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946900000017

第17章 龙场悟道,从心开始(2)

眼下他和仆人们面对三个严重的问题,没房、没粮、没钱,既要面对蛊毒瘴疠,又要与当地苗人搞好关系。他来时已有耳闻,当地人经常到州府里搞破坏,杀个人、放个火,动不动就会在你活动范围下蛊毒。把州府弄急了,派兵进山里围剿,几次下来,双方关系愈发紧张,相互怀有敌意。

每当夜幕降临,山里大雾弥漫,仿佛被魔鬼吞噬,能不能活着见到第二天的太阳都只能看造化了。王阳明与仆人们先找个栖身之地,不能睡在树上。找来找去,找到一处山洞,勉强凑合过夜。本是一处普通山洞,因为老王在此暂居沾了光,所以叫阳明洞,现为修文县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住了些时日,王阳明说什么也不进去住了,山洞里又潮又湿,比锦衣卫的诏狱还遭罪。陌生的地方仿佛雷区,随处都有爆炸的危险。终于有一天,老王受不了了,他纳闷当地人为什么喜欢住在山洞里呢?很快有了答案,没有人喜欢住在山洞里,盖因他们不会建造房屋,不具备那个技术。

仆人甲问:“怎么办,少爷?”老王叹口气:“盖房子!”“就凭我们几人?”“就凭我们几人。”

主仆四人开始盖房子,挖土伐木。他们搞得动静挺大,当地人纷纷出洞看热闹,没见过高级货。自从驿站破败以来,当地人的概念里没了房屋一说。老王亲切地教他们怎么建造房屋,语言虽然不通,但微笑是最好的语言,老王时刻保持微笑,渐渐地化解敌意,关系越来越融洽。在此避难的中土犯罪也加入了老王的棚户改造大军。老王不胜感慨,人性只有在极端条件下才能显现出它的光辉。他明白了,生活原始的当地人有着一颗质朴的心,他们之所以有蛊,是因为衙门的人有刀,自卫而已。

房子终于盖好了,耸然矗立,俨然一新。看着木头房子,老王心中暗喜,总算解决了住的问题,不用再住那潮湿的山洞。老王给每间新房都取了名字,如何陋轩,这里便是著名的“龙冈书院”校址,王阳明在这里写下了《何陋轩记》等文章。这间普普通通的房子被赋予了神圣的意义,广庇寒士,来者亦得憩。不管你姓什么,会不会说汉语无所谓,南来的北往的,到此都可以歇歇脚。再如君子亭,西蜀子云亭,南阳诸葛庐,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君子亭前后围上竹子,这回老王不用走那么远,就能格竹了。

盖房子期间,老王本着“化夷为友”之心,一边干活一边教他们唱歌。当地人好奇,虽然听不懂,但音乐是不分国界的,没多久,全都学会了。当地人对老王印象非常好,他与以往来的官老爷不一样,没架子,平易近人,脸上始终带着微笑,真诚的微笑。并且他身上一切如新,随便抖搂出来一点都是他们闻所未闻见所未见的。等房子盖好了,住进去,的确比潮湿阴寒的山洞土房舒坦,仿佛生活才真正充满了乐趣。

这一切,都是因为王阳明的到来,他改变了这里,改变了人们的心境。王阳明解决了房子问题,着手开始耕种,伐木开荒,光靠上面那点微薄的禄米捉襟见肘。费尽力气开田种地,眼瞅着收获的时候,老王病倒了,仆人们照顾他,他好了之后,仆人们又倒下了,相依为命,苦中作乐吧!

基本生活问题解决了,王阳明着手解决精神生活问题。老王惊奇地发现当地苗人唱歌比中土人士唱得好,论声乐水平,不是人家对手。于是老王重操旧业——讲学!地点在何陋轩。老王在京师时经常讲理学,名声与年龄成正比,这里鲜有人知他满腹学问,因为这里目不识丁的太多了。在老王看来这一切都不是问题,重新开始,从心开始!

刚开始王阳明给三位仆人讲课,讲得他们天旋地转的,渐渐地有点明白了。中土犯人参与了进来,听着王阳明的教诲,大起洗心革面重新做人之心。当地人一看王大人又玩出了新花样,甭管听懂听不懂都跟着听。那抑扬顿挫的声音和老王闪烁智慧的眼睛,他们认为老王所讲的东西,一定充满了乐趣。时间一长,苗人一张嘴也之乎者也起来。

闲暇之余,王阳明喜欢静坐,也就是湛若水所谓的“格物功夫,必另动静一于敬”。静真是一种神奇的状态,人在宁静的环境下,总能想到一些平素想不到的问题,很多问题迎刃而解,犹如作家总能在宁静的后半夜,才思泉涌,而后十指如飞。每天,老王都要静坐一段时间,修炼格物功夫,久之,胸中洒洒,豁然贯通。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老王过着有规律的生活,传道解惑,生活倒也乐观,不知不觉两年忽逝。生活中好像少了些什么?对,是交流,生活中少了交流,纵然拥有强大的学问,无人交流,在这信息闭塞的山野之地,终老一生,难道要带到黄土里去?

