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大脑有许多奇妙的功能,其中一项就是想象。想象,总能给人新的方向和动力。一个农民将种子撒入土地时,他会想象着丰收,所以才有了耕耘的动力;一个年轻人步入校门时,他会想象着梦想实现的时刻,所以才有了学习的信心;一个母亲含辛茹苦地抚养孩子,她会想象着孩子长大成人,得到幸福快乐的那一天,所以,才会无怨无悔。
想象时时给我们以鼓励和信心,让我们的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去迎接光明美好的未来。正如哈佛大学教授弗吉尼亚·约翰逊所说的:“我们必须时时进行想象,只有在积极的想象中深思熟虑,才能战胜愚昧,勇敢地面向未来。”
我们在日常生活、艺术欣赏、发明创造中都离不开想象。想象力是任何人都具有的,但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重视想象力的作用,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意识地培养想象力。想象力,就像是存在于我们大脑中的一座蕴藏着无穷无尽能量的矿藏,如果利用得当,将会迸发出巨大的创造力,帮助你取得前所未有的成功。
哈佛学校的老师在课堂上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百多年前,美国有一个贫穷的牧羊人,他带着两个年幼的孩子在山上放羊。一群大雁从他们头顶上的天空中鸣叫着飞过,消失在视线尽头。
两个小孩子好奇地看着天空中的大雁问父亲:“它们要飞到哪儿?”牧羊人告诉他们:“它们要飞到遥远的南方去,在那里找到它们的妈妈,一起度过寒冷的冬天。”两个孩子很羡慕地说:“要是我们也能飞就好了,我们也可以飞到天堂去找妈妈。”牧羊人摸着他们的小脑袋对他们说:“如果你们想飞,你们一定也能飞起来的。只要你们肯付出努力。”两个孩子牢牢记住了这句话。等他们长大以后,他们真的飞上了蓝天。他们的名字叫作莱特兄弟。
在爱因斯坦还是一名十几岁学生的时候,有一次暴雨过后,他发现,从云朵缝隙中射下来许多美丽的光束,他就好奇地想:如果人们能够乘坐这些光束去宇宙间旅行,那将是一幅怎样的情景呢?他时常闭上眼睛,让自己想象着以光速在太空飞行的样子,想象把他带到一个个神奇、瑰丽的世界。正是在这种想象的指引下,爱因斯坦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爱因斯坦在他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科学家是靠想象力旅行的人,如果你想踏上科学研究的殿堂,你就必须从现在开始培养自己的想象力,要从一束光、一朵花、一滴水那儿展开想象的翅膀。
19世纪法国科幻小说作家凡尔纳,在他的小说《月球探险记》中想象过人们可以坐着炮弹飞到月球,现在,人类真的实现了登上月球的“幻想”。人们专门把月球上的一个地方用凡尔纳的名字来命名,以此来纪念这位富于想象的小说家。美国科学家西门·雷诺,也是从凡尔纳的小说《海底两万里》中写到的一种像鲸的潜水船得到启发,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艘潜水艇。
现代军队中,常用迷彩服作为士兵的服装,这其实也是想象思维在实际战争中的运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德军包围了苏联的列宁格勒,对列宁格勒进行狂轰滥炸。为了保护列宁格勒中的重要军事目标和场地,苏联昆虫学家施万维奇动了不少脑筋。最后,他从蝴蝶的身上受到了启发。他发现蝴蝶身上之所以有五彩缤纷的花纹,正是为了更好地隐藏自己,躲避天敌。于是,他提出对城中的重要目标进行迷彩伪装。这样做了以后,这些地方都免遭德军的飞机轰炸。
发明家爱迪生说:“在发明的道路上,如果想有所成就,就要看我们是否有对各种现象进行想象和组合的能力。”这句话进一步说明,想象就像是一座充满潜能的矿藏,只要充分合理地发掘这座矿藏中的能量,就能使自己更容易有所成就。
没有“异想”,怎得“天开”
我们常斥责那些不切实际的想法,说他们是异想天开。可是有没有人想过,在今天,“异想”也是一种可贵的想象思维。如果没有那些荒诞的、古怪的想象,我们的科技就不会有这么多的发明创造,科技水平也不会有日新月异的发展变化。哈佛的教授鼓励学生有大胆的想法,他们说:没有“异想”,哪里有“天开”的时候呢?
