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900000049

第49章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1)

王艮、南大吉,门人继承与发展

嘉靖元年(1522年)二月份,王阳明父亲王华去世,享年七十。王阳明告诫门人子弟不要哭,这是喜丧。关上了门,老王一哭顿绝,得了一场大病。闻听王华去世,全县子弟,南京官员前来凭吊。老王慢慢走出阴影,开始了讲学生涯。这一年,有一位重要弟子拜入门下,他叫王银。

王银,扬州府泰州安丰场(今江苏省盐城市东台市)人,世袭灶丁。灶丁就是烧盐的苦力,社会底层人民。为了改变这种情况,王银父亲在他七岁时供他上学,没上几年,十一岁辍学了,下来与父亲一起烧盐。流年不利,烧盐干得多还不挣钱。从此王银随着父亲走南闯北做点小买卖。十九岁时在山东经商,王银跑到了孔庙拜祭,得到很大的启发,由衷感慨道“夫子亦人也,我亦人也,圣人者可学而至也”。从此走向了自学成才之路,学了十多年,小有成就。有理论思想指导,买卖做得相当不错,成了富户。三十八岁时,闻听王阳明大名,头戴哭丧帽,手拿哭丧棒,打扮成僵尸状去拜师。老王见了,当头棒喝:“穿成这样,你想出名吧?”王银傻眼了,他的内心无所掩饰,一下子被老师洞穿,服了。之后拜于王阳明门下,也不老实,经常与老师对着干,时时不满师说,坚持自己的观点,然后反复推难、曲尽端委,对老王甚感敬佩。但他不拘泥师说,自创“淮南格物说”,主张:“即事是学,即事是道。人人皆可为圣贤。”

老王见王银生性孤傲,蹦蹦跶跶的,遂给他改名为“艮”,表示静止消停点的意思。从此,泰州学派创始人王艮正式出现在哲学舞台上。改了名字,王艮也不消停,经常搞一些行为艺术,招摇过市。

嘉靖二年(1523年),王艮跑到了京城,沿途讲学,受到各方重视而轰动一时。老王听到后大为震怒,想方设法召他回来,痛加制裁,但鞭长莫及,王艮的学术思想已如蒲公英,风一吹种子遍地都是。

嘉靖五年(1526年),王艮终于明白了老师的良苦用心,应泰州知府王瑶湖之聘,于安定书院主讲心学,宣传他的“百姓日用即道”的学术观点。老王的思想是个性解放之启蒙,王艮的思想已然深入到生活之中,两者为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泰州学派的学员均来自社会底层,有农夫、樵夫、陶匠、盐丁等487人。黄宗羲对泰州学派评价非常高,竟称这一派能“赤手以搏龙蛇”。泰州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王栋、王襞、徐樾、颜钧、罗汝芳、何心隐、焦竑、李贽、汤显祖、袁宏道、徐光启等。

嘉靖三年(1524年)正月,绍兴知府南大吉拜王阳明为师。绍兴府,汉朝时称之为会稽郡,延续到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设绍兴府。

明代绍兴府治所山阴、会稽两县,领会稽、山阴、萧山、诸暨、余姚、上虞、嵊县、新昌八县。清继明制,民国二年(1913年)废府,山阴、会稽合并为绍兴县,即今浙江省绍兴市。

绍兴之地,治学盛隆,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风气,深入绍兴人民的血液之中。文化繁盛之地,通常会出现文学流派,诸如清代安徽的桐城派,但是绍兴这地方比较特殊。受到王阳明经世致用讲求实际的心学思想影响,渐渐地形成了职业文化人——绍兴师爷,又称幕僚,也就是谋士。

文化水平高的考科举去当官,考不上那些并不代表水平不行,相反他们很有才能。凭借着心学的“知行合一”打遍天下无敌手,形成了职业化的智囊团。时有京中胥办幕僚“自九卿至闲曹细局,无非越人”,主要来自绍兴。绍兴师爷的历史高潮出现在清朝雍正、乾隆时期,这一时期,正值衙门急需大量人才之机。绍兴师爷凭借祖上遗传的聪明才智进入衙门,得到体制内的一致认可,成为一个地域性、专业性极强的幕僚群体,所谓“无绍不成衙”即是这一盛况的真实反映。

