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士开权倾朝野,任人唯亲,荒淫无耻。又加上与胡太后的奸情日益公开,因此引起了一部分王公大臣的极大愤慨,他们对国家政局忧心忡忡,对和士开的所作所为极为痛心疾首,想方设法要除掉和士开。赵郡王高睿死后,更引起极大的民愤。传说胡长仁遣人刺杀和士开时曾流传一首童谣:“狐截尾,你欲除我我除你。”武平二年,民间又流传一首童谣:“和士开,七月三十日,将你向南台。”一群儿童唱完,都拍手齐叫:“杀却!”此时的和士开,就像坐在即将喷发的火山口上一样,前途岌岌可危了。
这一天终于来了。武平二年(公元570年)七月三十日,和士开像往常一样,一大早就起床,整整衣冠,走出家门,他准备入宫早朝,他的心情并不平静:最近琅琊王高俨等人老是反对他,他确实感到了自己的地位在动摇。他一面走,一面在想着如何除掉这个琅琊王,以至于连早晨初升的太阳都没有留意去看一眼。他当然绝不会想到这会是他生命中最后一次见到阳光。他走得那么匆忙,但却未料到去的地方是自己的刑场。
琅琊王高俨等人早就做好了准备,首先由王子宣写了一道表文,弹劾和士开,罗列了大量罪名,请求后主批准逮捕法办。然后,由冯子琮将表文夹在许多其他公文中,呈奏给后主。素来不理朝政的后主高纬,连看都没看,大笔一挥,批准照办。之后,由领军大将军库狄伏连在神兽门外埋伏了50名士兵,在和士开刚踏入门内的刹那,50人一拥而上,将他擒伏并立即斩首。高纬听说之后,虽然追悔莫及,却也毫无办法。据说和士开一死,洛阳全城欢腾。
和士开死时47岁,一生玩弄权谋的他,最终死于别人的圈套之中,正所谓玩火者必自焚。
美食秀色,无敌炮弹
北魏孝文帝元宏公元467年出生于平城紫宫,是献文帝的长子,立为太子时,以“立子杀母”的规矩,母亲李夫人被杀,由冯太后抚养。元宏3岁时立为皇太子,5岁时,献文帝人居祟光宫信佛,自称太上皇,将皇帝位给他。公元476年,冯太后毒死献文帝,临朝称制,此时元宏年方10岁。
孝文帝5岁就做了皇帝,一直在冯太后的羽翼之下苟且度日。随着年龄的增长,孝文帝在许多方面和冯太后发生着冲突。孝文帝的皇后冯妙莲就是冯太后一手安排的。
孝文帝的长子元恂长大了,冯太后立元恂为太子,又按宫中惯例,立子杀母,杀死了太子的母亲林氏。
林氏死去后,冯太后把自己哥哥冯熙的女儿冯媛、冯妙莲、冯栅先后送入宫中,期望皇帝从中选出一位皇后。冯媛是冯熙的正室博陵长公主的女儿,冯妙莲、冯姗是侧室常氏的女儿。常氏是南方人,出身平民,但长得标致,人很聪明,又极有心眼,因而在冯府中地位稳固,很有影响。
太和十二年(公元488年)六月的一天,冯熙恭请太皇太后和皇帝游园赏荷。太后吩咐让冯熙召来女儿,出见孝文帝。冯媛这时13岁,长得清秀美丽,但还没有长大,身体没有发育,她按北方习俗中闺女的传统打扮,梳一个平头,头发上略加彩饰,身穿紫绸短祅、高领、窄袖,人显得极为端庄。冯妙莲17岁,冯姗16岁。冯妙莲长身玉立,丰腴动人,尤其一双丹凤眼,能勾人魂魄。冯姗也是羞花闭月,风采照人。常氏很疼爱这两个女儿,更希望这两个女儿能被皇帝看上,选为皇后。
常氏了解孝文帝,知道这个聪明的年轻皇帝很喜爱江南,喜欢汉族文化。常氏将两个女儿按照南朝贵族女子来打扮,一头秀发,梳成变化多端的飞云髻,髻上斜插珍珠凤钗步摇;身上穿一套紧身粉色绸衫,显得曲线生动,身材苗条,洋溢着无穷的韵致;绸衫之外,再披一条浅紫轻纱,仙气缥缈,十分迷人。