2004年9月30日,在美国哈佛大学会堂,一场狂欢式的颁奖典礼正在举行。这个被称为“伊格诺贝尔”的奖项,俗称“搞笑诺贝尔”。它由哈佛大学《不可能研究年刊》主办,每年评出文学、医学等十类奖项,专门奖励那些在科学研究领域有奇思异想的科学家。
哈佛大学之所以要办“搞笑诺贝尔”,是要提醒我们:异想是一种独特的求异想象思维,它的特点是不受习惯性思维的束缚,创新意识强。它是人们在科研过程中,因为受到外界的某种启发,产生了某种联想,又触类旁通,产生出思想火花,进而创造出新的科研成果。这种想象能力在科研和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爱因斯坦这样评价这种异想天开的想象思维:“超出人们平常思维习惯的想象力,比知识更加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却是推动进步、使知识不断进化的重要因素。”
世界上第一条水下隧道,是于1843年建成的穿越泰晤士河的水下人行隧道。当时,工程师布鲁内尔面临的最大的技术难题是塌方问题,因为河底的岩层多水而松软,采用先挖掘然后打桩支撑的方法很容易塌方。一旦出现塌方,不仅会出现重大的人员伤亡,而且也会直接影响工程的进行。
正在布鲁内尔苦苦思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案时,他无意中看到一只小虫在树上钻了一个小洞,并爬了进去。工程师觉得好奇,小虫子身体这样柔软,怎么保证自己顺利钻进去,又不被坚硬的树木划伤呢?他仔细观察后发现,这种小虫子有一层坚硬的外壳。他一下子想到:为什么不采用类似的方法挖隧道呢?于是,他改进了原来的施工方法,先将一个空心的钢柱体打入岩层中,然后再在这层盾构下施工。这样一来,水下隧道的工程就得到了安全保障,工程也得以顺利完工。
在很多遇到困难或是发生危险的关键时刻,只有大胆想象,突破常规思维的束缚,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中国古代司马光砸缸救人的故事,就是突破了常规思维的束缚。在国外,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在一个化学实验室里,一个实验员正在向一个大玻璃水槽里注入水,水很快就要满了,这个实验员去关水龙头,却怎么也关不上,原来水龙头失灵了。再过一两分钟,水槽里的水满了就会溢出来,流到工作台上。那时,工作中的仪器就会立即爆裂,仪器中的化学药品就会和空气发生反应而燃烧,整个实验室会在几分钟内变成一片火海。实验员们都了解眼前即将发生的危险,一个个都惊呆了,有的甚至绝望地大叫了起来。
就在这十分危急的时候,有一个实验员灵机一动,他快速来到玻璃水槽前,用实验室里又重又硬的铁架猛地砸进水槽底部,随着“哗”的一声,水槽被砸开一个大洞,水从洞里流了出去,实验室里一下子转危为安了。
在科学发明中,异想天开的人更容易获得成功。
齐奥尔科夫斯基从小就是一个喜欢异想天开的人。小时候,他得到别人送给他的氢气球,就好奇地想:如果气球再大一点,能不能让我坐上去做环球航行?他常常这样展开想象,在他的小脑袋里,有各种各样在别人看来荒诞不经的想法。后来,齐奥尔科夫斯基在气球的基础上进一步想象:
能不能制造出一个可以悬在天空中的金属气球,让它在空中飞行,并且利用地球旋转的能量或太阳能,让它飞到更远的地方呢?
当时,有很多人把他的这些想法说成是无用的空想。可是,齐奥尔科夫斯基却不这样认为。1883年,他阐明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方案,十年后,他提出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火箭运动公式,并设计了液体火箭发动的构造示意图。1929年,他第一次提出了多节火箭的设想,还提出了建立星际太空站这一大胆设想。这些当时被人们认为不可能的异想,如今都已成为了现实。如果没有齐奥尔科夫斯基的异想,我们飞向太空的大门也许更晚才会打开。
策略思维
别让只会卖力苦了自己,别让不懂规划毁了你。
策略比勤奋重要
哈佛MBA、哈佛教育学硕士雷切尔·格林沃德,将她在哈佛学到的策略思维应用在婚恋中,在全美举行了多场“如何找到另一半”的研讨会,专门出版了一本讲婚恋策略的书《M计划》。她的这种策略深受单身男女欢迎。
中国人大多相信“天道酬勤”,认为我们只要自强不息,勤奋努力,就一定能获得相应的回报。但哈佛人却认为并不尽然,因为很多事实告诉我们:天道未必酬勤。
有些人工作起来很勤奋,他们兢兢业业,不惜将所有的时间都放在工作上,令人敬佩。可是这样的人却往往并不成功,也不一定会得到重用。
因为他们很少讲究策略。他们并不懂得:方法策略比勤奋重要。
有这样一个小故事。
小张和小李同时进入一家公司当业务员,两个人都努力工作,可是一段时间以后,小张的职位提升了,薪水也增加了,小李却什么也没有得到。
小李觉得自己做得并不比小张差,认为老板这样做很不公平。于是他找到老板,希望老板给他一个合理的解释。老板想了一下,让他到市场上去看看有哪些卖建筑材料的,回来报告给他。小李出去没有一会儿就回来了,他告诉老板:市场上有一家卖水泥的。老板问水泥有多少,小李又跑出去了,一会儿回来报告老板:有六十吨。老板又问价钱,小李又跑出去问价格,回来告诉老板。
老板看着气喘吁吁的小李,对他说:“你现在坐在这儿,一句话也不要说,看看小张是怎么做的。”老板把小张喊来,也让他去市场上看看卖建筑材料的。小张很快就从市场上回来了,他向老板报告了市场上有家卖水泥的,一共有六十吨,十五元一袋。如果一次性购买得多可以优惠。另外,他还把那个卖水泥的人带了回来,因为卖水泥的人手上还有不少质量上等的瓷砖,这正是公司现在急需的。老板听着小张的汇报,转头问一旁的小李:“你现在明白你要的答案了吧?”