黄昏时分,仆人乙匆忙赶来,脸上带着兴奋:“少爷……京城来人了!一主一仆,还领个小孩。”

“什么?他是谁?在哪里?”王阳明一连串问了好几个问题,他太激动了,从京城来的人必听说过王阳明,保不齐是亲朋好友,“带我去见他!”

王阳明兴奋地去看望京城来者,来者投宿到苗人家,天色已晚,只见那人双眉紧锁一副愁样。老王想赶了一天的路,舟车劳顿,让他休息吧!明早再与他促膝长谈!这一晚,王阳明非常兴奋,回忆起在京城的种种,心里盘算着该问点什么呢?不必想那么多了,他已经没这个机会了!次日,那三人起早赶路,结果全死在了蜈蚣坡!

王阳明怀着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著名的《瘗旅文》。此文为所有身在他乡之人必读文章。感情真挚,泫然欲涕,淡淡的描述,透出浓烈的悲怆。这篇文章是王阳明最高水平的散文。全文分为三个部分,事情发生、作者对逝者的同情和处理及作者感身同受的悲凉情怀。文中抒发自己被贬谪荒乡僻壤的悲愤,反映出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抑郁心境和自我宽解的达观思想。全文情之所至,一气呵成,哀叹吏目的悲哀,感怀自己的不幸。借感怀吏目,而为自己的处境泣诉,哀婉潸然,见血封喉。

《瘗旅文》收录于清人吴楚材、吴调侯编著的《古文观止》,全书共二百二十二篇文章,囊括先秦至明末散文的经典篇章,代表着中华文言文的最高水平。大明二百七十六年漫长历史中共有十二人入选,他们分别是:宋濂两篇(《送天台陈庭学序》《阅江楼记》)、刘伯温两篇(《司马季主论卜》《卖柑者言》)、方孝孺两篇(《深虑论》《豫让论》)、王鏊一篇(《亲政篇》)、唐顺之一篇(《信陵君救赵论》)、宗臣一篇(《报刘一丈书》)、归有光两篇(《吴山图记》《沧浪亭记》)、茅坤一篇(《青霞先生文集序》)、王世贞一篇(《蔺相如完璧归赵论》)、袁宏道一篇(《徐文长传》)、张溥一篇(《五人墓碑记》)……王阳明三篇。

瘗旅文

文/王守仁(贵州龙场驿驿丞)

【原文】维正德四年秋月三日,有吏目云自京来者,不知其名氏;携一子一仆,将之任,过龙场,投宿土苗家。予从篱落间望见之,阴雨昏黑,欲就问讯北来事,不果。明早遣人觇之,已行矣。薄午有人自蜈蚣坡来,云一老人死坡下,傍两人哭之哀。予曰:“此必吏目死矣。伤哉!”薄暮复有人来,云:“城下死者二人,傍一人坐叹。”询其状,则其子又死矣。明日复有人来,云:“见坡下积尸三焉。”则其仆又死矣。呜呼伤哉!

【翻译】1509年秋,某月初三,有一吏目从京师而来,不知姓甚名谁,带着他儿子和一名仆人。他们将去更远的地方上任,路经龙场,投宿到苗人家。

我去找他时,天色已黑。想着明日再找他交谈,可是次日他们已经收拾行囊,匆匆离去。中午时分,传来噩耗,一老者死于坡下,旁边二人哭得伤心不已。我说:“一定是那个吏目死了,悲哀啊!”到了傍晚传来了消息,又死了一人,旁边坐着的人哀叹不已,打听情况方知,吏目的儿子死了。第二天,吏目的仆人也死了,呜呼伤哉!(此为文章第一部分,讲述有吏目打龙场经过的悲剧,叙述语言风格平实、冷静、客观,但又触目惊心。)【原文】念其暴骨无主,将二童子持畚锸,往瘗之,二童子有难色然。予曰:“嘻!吾与尔犹彼也。”二童悯然涕下,请往;就其傍山麓为三坎埋之,又以只鸡饭三盂,嗟吁涕而告之。

