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652500000004

第4章 禅让闹剧·下

公元前312年,周王郝三年。

秦楚交战继续,三线战事已结束一路,太子荡率诸人已班师回朝了。而司马错携巴人猛攻楚人,已大破楚军,占领楚国汉中(安康盆地)。秦惠文王大喜,封樗里疾于严邑,人尊其为严君。消息传到中路,上下将士皆怨主将攻伐不利。

魏章向张仪抱怨道:“三路出兵,独此路未见成果。将士不知,误仆为胆怯之辈。仆高居此位实赖公引荐之德,然仆若无功绩于秦,恐堕公之威名。”

张仪点头道:“将军之能,仪所素知也。今秦国之敌实为齐国,若与楚相斗过剧,恐为齐所趁。”

魏章建议道:“不若逐楚回其故界。如此,公亦不负失地之名。”

张仪思考片刻,道:“既然如此,有劳将军了。”

秦楚两军在商於之地相持数月,各自敷衍以待朝堂议和,就此结束战争。秦军突然大举进攻,士卒急于邀功请赏,攻势过猛,将不能止。楚军瞬间全线崩溃,中军被破,主将屈匄、裨将逢侯丑等通侯执珪七十余人请降而被俘,记功算级,得首竟达八万之众,前军已驰入楚地百余里。

“完了,完了。现在该怎么办啊?”魏章听闻此数,如同一盆凉水从头顶泼下。魏章草草安排了一下军事,匆忙地去找张仪商量对策。此时坐镇后方的张仪听闻大败楚军,如被雷击。待魏章找到他时,他正在苦思对策。

“相国,现在该怎么办啊?”魏章的声音远远地传来。

张仪抬头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魏章携数名亲随匆匆而来。及魏章走到跟前,张仪尚未开口,魏章又焦急地问道:“相国,现在该怎么办啊?”

“慌什么,看看你干的好事!”张仪不满地道。

魏章辩解道:“仆过矣!未料秦人功利之心如此之巨,楚军方溃,下面的军队几乎就脱离掌控,前方逐北已深入楚地了。相国你看看现在该怎么办啊?”

张仪叹气道:“事已如此亦无可奈何。大王之计本在迫和楚国,与之并弱强齐。今已深罪楚人,迫和或许还有希望,共伐齐国之事恐怕达不成了。不过,到底是我们赢了。你去把屈匄等人都杀了吧!”

魏章惊道:“杀了?他们可都是楚国宗室,大王还欲与楚议和,此时更杀楚之权贵恐怕不妥吧?且宫中多楚女,回国后我们恐怕会不好过吧?”

张仪道:“吾知道,两弊相较取其轻。楚军亡失八万之众,其中有多少是他们亲信啊。这些人若活着回去,恐怕议和之事益艰。且他们世守此地,熟识此地,若放归后,他们知耻而后勇,将为我国大患。到那时,大王将更加怨恨我们了。”

魏章沉默良久,颓然而出,尽杀楚之降臣。张仪将详情俱书于简上,令人回报秦惠文王。

中山王璺(姬姓、中山氏、名璺,时年三十二)问相邦道:“今燕国将乱,相邦以为孤应如何处置?”

司马喜(?姓、司马氏、名賙、字喜、时年约五十)道:“回大王,燕太子平乱国,必将边军北移,我国可举义兵助燕平乱。不过,对于赵人不可不防。”

中山王璺笑道:“正合孤意,北方之事就托与相邦了。孤自在南方应对赵人。”

秦惠文王正在明堂与群臣商议国事,忽有小吏入报,武关发来捷报,众人皆疑惑不解。秦惠文王使人当堂宣读简牍,当听闻到武关一役大捷:俘楚将七十余人,皆斩;大破楚军,得首八万,夺地百里时。秦惠文王大怒,以拳捶地,旋即强自镇定下来。太子荡闻言跳起来大骂:“匹夫安敢如此!”秦惠文王呵斥道:“慎言!”群臣皆为魏章军乱国而不安,樗里疾沉静道:“相国为人聪慧,当有后言,且听之。”秦惠文王点头示意继续读下去。听完奏报,秦惠文王道:“都议一议眼下该如何办!”众人议论纷纷:有人建议处罚违令之人;有人认为应该趁楚国新败乘势进攻,夺取楚国宛城、上庸,等等。

秦惠文王见樗里疾始终一言不发,便问道:“严君,可有良策?”

樗里疾道:“楚王不智,人尽皆知矣。然其国势强盛,经此小败,于国实无大碍。我之大利在于车通三川中原争雄,不宜与楚久持。可速令魏章将所部退回原界加强戒备,将楚将遗骸归还楚国,尽量求得楚国谅解。速遣使到山东各国,宣扬丹阳大胜,迫使楚国冷静下来。如今能做的仅此而已,其余一切都得等待楚人态度了。”秦惠文王从其言。

前线大败消息传到郢都,楚国上下群情激愤,皆言复仇。

令尹陈轸急忙觐见楚怀王。

楚怀王见陈轸羞愧道:“孤不听卿之言,致有此败,寡人耻之。可事已如此,为之奈何?”

陈轸劝解道:“大王勿自责过甚,昔周公执政而有三监之叛,过而能改善莫大焉。今秦人退回故界,而非趁机夺地,其示好之心已明。大王应速与秦人盟和,以稳北界,绝诸国窥视之心。”

楚怀王道:“众人皆言复仇!如此,恐人心不服?”

陈轸道:“俗谚有云:民可以乐成,不可以虑始。今若与秦大战,大王恐有亡国之忧。齐越起于东、三晋战于北,巴蜀袭于西,大王何以应?夫秦则不然,秦有山河之固,诸侯之兵虽强,然必不得入关中腹地。此秦敢绝诸侯而大王不能之由也。愿大王思之!”

楚怀王沉思良久,欲从陈轸之言,遣使盟和。使未发,昭鱼(芈姓、昭氏、名鱼、字子士,时年约五十)入见。

昭鱼忧心忡忡地对楚怀王道:“国将危,大王知之否?”

楚怀王诚恳地道:“已知矣!”

昭鱼追问道:“大王将何以应之?”

楚怀王答道:“与秦盟和。”

昭鱼断然否定道:“不可!此亡国之策,断不可行!”

楚怀王奇怪地问道:“可有什么说法?”

昭鱼道:“秦戮我宗室、杀我将士,如此大仇若大王不报,臣恐宗室将叛。”

楚怀王无奈地说道:“向时寡人不听诸卿良言,负气兴师,致有丹阳大败。今已丧师辱国,诸侯势将谋我,此时复与秦战,恐宗庙不存啊!”

昭鱼道:“此必令尹之策吧?”

