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900000024

第24章 北京,我悲壮地回来了(3)

黄绾特能忽悠,为王阳明招揽了不少学生,能把不识字的都弄来听讲。在这种愉悦的精神氛围中,王阳明等来了朝廷的任命。十二月份朝廷擢升他为南京刑部四川清吏司主事,官阶正六品。命运,有时候就这么有意思,在他二十九岁那年,授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十年过去了,仕途绕了一大圈,又回到了原点。相比之下,还不如以前,在南直隶为官不利于仕途发展。此时的王阳明志不在此,传经布道才是他的正业,当官不过是兼职。在黄绾等学生的强烈要求下,王阳明没走,到年关了,过完年再去上任也不迟。幸亏没去,要是去了还得回来。转过年来,正德六年(1511年)正月,王阳明调吏部验封清吏司主事,工作地点在北京。此消息一出,学生们欢呼雀跃,王老师不走了,北京欢迎你,朝廷为王阳明的心学传播大开方便之门。王阳明就此开始了近两年的讲学生涯。

王阳明、湛若水、黄绾三人组成了学术铁三角,专心在京城大兴隆寺讲学。学生五花八门,来自各行各业,举子有,高官有,普通百姓也有。偌大的大兴隆寺成了百家讲坛,吸引京城大批知识分子。譬如郑一初,弘治十八年进士,颇有气节,不与阉党同朝为官,辞职了。在潮州府揭阳县(今广东省揭阳市)建了一所书院,名曰“紫坡台”,授课讲学。郑一初自撰一联:万卷讲皇王帝霸,格天事业属儒生;四时咏雪月风花,乐地情怀归隐士。本来挺好个事儿,没干几年得病了,绝症,附近著名医生束手无策,只能在家等死。郑一初听说过王阳明,没见过,忽然心血来潮跑到了北京,听老王讲课。听了心学跟打了鸡血似的,人倍十精神,心学照亮了他的残生。两年后,郑一初去世!

广州府南海人方献夫,今天广东省广州市人,与后世康有为是一个地方的。方献夫与王阳明是同事,小老王十三岁,但人家时任吏部员外郎,官阶比他大一级。方献夫挺英伟一人物。正德十五年时,某日方献夫朝见皇帝,朱厚照见他闷闷不乐,就问他为什么不高兴。方献夫回答说,臣在家衣食无忧,但恐后世子孙不思长进,破败家业,不能报效国家。所以,臣为这事儿发愁。朱厚照问那怎么办。方献夫恳请皇帝能给方家下一道御诏,方家祖业永不典卖,违者斩立决。朱厚照呵呵一笑,当即御笔下诏。这一做法,令方家后人恪守祖训,引为美谈。嘉靖十一年,方献夫任内阁首辅,任期八个月。另,名震广东的小吃西樵大饼,就是方献夫发明的。

甭看方献夫官大一级,对老王非常客气,经常跟他谈论学问,从老王身上学到很多东西。于是,办公室内出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早上老王报到上班见到方领导问安请示,礼仪结束后,方献夫再给老王行师生礼。有学问的人,必会赢得尊重。这一时期,有不少学生拜于王阳明门下,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主要有黄绾、顾应祥、陈鼎、万潮、萧鸣凤(疑似《金瓶梅》作者)、梁谷、穆孔晖、魏廷霖、林达、薛侃、季本(徐渭老师)、应良等及后来的王艮、聂豹(徐阶老师),不计其数,皆一时名士。

正在王阳明如火如荼讲学时,座下的两位学生王舆庵和徐成之掐了起来。他们争论的内容是士大夫争论了几百年的内容——朱陆之辩。就好像唯心主义的哲学三大终极问题“你是谁?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一直引人遐想。先有鸡还是先有蛋?在这种哲学问题上较真,等于提前进入火葬场。

鹅湖之会,朱熹与陆九渊的千年激辩

王舆庵和徐成之都是王阳明的学生,王舆庵认为陆九渊学说是最好的,徐成之则认为朱熹的学说是最好的,两人为此掐了起来。掐来掐去,谁也没能令对方服膺。所以,徐成之把这个麻烦的哲学问题抛到当世最大学问家王阳明这里,请他给个公断。

