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学认为,妇女妊娠期间肠蠕动减弱,粪便在大肠停留时间延长易出现便秘;盆腔充血,加之增大的子宫对肠管的挤压,以及妊娠反应严重或营养摄入相对不足,致维生素类缺乏等,均可导致肠管胀气而出现游走不定的疼痛。另,孕12周以后,增大的子宫超过盆腔进入腹腔,宫底随妊月增加而不断上升,子宫的附件及韧带随之被牵扯或拉长移位,素有慢性炎症及慢性粘连者,可因此牵拉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孕12—14周后,子宫可出现不规则收缩,这种收缩一般无疼痛感觉,但对于有慢性炎症,或子宫肌瘤等占位性病变存在时,也可因收缩造成的子宫肌瘤缺血而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故临床所见的妊娠腹痛多发生于妊娠4—5个月以后。此外,中晚期妊娠时增大的子宫常因跌仆而受损伤,出现宫体局部瘀血或胎盘少量出血而致疼痛。
中医验方
方一
【组成】桑寄生60克。
【用法】加2碗水煎服。
【功效】清热安胎。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二
【组成】柴胡、白芍各10克,茯苓、白术、苏梗各8克,当归、甘草各5克,薄荷(后下)3克,砂仁(杵冲)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益气补脾,安胎消肿。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三
【组成】北芪30克,粳米100克。
【用法】将北芪与淘洗干净的粳米一同入锅,加适量水,用大火烧开,再转用小火熬煮成稀粥。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益气补脾,安胎消肿。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四
【组成】熟地黄12克,炒白芍、阿胶(烊冲)各10克,川芎、当归、艾叶各5克,香附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养血散寒。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五
【组成】鲤鱼500克,苎麻根30克,糯米100克。
【用法】将鲤鱼去内脏,洗净煮汤;苎麻根加水煎汁;取鱼汤和苎麻根汁与淘洗干净的糯米一同煮粥,加油、盐调味即成。日服1剂,分数次食用。
【功效】安胎。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六
【组成】生地黄、白芍、钩藤(后下)、杜仲、桑寄生、桑椹子各12克,黄芩、茯神、川断各9克,生甘草4.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清热安胎。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七
【组成】川椒10克,白面100—150克,豆豉、精盐适量。
【用法】将川椒炒后研末;白面做成面条,放入开水锅内煮,然后加入适量精盐、豆豉,将熟时再加入川椒面调匀即成。作正餐食用。
【功效】温胃散寒,镇痛止呕。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八
【组成】荷叶蒂1枚。
【用法】将荷叶蒂焙干研末,以糯米泔水调服。
【功效】清热安胎。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九
【组成】苎麻50克,鸡蛋4个。
【用法】将苎麻用凉水洗净,再用热水烫去其胶质,然后放入锅内加水煮,同时把鸡蛋打破,下入锅中,约半小时即成。饮汤吃蛋。
【功效】止血安胎,通经止痛。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十
【组成】鲜苎麻根30克,陈艾叶4.5克。
【用法】水煎频饮。
【功效】凉血胆毒,安胎。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十一
【组成】糯米粉40克,鸡蛋2个。
【用法】将鸡蛋打碎,与糯米粉搅匀蒸熟。顿服,日服1次,可服数次。
【功效】补脾,保元。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十二
【组成】荷叶蒂、南瓜蒂各2个,糯米50克。
【用法】将荷叶蒂、南瓜蒂烧成灰,拌入糯米粥内,一次吃完。
【功效】安胎。适用于妊娠腹痛。
方十三
【组成】补骨脂、巴戟天、乌药、鹿角霜、当归、制香附各10克,砂仁5克。
