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项目解散的提议,大家没有太多意见。我们开始想法找人接手,尽力给大家挽回点损失。驾校也好,其他平台也好,想要转型的朋友也好,问了个遍,就这样一个初级产品,没有人愿意出钱,即便我们心理价位只有一二十万。
别人都看得很清楚,平台不是花钱买下来那么简单,后期是需要团队和经费来运作的,这是一大笔的费用,不懂的人怎敢接招?团队也散了,它就是一个APP而已,和市场上死掉的大多数一样。
项目进展到现在,就像一坨稀泥,粘在手上甩都甩不掉,还有那么多用户,也不能一走了之“那就这样吧,阳阳,我们再想法去找钱,我们两对这个项目最了解,如果别人需要,我们俩就留下来,只要有人给发基本工资就行;我能力有限,让条件更优秀的人来操盘,我们俩协助他,能把“U驾网”做出来,我都很开心了,其他的不重要”。
其实我知道没这么容易,和我不一样,和老公婆婆同住的石头,安稳下来生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就算是协助,她也只能是暂时的。但是,她才是这个项目真正的核心。“不考虑这么多了,不是还有半年多才毕业吗,考老师还有机会。先做下去,即便我不做了,你可以继续在新的团队里干。”
于是,我们吃了秤砣铁了心,把自己和项目一起卖。
任何的合作都一定是以熟悉为前提的,俗称人脉,我们把身边的朋友又问了个遍。最后只有我的好朋友----严哥,看上去有一丝希望。他一直知道我们在做这个事情,模式也觉得不错,就还有些兴趣,或者叫做愿意帮助我们。
严哥是我以前的老同事,很聊得来,一直在工程行业干了很多年,适逢行业也快进入低潮期,想做本行业的互联网创业,但是还缺乏条件,基于对我俩的肯定,他觉得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可以一试。
既然要买,那就得谈价格。对于技术和产品的估值,我们都是外行,严哥找来了他的大学同学胡京。说起这位胡京,也算是传奇人物。大学学的工程,可自己对计算机感兴趣,一直孜孜不倦地自学,当毕业大家都涌入红火的工程行业时,他毅然进入了互联网公司。后来和同事出来创业,同事当时也是砸锅卖铁凑了70万组建公司,而他因为没有钱,虽是担任技术总监,也只分得了很少的股份,大家就紧巴巴地领点生活费过日子。最不济的时候,为了把项目养下去,公司什么活都接。经历了差不多10年的煎熬与挣扎,多年的沉积也终于迎来了风口,刚拿了一大笔投资,公司准备上市了。他成了众人眼中羡慕的“CTO”,但他还是有着数不尽的烦恼,和成堆的问题。
对我们的苦恼和团队的争执,胡京再明白不过,两名师妹出来创业,他钦佩但是也感到担忧。
“你们技术还是比较厉害的,一个人在这么短的时间做出来,虽说不太好用,不过要外包的话,也得值十来万。但是话说回来,现在APP和公众号太多了,如果没有后期的投入推广和运营,也可以说一文不值,对市场是这样,对投资人也是这样。也就是说,可以很值钱,也可以很不值钱”。想起团队幼稚的观点,真希望他们能听到这番话,好好地思考和评估自己。
从一无所有到做上市,胡京早已不是一个简单的技术总监,他见过的创业生死太多。“你们并不是真正的买卖关系,所以价格我不好估,得看你们双方的心理价格。严**,如果你要买,必须要有团队,你自己搞不了,必须得有有行业经验的人帮你”。胡京一番话,算是朋友间的友情提醒,其实我们早已和严哥协商好合作模式,我和石头至少呆半年。
毕竟和做生意的老板不同,严哥也只是有些积蓄而已,一下根本拿不出十多二十万,虽说买了胡京公司的股份早已翻倍,不过现在也兑不了钱花。更何况除了买股份,还要给我俩发工资,剩下还不知需要投多少钱。谈了几次,双方对价格都不好开口。
对于项目,团队既然曾经付出,还是期待着能增值,不过他们在找买家的过程中,也渐渐认清一个现实,自己的孩子在别人眼中,并不是那么值钱,也就不对价格做过多要求,放手让我和石头去处理。
严哥最终以15万的价格买走了“U驾网”,但当下只拿得出7万,可以对小伙伴们进行一定补偿,后期的8万元年后到帐,投入公司作为第一期运营资金。
我和石头的股份打折,其他人按股份退回曾经的投资款。和我俩一样,胡东付出很多,不愿意放弃,也不在乎那点钱,选择股份等比例压缩,由我代持。签协议的当天,严哥和胡京都来了,虽说团队解散,但是我们还是希望大家能有所收获,包括对创业的认识。而胡京无疑是最好的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