省的一间房里。他还未来得及说话,十几个勇士一拥而上,竟然把他活活地掐死了。

除掉高肇后,高阳王元雍与于忠等人以皇帝名义下诏,宣布了高肇的罪行,削除他的一切职爵。他们还对外宣称高肇已自尽。晚上,派人把高肇的尸体从宫中运粪的偏门送回他的家中。

除掉高肇后,大臣们先尊胡贵嫔为皇太妃,又废除高太后,将她迁到用来作冷宫的瑶光寺做尼姑。没过多久,大臣们尊皇太妃胡氏为皇太后,并奏请胡太后临朝称制。

胡太后刚刚开始临朝听政时,还不敢随心所欲,她下达的旨意只称“令”,不敢称为“诏”,她还让群臣上疏时,称自己为“殿下”。但没过多久,她的野心就逐步膨胀起来,不仅改“令”为“诏”,还让群臣在上疏时称自己为“陛下”,她自称为“朕”。

胡氏掌权后下的第一个诏,就是封自己的父亲胡国珍为安定公,加侍中官街。这算是她为进一步干政扔下的探路石。见群臣没什么反应,胡氏又以“独生子太小,不能亲自祭祖”为由,想代天子行祭祀典礼。她问大臣崔光自己的想法是否可行。崔光马上援引汉朝和熹太后邓绥的故事,对胡氏的行为大为赞同。胡太后一听非常高兴。在大祭典礼上,她像天子一样亲自主持一切。

胡太后一生敬佛,她命人兴建了永宁寺。整座永宁寺非常奢华,寺中建有一座纯金实心佛像,高达一丈八尺;还有十座和真人一样大小的实心金像,以及两座玉石巨佛。另外还建了九级浮屠,据说建浮屠时“挖地筑基,深及黄泉。浮图高九十丈,上刹复高十丈”。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夜风吹支浮屠的风铃晃动,在十里之外的地方都能听到铃声。永宁寺的主佛殿宏伟高大,如同皇宫的太极殿一样;南门非常巨大,如同皇宫的端门一样;寺高建有上千间僧房,装饰着珠宝玉器以及锦绣。正如史书记载“自佛法入中国,塔高之盛,未之有也。”

由于胡太后崇敬佛法,许多百姓家子弟剃度为僧,导致军队招不上兵士,从事生产的人也越来越少。大臣们多次进谏,但冯太后一直充耳不闻。

胡太后给父亲胡国珍封安定公本意是想让父亲享受荣华富贵,可没几年,她的父亲就去世了。胡太后伤心之余,又追封相国、太师,赐号太上秦公。还赐早已死去的母亲为太上秦孝穆君,与父亲合葬。

谏议大臣张普惠提出,“太上”这个称呼不能用于臣子身上,而且前朝的皇后、皇太后的生父没有称“太上”的。

胡太后看到这份奏章后,召集王公大臣到自己的娘家一起商议这件事。王公重臣们为了迎合太后,都没有异议。于是,太后对上谏的张普惠说:“我所做的事事,是尽为人子子的考。卿之所奏,是尽为人臣子的忠。现在王公大臣们都已经同意,请你就不要再说什么了。”这件事就这样过去了。胡太氏又建了一座和永宁寺一样壮丽奢华的寺庙,专门给她死去的父亲祈福用。胡太后还派好多使臣与和尚到西域去求佛经,耗费钱财不计其数。

这个阶段的胡太后,虽然过分地尊崇佛法,小皇帝又一味地喜欢游猎玩乐,但这一对母子还能听得进臣子的进谏。张普惠等谏议大臣也常常上表,对时政得失进言。胡太后和小皇帝常常在宣光殿召见谏议大臣,对于王公亲戚犯法,他们也能严责。

后来,随着胡太后把朝权揽于自己一人之手,做事开始无所顾忌。有一次,天文官秦称天象有变,需要死一个贵人来对应这个天象。胡太后马上想起被迫出家为尼的高太后。她派人在夜里把高太后杀掉,按埋葬尼姑的礼仪埋葬了她。

胡太后有个亲近的宦官叫刘腾。这个刘腾虽然不认字,但很善于揣测主子的心思,颇有些奸谋。太后感念他在先帝驾崩之时,曾保护过自己,便使他担任侍中。刘腾在任上大肆收贿,卖官鬻爵。许多大臣上表弹劾,胡太后却并不过问。

