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162100000013

第13章 袁世凯时代(5)

首先说借钱。打仗自然是需要钱,而民国呢,大家也知道,总也过不了这个钱字关,从唐绍仪内阁开始,哪届内阁都要为这事痛苦受罪,要说内阁总理难当,其实财长也不比总理好当。那既然民国拿不出现银细软来,那就只能借了,袁世凯这段时间就是在忙活这事。国民党说袁世凯借钱就是为了打仗,其实这也不尽然,就算不打仗,袁世凯也得借钱,而且刚开始大借款的时候,宋教仁还没被刺杀呢。

袁世凯让财政总长周学熙跟六国财团去谈了。话说这个周学熙也是可怜,人家财长都应该是数钞票用钞票的,他这个财长可没这享受,他是去借钞票的,所以财政总长说白了也就是个借款总长。当然,借款不可能一帆风顺,双方总是要扯皮半天,直到拟出个双方都能接受、相对公道的合约。双方谈来谈去,终于在4月,周学熙借来了钱——一共是2500万英镑。当然,为了借到这笔钱,民国也算是亏了大本——首先,民国将盐政权出卖给了各国;其次,这笔借款虽然看起来很大,但是七扣八扣的,到手里就得缩水不少,只能得到2100万英镑;再次,利息高得吓人,到47年后还款结束,民国总需支付本利6785万英镑。袁世凯付出那么大代价,一方面确实是民国缺钱,而另一方面也是形势所迫——孙中山在南方喊着要讨伐他,那他当然不能坐以待毙,所以先把钱借来,到时候就不怕孙中山折腾了。不过,借款也需要得到国会的批准,而国民党议员居多数的国会自然不同意了,那袁世凯管不着,你们爱同意不同意,老子就借了,你们谁不同意,谁就是存心捣乱,谁就是民国的敌人,再者说,老子都借完了,你们再废话管个屁用?

我们再说调兵。要说对军队的控制,袁世凯甩了孙中山几条街,北洋系那帮军人,哪个现在不听着老爷子发号施令?国民党的主要地盘是李烈钧的江西、柏文蔚的安徽以及胡汉民的广东,当然,江苏都督虽然是程德全,但这也是国民党的势力范围。而南北对抗的核心自然是湖北,湖北的老大是黎元洪,他的态度举足轻重。而黎元洪呢,因为张振武案借刀杀人不成,早跟革命党闹翻了,再加上本来革命党那帮人也瞧不上他,因此他的袒袁倾向非常明显。于是,袁世凯派出的李纯第6师和王占元第2师也就顺顺当当地在黎元洪的首肯下进入了湖北,如此一来,李烈钧的江西自然就在北洋军的炮口之下了。紧接着,袁世凯图穷匕见,宣布将反袁的三个国民党都督免职,如此袁世凯自然就得以先发制人。

最后要说的就是宣传。老百姓厌战,这是肯定的,清末折腾了那么久,又是洋人,又是太平军,然后又是革命党的,老百姓烦不胜烦,自然也就不希望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和平局面一旦被毁。而袁世凯利用的就是这个心理,拼命散播舆论,说孙中山这个人不是东西,他袁世凯行得正坐得直,刺宋案到底跟他有关没关,司法部门一审便知,孙中山不说要审案,却为了一己私利就要打仗。大家说,这种人可恨不?老百姓一想也是,出了命案,自然要大老爷坐堂审案,这也是自古通例,你孙中山抗拒审案,一味打仗是何居心?因此,老百姓因为袁世凯这广泛而有效的宣传,大多认为袁世凯是有理方,而孙中山是理亏方。

此消彼长,孙中山先说要讨袁,结果应者寥寥,反倒是袁世凯应对得力,借来了钱,调好了兵,吹完了风,准备工作做得有条不紊,怎么看都占据了绝对优势。孙中山没钱没兵,更可悲的是,老百姓也不支持他,所以他这个讨袁令也就成了无源之水,即便最后真动起手来,他也绝对捞不到便宜。现如今袁世凯准备妥当,而孙中山则雷声大雨点小,因此,最终的对决已经没有了任何悬念。