在此,需要认识一下陆九渊,一直说陆王心学,“王”指的是王阳明,“陆”的出现姗姗来迟。

陆九渊,心学始祖,没有他也就不可能有王阳明,他们不可分割,所以学术上才叫“陆王心学”。陆九渊开创的思想流派当时不叫心学,到王阳明这里才正式提出了“心学”的概念,内容上相互联系,承传发展的关系。

陆九渊,字子静,号象山,世称陆象山,南宋江南西路抚州府金溪(今江西省抚州市金溪县)人。朱熹是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今江西省上饶市婺源县)人,两地距离不远,他们都是江西人。江西自古人杰地灵,要不然焦芳怎么唆使刘瑾不要用南方士大夫,尤其是江西人,名人成批成批地产。

说包拯是嫂子奶大的,纯属小说家言,陆九渊真是嫂子奶大的。陆九渊出生时也没啥祥瑞,他爹儿子又多,所以想把他送人。当时,他大哥陆九思正好也生了儿子,令妻子哺育九渊,陆九思的儿子则抱给别人喂养。后,陆九渊长大了事兄嫂如同父母。陆九渊从小喜欢刨根问底,经常有些奇妙想法,但凡思想家都这样。长得像块木头似的,就知道吃零食没什么想法,长大成为思想家的可能性不大。

陆九渊四岁时突然问他爹:“天地何所穷际?”天地的边缘在什么地方?他爹苦笑了一下,答不上来,问题太尖端了。他为这个问题冥思苦想,始终找不到答案,整夜整夜不睡觉,父亲呵斥之:不睡觉瞎想什么?典型的中国式教育。这一问题在陆九渊心中停留了近十年,后他在古书上看到“宇宙”二字,豁然开朗。

三国时期的高诱,师从卢植,跟刘备是同学,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学者,是他最早注解“宇宙”(《淮南子注》)的意思——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这位仁兄太伟大了,能把宇宙注解得如此经典,叹为观止。上下四方即是空间,古往今来即是时间,空间与时间的交汇便为宇宙。完全符合宇宙现在的科学定义,即由空间、时间、物质和能量,所构成的统一体,是一切空间和时间的综合。

陆九渊看到“宇宙”二字时恍然大悟,横亘在心中的疑窦顿时解开:“人与天地万物,皆在无穷之中也。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这年他虚岁才十三,就提出了哲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思想观点,必须承认他是天才。长大后,陆九渊为这一理论开始建立自己的理论体系。从十三岁一直悟到三十四岁,二十余年时间。一出来震惊当世,中了进士,与河洛程学、朱熹闽学分庭抗礼。

陆九渊直接从孟子的“万物皆备于我”悟出“心学”(由王阳明正式提出心学概念),他认为“人心至灵,此理至明。人皆具有心,心皆具是理”(王阳明提出“心即理”)。陆九渊说“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宇宙内事是己分内事,己分内事是宇宙内事”(王阳明提出“心外无物,心外无事,心外无理”)。修养功夫上,陆九渊强调“明心见性”、“知本”、“明本心”(王阳明强调并提出“知行合一”)。

南宋淳熙二年(1175年),朱熹与陆九渊在今江西上饶的鹅湖寺进行了“决战”,史称鹅湖之会。这是永载史册的一次盛会,中国思想史上最激烈的碰撞。笔会由当时著名思想家“东南三贤”之一的吕祖谦主持,另外两贤是朱熹和张栻(南宋中兴名相张浚之子)。介于理学与心学之间的严重分歧,吕祖谦出面调停,希望双方能够“会归于一”找到相同点,在鹅湖寺开了一次辩论会,辩论中国思想往哪儿走。到场的人有双方代表,理学朱熹及朋友、门生,心学陆九龄、陆九渊兄弟及朋友、门生,以及左近郡县官吏、学者等,百余知识分子列席观会。

如此庄严阵势,双方不可能寻找共鸣,为了面子也得掐个你死我活。于是,一场激辩开始了。

陆九渊门下朱亨道对这次盛会有记载:鹅湖讲道,诚当今盛事。伯恭盖虑朱、陆议论犹有异同,欲会归于一,而定所适从……论及教人,元晦之意,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之意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

谈到教育学问,朱熹主张“道问学”,他认为治学之方法是“居敬”和“穷理”,二者相互把持运用,强调“格物致知”;陆九龄则说“尊德学”,主张发人之本心,从“心即理”出发,提出“尧舜之前有何书可读?”强调“明心见性”。

