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理宗过世后,度宗即位。度宗本是理宗的皇侄,因过继为子而即位,时年25岁。度宗上台之后,曾一度亲理政事,限制大奸臣贾似道的权力,显得干练有为,确实干了几件好事,朝野上下为之一振,觉得度宗给他们带来了希望。贾似道的权力受到了极大的限制,有人上书弹劾贾似道。贾似道看到,如果这样下去,自己将会有灭顶之灾。
于是,贾似道精心设计了一个巨大的阴谋。
他先弃官隐居,然后让自己的亲信吕文德从湖北抗蒙前线假传边报,说是忽必烈亲率大兵来袭,看样子势不可挡,有直取南宋都城临安之势。度宗正欲改革弊政,励精图治,没想到当头来了这么一棒。他立刻召集众臣,商量出兵抗击蒙军之事。宋度宗万万没有想到,满朝文武竟没有一人能提出一言半语的御兵之策,更不用说为国家慷慨赴任,领兵出征了。这时,贾似道却隐居林下,优哉游哉地过着他的隐居生活。
第二步,自己再出面解决问题。
例如,前线督报传来,数十万蒙古铁骑急攻,要都城筑垒防御,这一切,使得度宗心惊肉跳,他不得不想起朝廷中唯一的一位能抗击蒙军取得“鄂州大捷”的英雄贾似道。他深深地叹了口气,在无可奈何之下,只好以皇太后的面子,请求贾似道出山。谢太后写了手谕,派人恭恭敬敬地送给贾似道。这么一来,贾似道放心了。他可得拿足了架子再说,先是搪塞不出,继而又要度宗大封其官。度宗无奈,只好给他节度使的荣誉,荨为太师,加封他为魏国公。这样,贾似道才懒洋洋地出来“为国视事”。
贾似道知道督报是他令人假传的,当然要做出慷慨赴任、万死不辞甚至胸有成竹的样子。他向度宗要了节钺仪仗,即日出征,这真令度宗感激涕零,也令百官惶愧无地。天子的节钺仪仗一旦出去,就不能返回,除非所奉使命有了结杲,这代表了皇帝的尊严。贾似道出征这一天,临安城人山人海,都来看热闹。贾似道为了显示威风,居然借口当日不利于出征,令节钺仪仗返回。这真是大长了贾似道的威风,大灭了度宗的志气。等贾似道到“前线”逛了一圚,无事而回,度宗和朝臣见是一场虚惊,额手称庆尚且不及,哪里还顾得上追査是谎报不是实报呢。
第三步,借机好好敲打一下对手。
贾似道“出征”回来,度宗便把大权交给了他,贾似道还故作姿态,再三辞让,屡加试探要挟,后见度宗和谢太后出于真心,他才留在朝中。这时,满朝文武大臣也争相趋奉,把他比作是辅佐成王的周公。通过这场考验,年轻的度宗对朝臣完全失去了信心,他至此才理解为什么理宗要委政于贾似道。原来满朝文武竟无一人可用,贾似道虽然奸佞,但困难当头之际,只有他还“忠勇当前”,敢于“挺身而出”。度宗哪里知道,满朝文武懦弱是真,贾似道忠勇却是假。度宗被瞒,不知不觉地坠入了贾似道的奸计之中。从此,度宗失去了治理朝政的信心和热情,把大权往贾似道那里一推,纵情享乐去了。
贾似道再一次“肃淸”朝堂,他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朝廷上下全换成了自己的亲信,甚至连守门的小吏也要査询一遍,这样,赵宋王朝实际上变成了贾氏的天下。
孤注一掷,制造恐惧
正如常言所说:“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前面所说的制造假象固然有效,但是也有很大风险,而且这种机会也不一定常有。厚黑之道中还有一招,就是情况万分危急时,可以集中自己的全力,冒险一拼,或者做出准备孤注一掷的样子,使对方真正从内心感到对你的恐惧,这时你再求他办事,他就一点都不敢再打折扣。
第一,要以破釜沉舟的勇气遏制对手。
例如,按照明朝的规制,侍讲“满九年考,当迁学士”。成化十年,焦芳从年限上说虽然够了,但他不学无术,水平相差很远。所以,有人对大学士万安说:“不学如芳,将以为学士乎?”这句话不知怎的传到了焦芳耳中。他猜疑是大学士彭华搞的鬼,立即露出一副无赖相,并传出危言,以行凶相威胁:“是必彭华有间干予也,他日不为学士,我将杀华于长安道上。”彭华怕焦芳铤而走险,就请求万安,万安不得已,只好让焦芳“升为侍讲学士”。焦芳就是靠此招达到求官的目的。
第二,要以孤注一掷的冒险行动震慑对手。
例如,东汉明帝时,班超参加了讨伐匈奴的战争,大将窦固认为他很有才干,向朝廷推荐他出使西域。
班超带着东汉的外交使团首先来到鄯善国,一开始国王对班超等人恭敬有加,后来则渐渐怠慢下来,班超对他的部下说:“你们发觉没有,国王对我们为什么变得怠慢无礼了?我看一定是来了匈奴使臣,让他左右为难了吧!”为了证实这一情况,他们把侍候他们的胡人找来,装着什么都知道的样子,突然袭击般地问道:“匈奴的使臣来了好几天了,现在住在哪里?”那位侍者本来是奉命瞒着他们的,一见这样便把情况都说了出来。