袁氏天下十之九

因刺宋案而起的孙袁对决虽然是由孙中山先起头,但是真要发力,孙中山却发现底下人没一个对动武感兴趣的,反倒是袁世凯后发先制,有条不紊地做足功课,现如今已经把孙中山逼到了悬崖边上。要说我们国父大人也确实够不靠谱的,跟当年反清时一个德行,光顾着咋呼,一点实际的都没有——当年一些同盟会会员要独立出去搞社团就是因为孙中山这点,太招人烦。而如今孙中山面临的局势比反清时还糟糕——一说反清,基本是大家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但一说要讨袁,基本上是大眼瞪小眼,好一点的装聋作哑,坏一点的就直接反对。

就说袁世凯调兵遣将分拨已定,然后将国民党籍的三省都督罢免这事,按道理来讲,袁世凯都欺负到头上来了,是个爷们就得干啊。但是李烈钧、柏文蔚和胡汉民三公不介,居然就忍下了这口气,还客客气气地表示服从,然后一个二个就都下野去了。要说历史书上常讲资产阶级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现在看看还就是这样,孙中山这个领袖好歹外柔内刚,绵里藏针,有点惹急了就能发飙的意思,而底下这几位爷却着实一个比一个窝囊。要说一开始不愿意放弃和平希望,要顺应民心准备走司法途径也就罢了,现如今明摆着袁世凯都撕破了脸皮,就要开干了,这几位还老觉着事情有可挽回余地,就是不愿意拔剑拍案。

就说李烈钧吧,他在这几个都督里头最有实力,他的江西也位置最关键,当时袁世凯免了他的职,孙中山派人递信给他,说你甭搭理袁大头,直接干吧。大家猜李烈钧怎么说的?李烈钧说:“被免了职才起兵讨袁,人将以为恋栈挟嫌,岂能言顺。”是不是很让人哭笑不得?这都到了要命关口上了,还死要面子活受罪。李宗吾先生说,在中国玩政治,讲的是两个字——厚黑,也就是脸皮要厚,心要黑。如今李烈钧这脸皮未免薄了点,这怎么去玩政治?不过我们也不能排除另一种可能性,那就是李烈钧根本对起兵讨袁没信心——那可不,黎元洪把整个湖北让给北洋军当兵站了,毗邻湖北的江西自然最吃重,所以找了个蹩脚的托辞。但不管是脸皮薄也好,没信心找台阶也好,反正从李烈钧的态度来看,似乎孙中山导演的这出武力讨袁的二次革命要黄。

不过,李烈钧还是挺给孙中山面子,虽然没有照着意思直接在江西地面来声吼,但也总算是去了上海,准备跟孙中山和黄兴几位从长计议。也不知道孙中山当时跟李烈钧是怎么说的,当然也有可能李烈钧自己觉得不战而退有些丢人,反正跑了趟上海之后,李烈钧突然得到了反抗的勇气,竟然决定要干他娘的了。于是乎,李烈钧去而复返,又从上海偷偷溜回了江西湖口,然后召集旧部发表了些激昂的训令,找两个文人写篇檄文,就在湖口宣布讨袁了,而这便是所谓二次革命的发端,史称“湖口誓师”。

其实这打仗也就是要有个领头的,为什么冲锋的时候要吹冲锋号,打仗毕竟是要死人的,如果不把大家的肾上腺素给激发出来,难免有人畏首畏尾。如今李烈钧就相当于吹响了冲锋号。于是乎,原本那些与国民党相契的地方大佬就开始纷纷动作了:湖南的谭延闿宣布独立;福建的师长许崇智胁迫都督孙道仁也独立了;原本想先行在安徽举义但未获孙中山批准的柏文蔚秘密回到安徽也宣布独立;广东都督陈炯明和前任胡汉民也宣布独立,准备出兵援赣;四川的第三师师长熊克武顺应潮流,也宣布讨袁;陈其美在上海,跟蒋介石、张群一道共同组织讨袁;当然,国民党一直以来的军事统帅黄兴也决定抛弃歧见,跑到南京筹划一切。

看起来是不是很热闹呢,但是革命党也就只有个热闹了,因为在热闹的背后,隐藏着的是仓促和虚弱,很快这些地方就被袁世凯逐一击破。这个过程最热闹的地方无疑是不少人宣布独立,但是宣布独立不代表真能独立——能否独立靠的不是一纸檄文,而是实实在在的武力。不幸的是,这些宣布独立的国民党人士要么就是被袁世凯事先调动的北洋军收拾了——比如江西的李烈钧;要么就是被那些地方上的亲袁势力给打了个措手不及——比如安徽的柏文蔚;要么就是投鼠忌器,光宣战没出兵——比如广东的陈炯明。搞到最后,真正能跟北洋军稍微一战的也就是南京的黄兴。