冯妙莲、冯栅姐妹姗姗而出,婀娜多姿,如一道耀眼的金光,令孝文帝春心荡漾,不能自已。孝文帝见惯了北方女子的装束,见惯了平头、高领、窄袖、短袄、灯笼裤!冷不丁地见了南朝的飞云髻和髻上令人心醉的步摇,孝文帝也有些醉了。冯太后问他冯太傅的这几个女儿如何?孝文帝自然赞叹:明艳可爱。冯太后问孝文帝喜欢哪一个,可以选人后宫。孝文帝说都很喜欢,由太后做主。冯太后说:按照礼制,正室博陵长公主的女儿冯媛为皇后最合适,只是她才13岁,年纪还小了一点,等长大一点再送入后宫,先将冯妙莲、冯撕送入后宫。冯熙立即赞同。就这样,冯妙莲、冯栅姐妹被送入了孝文帝后宫。
孝文帝拥有了这两姐妹,宠着她们,一入宫便封她们为贵人。孝文帝每日出入这两姐妹的宫室,看们弹琴、画画、读书、写字,一冯妙莲长于风月,懂得卖弄风情,吸引情窦初开的年轻皇帝。更懂得要想使皇帝离不开自己,除了身体之外,还在于风度、气质、修养。她极有心机,得知孝文帝喜欢吃鹅掌,喜欢音乐,喜欢文学,便在这方面狠下功夫,并获得了母亲常氏的大力帮助。常氏在冯妙莲的建议下选了四个妙龄女子,请江南的师傅,教授丝竹音乐和歌舞技艺,调教得歌喉、舞技出神入化。冯妙莲将这四个女子留在身边,以备入宫时助兴。与此同时,冯妙莲潜心于烹饪,尤其精研鹅掌的制作方法,能做一手美味绝伦的鹅掌。
南阳王刘昶是南朝宋文帝的儿子。宋废帝刘子业即位后,荒淫无道,乱杀宗室,刘昶待不下去了,便逃奔北魏投降,北魏封刘昶为南阳王。刘昶是南朝贵族,对于声、色、犬、马、音乐、歌舞、丝竹管弦,无所不通,魏王公贵戚、文武百官无不敬慕。常氏和冯妙莲母女时常向这位南朝贵族刘昶讨教,学习烹制美味和求教音乐歌舞。
工于心计的冯妙莲花样百出,用各种方式吸引着孝文帝,孝文帝陶醉其中。然而好景不长,到冯氏姐妹入宫第三年,灾难不期而至。先是妹妹冯姗难产而死,紧接着冯妙莲身染咯血重症,一病不起。御医帮请遍了,可这病十分古怪,就是治不好。
恰在这时,后宫来了一个倾国倾城的高丽美女,远胜过了冯氏姐妹。孝文帝被高氏的美丽惊呆了,渐渐对冯妙莲心不在焉。
冯妙莲的病越发沉重。太后考虑将她送出宫外,安心静养。这主意也得到了冯妙莲的认可,刚好冯府有座家庙,很幽静,很适合养病。于是冯妙莲离开皇宫,回家养病。
冯太后想把冯熙的小女儿冯媛迎进后宫,立为皇后。便吩咐下去。冯媛装扮一新,送入了后宫。但她依旧小巧玲珑、没有完全发育;北方女子的装扮,没有一丝冯妙莲姐妹南朝女子的迷人风韵,孝文帝自然兴致全无。
太和十四年九月,就是公元490年,冯太后卧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孝文帝三年服丧期满,公元493年,遵照冯太后生前意愿,册立冯嫒为皇后。仁孝宽厚的孝文帝对身为皇后的冯媛由衷敬重,两人彬彬有礼,相处得很是客气。
后来,冯媛的父亲冯熙病故,接着她的哥哥冯诞也去世。孝文帝对冯熙、冯诞父子感情很深,便移情于冯媛皇后,将一腔爱怜都化作深情,宠爱着冯媛。冯媛悲喜交加,心中充盈着悲凉和幸福,过了一段真正欢快舒心的日子。
可惜好景不长,她的风流浪漫、水性杨花的姐姐冯妙莲又一次闯入了她的生活,并步步进逼,终于在太和二十年(公元496年)七月,冯妙莲堂而皇之地登上了皇后宝座。冯媛一气之下,入寺为尼,青灯梵钟,了度残生。
那么冯妙莲是如何从病魔中脱身,并战胜冯媛,坐上了皇后宝座的呢?