楚怀王点头道:“正是。”

昭鱼叹气道:“令尹所言皆老成谋国之语,然其毕竟不是楚人,不详我国形势。中原之人尚且视我为蛮夷,况余者更外于我乎。令尹只知齐越与三晋是我敌方,而不知巴蜀亦我仇寇。我数世与巴人相攻伐,逐步控制了江水通道,确保了西部安全,然今巴人竟从汉水而下,此必为我大患!巴人,世之奇葩,天下之人或耕而食、或牧而食,独其不然。其掘穴取盐,纵兵天下,或商或盗。今我已绝其盐泉,其唯有四处征伐方可衣食。前闻秦人入蜀,未曾想其已与巴人相勾结。此次汉中被夺,秦巴合力而为可知矣。故我不可与秦盟和,宜速进兵关中。如此秦必从南抽兵,蜀趁机可脱离秦人掌控。此后秦人再想入蜀就难了,而巴蜀为世仇,蜀人一旦恢复必将长期与巴人作战,我方能无后顾之忧。”

楚怀王沉默不语,思考良久后问道:“子士以为该如何处置?”

昭鱼道:“与齐结盟,令其攻魏,吾自攻韩。迫使韩魏与秦绝交,然后合兵伐秦。”

楚怀王问道:“可遣何人使齐?”

“三闾大夫屈原娴于辞令,定不辱命。”昭鱼接着无奈地说道:“且屈氏损失过巨,如其不能与齐结盟,那就只能按令尹所言执行了。”

楚怀王遂遣屈原使齐。陈轸诧异万分。而齐国果为屈原言辞所动,遂与盟国宋国一起进攻魏国煮枣(东明县南)。韩宣王死,太子仓继位为韩襄王(姬姓、韩氏、名仓,时年约四十岁),楚因使景翠围韩雍氏(禹州)。

却说燕国,燕太子平经过声势浩大的准备后,再次要求燕易王驱逐相国子之。燕易王不听,太子平使说客说动了将军市被,遂与之共同起兵,直奔上都(北京)而去。燕易王手下亦不乏忠贞之士,两军遂于蓟城下僵持,而中立之臣纷纷外奔。中山国相国司马喜趁机起兵猛攻易水一带燕军防线。赵国见有机可乘,遂试探中山,谁料中山君臣正全力戒备其可能的袭击,故赵在房子(高邑县)败于中山。赵国君臣连忙商议对策,议定与中山媾和,支持其扩大在燕国的战事;又见于魏国似有机可乘,便遣赵何领兵袭魏。

而齐宋猛攻魏国煮枣(东明县),魏国不支,遣使向秦国求援。

秦惠文王召集群臣商议时局,皆知此次齐宋攻魏为楚所主使,目的在于迫使韩魏脱离秦国而后好再次合纵伐秦。

张仪道:“秦楚丹阳大战后,我已主动退回原界,此后几次与楚议和,楚却始终不同意。说明楚国必欲与我再战!而丹阳一败,楚国损失过巨,恐怕无力单独与我再战。既然如此,我可自武关、汉中两路出兵共伐楚国。只要楚国服软,大梁之困可不救自解。”

樗里疾不同意道:“徐州相王后,齐国一家独大,泗上诸侯皆听其令。若此时我国长期与楚国交战而对三晋之求置之不理,臣恐三晋将叛。彼时,山东之国再合纵伐我,将何以应之?六年前,虽说是五国伐我,然实际上仅三晋出兵,故我能败之。若再有合纵,臣不知该如何应对。张仪曾言大王欲谋王霸之业必求之于朝市,我今发兵救魏,正是求名利于朝市也。且夫三晋与楚若能补之于齐,其必欲为之。如此,齐势消而我势成,王业随之而就。”

于是秦遂使樗里疾将兵出崤函通道救魏。恰巧越王使公师隅向魏襄王赠送大小战船三百艘,弓箭五百万支,犀角、象齿若干。秦、魏与齐、宋战于煮枣(东明县),齐、宋不敌,各自败退。秦、魏追齐军至濮水,斩齐副将声子,齐主将匡章(妫姓、田氏、名章,时年约五十)败逃。齐宣王(妫姓、田氏、名辟疆,时年约五十)急招高唐守将田朌(妫姓、田氏、名朌,时年约六十)问策。

齐宣王问道:“濮上兵败,秦、魏将伐我,为之奈何?”

田朌对齐宣王道:“大王无虑,我军虽败,然宋军兵力未损。现在不如将我们的余粮借给宋国,以此来加强齐宋同盟。如此宋国一定会很高兴的,而魏国知道了宋国粮草充裕,那么它就一定不敢越过宋国攻击我们。现在我们处于弱势,就应该团结盟友。况且,以后我们强大了,还可以找宋国要回粮食的嘛;如果那时候宋国敢不还我们借给他们的粮食,就正好为我们的进攻提供了借口。这是两便之举,愿大王速行。”

齐宣王曰:“善。”乃行。

秦魏知之,果然停止进攻齐国。却以卫国曾为齐宋供应粮草为由而伐之。

而韩亦不支,求救于秦,秦使魏章领兵经两周而救之。楚怀王不满东周君为秦、韩供给粮草,让之。东周君患之,使人说于楚怀王。楚怀王虽不满亦无可奈何。楚国复败,秦韩联军进攻楚国上蔡。楚因使人请降,秦允之。秦遂使魏章将秦韩联军北进,与樗里疾所将秦魏联军合兵攻打齐国。此时樗里疾正围卫国浦邑(长垣县西南)等待后续部队。

使者把魏章即将前来之事告诉了樗里疾,不久胡衍(妫姓、胡氏、名衍,韩国人)来见樗里疾道:“君伐浦地是为了秦国呢?还是为了魏国呢?若果说是为了魏国,那就很好;要是说是为了秦国则不怎么样。卫国之所以是卫国,正是因为有浦邑啊。现在浦地要是被秦国得到了,卫国便一定会倒向魏国。魏国丢失了河西之地后不能重新夺回来的原因就是因为它的国力弱了啊。现在卫国要是并入了魏国,那么魏国一定会重新强盛起来的。到那时,秦国的河西之地就危险了。而且秦王也在看着君此次的军事行动啊。要是君做了损害秦国而利于魏国的事,秦王一定会怨恨君的。”

樗里疾道:“那怎么办呢?”

胡衍道:“君不如就此放弃攻打浦邑吧。这样臣就可以进城去将君的决定转告浦邑守将了,到那时卫国一定会感激君的。”

樗里疾道:“善。”

胡衍于是进入浦邑对其守将说:“严君已经知道浦邑的困境了,他说‘吾一定要攻下浦邑’。现在臣能使他放弃攻打浦邑。”

浦守一听再拜:“多谢先生仗义相助。不知先生将如何却之?”

胡衍道:“请将军予臣黄金三百镒,臣必能却之!”

浦守遂予胡衍黄金三百镒,道:“秦兵如果真能退去,仆一定请求寡君重用先生。”

胡衍出城予樗里疾三百镒黄金,道:“卫国守将听闻君将释彼,请臣携些许礼物答谢君之大义。”

樗里疾遂使营垒稍退,不复攻城。魏相如耳闻之,急见魏襄王。

魏襄王道:“卿将何言于吾。”

如耳道:“大王,臣闻秦将严君已释卫。大王宜速与卫议和。”

魏襄王道:“言之有理。请速行。”

魏将成陵君翟章(隗姓或祁姓或姬姓、翟氏、名章,有人认为其又名魏章,将秦兵救韩的那位。年不详)已拔卫国两座城邑,正在休整。

成陵君翟章问道道:“相国前来可有何指令啊?”

