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讨论到天黑,也没什么结果,大家都觉得这件事太过诡异,难以理解。
晚上留新朋在我家吃得晚饭,老同学好久没见面了,平时滴酒不沾的我,也破例陪他干掉两瓶啤酒。喝着喝着新朋就哭起来,都没明白发生什么事。他一把鼻子一把泪地讲述了自己这段时间的经历,我才大约明白他感情“shijin”的原因。
新朋初中毕业后,就不上学了,跟着自己叔叔包揽装修和建筑的工程。干了几年,觉得自己翅膀硬了,就选择了单干。谁知道去年到今年上半年,国内经济不景气,他把这几年赔的钱全搭进去了。他原来辉煌的时候,认识了个女朋友,人长得该凸的地方凸,该凹的地方凹,应该大的不小,应该小的也不大,总之那相貌和身材用古龙长描述女人的词就是“尤物”。谁知道,新朋落魄后她立刻又搭了个四十几岁的老板,气得新朋差点吐血。后来被他一直视为“再生父母”的班主任郭老师突然离世。大概这就叫“屋漏又逢连阴雨”吧!
他哭诉完了,我劝解了一番,建议他出去旅旅游,散散心。
新朋说,现在脑子里想的就是班主任去世前的几个月到底在干什么,想帮他完成夙愿。
我突然想到了那张地图和班主任在QQ上的留言,他肯定发现了什么,想告诉我,还没来得及,就去世了。地图上红圈标注的旁边有我的名字,会不会是想告诉我洛阳有贾明的线索呢?又想起前段日子,在网上看到的那则矿难照片里和我爷爷留下的蓝皮书上相同文字的照片。隐隐约约能感觉到洛阳这个千古名都和这些事情有联系。
我问新朋,很想知道班主任最后的几周在找什么?新朋醉眼朦胧地点点头。我说,“那好,你陪我去趟河南的洛阳,就当是出去散散心,没准可以查到点什么。”我又把自己想到的这些给他讲了讲。新朋竟然爽快同意了。
我们准备了一天,买了车票和一些简单的驴友装备,第三天一早就出发了。
想到路途遥远,我心中有几分忐忑,然而接下来一个多月里发生的事还是大大地出乎了我的预料。
几次辗转,终于在天黑前到达了洛阳南汽车站。夕阳西下,洛阳古城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人,满脸褶皱下,掩盖的是岁月写下的故事。
我们随便找了一家宾馆住下,一听口音,宾馆老板是山东滨州人。滨州和东营市紧挨着,我们算得上半个老乡了。
晚上我一边和新朋聊天一边洗脚,只听啪啪的敲门声,我心头一震,这里没有亲朋故人,谁找我们?新朋打开门一看,原来是宾馆老板,他端着一盘水果笑嘻嘻地走进来。宾馆老板说见到俩老乡心中高兴,又唤起了思乡之情,就想着和我聊聊天。
闲聊了两个小时,宾馆老板很健谈,直说得口沫横飞,看样子也意犹未尽。我询问了洛阳博物馆的位置,原来离这里很近。他问我去博物馆随便参观,还是有别的事情。我就把在网上看到老君山矿难的事简单一说。
宾馆老板,“咦”了一声,似乎对我知道这些事感到很奇怪。他说,我知道的只是这件事的一半,他接着说,后来那几个矿工都回到了家,还带回了许多文物,当地政府得知消息后立刻把他们抓了起来,把所有文物没收了,还每人判了九年有期徒刑。
据那几个人邻居说,他们带回的文物很奇特,其中有个方鼎,看起来很重,拿起来却很轻,而且有法力——凉水倒进去后,很快就沸腾。其它的文物他们一般不示人,只是偶尔得意忘形了,才拿出来炫耀一下,这才导致后来的身陷囹圄。
他这么说,我俩更想去洛阳博物馆看看了。
按照宾馆老板的提示,我们很容易找到了洛阳博物馆,然而转了好几圈也没看到刻有奇怪文字的大石头。我咨询了工作人员,他用好奇的目光打量了我,然后告诉我那些石头在半年前接到上级命令,全部运走了。