明清时期的绍兴师爷代表人物有:徐渭,字文清,后改文长,山阴人,著名军事家、文学家、书画家、戏剧家,大明三大才子之一。王阳明弟子季本的学生,民间对他的传说遍地都是。初为抗倭名将浙江、福建总督胡宗宪幕僚,他慧眼识英雄发现了戚继光;继为青瓷宰相李春芳幕僚,后由戚继光推荐担任辽东名将李成梁之子李如松、李如柏的老师。清朝雍正时期的邬思道,为浙江巡抚田文镜谋士,帮助田文镜给雍正皇帝上了一封奏折,弹劾雍正娘舅隆科多,于是隆科多被整了。邬思道由此名声大盛,田文镜死后邬思道失踪,传说被召进宫给雍正打工去了。再如沈文奎,皇太极的谋士;秋桐豫,东三省总督谋士;章士杰,曾国荃谋士;马家鼎,张之洞谋士;程埙,左宗棠谋士;娄春藩,先后为李鸿章、荣禄、袁世凯等谋士。绍兴师爷壮大幕主的权势,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中央集权,形成了一股左右政治的力量,为各级行政长官乃至中央所重视。

绍兴师爷的出现,需要感谢两个人,众所周知,第一个是王阳明,第二个叫南大吉。很多人都不认识他,也没啥名气,但他为绍兴府的文化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

南大吉,字元善,号瑞泉,西安府渭南(今陕西省渭南市)人,正德六年进士,二甲一百零五人,全国第一百零八名。嘉靖二年任绍兴府知府,性格有西北人的粗狂豪迈,擅长古文,是著名学者,其思想理论收录于黄宗羲著《明儒学案》卷二十九,代表作《绍兴志》《少陵纯音》《瑞泉集》等。最著名的是他退休回到渭南老家修的《渭南志》,为明代关中八大明志之一,手抄本今存上海图书馆,刻本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明代时,绍兴府灾难频发,人文混乱,王羲之、谢安等名士祖宅被抢占,运河被势家所侵,辖区内有大盗,犯罪率急剧上升,犯罪分子又多被衙门的人庇护。知府南大吉见当时绍兴的情况比较头疼,听说王阳明在山阴讲学,刚开始不信,后来见到了,坚定了他治理绍兴文化事业的决心,对绍兴府作奸犯科的现象开始全面整治。

嘉靖三年,南大吉与山阴县令吴瀛拓建稽山书院,这个书院始建于宋代,位置在今绍兴市府山公园风雨亭之西。在书院原有基础上,增建“明德堂”、“尊经阁”,聘请大明帝国著名心学大师王阳明老先生来此讲学,并向社会出版发行心学名著《传习录》,广泛宣传心学思想,促进文化进一步发展,绍兴文化事业由此繁荣隆盛。在任期间,南大吉修建了大禹陵,在绍兴市城东,现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大禹陵”三字,敦厚隽永,气势庄严,为南大吉真迹。

稽山书院落成时,南大吉邀请王阳明去剪彩,老王撰写了著名的《尊经阁记》,全文基本没尊经阁什么事儿,完全在阐述心学“心外无物”的世界观,将心学抽象的哲学思想用浅显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为阳明心学经典文章,收录于《古文观止》。

《尊经阁记》,心学思想的经典文章

尊经阁记

文/王守仁(大明新建伯,著名思想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真不朽,全能大儒,古今唯一)【原文】经,常道也。其在于天,谓之命;其赋于人,谓之性。其主于身,谓之心。心也,性也,命也,一也。