如耳道:“大王听闻秦国已经与卫国和解了,故遣吾来与卫议和。吾路过此地特来向将军告知。”

成陵君翟章道:“臣已知之,公可还有他言?”

如耳道:“大王遣吾转告将军,务必与秦军行动一致,除此别无他事。”

成陵君翟章点头道:“好。”

如耳别成陵君后疾行至卫,卫国立马同意议和而德胡衍。不久,秦将魏章与韩相公仲朋率军前来,两军汇于煮枣(东明县),秦人取部分煮枣附近土地为己有。樗里疾为帅,领兵猛攻齐国,宋国君臣在旁作围观群众,大军一路渡过济水攻下了齐国桑丘(兖州市)。欲先拔齐平陆城(汶上县、齐五都之一)外围据点,以绝齐援,次取平陆城。齐宣王得之此情,无计可施,遂杀王后赢秦氏来泄愤。美谥为宣,行事过于小气。

楚国趁机以举国之兵猛攻秦国,一路上破武关、下商洛直奔关中而去,秦人大囧。秦惠文王速招宗祝做《诅楚文》多篇,祭祀国内山川社稷之神并寻求祖宗神灵保佑;急召司马错领巴蜀、汉中之军回援,召樗里疾速领兵回援。此时齐国君臣正在忧心忡忡地思虑应该如何应对秦人地进攻,秦人就突然撤退了。而越国也趁机进攻楚国东部。

详细一点来说,楚国屈氏世守安康到南阳一线,景氏守备南阳至上蔡一线,昭氏防御上蔡到泗上一线。楚怀王任命昭睢(芈姓、昭氏、名睢,年不详)为将,主进攻;任命昭鼠(芈姓、昭氏、名鼠,年不详)为宛公(南阳守),主接应;任命昭雎(芈姓、昭氏、名雎,年约三十)为工尹,主后勤;任命昭滑(芈姓、昭氏、名滑,年不详)为大司马,主持军事;任命昭鱼为令尹主持内政外交。楚国取中原之兵,重用昭氏伐秦,大出秦国意料之外,且秦正与韩魏伐齐,国内空虚不能应对。秦国大惊,作《诅楚文》说道:您所保佑的秦王现在因为外事斗胆向您奉献上用上等美玉所做的六寸大的玉璧,让宗祝敲着鼓将刻有楚王熊相罪孽的布告呈现于您伟大光明贤德的厥湫(巫咸、亚驼)神啊。过去我先君穆公及楚成王,实戮力同心,两邦若壹。绊以婚姻,袗以斋盟。曰:叶万子孙,毋相为不利。这是他们亲自在大神厥湫您面前发下的誓言啊。现在的楚王熊相,康回无道,淫佚甚乱,宣侈竞从,变输盟约。内之则暴虐不姑,刑戮孕妇,幽刺亲彧,拘圉其叔父,置诸冥室椟棺之中;外之则冒改厥心,不畏皇天上帝,及大神厥湫您的光烈神威,更是违背秦楚两国十八世以来的诅盟。现在他率诸侯之兵以临加我,不仅想灭伐我社稷,伐灭我百姓,更是要废除皇天上帝及大神厥湫您的血祠、圭玉、牺牲啊。之前,他向我逑取边城新隍、于、长、亲,我不敢曰可。他便大肆兴兵,举着矜拿着弩,修整铠甲磨快兵器,激励将士,进攻我边境。想要使其凶恶的欲望得到实现。只是现在我秦国人少财寡,只有一些报废车辆,及一些不堪使用的老人儿童,现在想要进行自救的话。只有依靠皇天上帝以及大神厥湫您的保佑,我们才能打败楚国军队,收复它们侵略的边城。敢数楚王熊相之倍盟犯诅,箸诸石璋,以明大神之威神。

秦王四处祭祀神灵,收拢兵力。其使者驰奔入汉中,向正在收拢兵力准备回蜀的司马错传达了秦惠文王的命令。司马错得知关中危急后,着令所部先行开拔回关中而自己率领亲卫前往安康拜见巴将术视。

术视迎接到司马错时道:“将军可是要回蜀国了?”

司马错道:“本意如此,然关中突传来指令说:楚国已突破武关防线,正猛扑关中。大王要求吾率部立即回援,吾已着令部下开拔了,此来安康以实情告将军,望将军能坐守安康。若楚人势大,将军可退守汉中。”

术视正色道:“臣谨遵将军号令。”

司马错安排好安康之事后便与随使者一道匆匆返回关中。路上使者问道:“将军,巴人可信否?”

司马错叹气道:“尽人事,听天命。仅此而已。”遂不再发言,匆匆赶路,以望尽快返回。

而司马错另外派出的使者也持司马错的印信见到了蜀守张若。

张若道:“司马将军何时回来啊,蜀人近来见我军大批抽调已蠢蠢欲动。”

使者道:“回将军,不久前大王突发指令调回了司马将军所部。楚人已经突破武关了...”

话未毕,张若打断道:“什么?不是说魏章在丹阳大破楚军,得首级就达八万之巨吗?”

使者道:“是有此事,至于楚人如何又大破武关卑职亦是不知。司马将军让卑职转告将军,小心蜀人。”

张若点头表示知道了,让使者先去休息,自己马上召集部属商讨应对方法。

而术视在司马错离开不久后便派了使者前往巴都阆中询问对策。

燕太子平与将军市被领兵攻打蓟城(北京)已经数月,死者数万人。中山国相国司马喜也趁这几月来中原诸国无暇关注北地及燕国内乱之机猛攻燕国,拔燕国下都武阳城(易县)。消息传到上都蓟城外的大营,燕太子平与市被紧急商量对策。经谋划,他们决定加大攻城力度及寻求外援。

秦、魏、韩联军的突然离开,齐国君臣总算是松了一口气。而为了应对时局,齐宣王召集群臣议论对策。群臣各说纷纭,相持不下,齐宣王决意咨询一下稷下学宫中的闲人(就是那些收集来显摆,却没什么实际作用的人)。比如孟子就说:“今伐燕,此文、武之时,不可失也。”其时,沈同以私人的身份询问道:“现在可以讨伐燕国吗?”孟子说:“可以。子哙不应该把燕国交给别人,子之不应该从子哙手中接受燕国。假如这里有个官员,先生喜欢这个官员,不向君主告诉,却私自把您的俸禄和爵位交给他;那个做官的士人,也没有君王的命令就私自从您那里接受,那么,可以吗?子哙把燕国交给别人,子之从子哙手中接受燕国,与此有什么不同呢?”

于是齐宣王终于下定决心伐燕,遂使人驰书报燕太子平:“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寡人之国小,不足先后。虽然,则唯太子所以令之”。不待燕国回复消息,就命令将军匡章率领全国部队入燕。而燕国将军市被鉴于中山国的大肆袭击,也加紧了进攻,终于在齐人到来前攻破上都外城。市被领亲卫包围了宫城,终于与燕易王哙见面了。燕易王哙虽体行墨家之术,然年事已高,近来事又不顺,身体就不那么康健了。

燕易王哙指责道:“孤自继位以来将下都托与将军,权位爵禄皆不吝。将军何故起兵乱国耶?”