北魏王朝国力强盛,雄立北方,和南朝长期往来贸易,西边各附属小国又连年进贡,因而府库内十分充盈。

有一次,胡太后去盛放绢布的仓库巡游,见仓库内绢匹堆积成山,便对随行的臣子、嫔主等一百多人下令,让他们按自己的力气,随意拿绢。随行的人立即丑态百出,有的夹、有的扛,恨不得能搬回家成百匹。尚书令李崇和章武王元融最贪,他们竟由于拿的绢太多,摔倒在地上起不来,一个人扭伤了腰,一人伤了脚,让胡太后又好笑又生气,让卫士把这两人拿的绢都收了回去,并把他们赶出了仓库。这两人因贪受伤的事被人传为笑话。

在这些人中,只有侍中崔光只拿了两匹绢。太后奇怪地问:“你为什么取这么少?”崔光回答说:“臣两手只能拿两匹!”其人听了都羞红了脸。

崔光也算是一代忠臣,但是他奉行明哲保身的原则,对胡太后滥杀、元义乱政等国事均采取“事不关已、高高挂起”的态度,不置一言。他在七十三岁的时候老死了。

在胡后掌政初期,北魏王朝的国力达至极盛。这恰如一个人临终前的回光反照。

当时的宗室王亲和贵臣都炫贵比富,一时风气大盛。

高阳王元雍富可敌国,他的宫室园圃和皇帝的不相上下。他家仅僮仆就有六千之多,乐伎还有五百之众。他出门时,仪仗卫士把路都挤满了,他回来后则整夜整夜地宴饮歌舞,一顿饭就吃掉几万钱。

尚书令李崇也非常有钱,和元雍的身家差不多!但他是个吝啬鬼,他常对人讲:“高阳王一顿饭,够我吃一千天的。”

河间王元琛同样非常有钱。他家的马槽都是纯银的;他府邸的窗户上,王凤衔铃,金龙吐珠,绚美异常。他和诸王宴饮时,仅盛酒的器具就有水精锋、玛瑙碗、赤玉杯等多种花样,全都是珍稀的瑰宝。有一次,他炫耀自己府上的女乐、名马以及各种奇珍异宝,带着诸王遍观自己的府库,金银珠宝、绫罗绸缎,不可胜数。他对身旁的章武王元融说:“不恨我不见石崇,恨石崇不见我。”

胡太后不停地营造庙观,没完没了。她还让各州郡都要兴建五级浮图。在她的这种带头作用下,洛阳城内,诸王、贵人、宦官、公主等一边斗富,一边大兴土木,建起了无数寺庙。令百姓苦不堪言。

太后又常常设立斋会,给寺庙里施舍大笔大笔的香油钱,动以万计,使府库日渐空虚。但她从没有施惠给寻常百姓的举措。世宗皇帝时,曾派宦官白整为孝文帝和文昭高后在龙门山开凿了两个石窟,都高达百余尺。后来,胡太氏又派太监刘腾为世宗开凿了一个石窟,花费了二十四年,用人工达到十八万二千多人,竟然还没有完工。由此可见,凿佛开山修庙的耗费是何等巨大!

比起其他的太后、女皇将臣子、和尚或无赖之徒充当男宠,胡太后可算是技高一筹。她见清河王元怿风仪俊美,竟然“逼而淫之”。这也是一大奇闻。事实上,元怿王爷并非是德行轻薄之人,他才能出众,有文韬,礼敬士人,在当时很有威望。

同类推荐
  • 洗冤逸事集

    洗冤逸事集

    被视作灾星的宋慈某日打更的时候偶然发现一宗命案,殊不知这宗命案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的法医生涯就此开启了……
  • 清——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清——天朝上国的盛世繁华

    本书共分四章,内容包括:兴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空前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最后的盛世繁华、盛世之中的隐患与危机等。
  • 大宋一品官