请注意我的用词,是稍微一战,而不是一战,因为差距实在太大,黄兴那点兵力还不够北洋军一顿菜的。过来攻打南京的是三位,一是忠心事清,打死不剪辫子,也不许手下剪辫子的张勋,二是袁世凯心腹,小站系骨干冯国璋,三是名气不太大的雷震春。当然,在袁世凯心目中,自然是自家的娃最好,他是希望冯国璋能够像当年在汉口那样再次打得黄兴没脾气,然后顺理成章地接管江苏。老头子的意思冯国璋大概也是了解的,但是又觉得跟黄兴打没啥意思,也想找点刺激,于是他就跟那俩说好,先入关者为王,谁先搞定南京,谁就当江苏都督。但是冯国璋玩过头了,把到手的鸭子给放跑了,还惹来了老头子的不高兴,那是因为冯国璋轻敌大意阴沟翻船了?倒也没那么夸张,只不过是便宜让别人占了。

话说三个人是划定了攻击范围,张勋部攻打太平门,雷震春部攻打南门,冯国璋部攻打北门,大家公平竞争。让自信满满的冯国璋感到难堪的是,最先进入南京城的居然是张勋的辫子军。张勋这个人是个活土匪,当年革命党反清举义的时候,他就负责防守江苏,此次终于一雪前耻,自然要好好发泄。张勋为了鼓舞士气,曾对士兵许诺,破城之后洗劫三日。当然辫子军不会放过这个机会,一时间南京城内鸡飞狗跳,遍地狼藉,给人感觉就是回到了太平天国天京告破那会——一帮梳着辫子的官兵尽拿些没辫子的人出气。于是,当官的抢够了,士兵们玩疯了,南京市民遭殃了。不过,辫子军光折腾老百姓倒也还好,因为弱势群体嘛,顶多骂两句娘,没能力咋的。但问题是,这帮兵痞是什么都敢干,谁都敢惹,居然不留神把三个日本人给干了。

虽说日本人跟咱有仇,但你也不能随随便便就杀人啊,愤青们答应,日本也不答应。日本人这回生气了,军人们纷纷邀战,外交部则语气强硬,要袁世凯给个交代。袁世凯只能派人过去劝说张勋,说现在日本那边意见很大,你看你是不是挪个地儿,换个官儿当当,好歹也给个说法。张勋当然一肚子不情愿,他这个两江总督的瘾还没咋过呢,就说要让他调职,还他妈是因为洋人,那他能干吗?最后好说歹说,才把他说动了,让他接受了长江巡阅使的官职,苏督让给了袁世凯一直属意的冯国璋。巡阅使这个官职听起来挺威风,实际就是个虚衔,但虚衔也架不住人张勋手里头有兵,张勋愣是给袁世凯提了三个条件,把这个虚衔搞成了实衔,一跃从一省都统变成了五省巡按。

尽管有南京交涉案这样的外交插曲,这次袁世凯在跟孙中山的较量中也算是取得完胜,并借此机会基本统一了全国,除了西南的广西、贵州、云南和四川几省实在是鞭长莫及之外,袁世凯已经把全国十分之九的地盘纳入了控制中。孙中山本想借此机会东山再起,没想到输了个彻底,把该输的不该输的都输完了,只能去日本避难。可以说,袁世凯经此一役到达了个人政治生涯的顶峰,但是老子说祸兮福所倚,风光之下往往意味着危机,那么在袁世凯如此志得意满、不可一世的时刻,他又存在着什么隐忧呢?

系中有系

袁世凯不愧是清末民初的首席政治强人,谈笑风生之间,就把叫嚣要挑战他霸权的孙中山给整到东洋去了,整个过程之轻松,完全展现了袁世凯政坛沉浮多年所锻造的老辣手腕。在孙袁的此次较量中,袁世凯几乎在各个方面都压制了孙中山——即便是孙中山最擅长的舆论宣传也落了下风,这是一次从头到尾都没有任何悬念的完胜。