市被一拜道:“回禀大王,太子言大王为相国劫持,诸大夫皆以此言告臣。臣数令军中校尉来上都打探实情,其回复皆曰大王为相国劫持。臣虽将信将疑,然为国本,臣决定随太子起兵前来一探究竟。臣围城日久,却始终不见大王身影,诸大夫告诉臣:大王恐有不测。加之,中山国趁机伐我,臣故下定决心早日结束此处之事,赶紧返回防区夺回失地。不意今日在此见到大王,望大王告臣以实情。”

大夫郭隗(?姓、郭氏、名隗,年约五六十)抢道:“将军误矣!国中之事皆为大王所掌,绝无为相国所劫持之事。前将军气势汹汹而来,臣等虽不才,但也绝不敢让大王以身犯险,故而不得与将军相见。”

燕易王哙身边众人皆吩咐称是,燕易王哙也点头同意。

相国子之悲痛地道:“公子平因行事不检,禁足于府中。其身边之人多为不遵循新法而受处罚之人。他们鼓动公子平外逃叛乱后,大王便削夺了他的太子之位。原料将军忠贞为国,必不会与之一同行事,却不意将军为其所欺瞒,以致有此大乱。积年变法之功,今日荡然无存,岂不悲哉!”

市被怒道:“甲子何在?”

甲子从市被身侧走出,半跪道:“卑职在。”

市被瞪着甲子道:“将你当日所言再说一遍。”

甲子道:“国中安宁,然禁军之权不知所在。”

子之在城上怒道:“胡说!禁军向来握于大王之手!大王嘱臣变法以来,臣虽查处多人,然此皆证据确凿之辈,且皆为大王所知晓。且臣从未试图染指过禁军,何来禁军之权不知所在之说?将军若是不信,仆愿自缚与将军一同去与公子平对质!”

市被道:“今日之言你可听清了,你还有何言?”

甲子道:“大王年事已高,猝行变法,且刑加与太子。本就为****之因,为防变乱扩大,故属下请将军早日定乱。将军迟疑不定以致事不可收拾。”

市被怒道:“国事岂是尔等可操持的。你自决吧。”

于是甲子果断的拔出剑自刎于当场。

市被对着城上君臣行礼道:“虽然如此,但臣还要询问一下太子。若其果然叛国,臣必亲自将其擒拿至此。此后,臣之去留全凭大王做主。”不待燕王应答,扫了一眼甲子尸体后便径自离开了,身边卫队亦随之解围离开。

市被突然出现在中军大营内,主位上的太子平连忙起身询问道:“将军可是拿下了那些叛臣?”

市被傲然而立道:“刚才臣见到了大王,已不知道谁是叛臣了。太子愿与臣去指认一下吗?”

大夫甲呵斥道:“市被,你想叛变吗。现在我们都在一条船上,你以为你以后会好过?”

市被厉声道:“乙丑,拿下!”

乙丑道:“是,将军!”遂猛然拔剑刺向市被。市被躲之不及当场中剑身亡。随后,军中大乱,大夫乙赶紧带领一部兵马掩护太子平退往燕国北地。燕易王哙随即便派人出城收拢市被残部。不久后匡章所率领的齐军便到了蓟城下,并包围了蓟城。既然齐国军队号称是为了匡扶正义而来,加之蓟城已经残破,不足以防御齐国军队的进攻。燕国君臣稍加讨论便决定放齐军入城。谁料齐军入城后马上包围了相国府,抓出子之后二话不说,立马把这‘篡位的乱臣’子之剁成了肉泥,都可以直接用来包饺子了。在完成了这一正义行动后,齐军决意对自己进行表彰——用燕国的物产。燕易王哙一气之下便去世了。消息很快就传到了赵国。之前,燕国刚乱时,赵国趁中山国攻打燕国时偷袭中山国受挫。此次,赵武灵王又召集臣僚商议对策。

乐毅(子姓、乐氏、名毅、字永霸,时年约二十)道:“燕太子平乱国,今燕王已死,其太子不得人心。为君侯计,君侯宜早日扶立燕国新君。如此,燕国归我。彼时伐灭中山,其可为助力。晚之,为齐人所立,齐人北界安定,将于中原兴兵。齐、燕、中山南北夹攻我国,恐有失国之忧。”

赵武灵王道:“永霸所言正合孤意,不知永霸以为燕国哪位公子符合要求?”

乐毅道:“策立燕国国内诸公子,我力不能及,必求之于外。燕国在外公子唯在韩国与楚国的两位最有资格继承。今时不我待,晚则恐悔之无及。”

赵武灵王立马下定决心以乐池(子姓、乐氏、名池,时年约五十)为主,乐毅为辅速往韩国护送公子职回国继位。

而齐军顺利占领燕国都城的消息随着大批贵重物品地到来,在临淄传开了。齐宣王大喜,在渐台设宴,召集群臣开音乐会庆贺所得。

南郭先生便拿着他的工具去装模作样的混取赏赐了。鉴于此情,钟离春(子姓?、钟离氏、名春,年过四十),一位臼头,深目,长壮,大节,卬鼻,结喉,肥项,少发,折腰,出胸,皮肤若漆,四十还未能嫁人的女人穿着短褐,前来拜见齐宣王。

钟离春对着门房道:“妾乃齐国嫁不出去的女人。妾听说大王很贤明圣德,就想来嫁给大王。现在妾就在司马门外叩头等待,只求大王开恩答应妾之请求。”

门房把这个消息告诉齐宣王时,齐宣王左右大臣全都掩口大笑:“哈哈哈,这个人真是天下脸皮最厚的女人了,大王难道不愿见一见她?”

于是齐宣王就召见了她,并对她说道:“很久以前,先王就为寡人娶了配偶了,现在名额已经满了,对不住啊。寡人今日听郑卫之声,讴吟感伤,扬激楚之遗风知人各有异。如今夫人不容于乡里布衣,而欲嫁于寡人,难道是因为有什么特殊的才能吗?”

钟离春回答道:“没有。只是私下里仰慕大王的美好品德罢了。”

齐宣王道:“即便如此,夫人可有什么擅长的吗?”