【用法】以上7味药,1日1剂,每剂加水煎3次,餐前温服。连服2剂或服至痛止停药。
【功效】温肾散寒,理气止痛。适用于妊娠腹痛。
外治疗法
外敷:炒大青盐500克,内入葱白、生姜、艾叶、花椒、桂皮少许,装入布袋,置于下腹部温热敷之,痛止去除。适于虚寒证。
药膳疗法
1.首乌粥制首乌30克,大枣3枚,冰糖适量,粳米50克。先用制首乌入砂锅内取浓汁去渣,再加入大枣、冰糖、粳米煮粥,供早晚服用。适用于血虚证。
2.莱菔子粥莱菔子15克,粳米50克。将莱菔子炒熟后研末,同粳米煮成稀粥服食。适用于气郁证。
3.四仙羊肉汤羊肉500克,黄芪30克,当归30克,生姜10克。将当归、黄芪装入布袋内,扎紧口,与洗净之羊肉、生姜共放入砂锅内,加水适量,武火烧沸后,再用文火煨炖。至羊肉烂熟时,取出药袋,放少许盐,分多次饮汤食肉。适用于虚寒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对于腹痛绵绵不止者,在中药治疗同时,可配合服用西药,如维生素B1120毫克,或维生素B620毫克,或维生素C200毫克,或维生素BCO2片,每日各3次。腹痛难忍者,可服用颠茄片8毫克,每日3次,或阿托品0.5毫克,肌注。西医诊断为妊娠合并慢性附件炎、盆腔炎者,可酌情选用对胎儿发育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对于习惯性便秘因妊娠症状加重而致腹痛者,可予通便。如应用开塞露通便无效,可应用低位低压灌肠法。即5%肥皂水250毫升,灌肠管低于正常灌肠高度一半,先缓慢灌入100毫升,令患者抬高臀部约5—10分钟,如无便意再左侧卧5分钟,排出部分粪块后,再将剩余的肥皂水灌入,待排空结粪后疼痛自除。后以服用润肠通便之中成药如麻仁丸、桑椹膏等以善后。
如有胎漏、胎动不安或急腹症征兆者,应住院治疗。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孕前即应注意经期及房事卫生,讲究摄身之道。保持心情舒畅,防止情绪波动,避免各种因素所致之气血伤耗或气滞血瘀。做好孕前体格检查,积极治疗慢性病,尤是妇科慢性失血及炎症等病变,如月经过多、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慢性附件炎、盆腔炎等。努力准备好受孕的体质条件。受孕后即应调饮食、适寒温、慎劳作、畅情志、节房事,保持充足睡眠,饮食清淡而富于营养,保持高蛋白、高维生素类食物的供给,增强体质。
2.调护
注意外阴卫生,勤换内裤,勤晒衣被,避免外邪直中胞宫胞脉。节制房事,以防冲任受损。劳逸结合,避免久坐少动以疏通气血。保持定时登厕习惯,保持大便通畅。慎防下腹部闪挫外伤。畅情怡志,避免情志刺激,多食蔬菜水果及清淡易消化食物。慎防风寒生冷,忌食辛燥油腻食物。患病后应遵照医嘱,按时服药,并配合饮食疗法。
(第四节)异位妊娠
孕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称异位妊娠,或称宫外孕。最常见的是输卵管妊娠。慢性输卵管炎、输卵管发育不良或畸形、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内肿瘤压迫或牵引、孕卵外游以及输卵管结扎术后再通等,均可导致异位妊娠。其临床表现为有停经史(少数无明显停经史),突然下腹一侧撕裂样疼痛,渐至全腹痛,伴恶心呕吐、肛门坠胀、有排便感;阴道不规则出血(少于月经量);晕厥与休克(其严重程度与阴道外出血不成比例)。体温正常,内出血吸收时可低热,内出血多时血压下降、脉搏变快而弱、面色苍白;下腹部明显压痛、反跳痛,内出血多时有移动性浊音;阴道后穹窿饱满、触痛;宫颈举痛;子宫稍大,但小于停经月份;子宫一侧有时可触及肿块,有触痛。
中医验方
方一
【组成】紫草18克,蜈蚣1条。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异位妊娠未破损期。
方二
【组成】大血藤30克,桃仁10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异位妊娠破损期。
方三
【组成】丹参15克,益母草15—20克,赤芍12克,三棱6—10克,莪术6—10克,桃仁10克,川芎10克,川断15克,丝瓜络10克,牛膝10克。
【用法】上药煎取400克汁,分2次服。
【功效】活血化瘀。适用于异位妊娠。
方四
【组成】紫草18克,桃仁15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活血通络。适用于异位妊娠未破损期。
方五
【组成】三棱、莪术各8克,连翘、贯众炭、延胡索各10克,红花5克,瓜蒌15克,苏木、金银花各12克,血余炭6克,仙鹤草25克,三七粉5克,蜈蚣3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