    大宋一品官

    李昂,字荩臣,汉族,寿春下蔡人,建炎龙飞榜进士,宋代著名政治家,套路家,表演艺术家,本书主人公,可耻穿越众。
  • 回到原始部落当大王

    回到原始部落当大王

    后世的大学生李同稀里糊涂的穿越到了原始社会,身处落后的原始社会中,李同原以为可以依靠自己掌握的先进技术,带领族人不断发展,却不料这不是自己认识中的原始世界,这里的人身具图腾之力,这里的每个部落都有守护自己的图腾和祭灵,力大无穷巫兽更是神出鬼没,每个部落有两名大巫,一为白巫师,占卜吉凶,治病救人,而黑巫师则负责狩猎杀敌,保护部落。读者QQ群,398120483,欢迎大家
  • 翻江记

    翻江记

    陷空岛一个阴天的下午,忽然出现了一人一马,马是青黑色的骐马,一望便知。人却不知是何方神圣,一袭白衣在空中飘摇,狭长的白色面具遮住了面孔,面具后,是絮絮叨叨的一堆白发。马上的人手持弓箭,向五义府大门紧紧的射出了一箭,随后便不知去向。这支箭上的箭书,拿给钻天鼠卢方看时,整个宋朝武林的一场血雨纠纷就拉开了帷幕…
热门推荐
  • 仙侠奇缘之姽婳

    仙侠奇缘之姽婳

    她是千年前妖界动乱遗落凡间的狐族公主,也是最后的金狐一脉。被狐后用尽千年修为移至人界皇后腹中。降世时,金光普照,满城百花齐放,群兽朝拜,天空出现姽婳二字,故取名姽婳。由于身怀狐后的内丹,所以自小拥有九尾。原本性格单纯,敢爱敢恨,无忧无虑的她,自从在忘忧山初遇仙尊月浮屠时,便注定此生为之沉沦……
  • 乡土流离

    乡土流离

    每一个人内心深处都根植着乡土情结,俯仰之间,皆能看见。乡土是根,蕴养游子身;乡土是灯,照亮游子路;乡土是太阳,温暖疲惫的心。乡村越空越萧索,乡亲越少越淡江薄。乡土流离,人与乡土之流离,照亮谁的心伤?我只愿,以点滴笔墨,让世人看见。
  • 外道星域

    外道星域

    “世人欲要我死,我却在逆流中向上。我在逆流中受伤,但是我却坚持着一条信念。可以有伤,可以断手断脚,可以失去生命。但是阻挡我者,杀!杀!杀!”
  • 妃常霸道:战神王妃

    妃常霸道:战神王妃

    她,令人闻风丧胆的黑夜女神,一次任务,却悲剧的坠机身亡。一朝穿越,她变成了无才无德的废物公主。凤眸再整,狂妄冷绝,摇身一变,她成为最神秘的卫国女皇。他,享誉大陆,地位崇高,是令人尊崇的战神之王。腹黑霸道,以和亲之名,他娶她为妃。本以为她只是空有外貌的草包公主,但没想道自己却深陷其中。“不知深浅的女人。”“你浅吗?”
  • 怪力乱神之古代神异故事

    怪力乱神之古代神异故事

    草稿中!本书选择古书中有意思的神异记载,用简单易懂的文字,稍加发挥,演绎成小说。基本根据古文直译,保持原汁原味。一章一个独立的故事,不相连贯,轻松阅读。主选古书包括:太平广记、历代笔记小说、其他道藏、禅宗记载等。
  • 女科折衷纂要

    女科折衷纂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泣龙

    泣龙

    世界已经千疮百孔,一个个上古就存在的家族退缩在生灵们的最后一片净土。出生在神龙家族的伍阳从弱小开始打拼。手段、实力。他要为自己拼一个辉煌,为后辈拼一个将来。
  • 摩天轮终点后遇见

    摩天轮终点后遇见

    【TFBOYS同人小说】高冷到逗比的少女唯依是易烊千玺的表妹。与王俊凯有一段懵懂的青春爱恋,却对对方缺乏信任,产生了种种误会,打成了一个个死结,既然这样,唯一的办法,是剪掉。而唯依的好闺蜜王源,处处体贴唯依,即使唯依不说,他也懂。可是唯依似乎一直对王源的喜欢视而不见......
  • 剑伐九霄

    剑伐九霄

    艰难临头,英雄出头;神兵现世,阴谋出世;一灯能除千年暗,一智能灭万年愚。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