钟离春站立思考良久才说道:“妾以前擅长捉迷藏。”

齐宣王道:“捉迷藏也是寡人喜欢的,那夫人您请试藏一下。”话还没说完,钟离春便跑的不见了。齐宣王大惊,立即叫人寻找,却始终找不到。第二天钟离春再次求见,齐宣王又召见了她,并向她询问昨天躲在哪里了。而钟离春却并不回答,只是扬目衔齿,举手拊膝,曰:“殆哉殆哉!”如此者四。

齐宣王道:“愿遂闻命。”

钟离春回答道:“今大王之君国也,西有衡秦之患,南有强楚之仇,外有二国之难。内聚奸臣,众人不附。春秋五十,壮男不立,不务众子而务众妇。尊所好,忽所恃。一旦山陵崩弛,社稷不定,此一殆也。渐台五重,黄金白玉,琅玕笼疏翡翠珠玑,幕络连饰,万民罢极,此二殆也。贤者匿于山林,谄谀强于左右,邪伪立于本朝,谏者不得通入,此三殆也。饮酒沈湎,以夜继昼,女乐俳优,纵横大笑。外不修诸侯之礼,内不秉国家之治,此四殆也。故曰殆哉殆哉。”

于是宣王喟然而叹道:“痛乎钟离春之言!乃今一闻。”于是拆渐台,罢女乐,退谄谀,去雕琢,选兵马,实府库,四辟公门,招进直言,延及侧陋。卜择吉日,立太子,进慈母,拜钟离春为后。

赵国使者乐池一行人来到新郑后将赵武灵王决意立公子职为燕王的消息转告给了韩国君臣。韩国君臣简单地商议一番后认为:燕王已去世后,燕国诸公子中尚在燕国内部的包括太子平在内皆有一定的问题,不宜作为继承者;而在燕国外的诸公子中公子职在韩国日久,与韩国有亲,其继位为燕王对韩国最为有利,便同意赵武灵王地决定了,放燕公子职归国。但鉴于韩国正在打仗,且不愿在这时候得罪齐国,只是送了一些礼物给公子职,而未派兵护送。乐池等人与公子职等人进入赵国境内后,乐池便率领赵武灵王提供的一支部队护送公子职归国,并直到公子职继位掌权后才回国,乐毅在此期间因才干出众而受到了公子职的信奈。

楚国自从趁秦、韩、魏与齐国作战国内空虚之机举国偷袭了秦国。秦国不敌,步步收缩兵力,楚将昭睢一路上势如破竹,破武关、下商洛,直逼秦国关中最后的防御关卡峣关(蓝田县)。术视传来的消息在阆中经历短暂讨论后,巴人决定交出投名状:进攻楚国。巴侯令术视马上进攻汉水下游汉北(郧西县、郧县)及其南岸十堰地区,确保之后到达的巴军能够继续沿汉水而下。同时令巴军进入汉中、安康增援术视。楚军在汉北的部队突然遭到术视进攻后便派人前往宛城(南阳市)、郢都(荆州市)寻求增援。坐镇后方准备支援昭睢的宛公昭鼠接到求援后不为所动。而在郢都等贵族们听闻巴人将顺汉水而下,轻则切断南阳盆地与江汉平原的联系,重则攻入郢都,毕竟郢都已经没有多少防御部队了。于是郢都发出指令,强迫昭鱼增援汉北。而郢都之内关于战和问题再次争论起来,昭睢即将攻破峣关杀入关中的消息又让楚人起了孤注一掷之心,于是,为了让齐国拖住樗里疾所率领的部队,楚怀王再次派遣屈原去齐国寻求援助。但,屈原的消息还未传回,方城防线被樗里疾率领的联军攻破的消息又传来了,而昭睢却迟迟不能攻破峣关。郢都被迫再派使要昭鼠回援,但是昭鼠与术视已经僵持在十堰一带,无力脱身。恰好刚刚被陈轸拒绝的苏秦(战国策作苏厉)在侧,昭鼠便让苏秦回报巴人势大,无力敌前撤退,要楚怀王召回昭睢结束战争。术视在占据十堰后为昭鼠所阻亦无力南下,于是他在两军对峙期间调集多余的部队进攻上庸(竹山县一带)。由于直接回关中路途过于遥远,樗里疾选择带领部队经南阳盆地截断昭睢的后路,迫使其投降。原意料之中的大战并未发生,自昭鼠移兵汉北后,方城防线一捅即破,宛城(南阳市)也轻易地被联军拿下了。在拿下宛城后,联军将领为能如此轻易拿下楚国战略要地感到极为诧异,就这一情况联军将领聚在了一起并进行了下一步军事行动地讨论。

魏章道:“大王催促我们尽快回援,严君宜尽快安排人马进攻昭睢的后路。如此可在昭睢进入关中之前迫使其投降。甚至,可以将其尽数歼灭!”

翟章道:“武关通道一向在秦国手中,鄙军道路不熟,恐不能为严君助力。臣愿领鄙军死守宛城,为严君保证退路通畅。”

公仲朋亦道:“成陵君所言有理。仆亦愿为严君把守后路。”

樗里疾扫视一圈后正色道:“楚人背信负义,欲亡我宗庙社稷,吾必与之不共戴天!今楚人举国之军皆集于商洛、汉北,吾将断其归路,灭其军、焚其祠、亡其国。与诸君共分其地!诸君可愿助吾一臂之力?”

翟章、公仲朋眼睛一亮,魏章眉头眉头微蹙。堂中众将皆应道:“愿听严君号令!”

樗里疾道:“魏章,你领所部镇守宛城,确保大军退路通畅,并进围昭睢后军,切不可浪战。”

魏章应诺道:“是!”

樗里疾点头又道:“翟章、韩珉,你二人帅所部随吾即刻出发突袭邓城(襄樊)。”

翟章、公仲朋应诺道:“是!”随即散会,各自回去准备。

齐将匡章在燕国的大肆掠夺遭致燕国上下的反对,而赵武灵王扶立新燕王的消息也传到了齐国。齐宣王再次召集群臣议论燕国之事应当如何处置,众论相持不下,便草草散会了。时孟子正好还在稷下学宫,因其之前主张伐燕,于是齐宣王便召见了他来询问此事应当如何处理。

齐宣王问道:“燕国君臣父子相叛,行悖逆人伦道义之事,孤使其平之。因此有人劝寡人兼并燕国,但又有人认为吞并别国是不道义的事而劝寡人不要兼并燕国。如今孤用万乘之国去平息另一个万乘之国的叛乱竟然只用了五十天,这应该不是人力能办到的吧!所以有人说如果寡人不趁机收取燕国一定会遭受天谴的。那么敢问夫子,如果寡人就此吞并燕国会怎样呢?”