【翻译】儒家六经(《诗经》《尚书》《礼记》《乐经》《周易》《春秋》),是中国人永恒不变的思想真理。它在天称之为“命”,赋于人称之为“性”,主于人称之为“心”。心、性、命,其实是一个东西。(文章第一部分,提出“经常道也”的论点,为全文总领。)【原文】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其应乎感也,则为恻隐,为羞恶,为辞让,为是非;其见于事也,则为父子之亲,为君臣之义,为夫妇之别,为长幼之序,为朋友之信。是恻隐也,羞恶也,辞让也,是非也;是亲也,义也,序也,别也,信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翻译】它沟通人与物,遍及五湖四海,充塞苍穹天地,贯通古往今来,无处不存,无处不在,无处不相同,这就是永恒之道理。它反映在人的情感上,就是恻隐之心,就是羞恶之心,就是谦让之心,就是是非之心;它表现在人际关系上,便是父子之亲,便是君臣之义,便是夫妇之别,便是兄弟之序,便是朋友之信。这些恻隐心、羞恶心、谦让心、是非心,这些父子亲情、君臣忠义、夫妻名分、长幼次序、朋友诚信,都是前面说的心、性、命,实乃一种东西。(此为全文第二部分第一层,通过人伦关系说明“经常道也”的观点。)【原文】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是常道也。以言其阴阳消息之行焉,则谓之《易》;以言其纪纲政事之施焉,则谓之《书》;以言其歌咏性情之发焉,则谓之《诗》;以言其条理节文之着焉,则谓之《礼》;以言其欣喜和平之生焉,则谓之《乐》;以言其诚伪邪正之辨焉,则谓之《春秋》。是阴阳消息之行也,以至于诚伪邪正之辨也,一也,皆所谓心也,性也,命也。

通人物,达四海,塞天地,亘古今,无有乎弗具,无有乎弗同,无有乎或变者也。夫是之谓六经。六经者非他,吾心之常道也。是故《易》也者,志吾心之阴阳消息者也;《书》也者,志吾心之纪纲政事者也;《诗》也者,志吾心之歌咏性情者也;《礼》也者,志吾心之条理节文者也;《乐》也者,志吾心之欣喜和平者也;《春秋》也者,志吾心之诚伪邪正者也。君子之于六经也,求之吾心之阴阳消息而时行焉,所以尊《易》也;求之吾心之纪纲政事而时施焉,所以尊《书》也;求之吾心之歌咏性情而时发焉,所以尊《诗》也;求之吾心之条理节文而时着焉,所以尊《礼》也;求之吾心之欣喜和平而时生焉,所以尊《乐》也;求之吾心之诚伪邪正而时辨焉,所以尊《春秋》也。

【翻译】经,用来阐述自然界阴阳关系,就叫做《周易》;用来说明法制政务实施的,就叫做《尚书》;用来歌咏人物情感的,就叫做《诗经》;用来说明礼仪制度重要性的,就叫做《礼记》(汉代称《仪礼》,宋代后称为《礼记》);用来休闲消遣的,就叫做《乐经》(该书秦后失传,儒家六经,实为五经);用来辨别真假邪正的区别的,就叫做《春秋》。因此,它们都是心、性、命,同样一种东西。六经并非别的东西,一直存在于你我心中的真理。所以我们对待六经,省察内心的阴阳变化及时作出行事调整,那才是尊重《易》;省察内心的法制政务及时务实工作,那才是尊重《书》;省察内心的真实情感及时歌咏抒发,那才是尊重《诗》;省察内心所学礼仪用于实际交往,那才是尊重《礼》;省察内心的喜怒哀乐,想唱就唱,大声喊出来,那才是尊重《乐》;省察内心真伪邪正的标准用于判断事物,那才是尊重《春秋》。(此为全文第二部分第二层,通过儒家经典说明“经常道也”的观点。)【原文】盖昔者圣人之扶人极,忧后世,而述六经也,由之富家者支父祖,虑其产业库藏之积,其子孙者,或至于遗忘散失,卒困穷而无以自全也,而记籍其家之所有以贻之,使之世守其产业库藏之积而享用焉,以免于困穷之患。故六经者,吾心之记籍也,而六经之实,则具于吾心。犹之产业库藏之实积,种种色色,具存于其家,其记籍者,特名状数目而已。而世之学者,不知求六经之实于吾心,而徒考索于影响之间,牵制于文义之末,硁硁然以为是六经矣。是犹富家之子孙,不务守视享用其产业库藏之实积,日遗忘散失,至为窭人丐夫,而犹嚣嚣然指其记籍曰:“斯吾产业库藏之积也!”何以异于是?

