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扬确实名声大燥,不过都是一些骂名罢了。
京城最好的镖局里的镖师被他下药迷倒,皇上钦定的名捕在眼皮底下让犯人溜走。
不过后来经过层层抽丝剥茧,小尼姑有愧佛心,主动到衙门吐露事情经过。
其实她根本就没见过那个采花贼,更不存在被他羞辱。
因为小寺地远庙小,很少人来供奉,香火稀少,主持希望用他的事引起大家的注意。
连心无杂念,远离红尘的清净之地,也难逃利益熏心,让人哑然。
佛口虎心,最为可怕。
名捕见过季扬的真面目,也见识过他出神入化的轻功,对听到声响赶去查看被杀的命案起了疑心。
重新调查,发现死者身上的记号和其他姑娘身上的记号有出入,作案手法不同,季扬总是先放迷药,然后溜进去。
而案发现场,显然没有用过迷药。
两名死者被钝器击打要害所亡,且只有一击,现场有打斗的痕迹,可以判断凶手不会武功,但力气很大。
经过捕快的一番搜查,抓住了家境贫寒但爱慕姑娘的年轻人。
被姑娘拒绝却不甘心,于是心生歹念,夜间潜入姑娘闺房,被姑娘认出来,闹出了动静,于是杀了姑娘和赶来的哥哥,留下记号嫁祸季扬,却在留下记号的时间里姑娘的父母赶到,好在并不认识他,打晕他们后急急忙忙回去,本想逃跑,但是不得出城,不得入城的命令阻碍了他。
真相水落石出,季扬依旧是错的,是人人得而诛之的对象。
他用了极端的方法宣泄内心的不满,所有人都相信他确实毁了很多姑娘,是一个下三滥的采花贼,只是碰巧有人用他的名字做了对自己有利的事。
卿因回到镖局,自那次以后,季扬销声匿迹,没有再出现之类的事情,风波渐渐平淡,偶尔成为人们茶前饭后谈论的小料。
镖局却因此名声更盛,因为那晚季扬没有得手,靠的是镖局的保护,从此之后也不出现,肯定是被震慑到了。
镖局以和为贵,结识形形色色的人,江湖有江湖的规矩,都在江湖上挣口饭,谁都不容易,得饶人处且饶人,只要不再犯,就放过他了。
卿因听着小哥从京城各出搜罗来的五花八门的评论,笑而不语。
小哥眉飞色舞讲着,忽闻脚步声,步伐刚劲,沉稳有力。
小哥忽然把嘴一停,向外张望。
还没来得及叫一声“五皇子”一只大手就盖住了卿因的头“小师妹,就为了你的一句话千里迢迢赶来,不仅没抓到犯人,也没见到师弟,你觉不觉得亏欠我很多。”
弘筹一把推开蒙跃,自己蹦到她面前“好久不见,比上次见到你更漂亮了。”
然后眯着一双凤眼问她“小娘子,今年芳龄啊,有没有许配人家,你看我如何啊。”
“你啊,不如何。”
这时弘赤有事找弘筹,弘筹听了后闷闷地应了一声“哦”
卿因为了补偿蒙跃,带他去玩,一路不拘小节,无拘无束,虽然没什么太多的话,毕竟从小就认识,也不会尴尬。
先是看戏喝茶,夜幕降临,于是游船赏灯,上岸后在街上喝婆婆酿的桃花酒,婆婆送了她一根红线编制的手链,上面有一朵木质的桃花,祝福他们长长久久,和和美美。
卿因忙着要摘下来”这是我哥哥,婆婆你搞错了。“
婆婆咧着嘴笑”是我老糊涂了,眼力不行,姑娘你就别摘了,那就祝福你嫁个好人家了。“
老远就听见弘筹大声叫蒙跃还有卿因的名字,跑到跟前问卿因手上戴着的是什么,然后问婆婆也要了一个,喝了几碗桃花酒,话多的和小哥有的一比,婆婆很喜欢这个年轻人,笑的合不拢嘴,直唤他下次再来。
前面有一个洗愿池,来往的人三三两两,莲池中莲花茂盛,几株睡莲静谧的在风中轻轻晃动。
正中有一个石头制的乌龟,主人拿来愿望册让他们写,如果愿望成真的话还请多多照顾一下营生。
卿因不知道写什么,转头去看蒙跃,他也不知道写什么。
又去看弘筹,弘筹一笑把本子遮住,不让她看。
最后蒙跃写了什么诸事平安的话,在战场这样的地方,平安已经是最大的幸运和愿望。
卿因最后写了祝愿镖局的话,也没有给弘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