孟子回答道:“如果大王吞并燕国,而让燕国百姓感到高兴的话,那就请大王吞并燕国吧。很久以前周武王就是这么做的。如果大王吞并燕国,而让燕国百姓感到不高兴,那就请大王不要吞并燕国。很久以前周文王就是这么做的。现在大王以万乘之国去攻打另一个万乘之国,他的百姓带着酒食来迎接大王的军队,难道有别的要求吗?只是想避开水深火热的战乱环境罢了。如果水更深,火更热,百姓也就只有转望别人去解救他们了。”

齐宣王道:“寡人知道了。”遂请孟子回去了。

三国联军直扑邓城(襄樊)的消息传到了忧喜交加的郢都众人之耳时,他们便知道了:这仗是没法打了!齐国在这么重大的时机中竟然只发挥了零的作用,这真的是一个欲称王争霸的大国该做的吗?如果一定要说齐人在这场大仗中做了什么,那就是: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楚怀王被迫派遣景鲤入秦投降,乞求秦国不要赶尽杀绝。秦国根据时局变化同意了这一请求,令楚国退回到丹阳之战后形成的新防线之后。昭鼠也只得带着他的十万大军撤到襄樊地区。几方就具体细节商议(割地、赔款之类),逐步退兵之事持续到了下一年。而楚怀王怒齐人背盟,令卓滑(芈姓、卓氏、名滑、又叫昭滑、召滑,楚怀王之弟,前面所说昭滑便是此人,那么他应该不是昭氏,时年约四十)入赵寻求联盟,欲一同伐齐。

自齐宣王下令加大力度镇压燕国的反对者后,燕公子平与新到的公子职皆坚定了反对齐人入侵的立场。自乐氏叔侄护送公子职回国后,燕国的忠臣们就自发地聚集在了公子职的麾下,但由于实力不济,仅能苟存。但不管怎么说齐国将领还是感到了燕国反对力量正在加剧,加之齐军劫掠所得众多,上下皆无战心。而秦楚停战的消息也传到了燕国,乐毅听闻后立即进谏公子职,要其寻求燕易后的帮助。于是,公子职(姬姓、燕氏、名职,时年约二十五)去拜见燕易后(赢姓、名不详,年约二十)。

公子职道:“母后,今齐师侵我,杀相国、凌宗庙。奈何国家崩乱,实力不济。望母后能求救于外家。”

燕易后道:“吾正有此意,初秦楚交战,恐秦不及顾我,故未求也。今秦楚已息,可求也。此吾手书之简,汝可速使人送之于秦。”

公子职获得书简后立即差人送到秦国求援。

而此情形传到齐国后齐宣王再次找到孟子询问对策。

齐宣王道:“之前夫子教寡人学周武王镇压燕人地反对,寡人为之,然何不见平静呢?如今天下诸侯都在商量着怎么攻打我国,现在该怎么办呢?”

孟子道:“臣听说商汤王过去凭借方圆七十里的地盘就取得了天下。却没有听说过拥有方圆千里土地之国的人还怕别人的。《尚书》上说:‘汤一征,自葛始。’天下的人都拥戴商汤王,当他向东征伐时,西边的人就埋怨;向南征伐,北边的人就埋怨,他们埋怨说:‘为什么不先征伐我们这里,而要后征伐我们这里呢?’人民盼望他,如同大旱时节盼望云彩一样。商汤王的军队每到一地,并不打扰商人正常交易、农夫正常干活,他只会诛杀那里的暴君,慰问那里的百姓,他就像是及时雨从天而降,人们都非常满意。《尚书》上说:‘徯我后,后来其苏。’现在,燕国虐待他的人民,大王去征伐它,人们都以为大王会把他们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来,所以他们用箪装着饭食、用壶盛着浆汤来迎接大王的军队。如果大王杀戮他们的父兄,囚禁他们的子弟,毁坏他们的宗庙,搬走他们国家的宝器,像这样怎么行啊?天下本来就畏忌齐国的强大,现在齐国扩大了一倍的土地却不施行仁政,这就使得天下的诸侯要出兵攻打大王了。大王宜赶快发布命令,把俘虏的老人孩子放回去,停止搬运燕国的宝器,选立一个燕国百姓喜欢的新君,然后撤离燕国。那么还来得及阻止各国动兵。”

齐宣王不听。

说明:齐宣王出兵燕国,史学界之前认为在齐宣王六年,既公元前314年。《史记·赵世家》言:(赵武灵王)十一年,王召公子职于韩,立以为燕王,是乐池送之。出土文物陈璋壶上铭文:佳主(齐宣王)五年,奠□陈得再立事岁,孟冬戊辰,大臧□孔璋内伐匽(燕)亳邦之获。而赵武灵王十一年,齐宣王五年为公元前315年,即现在公认齐国伐燕应在公元前315年。但是,这在逻辑上说不通!除非赵武灵王十一年,齐宣王五年为公元前312年。当然这就需要史学家考证了,这已大大超出笔者这样一个业余爱好者的能力了。下面说说笔者的分析理由。

公元前315年秦国刚刚才从巴蜀回军,正在安定义渠。三晋无事,楚国亦无事!那么骤然出现齐国吞并燕国这样一个国际大事,就好比当年苏联解体,难道周边国家会无动于衷?然而,他们就真的无动于衷了!公孙衍、张仪、陈轸这样的纵横家竟然没有对此事发表看法,墨家这些和平爱好者竟然没去燕国活动!这绝对不符合当时的情形。齐国军队在燕国到底呆了多久,亦无明确记载。而且《孟子》中提到齐国回军的根本原因是诸侯即将干涉,齐国不得已才撤军的,而非燕国人自己驱逐的齐军。但是燕国有这实力吗?没有!张仪欺楚怀王就是因为齐楚结盟,作为与楚国长期争夺泗上霸权的齐国,在齐国尽起五都之军伐燕扩充自己实力时,楚国竟然跑去与它结盟。难道楚国统治者们的脑袋都被驴踢了?从逻辑上讲,齐伐燕必定在秦楚等国都腾不出手的时候,而这个时候必定是秦楚蓝田大战之时。在这时,秦魏韩三国与楚战,越国趁机偷袭楚国,中山国正在进攻燕国,赵国在找机会进攻中山国或偷袭秦国等,而宋国刚刚收了齐国的好处。可以说此时只有齐国这么一个大国才可以随意动作。而且根据有限的资料,有提到秦、楚、韩等国组成了联军将齐国从燕国驱逐的。秦楚议和或结盟出兵自公元前318年五国伐秦到公元前312年中,只有蓝田之战后才有可能出现。也就是说,在公元前311年齐国才被迫撤军,燕昭王在这年正式继位似乎也证明了齐国就是这年撤军的。否则,燕国内有太子一党、齐人之军,燕昭王哪来的实力继位(就算太子平已死,随便再立一个就是了)。但这里面有个问题就是学术界认为齐国自燕国撤军之后,齐宣王无颜见孟子了,于是孟子才离开齐国,然后孟子才在路过石丘时遇见了宋钘。也就是说:秦楚战争结束了,都一起去帮助燕国了,宋钘终于睡醒啦,要去调解秦楚纠纷了。而且这期间(前315-312年)匡章始终是以一军主帅身份出现的!齐国此时难道没将吗?让一个经略燕地的将领回来打酱油偷袭了一下魏国的煮枣。或者说,在前312年齐军已经撤回了?而且在齐国伐燕中露了一脸的孟子在前315年回鲁国奔母丧了,他如何能在丧期外出呢?