双方各不相让,据理力争。鹅湖寺一片肃然,唯有辩驳之声接连不断。乌云密布,剑拔弩张,就差见血封喉了。激烈的争辩持续了三天,最后陆九渊稍占上风,谁也说服不了谁,并未像预期那样“会归于一”,双方弄得不欢而散。

会后,张给朱熹写信问:“陆氏兄弟如何,听你的了没?”朱熹回信说:“他们兄弟俩有病,尽废讲学而专务践履(实践),却于践履之中要人提撕省察,悟得本心,此为病之大者。陆氏兄弟学识非凡,表里如一,确有过人之处。但是,他们盲目自信,研究的范围太过狭窄,已经走入了歪门邪道,自己居然还不知道。”

四年后,双方又爆发了皇极之辨。朱陆之辩,在两位先贤活着时已然白热化,后世为此也争论不休。但,朱理学占了统治地位,陆学一落千丈。这时,哲学上重大而棘手的问题又推到王阳明面前,摆明了要给个盖棺定论,分出好坏。王阳明双眉紧锁,这可不是简单的哲学问题,隐含政治,朝野那些理学分子紧盯着他。老王已经吃过一次亏了,他不想再吃第二次。今年他四十岁,不惑之年,土埋半截儿的人,不求轰轰烈烈,但求平平安安。

王阳明给两位学生写了封和稀泥的信,说朱陆之辩,天下久矣,各有所长,没必要非得争个高下。每种学说不论好坏,修养全在个人格物功夫上,与学说无关。好比电影《霍元甲》里那段经典台词:世上的武术确实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习武的人才有强弱之别。通过竞技我们可以发现和认识一个真正的自己,因为我们真正的对手可能就是我们自己。

徐成之回信,不满意王阳明的回答。你明明是陆九渊的心学一脉,为什么不敢直言?不是老王不敢说,思想这东西很复杂,用黄宗羲评价鹅湖之会的话说是“同宗孔孟,即使意见终于不合,亦不过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办法回答。徐成之如是说,明显要老王表个态,这也是天下所有读书人关心的问题。

王阳明,你到底站在哪一边?虽然王阳明讲心学,谁都明白他的思想源自陆九渊,但他又没有公开反对程朱理学。问题来了,八卦之心人皆有之,天下所有读书人都想知道当世学问名家王阳明对程朱理学,也就是官学的态度。事件进一步升级,性质变了,不再是单纯的学术问题,说出来要有付出代价。心学,从这个概念正式提出来没多长时间,而程朱理学作为大明官学已经一百多年了。思想上的事儿,没有小事。备受瞩目的王阳明体会到了成名的痛苦,他必须要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必须要为自己的学说挺身而出。

王阳明回信道:学也者,求以尽吾心也。是故尊德性而道问学,尊者,尊此者也;道者,道此者也。不得于心而惟外信于人以为学,乌在其为学也已!仆尝以为晦庵之与象山,虽其所为学者若有不同,而要皆不失为圣人之徒。今晦庵之学,天下之人童而习之,既已入人之深,有不容于论辩者。而独惟象山之学,则以其尝兴晦庵之有言,而遂藩篱之。使若由、赐之殊科焉,则可矣,而遂摈放废斥,若之与美玉,则岂不过甚矣乎?

王阳明在给徐成之的信中明确了他的态度:陆九渊与朱熹他们学说不同,都可称之为圣贤。今朱熹之学,深入人心,习之久矣,不允许有人质疑。假如有让世人自由选择的机会,为何要厚朱薄陆?王阳明的态度道出了一部分人的心声。在天下瞩目的“朱陆之辩”的权威定论中,王阳明力挺陆九渊。

此论一出,朝野哗然,老王捅马蜂窝了。在龙场驿对苗人你可以随便说,在贵阳书院对学生你可以随便说,在庐陵白鹭书院对乡里你也可以随便说,但在这里你不可以随便说。因为这里是帝都,是北京城,是天子脚下,是程朱理学思想统治的地盘。

王阳明,思想有多远,你就滚多远!朝廷鉴于“朱陆之辩”的断论很快对王阳明、湛若水、黄绾三位邪恶轴心成员做出了“处罚”。湛若水出使越南;黄绾留京,以观后效;升王阳明为正四品太仆寺少卿,工作内容——养马,工作地点——南直隶。即刻上任,不得延误!