黎元洪在此战中的表现就是两方较量的一个缩影。黎元洪原本是革命党人推举上台,但是革命党人却横竖看他不顺眼,最后生生把他逼到了袁世凯那头。而袁世凯呢,借着张振武案借力打力,把黎元洪彻底捏到了掌心里。此消彼长,在此战中的影响就是袁世凯得以利用荆襄要地调度兵力,取得先机。黎元洪一事充分说明袁世凯是个成熟的政客,他不会让个人喜好来影响自己的判断。说到革命党人看不上黎元洪,其实袁世凯何尝不是如此?但是,袁世凯非常清醒,也了解控制湖北的黎元洪对他来讲有多大的意义,因此,只要有机会,他就要将这个可能会影响局势的筹码握到自己手中。与之相对的则是革命党的幼稚,黎元洪取得高位固然有天上掉馅儿饼的幸运。但是既然人家地位已固,那就是一个需要争取和利用的实力人物,岂能因个人私意而反目相向?

不过,让袁世凯取胜如此轻松的倒也不是他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机巧诡诈,事实上,实力才是袁世凯取胜的最根本因素。为什么孙中山鼓噪半天却没人响应,甚至三督被废还依然选择退让?说到底,这都是因为袁世凯的实力给革命党人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威慑。黄兴和李烈钧这样的,在民国好歹也算个人物,之所以畏首畏尾,与其说是不愿破坏宪政,还不如说是不愿意与袁世凯对撼——谁愿意没事让强者把自己揍得鼻青脸肿呢?大多数人在跟别人打架的时候,总还是要掂掂自己的分量,觉得合适了才动手,黄兴等人同样也不例外。

袁世凯崇尚实力政治,善于发展实力、保存实力以及使用实力,这是他在清末民初能够执一时牛耳的主要因素。袁世凯没有主义,也不擅长长篇大段的鼓动,但是袁世凯要么不说话,要说话就是地动山摇。袁世凯为了他的实力可算是呕心沥血,无所不为,甚至还在关键时刻把光绪帝给卖了,但是事实证明,他付出的一切是值得的。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他或许已经被载沣清算;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载沣也不会想到让他复出;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他也不可能在与革命党和清廷的较量中两头得利,最终获取临时大总统之位;如果不是拥有北洋系,他也不会在与孙中山的此次较量中赢得如此干脆。对于袁世凯这样完全依赖于实力才拥有崇高地位的政客而言,实力就是他政治生涯的风向标。

同类推荐
  • 逐鹿之召唤猛将

    逐鹿之召唤猛将

    风殇雪胤新书《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已经发布,这本书风殇会更加用心的去写,写的更加精彩,请各位书友们能够给予我一点关注,多多收藏,多投推荐票,多多打赏,多多评论,助我一臂之力......(新群网游三国之铁血征程:5.8.9.8.2.1.7.4.7(五八九八二一七四七)
  • 三国之江东霸王

    三国之江东霸王

    何为王道?就是对手不乖,从他身上碾过。何为霸道?就算乖,也得碾过。何为天道?亲,今天你该被碾了。何为帝道?你不想被碾,也不得不被碾!王道以德服人,霸道以力服人,王霸兼用,敬天治人。现代人穿越到三国小霸王孙策身上,用霸道和王道能否在这乱世之中成就帝道。敬请期待。
  • 帝国1860

    帝国1860

    《1860》只为自己心中的历史变个模样。来自近代蜕变的中国!
  • 帝国之影

    帝国之影

    在有些人眼中,苏克先生是笼罩在帝国身后的一片巨大阴影,垄断国家经济命脉,操纵议会,玩弄选举,历届政府不过是苏克家族的前台代言人……在另外一些人看来,苏克先生是庇护美利坚的一颗参天大树,整个合众国因苏克家族的崛起而腾飞,民主和自由的旗帜,也因此屹立不倒……但在所有的人眼中,阴谋和暴力,权力和财富,享受和女人,这是苏克先生一生的主旋律。苏克先生的故事,从19世纪的德克萨斯开始。这一天,一个来自东方的牛仔,踏上了这片充满着盗匪、投机者和机遇的荒蛮之地……
  • 史上最弱穿越

    史上最弱穿越

    秦始皇一统天下的风采,汉武帝征讨四方的雄心,唐太宗包容四海的胸怀……且看史上最弱穿越者,如何在历史长河混日子!我们的口号是什么!美女。金钱。不能死!
热门推荐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阿基力斯大陆战