不管实际如何,按前面小说行文及历史记载看:因楚国偷袭导致的蓝田之战,齐国仅仅在《史记·屈原列传》留下了这么一句:‘齐竟怒不救楚,楚大困。’莫名其妙地话。如果是这句话是丹阳之战时齐国对楚的态度,那么我们能够很容易理解它的意思:你楚国为了自己的利益不仅来与我齐国断交,还辱骂我齐国国君,现在你挨打了,活该!但是史记中明明白白的把它放在蓝田之战后,齐人怎么会有这样的态度?秦、魏、韩三国在拔除平陆外围据点时,楚国偷袭了秦国,然后秦、魏、韩三国赶紧撤军回援,客观上来说是楚国救了齐国!这时候齐国应该是什么态度呢?个人揣测齐国无非作如下反应:一、出兵拖住秦、魏、韩的回援,并策反魏韩;二、趁机入侵魏国扩大地盘;三、反水,趁机偷袭楚国;四、不作反应,坐山观虎斗。就记载来说,一、二、三条皆未发生或者说未见记载。那么就只有第四条了!但是,这在逻辑上讲最不可能!楚国进行蓝田之战的战略目的是什么?割裂秦巴关系,即警告巴国跟着秦国没好下场的,只要我们稍微认真一下秦国就得出卖你们!或者告诉秦人:巴人是不值得相信的!否则还能是什么?灭亡秦国?别开玩笑了,魏国一家独大的是时候都办不到;周武王以来周人那么痛恨秦人,却都不得不笼络他,楚国凭什么有这种底气!所以楚国的这次进攻必然是突然地、短暂地,如果不是巴人快速反应及强力进攻打乱了楚国地部署。秦楚在蓝田稍微僵持一下,而三国联军有无法攻入方城防线,那么魏韩必定叛变!秦人只有在魏韩叛变之前取得胜利或妥协议和才能保住最大可能的利益,否则后果很难想象。而之后蜀相陈庄的造反似乎证明了这点:秦国是大量调走了部队,以至于无法掌控蜀中局势,给了蜀人以机会脱离秦人掌控。那么,既然从理论上注定了楚国取得胜利,齐人在此期间难道就不该表示一下,它就那么傻乎乎地看着,不怕楚国报复?所以,齐国一定有更大地利益去处,而齐国东面是海,南面是楚、西面是魏,它只有到北面的燕国去。而如果齐国伐燕在蓝田之战前几年,那么齐宣王绝不会去问孟子这种闲人后才决定让匡章带领部队伐燕。而是直接前往燕国,根据燕国国情在燕易王哙与太子平中选一个,或自己立一个。甚至吞并燕国。

再说丹阳之战,传统说法是:张仪免相后到楚国找到楚怀王说秦国准备割让一些土地给你,请你与齐国断交;然后,楚国上下就信了,再然后他们就上当了;所以楚怀王就以怒兴师了。这简直就不知道该如何评论了。好比现在阿扁越狱到大陆,找到当局商谈两岸统一问题,结果大陆还当真了,上上下下以为台湾马上就要回归了;然后,台湾当局宣布阿扁这个犯罪分子的言论是无效的,大陆由此认为自己被戏弄了,便武力进攻台湾一样荒唐可笑。

所以,张仪入楚的身份必定是秦国相邦之类的高级官员,其同意割让土地必定有秦惠文王的印信之类为证。而且他割让的土地也绝对不是传统认为的从西峡县到蓝田县的整个商洛地区,而是楚国已经攻取的西峡县,至多到商南县!《史记·楚世家》楚怀王十六年:王为仪闭关而绝齐,今使使者从仪西取故秦所分楚商於之地方六百里,如是则齐弱矣。之所以造成这种误读恐怕是忽略了‘方’字,以百度地图测距,从内乡县道蓝田县恰好六百里。而如果是面积呢?方圆六百里就是一百五十平方公里,属于乡镇级别。当然也不能这么说,毕竟当时认为中山国也就方几百里,用词是与此相同的。想想也是,秦国自秦献公以来国势日盛,不久前收复了故土,算是恢复了穆公霸业,他凭什么割让商洛地区那么大的一片领土给楚国。既然如此,那秦国为什么还要反悔,楚国又为何要兴师动众呢?恐怕是出于秦楚两国间的心理较量。秦本纪与楚世家中秦楚关系恶化便始于蓝田之战或者说丹阳之战。商洛地区最初确实是为楚所有,但后来秦国屡次出兵救楚及随楚作战,辅助楚国完成春秋时期的晋楚争霸,楚国由此逐步将该地区割让给了秦国。因此商於之地是秦国劳动所得,而非掠夺而来。一个不太恰当的比喻就是,当你为你的老板完成一定工作后,他按约给了你一笔钱后说这钱原来是我的,你应该还给我一样无理。

而就秦楚国势来说,在楚怀王前不管秦人战力的大小,在楚人心中秦人就是它的附庸。但是现在秦国称王了,楚人就受不了了;而且三晋还成了它的盟国(附属国),这更加刺激楚人。但毕竟数百年的交情摆在那里,所以楚人突袭秦国,只占领了陕县、西峡县,而未做进一步的动作,即使有也是对三晋的。秦人割让西峡县,而楚国同意这一条件的意义在于双方认可了对方是平等的盟国关系了,而非附庸!秦人之后的毁诺恐怕多半在于希望楚国跟随自己,毕竟它如今已经孤立无援了。所以丹阳之战就显得特别的奇怪:楚国将领大批的投降在其数百年历史上可以说是绝无仅有的;秦人大胜之后并没有乘胜进取楚地(比如南阳一带),而是去和齐国交战了。

有人认为蓝田之战的蓝田在湖北宜城、钟祥一带,简直就是莫名其妙!如果真是在宜城、钟祥一带,说明秦军在丹阳之战后已经兵出武关、汉中直扑楚国郢都(荆州)。由此,楚国为免于亡国举国兴兵就可以理解了。但是楚国这时候为什么要去围困韩国雍氏(禹州)?即便楚国没有围困韩国雍氏,那秦国在煮枣驱离了齐宋联军后哪来的空闲去慢慢围困卫国,甚至进攻齐国桑丘(兖州)?《史记·楚世家》中:楚怀王十七年,韩、魏闻楚之困,乃南袭楚,至於邓(襄樊)。韩魏这是什么意思?反水了,要来截断秦人后路了?而且如果真发生在钟祥,那么楚国这一战只有一个结果:亡国!巴、秦、韩、魏、宋、齐、越几国从西、北、东三面不约而合地进攻楚国,楚国最好的结果就是保留长江以南地区苟延残喘,从此从中原争霸中除名。所以,蓝田之战的爆发绝无可能在钟祥一带。