同类推荐
  • 大唐第一君:李渊

    大唐第一君:李渊

    本书主要内容有:少年得志、放虎归山、恩威并施、西进长安、南征北战奠基业等。
  • 龙行天下:忽必烈

    龙行天下:忽必烈

    《历朝开国皇帝大传丛书·龙行天下:忽必烈》为您讲述忽必烈这位来自大草原的真命天子是怎样一步步地龙行天下的,他建立元朝,实现大统一,调整统治政策,指导农业生产,统一多民族国家,今天的新疆、西藏、云南、东北地区、台湾及南海诸岛都在元朝统治范围之内;民族大迁徙,形成民族融合新高潮,实行行省制度,加强对地方控制,对后世影响深远。发展内河航运和海运,开凿会通渠和通惠渠。实行对外开放政策,丝绸之路重新繁荣,马可波罗来华,泉州成为最大外贸港口,实行民族歧视和分化政策具有消极影响。
  •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最具影响力的政坛伟人(下)(影响你一生的世界名人)

    本套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最具有代表性的也最具有影响力的名人, 主要有政坛伟人、发明始祖、经济导师、军事将帅、科技精英、谋略奇才、企业富豪、思想先驱、外交巨擎、文坛巨匠、艺术大师。阅读这些世界名人的个人简介, 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风采与成功智慧, 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 能够激励我们的理想和志向, 指导我们的人生道路和事业发展。
  • 卖苹果的乔布斯

    卖苹果的乔布斯

    在iPhone 4S发布的前夕,乔布斯的生命走到了尽头,今后苹果产品的发布会上,我们再也无法看到乔布斯的身影了。2012年7月26日,已经去世的乔布斯被《时代》杂志评为历史上美国最具影响力的20人之一,这个称谓可谓是实至名归。对于乔布斯的离世,整个世界都感到痛心……这本《卖苹果的乔布斯》是“小蓝狮子财富名人”其中一册,讲述了乔布斯的故事。
  • 官商大鳄:桑弘羊

    官商大鳄:桑弘羊

    桑弘羊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和著名的理财家。他出身于洛阳一个商人家庭,13岁时就受汉武帝赏识,提拔为侍中,后做到大司农。池先后协助汉武帝处理政务几十年,从财政经济等具体措施和理论上支持并捍卫了汉武帝的政治主张。汉武帝时桑弘羊是参与改革政策制定、执行和实施的重要人物之一。汉昭帝时他做了八年的御史大夫。是一位杰出的理财专家。《中国文化知识读本·官商大鳄:桑弘羊》以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了官商大鳄桑弘羊传奇的一生。
热门推荐
  • 剑之真魂

    剑之真魂

    来到异世界的齐风,并没有那种打怪升级装逼的生活,反而在一个小城镇过上了平常的生活,虽然是这样,但是隐藏在他身体里的剑之神魂,在他需要守护力量时,就会爆发,而他平静日常似乎能够持续下去?第一次写文,求支持.
  • 刘邦和他的兄弟们

    刘邦和他的兄弟们

    刘邦其人,优点不多,缺点不少,一个不务正业的沛县小混混,一个无所作为的芒砀山小土匪。他却带领一帮小兄弟推翻残暴的秦朝,打败强大的项羽,最后建立了强盛的西汉王朝,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皇帝并非龙种,也是平头百姓。本书就用老百姓的视角讲述汉高祖刘邦和他的兄弟们的故事。
  • 神医狂妃至尊宝

    神医狂妃至尊宝

    穿越异界,夜夜做梦和陌生男子缠绵不停休,还莫明其妙怀上宝宝,她是天生废体却又未婚生子,渣爹后妈毒姐贱未婚夫,步步紧逼,女神医表示异界生存压力大,伐开心。什么,我是天生孕体唐僧肉,是个男人就想吃我,我的宝宝是救世主至尊宝,需要为了全界生灵献祭,别开玩笑了,妙手神医一出手,药死一片没商量,宝宝老公历害不算啥,自己狂才是真绝色,一家三口将三界三千个位面玩于掌心,天下之大任我逍遥!【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游龙问世