冯妙莲走出深宫以后,人居家庙,一门心思,潜心调养,病情终于有所好转。常氏为女儿的病倾注了全部心血,四处打探,悬赏求医。不久,冯府来了一位身强体壮的河北汉子,专治女子疑难杂症,药到病除,人称高菩萨。常氏以重金礼聘,请他替冯妙莲治病。
高菩萨年方三十余岁,正当壮年,精气旺盛,伟岸俊美,气质高贵。他尤其长于房中秘术,能让女人进入兴奋状态,快活得死去活来。一场欢爱之后,便好生将养,令病情消退、血脉畅通、百症自愈。
冯妙莲在高菩萨的特殊治疗下,很快奇迹般的康复。她的病完全好了,高菩萨照旧借口看病,来看望冯妙莲,冯妙莲也不拒绝。两人眉来眼去,难舍难分。高菩萨本来就健壮,又通房中秘术,还有不少春香春药,冯妙莲虽然纵欲其中,异常快活,但总想有机会重返皇宫,坐上皇后宝座。她在等待着机会。
孝文帝受汉化影响极深,了解汉儒经史,一直仰慕中原文化。冯太后去世后,亲政理事的孝文帝决意要改变胡人风俗,全盘汉化。并决定先迁都中原洛阳。
洛阳的新宫建好后,孝文帝亲赴平城,将列祖列宗的神主牌位从平城太庙中请出,移祀于洛阳太庙。这次纯政治性的庄严肃楼的活动给了冯妙莲一个良机,从而改变了冯妙莲的人生历史。
冯熙当时还在人世,官至太师,只是体弱多病,卧床不起,受皇帝特旨,留平城冯府家中调养。皇后冯媛已经统率后宫美女迁居洛阳。冯媛很想念她的父亲,又不能侍奉照料,冯媛焦虑不安,牵挂着她的父亲。孝文帝答应到了平城,一定前去看望她的父亲冯熙。
冯熙得知皇帝要到府上看望,自然十分离兴,吩咐一应人等立即准备,好好迎接圣驾。在家庙中纵情玩乐的冯妙莲听到了这个消息,知道机会来了,便按下自己正旺盛的情欲,决定重返皇宫。
冯妙莲知道自己能否重返皇宫,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父母,如果配合,一定大有希望。冯妙莲先拜见母亲,把自己的心思告诉常氏。常氏建议说,让冯妙莲一同参加家宴接驾,皇上便会记起。冯妙莲想了一想,觉得不妥,因为人员太多,不容易引起皇帝的注意,而且冯妙莲是奉命带发在家庙为尼的,一旦混迹于大众之中被皇上看见,也是不妥。
常氏没了主意。足智多谋的冯妙莲便请求常氏,说只要留皇上在家吃饭,就有好办法。常氏还是想不出冯妙莲的妙计所在,疑惑地问冯妙莲是想陪膳?要知道,陪圣驾进膳是要得到特旨恩准才行的!冯妙莲看着常氏不解的脸色,便嫣然一笑,说出了自己的妙计。
冯妙莲说:皇上不是喜欢吃鹅掌吗?我做的一手鹅掌美味,皇上当年在宫里百吃不厌!如果皇上能在家用膳,我亲自烹调,做一手美味鹅掌,送皇上尝尝,皇上一定会记起我;皇上问起以后,自然会主动来看我,这样,不就能和皇上单独相见?
常氏觉得这办法可取,就说动冯熙,让他千万留皇上在冯府进膳。冯熙病势很重,卧床在家,身体虽很虚弱,但神志清楚。常氏将女儿的想法如实告诉了冯熙,希望得到冯熙的支持,冯熙病情严重,知道皇帝来看望已经是很给面子了,能保证留住皇帝,在这儿进膳,这是很难说的,而且自己也是体力不支。冯熙面现难色。冯妙莲这时出现在冯熙病床边,泪眼蒙胧地叫着父亲,恳求着说:这是最后的一次机会,这次机会错过了,恐怕再见到皇上很难,而女儿那样活着倒不如一死!