呜呼!六经之学,其不明于世,非一朝一夕之故矣。尚功利,崇邪说,是谓乱经;习训诂,传记诵,没溺于浅闻小见,以涂天下之耳目,是谓侮经;侈淫辞,竞诡辩,饰奸心盗行,逐世垄断,而犹自以为通经,是谓贼经。若是者,是并其所谓记籍者,而割裂弃毁之矣,宁复之所以为尊经也乎?

【翻译】先人匡扶人间正道,担心后世颓废而著六经。犹如富贵之家,父亲害怕子孙败家,把留给后世的财富登名造册,这样一来,财富到子孙手里不至于盲目散失。所以说六经是我们内心的账本,然而六经的实际内容其实都在我们的内心,就好像父辈留给子孙的家底,种种色色,都存在家里。那账本不过是记录种类数目罢了,世界上学习六经的人不懂得从自己内心去探求六经的真实内容,却咬文嚼字、拘守训诂,自以为那就是六经了。犹如富家之子孙,不去仓库里看看到底祖先留给了他们什么实货,反而拿着账本炫耀。渐渐地,不认得祖先留下的东西长什么样,遗忘散失,最后沦为精神乞丐,还恬不知耻地拿着徒有虚名的账本说:“这就是我的家底啊!”

同类推荐
  •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周恩来养女孙维世

    本书作者收集各方资料,并亲访审判林彪、江青集团的特别法庭“首席审判员”王文正法官,通过“红色公主”孙维世的一生,重现了那段特殊的岁月。
  • 朱元璋发迹史

    朱元璋发迹史

    中国历史不乏奇迹,朱元璋更是奇迹中的奇迹,从社会最底层的乞丐和尚,爬上天朝上国的皇帝宝座。中间的秘辛固然数不胜数,但这种成功足以激励后人。朱元璋的一生,可以说是拼搏的一生,也可以说是杀戮的一生。在他成功的路上,智慧伴随着血腥,谋略混杂着阴暗,理性之中夹杂着疯狂……如何解读朱元璋这个人,是现代人乐此不疲的话题。朱元璋身上有许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很多让人唾弃的地方。翻开姚尧编写的这本《朱元璋发迹史》,它将带你认识这位草根皇帝,并揭秘其发迹之路。
  • 中国最狂的总裁

    中国最狂的总裁

    马云且狂且怪,但他狂的有谱,怪的有理。不管是策划了600名雅虎中国员工从北京乘火车专列到阿里巴巴总部的杭州之行,还是在公司内部晚会的舞台上一脸无奈的扮演白雪公主的搞笑角色;不管是妙语连珠的点评《赢在中国》,还是潇洒不羁的举办“西湖论剑”,马云像一位纵横商海江湖的大侠,将先进的管理理念,不屈的创业信念,独特的做事风格播撒在商界,让人们仰视,也让人们深思:“既然80%的普通人,都能成功,但为什么成功的偏偏是那个长相普通,智慧普通的家伙呢?”
  • 赵佗

    赵佗

    本书介绍了秦朝将领的生平事迹。内容包括:秦拓南疆,屠睢裹尸;史禄凿渠,赵佗戍越;秦开三郡,番禺首县等。
  • 孔氏家族全传

    孔氏家族全传

    本书描述了孔祥熙的传奇人生:孔圣裔孙,基督信徒,反清志士,协理教案,留学美国,铭贤学校校长,民军司令,留日基督教青年会总干事,娶妻宋霭龄,追随孙中山,促使蒋宋联姻,投靠蒋介石。孔祥熙长期主理国民政府财政,主要政绩有改革中国币制,建设中国银行体系,加大国家对资本市场的控制等,但同时以权谋私、贪污腐败,最后被迫去职,离开政坛。
热门推荐
  • 玄妙经