而张仪之所以在秦国遭到被排挤,恐怕就是因为他所举荐的魏章在丹阳之战中取得了过于辉煌的战绩,这导致了秦楚关系的彻底破裂:从有点小摩擦的盟友变为死敌。否则无法解释张仪这么一个一心为秦国的人为什么会被驱逐了。其实丹阳之战后,秦国是给了楚国机会的,但楚国出于自身现实利益考虑而放弃了。其实,即便楚国不放弃,但由于巴国的介入,秦楚关系也好不了。好比两口子关系不好不坏,但还可以将就过,不过此后出了个小三。虽然劝走了小三,但是双方关系恐怕就发生实质变化了。要是小三还生育了子女,那就只有不过了。当初苴国在求援的时候其实有秦、楚两种选择的,站在苴国立场上恐怕无论如何也会选楚国吧。楚国从安康来援更近,交通更为便利,而且巴、楚为世仇。苴国请来楚国后,它在苴、巴、楚三国关系中就必定会处于主导地位:楚国也很难渗透进四川盆地,而巴国想要继续生存也得依附于取代蜀国后的苴国。但实际上请来的是秦人,本身就说明了苴国并不能做主了,它当时大概就只有能继续存在下去这么一个愿望了。而且,包山墓随葬竹简《遣册》中记载:“大司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郙部之岁享月丁亥之日,左尹葬”。即公元前316年(楚怀王十三年),也是“大司马悼滑将楚邦之师徒以救郙之岁”。而郙部,专家认为指的是巴国,也就是说巴蜀内乱,楚国势力也是趁机进入了的。《华阳国志·巴志》中:‘仪贪巴、苴之富,因取巴,执王以归。’的表述恐怕就不那么准确了。两个大国出兵巴蜀,秦人凭什么只用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能在丛山峻岭中抓住巴王?而且这还是在巴国可以随时请来援兵的情况下!除非这就是巴王自愿到关中去的,那么‘执’字改为‘邀’字就更为妥当些。

既然巴人在蓝田之战中作用如此之大,为什么没有史书记载呢?即便上文中提到的术视的国籍也只是笔者自己的猜测,而非有具体出处。关于巴人的具体作用为何没有明确记载一事,笔者不清楚,但是下章将反复出现的两个地名是笔者胆敢作此揣测的依据。

同类推荐
  • 残唐三国

    残唐三国

    《残唐三国》以历史上唐末宋初辽兴的时期为背景,写南唐后主此书称唐兴宗李煜励精图治,文臣武将众多。在北宋讨伐期间,得一奇才李碧,乃李世民嫡系,能文能武。与他的兄弟李猛赵圣解了李煜之围。之后,灭宋征辽,再兴大唐!
  • 我的驸马是太监

    我的驸马是太监

    一个二十一世纪特种兵穿越到热门目的地明末,却阴差阳错的成了一个有名无实的太监,面对这突如其来的荣誉,他没有选择逃避,更没有退缩,而是勇敢的挑起了拯救民族危亡的重担,发出了千百年来太监界的最强音——天下兴亡,太监有责!他是一个太监,他曾临危受命,拯万民于水火。他是一个太监他曾力挽狂澜,扶社稷于危亡。让刀与剑见证一个太监的铁血雄心,用爱与殇感悟两位公主的似水柔情。更多精彩,尽在鲁陵王新作——我的驸马是太监
  • 淮中凝谋

    淮中凝谋

    胸有惊雷,面若平湖。幕帐下他一袭黑衣,冷笑如霜,他说,无心之人活着才能坚不可摧。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深闺中她一颦一笑,倾国倾城,她说,这世间最烈的毒药,是我。
  • 南唐骗骗爱

    南唐骗骗爱

    话说一现代人穿越到了最最最最最具文学艺术气息的悲惨皇帝南唐李后主的儿子身上……结果会如何呢?敬请关注……
  • 不科学的三国

    不科学的三国

    陈天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后不仅仰天扶额,这个世界怎么了?太不科学了!吕布单人单骑凿穿五万西凉铁骑,如果不是徐荣率领飞熊军拼死护卫的话,董卓当场就死了。这不科学!典韦宛城护卫曹操父子从重重包围中突围出来,途中随手解决了近万的步骑。这不科学!赵云长坂坡龙魂附体,一枪碎山,一剑断海,在八十万曹军中来回冲了七次。这不科学!看着眼前发生的一切陈天囧的挥了挥手,狂风大作,雨雪交加。“好吧,我也不科学!”
热门推荐
  • 截仙

    截仙

    阐教横行的世界里,小人物泰林依靠一身截教神通,逐渐成神……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度研究

    本书对农民工与城市居民融合的重大意义、农民工在城市中的工作与职业融合、农民工的收入与消费、农民工的城市社会融入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与分析,发现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还有较大差距。为此,提出了在城市化进程中推进农民工与城市居民的融合的对策与建议。
  • 魔神敖天下

    魔神敖天下

    管你是谁?杀我亲人者必将屠之!就算现在不可以,我也会一直努力,直到有一天可以报仇!傲天为了给自己的爷爷报仇而踏上了征途,这个征途艰难,充满荆棘,但傲天不曾放弃,直到有一天,傲天报了仇以后才发现自己从一开始便处在了一个局中?这究竟是谁布的局?傲天又该如何去战斗?
  • 重生之蜈神

    重生之蜈神

    宇宙无尽,种族林立,特种兵林飞为掩护战友,不幸牺牲。却重生成为一个原始世界中的一条蜈蚣。从此,以一条蜈蚣之身,林飞踏上了从原始世界到无尽宇宙的另类进化之路。
  • 天凰为后

    天凰为后

    被当成弃子,断去天骨,她从一个单纯的圣女变成冷漠的巫女,因为遇见了他,她渐渐放下仇恨,渐渐为他打开心扉。上古时期的神皇,因为一个女人,不惜自毁,随她轮回千世,这一世终于找到了她,既然是你,那么无论如何都会属于我。他说过,谁都不能伤害她!除非,先踏过他的尸体,若动她一分,他便屠尽天下!他说过,都等了这么多年了,也不在乎这百年的煎熬,只是,我还是放不下你。她说过,哪怕忘记了全世界,忘记了所有人,我也不会忘记你。她说过,你知道吗?人海中,无论你是什么样子,无论你躲在哪里,无论你最终是不是向我走来,我都能一眼看见你。他们都说过,我爱你。
  • 捧月心理咨询

    捧月心理咨询

    我是人,也是鬼,我是人间的医生,我是地狱的噩梦,我是捧月心咨询所的谈话师,我是精神病院的王。
  • 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我是一个真正的中国人

    抗日战争中,发生在伪满洲国辽南地区的故事,一批不愿做奴隶的人们,逐渐觉醒,起来与日本鬼子,汉奸,恶霸作斗争。决心作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他们前赴后继,不怕流血牺牲,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终于赶走了日本侵略者。光复后,又经历了民主联军解放时期;国民党占领时期,直到全国解放。在与敌人顽强斗争中,在新中国的红旗下长大的一大批真正的中国人,成为建设新国家的栋梁之才。故事凄婉,悲情,残酷,跌宕起伏……又具有人情味。文中主人公张明元同志,亲身经历了这一历史的全过程。最终成长为新中国第一代核物理学家。他在文中以第一人称名义出现,使读者读起来有亲切感。
  • 墓门有梅

    墓门有梅

    白顷麗与她的母亲都是居住在西冥的鲲族,上古长生不老的神兽。他的母亲嫁给了当朝的王,成了皇后。白欽梅是白顷麗同父异母的皇兄,他们之间的关系却胜过亲生兄弟,白欽梅自幼身体羸弱,直到那一天即将死亡的时候,白顷麗将自己身为鲲的皮剥了下来,制成了一件披风,白欽梅从那一刻起再也没有长大过,身体一直停留在少年之时。
  • 灰烬净化曲

    灰烬净化曲

    一个不同进化方向的背景下的一个复仇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