冯熙在常氏母女的劝说下终于同意合作。天从人愿,一切都按冯妙莲的设想,十分顺利。孝文帝讲求节俭,进食总是适可而止。
冯妙莲在上第三道菜时,让人送上她亲手制作的美味鹅掌。孝文帝吃到这道菜,立即记起了冯妙莲。孝文帝恍然大悟,问陪侍进膳的冯熙的儿子冯夙,这道鹅掌是出自何人之手?常氏立即回答说是女儿冯妙莲。
孝文帝想起了平城后宫那段美好的日子,再也坐不住了,便决定前往家庙看望冯妙莲。家庙中佛堂素雅,窗明几净,桌椅纤尘不染。堂中香炉内燃烧着檀香,沁人心脾。室内花禾幽香,宛如仙境。冯妙莲更是别出心裁:一身素雅高贵的天青长衫,系一条宝蓝色长带,清瘦白皙的瓜子脸,配一个道士髻,清雅娴静,超凡脱俗,真正是一位飘然仙子。
多情好雅的孝文帝被这风韵迷人、满目风情的素雅仙子迷得灵魂出窍。孝文帝立即拥着这个美女。有了这个开端,孝文帝便再也离不开冯妙莲。冯妙莲随侍孝文帝,离开家庙,来到了新都洛阳后宫。
冯妙莲风情万种,长于风月,又学会了春香春药,孝文帝很快便拜倒在冯妙莲的裙下,不能自拔,日夜沉醉在冯妙莲寝宫,寻欢作乐,宠冠后宫。不久,冯妙莲便进封左昭仪,地位仅次于皇后冯媛。
皇后冯媛对冯妙莲的入宫夺爱深为不满。冯媛比冯妙莲小,虽然叫冯妙莲为姐,但冯媛是正室所出,又是母仪天下的皇后,冯媛怎么会把冯妙莲放在眼里?冯媛蔑视冯妙莲,认为她出身低贱,是冯府的奴才,也是后宫的奴才,如何能和皇后抗衡?
皇后冯媛疑惑不解的是,皇上怎么老是到贱人冯妙莲那里?别的宫室一概不顾?冯媛恨皇上,自然也恨卖弄风骚的冯妙莲。冯媛烦躁、郁闷,妒恨交加,日夜无声地咒骂冯妙莲。
冯妙莲知道皇后冯媛恨自己,可是,冯妙莲觉得自己比冯媛早几年入宫,如果不是染病,这皇后宝座还有冯媛的份?冯妙莲依恃孝文帝的宠爱,便和皇后抗衡。后宫妃嫔美人每月朔望都应参拜皇后,这是祖制,冯妙莲每次都称病不去。皇后冯媛恼羞成怒,又无可奈何。
皇后和高丽美人是冯妙莲的两个劲敌。冯妙莲知道,在赢得皇上的这场较量中,仅靠美貌是不够的,还在于风月,在于如何迷惑皇帝,让皇帝高兴,快活得死去活来,神魂颠倒。冯妙莲充满信心,知道自己在这方面老成精到,无人能比,皇后和高丽美人根本不是对手,都还差得太远。冯妙莲善于打扮,本来就一头秀发,肌肤如玉,她能将发式千变万化,做出无穷花样,新鲜刺激,孝文帝就极为喜爱。冯妙莲有一绝手的媚术,就是将麝香细末放入肚脐眼中,隐入眼中,香味飘逸,令人心醉,称为肌香丸。
孝文帝拥着美丽的冯妙莲,被她的清香刺激得热血沸腾。孝文帝奇怪这通体奇香,问何以至此,冯妙莲答得玄乎其玄,说她大病之后,脱了一层皮,其如脱胎换骨,从那以后,便身有奇香。单纯的孝文帝真的相信,纵情求欢,难舍难分,再也摆脱不了这诱人的肌香。
冯妙莲有孝文帝的宠爱,便恃宠而骄,不把皇后放在眼里。同时,冯妙莲也没有忘记当年的夙愿,一定要登上皇后宝座。尽管如今的皇后是自己的妹妹,冯妙莲决意一争高下,夺回后位。她时常在和孝文帝兴致高昂时,说皇后的坏话。
有着贵族小姐倔强脾气的冯媛有一个致命点被冯妙莲抓住,就是生活保守,拒绝说汉话,穿汉服,孝文帝对此深为不满。冯妙莲便以此为借口,大加攻击,说她不理解皇帝的心志,还误解皇上为众王择亲。冯妙莲搬弄是非,挑拨离间,孝文帝大为恼恨。
冯氏姐妹势同水火。有一天,孝文帝出京巡游,刚好是后宫嫔妃参拜皇后的日子,冯妙莲照旧称病不拜皇后。皇后冯媛命宫监手持皇后金牌前往冯妙莲寝宫宣召,并命必须来见。冯妙莲没有办法,只好前去拜会皇后,也就是小自己四岁的妹妹。
冯媛见了冯妙莲,立时厉声呵斥:你没进宫时,这里都很和气,人人都快活;自从你入了宫,搬弄是非,妖媚邀宠,大礼时装病不拜;你目无皇后,违反宫规,该当何罪?
冯妙莲从容地说:论大小,我是姐你是妹;论先后,我先入宫,你后入宫;论名分,你是皇后,我是昭仪,我不计较什么,你还这般跟我斤斤计较,怎么这样没有德量?这样不能容人?冯妙莲不卑不亢,以守为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