小李的工作其实很努力,但是他没有思考过方法和策略,只是按照“老板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的想法做事,从来没有认真想过:如何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把工作效率提高,让老板满意。所以,他不受老板重用也是意料之中的。一个人光是勤奋、努力并不够,还要讲究方法和策略。
只有这样,才能让自己获得更大的进步。
哈佛大学生物学教授曾给学生讲了自己观察蚁群后发现的奇特现象。
蚂蚁在人们的认识中,一向是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但是生物学家却通过观察发现,并不是所有的蚂蚁都是如此,在蚁群中也有一些“懒汉”,它们整天什么也不做,只是东张西望,四处闲逛。生物学家把这些“懒汉”
蚂蚁从蚁群中捉了出来,结果发现原本秩序井然的蚁群竟然乱作一团,无所适从。直到生物学家把这些“懒汉”蚂蚁放回原处,蚁群这才恢复正常。
生物学家觉得奇怪:这些懒蚂蚁为什么会这么重要,竟然让蚁群离不开它们呢?通过进一步的研究,生物学家发现,每当蚁群的食物出现短缺的时候,这些懒蚂蚁就会带领蚁群向新的食物源转移。原来,它们平常东游西逛竟然也是工作,就是为了寻找食物。生物界的这种现象也说明,在群体中,掌握策略者才是不可或缺的,在群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加拿大渥太华有一家宾馆,虽然业务很繁忙,但经营者汉夫特却是一个悠闲自得的人。他总是把事情交代给手下的员工去做,自己绝不亲自去做。有一年年终的时候,他让员工评选出十名最勤快的人和十名最懒惰的人,然后把十名最懒惰的员工叫到了他的办公室。这十个人心里都很不安,担心遭到责骂甚至辞退。可是没想到的是,一进办公室,汉夫特就兴奋地对他们说:“恭喜各位,我决定将你们评选为本年度最优秀的员工。”在大家都感到奇怪的时候,汉夫特微笑着向他们解释:我观察过你们的工作状态,你们虽然付出的劳动没有别人的多,但是你们做事讲究方法,富有策略,总是一次性就能把工作完成到位,不做重复的工作。所以,虽然在别人眼里,你们闲着的时候多,但实际上你们比别人工作的效率高。所以更应该得到奖励。
从上面的事例中,我们可以发现,在工作中仅仅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是不够的,一定要讲究方法和策略,要有策略思维的习惯和能力。这样才能使自己具有更强的核心竞争力,成为公司不可或缺的人。巴尔塔沙·葛拉西安在他的《智慧书》中就指出:“在生活和工作中,要不断完善自己,使自己变得不可替代。只有让别人离开了你就无法正常生活,工作离开了你就无法正常运转,你的地位才会大大提高。”要让自己变得重要,就一定要学会讲究方法和策略。
讲究策略就要会谋全局。在思考中必须具有整体意识和长远意识。既要顾全大局,又要分清层次;既要统筹兼顾,又要突出重点。一个人越有策略思维的能力,就越有成功的潜质,他距离成功也就越近。在科技、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尤其需要这种具有策略思维能力的人。可以说,策略思维决定一个人的成败。
胜人一筹就是比别人多想一步
哈佛学子、美国著名外交家亨利·基辛格说过:“领导者就必须呼风唤雨,显示出远见卓识。”只有多为未来考虑,深谋远虑,才能防患于未然。
在美国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
威廉和汤姆是两个传教士,他们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山下有一条清澈的小溪,他们每天都要到山下挑水,时常可以在溪边相遇。可是五年以后,威廉很长时间都没有在溪边见到汤姆,一个多月过去了,威廉有点不放心,他来到汤姆所在的教堂,想看看究竟。
一进教堂,就见到汤姆正在教堂中做祈祷。威廉很好奇地问他:“怎么一个多月都没见你下山打水,难道你修炼了什么法术,可以不用喝水了吗?”汤姆笑着把他带到教堂后面,指着那儿新打好的一口水井说:“这五年来,我每天做完祈祷,就会到这儿来打这口井。现在终于打成了。”威廉很不理解:“到山下去挑水不是很方便吗,为什么要花这么长时间,付出这么艰辛的劳动,来打这口井呢?”汤姆说道:“你只看到现在,没有想到以后。现在我们年轻力壮,能够自己挑水,等到我们渐渐年老,连路都走不稳时,还能挑水吗?那个时候,我们该怎么办?而且,我们每天挑水要花那么多时间,现在我打好了井,就可以把这些时间省下来,做自己更喜欢做的事。”威廉听了很惭愧,他觉得自己考虑得没有汤姆长远。
这个故事说明:一个人要深谋远虑,早早为将来做打算,这样才能快人一步,胜人一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