我又问:“有拓片么?”据我所知好多珍贵的刻字石碑什么的,都会留有拓片让人欣赏,因为有的石碑刻字算得上珍贵的文物,不会轻易让人接触的。博物馆工作人员说,原本有不少拓片,有喜欢的还可以购买,但后来,来了一群老教授,为首的老头看到这些石刻后,立即向上级打了报告,石刻被连夜弄走了,所有的拓片也带走了。
新朋歪头看着我,我双手一摊,表示也听不懂怎么一回事。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们寻访了老君山上太清宫、十方院、灵宫殿、三清殿等十几所道观。挺奇怪的是,这一带都是道观,没有寺院和尼姑庵。
突然新朋拍了我一下,指着前面山崖边的一所寺庙说:“那里有一座寺庙,竟然建在了这么陡峭的悬崖边上。”我们逐渐靠近了寺庙,看到庙门口一位穿着袈裟的老和尚在扫地。
“这里这么干净,老人家在扫什么?”。新朋奇怪地问老和尚。老和尚抬头看了一眼我俩,然后做了个“阿弥陀佛”的动作:“我扫的是心中的尘埃”。我觉得老曾的回答既有趣又满含禅意,不禁仔细打量了他一下。
那是个枯瘦的,看起来年过耄耋之年的老人。他说,传闻道家的始祖李耳原本只是洛阳城内的落魄书生,有一次,路经老君山,看到此山青秀异常,于是有了进深山赏玩的想法。没想到,他这一去,整整三年多才出来,出山后的李耳满腹经纶,博古通今,震惊了整个洛阳城,引起了周王朝的恐惧,于是派五十名大内侍卫“请”他,没想到的是这五十人竟一去无返,又派了一百多名,依然有去无回。最终,挟持了李耳的家人,迫使他“投案自首”。
抓住李耳后本想除掉他,不知为何最终选择了让他担任周王室的守藏吏。李耳一生传奇不断。指点了孔丘一夜,便成就了影响两千多年封建王朝的孔圣人。老年后,西出函玉关,并写下了五千字的《道德经》。
传闻李耳担任守藏吏的十几年里容貌未变,所谓的须发皆白都是掩人耳目。有人说,李耳活了一百零一岁,其实这只是后人的“自以为是”。那时人的寿命很短,平均活不到五十岁。一百零一岁,已经相当于现在的一百五六岁了。显然,没有人知道他何时去世的,便杜撰了一个“死亡时间”。
老和尚继续讲故事。
李耳不老不死身 ,终究还是给他带来了麻烦。他的家人没能逃脱当权者在“长生不老”的吸引下伸出的魔爪。于是,李耳骑青牛西出函谷关,不知所踪。李耳的事迹在当时的社会上广为流传,而且越传越神,竟有人编造他在母亲腹中待了八十一个月,一出生时发须皆白。李耳的学问,也已经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后来,人们尊称他为老子或者老聃。
关于李耳的满腹经纶以及为何不老不死 ,也传言颇广,有人说他在老君山遇到了仙人被点化了,也有人说他无意中寻得了长生药。总之,已经没有人知道他在进山的那三年里经历了什么。只是一个同为守藏吏的司马阳无意中看到李耳写的一篇文章,里面有“吾师贾明”四个字。听到这里,我的头已经大了,又是贾明!
这个梦魇一般的名字竟然出现在了春秋时期老子笔下,这让我觉得恐惧。
后人知道老子曾在老君山隐居修道, 便在山上修筑了好多庙宇,传言也越来越多,真真假假,竟也无从考证了。
老和尚的话到此止住了。我再问,他笑而不语。当时天色已晚,我只得先下山回宾馆。第二天,天一亮我俩急匆匆跑上山想再问老和尚一些事,匪夷所思的事发生了,从东往西,从南到北,找遍了那片区域,竟然找不到那所庙宇,更别说老和尚了。
明明记得,庙宇就在那里,可那里除了荒凉的裸岩外没有什么建筑。我俩简直疯了!跑到五里外的另一所庙宇里询问。这里的几个小沙弥,张着嘴诧异地看着我,因为他们从来没有听说那里有什么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