    阿基力斯大陆战

    阿基力斯大陆,千年的大陆战争,在三百多年前突现异界魔族,人类为了生存,都自觉的将矛头对准了魔族。可是千年战争使得人类数量剧减,而魔族来的突然,大陆上被魔族毁灭了许多中小型的国家。面对这种情况,中小型的国家不是联合结成联盟,就是依附于离自己近的三大帝国。通过三百年的战争,趋于僵持的大陆战争又将进入更加激烈的战斗,而这个时候降生于三大帝国之一的金怡黎帝国的少年该如何谱写他的传说!
  • 爱源不解释

    爱源不解释

    tfboys在演唱会上遇见一个女孩,tfboys对她一见钟情,她到底会选者谁呢?
  • 九凌界

    九凌界

    在赤羽大陆数以亿万计的无数生灵中,一个拥有半妖之躯与血脉传承的男孩,经历了失去亲人的痛苦后独自闯荡,战千年黑蛟,杀三头冥犬。百年之后更是超凡。雷火麒麟常伴左右,妖王灵帝让其三分。纵横八方难寻其右,血脉升华名出九州。便是男孩实力的体现。
  • 大星官

    大星官

    从来都是机遇与危机共存,从来都是祸福相依,从来都是大浪淘沙,智者胜,勇者存靠拼补考勉强拿到大学毕业证的游戏青年,异外转世,华丽丽地成为天命所选的井宿,然而,骨子里的劣根性,叫他高估了天命的力量,不去追求,不去拼搏,却安乐于在小山林逗鸟,等待天降大任,而忽略了生存的根本。当他意识到错的时候,已经过去十年了。他还有机会补考吗?他能够一飞冲天,成为众望所归的大星官吗?他的路,很艰难,但一切都是自己选择的,怨不得天,也尤不得人。唯一能做的,就是拼了!
  • 庭院之主

    庭院之主

    一个人类少年,立志复兴人族,但是当他踏上修炼之路后发现一切的一切都不一样了。巫妖之战使得原大陆一片风烟,但你们不该波及人类,更不该让我的爱人——诺伊,魂归冥府。所以少年怒而尸横遍野、乾坤易而巫妖陨落。看着鲜血染红的大地,看着一片狼藉的大陆,少年轻轻的说道:诺伊,我为你报仇了!建立不朽庭院也许是你最后的心愿,那我就完成它!
  • 炼丹之王

    炼丹之王

    天照二十三年,有巨雷响于极北冰川。响雷过后,一个婴孩出现于冰川巅峰。恰逢不虚真人周游世界,得此婴孩,赐名雷天落,带回门中抚养。婴孩七岁时,指到幻乐真人门下,成了个看守丹炉的烧火童子。这是一个由烧火童子到炼丹之王的故事~
  • 新婚爱未眠

    新婚爱未眠

    两家联姻,她嫁给了传闻中长相丑陋,性情暴戾的宋二少。新婚之夜,老公却成了长相俊美的超级男神!他疼她宠她,让她成为人人艳羡的宋家二少奶奶。可当她沦陷在他的柔情里时,他却亲手将最锋利的刀刺进她的心口。“宋御衍,你信她还是信我!”她红着眼质问他,得到的却是两人相携离去的背影。她心死,一片痴心终是错付。“二少,少夫人的选择困难症发作了!”“她看中的,全买了。”“二少,温少向少夫人示爱了!”“废了他!”“二少,少夫人要离家出走了!”宋二少迅速起身,“等着,我去抓她!”
  • 交代

    交代

    一直以来,我都在思考着自己到底为什么而活着这个问题。而今,我的思考终于有了结果。我认为活着就是为了能够给那些已经离自己远去的岁月一个交代。时间的车轮是永不停止的。明天相对于今天来说是未来,而相对于后天来说就是过去。无论我们是否愿意,岁月的足迹总是从我们身边无情地走过。但“交代”并非易事,它蕴含着对历史的负责,对已逝岁月的告慰。如果人们只是一味地“行走在消逝中”,那么我们似乎就白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在生与死的这个过程中,不管我们自己是否意识到,我们每个人都在完成着对历史的交代。说得更具体一些,就是对自己生命的交代。成长的过程,也就是一个不断交代的过程。
  • 血剑败天

    血剑败天

    万物皆有灵,彼苍者天,尔独何泣。血剑伴生,剑舞苍穹。人生蹉跎,岁月如刀,刀剑如梦,梦如人生;在如歌可泣的岁月,上下求索,只为那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当站在天空之颠,却道是梦如人生,人生如戏,戏里戏外几人分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