    玄妙经

    黄耀平,一个面临牢狱之灾之人,机缘之下习得修道之法,从此痛改前非,惩恶扬善,终成一代仙师。
  • 弃瞳

    弃瞳

    人——都以眼观世,有一种人,却在用心来打量这个天地!何为再强,却总逃不过生死轮回。天地的力量,才是力量的极致!当他踏足一条几乎前所未有的道路,自己身边的一个个疑惑,也如同抽丝剥茧,真相,一步步降临眼前。以吾之心,化做吾眼,心心相克,大暗黑天
  • 部落冲突之小小野蛮人

    部落冲突之小小野蛮人

    亚当大陆上,圣水与暗黑重油之间的斗争,皇室与森林的摩擦,地狱与大陆的碰撞,胜方将会是谁?在这背后又有谁在操纵着这一切?欢迎加入《部落冲突之小小野蛮人》交流群,群号码:589141140(猜对后续剧情算我输)
  • 青年作家(2015年第9期)

    青年作家(2015年第9期)

    《青年作家》是一本老牌纯文学读物,创刊于2004年,由文学巨匠巴金先生撰写创刊词,曾被誉为中国文学刊物“四小名旦”之一。
  • 极道武士

    极道武士

    少年伊真从地下王陵中获得一本奇异的黒武心诀,又从探险回来的父母手中得到能够穿梭时空的永恒之戒,当世界末日在现世来临时,他却进入了一个传说中的世界,强横的力量,以杀戮入道,纵横异界,最终成就无上武道,自由穿梭现世与幻世,一切尽在极道武士!
  • 绝神大陆

    绝神大陆

    这是一个没有神地世界!宗教地力量小之又小!出身世家的夏御龙终于到了学武的年龄,在父亲的带领下,与同龄的兄弟姐妹们一起来到了家族兵器库。诺大的兵器库中,夏御龙与几位兄弟同时看上了一柄散发着妖艳光芒的铁血妖戟。为使儿子们不为争斗兵器而战,父亲夏x决定,谁能拿得起这柄绝世武器,谁就是他的主人。几位兄弟纷纷上前去拿,却无一人如愿,最后终于轮到了夏御龙。当御龙的双手触摸铁血妖戟的那一刹那,奇迹产生了,铁血妖戟竟然自己飞到了夏御龙的手上,并发出妖艳的光芒……
  • 萌妻来袭:邪王宠妃

    萌妻来袭:邪王宠妃

    一朝穿越,成了群主。什么?还是我不认识的国家?太后赐婚?传说中的七王爷不是高冷的吗?为什么对我纠缠不清?果然传闻不可信!
  • 木亦萧然

    木亦萧然

    如果说他是光那么他便只愿照亮她,如果说他是园丁那么他也只想给她浇水锄草,如果世界有两万个最佳情侣也只想在最美的时候遇见你
  • 侠客风云录之刀者列传

    侠客风云录之刀者列传

    天纵英才笑古今,下尘倾局何足论,封名神武无人及,刀震乾坤傲群伦。======================================================================PS:真的,诗号与正文没有任何关系,绝对没骗你~~~
  • 冰河问剑记

    冰河问剑记

    两万年前,出云大陆莫知其故,脱离原来世界,放逐于无尽虚空之中。为寻找归途,历代风家修士从未放弃心中执念与责任。风轻夜因助蓝瞳雪狐族元婴真人,与令狐轻寒结同心之契,获破损小剑,最终得实,正是此剑劈开云梦大世界,致使天道残缺。道、魔、佛、妖之争,暗流汹涌。执剑天下,在于守护;问道天地,而前路何在?苍茫西顾,只见得云水关山,御剑临风,何处是无忧岁月;豪侠东来,仅背负故国家园,借酒消愁,哪里有宁静乾坤。冰河问剑,亦是问剑命运的冰河。红尘翻滚,且问世间,谁的剑,又不多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