    游龙问世

    笔之所触,意之所向,没有传统的束缚,大胆的天马行空,想心中之所想,故事与感悟的齐驾。谢谢观赏。
  • 山海情缘:大风将起扼腕天下

    山海情缘:大风将起扼腕天下

    凶兽凫徯,出则天下大乱,兵戎相见。古有云:“凶兽一脉,必除,否则天下大乱!“祥兽鸾鸟,出则天下太平,国泰民安。古有云:”祥兽一脉,必护,否则天下大乱!“在正邪之间、是非之间、爱情之间,是耶,非耶?禁忌之恋,又有何不可?世上本就无一定的是非对错。可,当转世轮回,前世已是镜花水月,空梦一场而已。这一世,她依旧很嚣张:“?山无陵,?江水为竭,?冬雷阵阵,?夏雨雪,?天地合,乃敢与君举合卺,点长烛,拜天地!“他也很嚣张:“没事,不必拘于俗礼,直接洞房罢!”女主腹黑奸诈狡猾贪财还好色,高端大气上档次。男主霸气傲娇毒舌爱撒娇,平生最大爱好就是吃豆腐。且看正邪并肩执手风华,踏碎一场盛世烟花!
  • 重生之极品少宗主

    重生之极品少宗主

    背负灭门之仇,天火宗宗主之子楚天重生十年之前。所有的一切都还是崭新的,还有翻盘的机会!一条纨绔之路,一条与众不同的极品少宗主之路!无论是冰山师姐,还是娇蛮的师妹,抑或纯洁的圣女,骄傲的魔女,是我的,统统都是我的!
  • 甜宠来袭:青梅竹马不恋爱

    甜宠来袭:青梅竹马不恋爱

    阔别三年,她负伤归来。校园重逢,他左拥右抱。一次次的挑逗与调戏。终于…她再次离家出走!“我凭什么跟你回去!”她拉下脸色,甩开他的手。“就凭我会对你好一辈子!”他信誓旦旦。“哦?”她来了兴趣“我可是什么都不会的呢!”“没关系,你会的我都会,你不会的我也会努力去学会!以后我负责赚钱养家,你负责貌美如花!”她瞬间失笑,趴在他耳边低低的问了句“那你会生猴子吗?”谁知他非旦不窘,还邪邪的笑了起来“这个嘛…我是怎么都学不会的,不过…我倒是可以让你会!”微风拂面,她笑靥如花。是谁告诉她青梅竹马就不用恋爱了的!我这是什么?
  • 火澜

    火澜

    当一个现代杀手之王穿越到这个世界。是隐匿,还是崛起。一场血雨腥风的传奇被她改写。一条无上的强者之路被她踏破。修斗气,炼元丹,收兽宠,化神器,大闹皇宫,炸毁学院,打死院长,秒杀狗男女,震惊大陆。无止尽的契约能力,上古神兽,千年魔兽,纷纷前来抱大腿,惊傻世人。她说:在我眼里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强弱之分,只要你能打败我,这世间所有都是你的,打不败我,就从这世间永远消失。她狂,她傲,她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凌驾这世间一切之上。三国皇帝,魔界妖王,冥界之主,仙界至尊。到底谁才是陪着她走到最后的那个?他说:上天入地,我会陪着你,你活着,有我,你死,也一定有我。本文一对一,男强女强,强强联手,不喜勿入。
  • 临武逆天行

    临武逆天行

    幼时痛失双亲爱,八岁踏上武道途;先天废体万人弃,傲骨天成与命争。不入宗门不认师,逆天独创自身道;临武大陆无限广,武道巅峰我为王!
  • 名花有主绕道而行

    名花有主绕道而行

    说三步谷,擅闯者死,而且会被谷中魔头给吃了。其实……你重伤了吧?而且还中了谷中机关和瘴气,你有什么遗言吗?我可以帮你送出去,不过需要一百两黄金的跑腿费。据说,谷中有个小魔女,三头六臂,膀大腰圆。其实苏祁白醒来时就见一位女子站在他面前,眉清目秀,如墨的长发垂腰,发上只插着一只白色的玉簪,松松垮垮不知道何时会掉下来。不算是倾国倾城,但是有种灵性和娇憨,倒也是个别样风情。据说……其实据说都是扯淡,这是苏祁白发自肺腑的真言。名花有主,绕道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