班超总共带了36名勇士前来,他把这36人召到一起喝酒。当酒喝到痛快淋漓时,班超挑起了话头:“大家和我一样,远离中原来到这里,本是为朝廷立功而来。现在匈奴使臣来到这里,鄯善国王对我们的态度又这么不好,假如鄯善把我们都抓起来送给匈奴,我们恐怕都得喂狼了,这怎么办呢?”部下们都说:“现在我们处境危险,是生是死都听司马的。”
班超一看,正合己意,便说:“好!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如今只有一个办法,就是乘黑夜放火烧它狗日的,让匈奴使臣弄不清我们有多少人,我们趁机消灭他们。只要除掉这些使者,使鄯善国王害怕,那就大功告成了。”众人都说好。
天黑后,班超带着手下的吏士奔向匈奴使者的营帐。班超令10个勇士拿着战鼓到匈奴使者营盘背后,要他们见火烧起来后立即击鼓呐喊,其他人都带着刀剑、弓箭埋伏在西边。班超引燃了火种,火势趁着大风越来越大,前后的呐喊声使匈奴的使者惊得乱窜,班超亲自动手杀了3人,其余的30多人被埋伏的吏士杀死,另外100多人被火烧死。
第二天,班超把鄯善国王找来,向他出示了匈奴使者的首级,鄯善国王惊得话都说不出来。班超则多方加以抚慰,终于达到目的,胜利返还汉朝。窦固听到此事十分高兴,把班超的功劳上奏朝廷,皇帝很赞赏班超的气节,任命他为军司马,并命他再次去西域。
窦固要增派军队供他指挥,班超一笑:“我只要上次那30多人就行了,如有不测情况,人多反而累赘。”
无论是官场、战场还是商场,对于厚黑之士的你来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精神是必须具有的,它既是勇气,又是智谋。靠着这个精神,班超以非凡的智慧和胆略杀了匈奴使臣,扭转了外交上的被动局面。
以退为进,施以辣手
“以退为进”是军事上的用语,指暂时退让使输赢未定,以便日后伺机而进,争取成功。求人有时也同样,双方为了自己的利益,各执一词,有时要坚持,有时则要暂时中止;有时必须据理力争、讨价还价,有时又需暂时退却,这种“退”是为了伺机而进。仅仅做到了这一点,还只是一个一般的军事家或谋略家,称不上是厚黑大家。真正的厚黑大家不会单纯的后退,他们会有厉害的后招。他们会采取“恐吓”的手段,虚张声势,为你描述出,如果你不同意他的请求,他将采取的反措施会给你带来极大的损失,你有可能难以承受。“两害相权取其轻”,你还是答应他为好。
美国一家大航空公司要在纽约建立一座航空站,想要求爱迪生电力公司能以低价优惠供应电力,但遭到婉言谢绝。某公司花费10亿元人民币,从西方某国引进了3套生产化肥的大型设备,分装在南京、广州和安庆等地。设备在调试运行期间,安装在南京栖霞山的这一套,透平机转子叶片竟发生三次断裂,每次断裂停机就要损失45万元之多。
分析事故原因时,对方专家认为只是偶然事故,企图以小修小补蒙混过去,将经济损失转嫁给中方;而中方专家经过仔细测算分析,认为透平机转子叶片3次断裂,绝非偶然,而是由于强度不够,是激振力系数不够所致,是设计问题。根据这一判断,事故的责任完全在对方,对方不仅要更换设备,而且还应承担由此造成的一切经济损失。由于事件涉及的经济价值数额巨大,双方展开了一场艰苦的谈判。
中方派出西安交通大学的孟庆集教授担任技术主谈。在谈判过程中,对方技术主谈总工程师为了说明他们产品设计的权威性,强调是依据世界著名的透平权威、西德的特劳倍尔教授的理论而进行设计的,绝对不会出错。孟庆集教授听到特劳倍尔这个名字时,心里一亮,但表面非常冷静,并乘机插话道:“我们赞同特劳倍尔教授的理论,它应当成为我们双方共同接受的准则。”孟教授说这番话时,心平气和,并没有引起对方警觉,还认为中方在全局上赞同他们的观点,对方的技术主谈显得非常得意。看到对方的表现,孟教授向对方再强调一次:“我们很尊重特劳倍尔教授的理论,佩服他的才识。”然后再次停下来观察对方的反应,看到对方主谈频频点头,孟教授放下心来。当对方主谈讲完之后,孟教授说:“既然你们的设计依据是特劳倍尔教授的理论,而特劳倍尔的理论又是我们双方可以接受的谈判的共同基础,那么,教授在他的著作中,自己一再谈到‘激振力系数是很难取准,很难确定,的,这样,你们依据教授的理论所设计的转子叶片的系数不是也很难取准,很难确定的吗?叶片3次断裂,并不在同一部位,其原因就不言自明了。”
危言耸听,上纲上线
在厚黑之道中,还有一招叫“危言耸听”,也就是虚张声势。人们在希望改变某一现实状况时,往往喜欢引经据典,大造舆论,以引起他人对这一状况的危害性及其后果的严重性关注,从而达到自己的目的。为此:
第一,由于大众对这种“危言耸听”的手法已司空见惯,很多时候会持怀疑的态度。所以,在运用这一技巧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有绝对的权威和明确的针对性,使人信服,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如香港地区,电视台的一个“庄生贝齿洁牙水”的广告,就大造声势,说明仅仅靠刷牙并不足以防止牙菌膜的产生,甚至在刷完牙不久,牙菌膜就会形成;要想用刷牙防止牙菌膜,必须24小时不停地刷,不然是不可能的。在指出人们日常的刷牙习惯的不可靠之后,广告才介绍它需要推广的“庄生贝齿洁牙水”,说这种水如在刷牙后用于漱口,可12小时内防止牙菌膜的生成,“一次使用12小时见效”云云。这样的广告,先造成人们的心理上的不安和忧虑,然后再以自己推荐的东西消除这种心理,确实极有影响力。
第二,一般说来,你要求平心静气,但这也并不排斥在某些时候,在特定的话题上,带有一定的感情,以可能性为依据,以假设为前提,甚至带着夸张的成分,故意把问题说得十分严重,将后果描绘得非常可怕,使对方惊心动魄,幡然醒悟。
例如,下面是一位心理学家对一企图自杀者的劝告。在这劝告里,展示了种种自杀的结局,可算是危言耸听,但又是有理有据,因此感人至深。
“你已经孤注一掷了。生命对于你已不再有吸引力,因而你选择了自杀。”
他以直截了当、充满理解与同情的话语开头,打动也沟通了对方的心。然后他接着说:“自杀不一定能成功。你以为你一定能杀死自己吗?请看这位25岁的青年,他试图电死自己,然而他活着,但是两条胳膊都没有了。”
“那么跳楼怎么样?去问问约翰,他曾是一个多么聪明和富有幽默感的人。但这都是他跳楼以前的事了。如今,他的脑子受了损伤。拄拐杖,步履艰难,永远需要别人的照顾。但最糟糕的是他还明白他曾是一个正常人。”
“你想吃安眠药死吗?看看这个12岁的孩子,他就是因此而得了严重肝病。你见过严重的肝病患者吗?你会在全身慢慢变黄中死去,这条路实在太痛苦了。”
“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法。你想用枪吗?这位24岁的青年人向自己的脑袋开了枪。现在他拖着一条腿和一支没用的胳臂,并且丧失了半边视觉和听觉。这就是你所认为的万无一失的方法。”
“自杀并不那么有魅力。你可以设想一个电影明星在吞服了过量的安眠药之后,随着死亡,她的肌肉变得僵硬,最后,全部的美都化作尘埃。”
“谁从地板上擦去你的血迹,刮掉你的脑浆?谁把你从吊绳上解下来?谁从河里捞起你肿胀的尸体?你的奶奶?你的妻子?还是你的儿子?这种差事即使职业清洁工也会拒绝。但这种事总得有人去做。”
“你那封精心措辞、爱意切切的诀别书是没有用的。那些爱你的人永远也不会从这件悲痛的事情中解脱出来。他们懊悔,陷入无边的痛苦……”
“自杀是一种传染病。你5岁的儿子正在地毯上玩他的小汽车。如果你今晚杀死了你自己,那么10年后他也会干同样的事。事实上,自杀将导致家庭其他人的自杀。因为孩子们在这方面尤其脆弱,所以就更容易受到伤害。”
“你必然有其他选择。总会有人在危机中给你帮助。打一个电话,找找朋友,看看医生,或者去叫警察。”
“也许他们会告诉你,生活还是会有希望的。这希望之光也许来自明天的一封信,也许来自周末的一个电话,也许来自在某位商店里相遇的好心人。你不知道它来自何处——没有人知道。但是你所期待的可能就在一分钟、一天或一个月后突然到来。”
“你仍旧坚持要干这件蠢事吗?一定要干吗?那好吧,我们不久就会在精神病院的监护室里与你相见,那时我们照料你所剩下的一切,依然要干所有你再也干不了的事。”
这一席危言耸听的话语,使那位企图自杀的人在惊呆之后,终于醒悟,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可见危言耸听确实能起到振聋发聩、促人猛醒的作用,能促使人们接受你的请求,未雨绸缪,可谓是苦口良药。
第三,“危言耸听”时,仅以事实为依据,以饱满的情感为衬托,还远远不够,最关键的是这种可怕的后果会直接危及对方的最切身的利益,这样才能达成“恐吓”的效果。
例如,“危言耸听”是古代说客的惯用招数。范雎晋见秦昭王,—篇披肝沥胆的言辞,深得昭王的欢心,又献上“远交近攻”的方略,使得范雎一天比一天受到昭王的信任,他就利用机会向昭王陈述了—通“四贵”危国,并已对昭王皇权造成极大威胁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