【翻译】想到他们曝尸荒野,我心沉痛,与两个仆人说:“咱们去把他们埋了吧!”仆人们面有难色,他们不愿意。我说:“咱们和他们其实是一样的。”两位仆人听了,直戳内心,想想目前的处境,不由得悲从中来,默默流泪。于是我们在山脚下挖了三处墓穴,把无名吏目等三人埋葬。供上一只鸡、三碗米饭,一面叹息流泪,一面告慰亡者。(此为文章第二部分,即吏目三人死去,作者深表同情,将其埋葬。)【原文】曰:呜呼伤哉!系何人?系何人?吾龙场驿丞余姚王守仁也。吾与尔皆中土之产,吾不知尔郡邑,尔鸟为乎来为兹山之鬼乎?古者重去其乡,游宦不逾千里。吾以窜逐而来此,宜也;尔亦何辜乎?闻尔官,吏目耳,俸不能五斗,尔率妻子躬耕,可有也,鸟为乎以五斗而易尔七尺之躯?又不足,而益以尔子与仆乎?呜呼伤哉!尔诚恋兹五斗而来,则宜欣然就道,鸟为乎吾昨望见尔容蹙然,盖不任其忧者?

夫冲冒雾露,扳援崖壁,行万峰之顶,饥渴劳顿,筋骨疲惫,而又瘴厉侵其外,忧郁攻其中,其能以无死乎?吾固知尔之必死,然不谓若是其速,又不谓尔子尔仆亦遽尔奄忽也。皆尔自取,谓之何哉!吾念尔三骨之无依而来瘗尔,乃使吾有无穷之怆也,呜呼痛哉!纵不尔瘗,幽崖之狐成群,阴壑之虺如车轮,亦必能葬尔于腹,不致久暴露尔。尔既已无知,然吾何能为心乎?

【翻译】悲痛啊!你是什么人,我不知道。我是此地驿丞,绍兴府余姚人王守仁。你我皆中土人士,我不知你是哪里人,不知你为何要来蛮夷之地做孤魂一缕。“父母在不远游,狐死首丘”乃我中土之文化,即古人不会轻易离开自己的故乡,便是外出做官也不过千里之遥。我因流放至此,理所应当,你又是犯了什么罪,而非来不可呢?以你的官职,不过一小小吏目,官阶从九品,每月俸禄不过五斗米,领着老婆孩子在家种地都会有,何以至此?为什么五斗米竟换了你堂堂男儿七尺之躯?你一人死也就罢了,为什么还要拉上你儿子和仆人?人间悲剧,莫过于此。假如你留恋那五斗米,应该欢天喜地去上任才对,又为何愁眉不展,似有不能承受之重。

说实在的,这里不是人待的地方。想想你们一路翻山越岭,饥渴劳顿,再加上瘴疠侵袭,忧郁攻心,难道还能活着吗?我在此生活了很久,以你的身子骨,知你必死。只是没想到来得那么突然。更没想到你儿子与仆人也随之而去。这都是你自找的,自寻死路,自掘坟墓。我还能说什么,我还能做什么?无非掩埋尔等,无限悲痛。假如不葬你们,将必为山中野兽之餐,于心不忍!(此为文章第三部分第一层,对吏目上任的猜测与同情,对其感情是既可怜又可恨,既可悲又可叹。)【原文】自吾去父母乡国而来此,二年矣,历瘴毒而苟能自全,以吾未尝一日之戚戚也。念悲伤若此,是吾为尔者重而自为者轻也。吾不宜复为尔悲矣。吾为尔歌,尔听之。歌曰:连峰际天兮,飞鸟不通;游子怀乡兮,莫知西东。莫知西东兮,维天则同。异域殊方兮,环海之中;达观随寓兮,奚必予宫?魂兮魂兮,无悲以恫!又歌以慰之,曰:与尔皆乡土之离兮,蛮之人言语不相知兮。性命不可期,吾苟死于兹兮,率尔子仆来从予兮。吾与尔遨以嬉兮,骖紫彪而乘文螭兮,登望故乡而嘘唏兮。吾苟获生归兮,尔子尔仆尚尔随兮,无以无侣悲兮。道傍之冢累累兮,多中土之流离兮,相与呼啸而徘徊兮。飧风饮露,无尔饥兮;朝友麋鹿,暮猿与栖兮。尔安尔居兮,无为厉于兹墟兮!

【翻译】自我离开父母家乡,在这里已经三年头了,历尽千辛万苦,勉强保住性命,主要是因为我心强大,处之泰然,没那么多悲伤情绪。今天却因为你让我悲伤起来。我为你唱一首葬歌:飞鸟不通,游子在他乡,不知西东,苍天却一如相同。纵然相隔遥远,同在四海怀抱中。只要心灵有归宿,走到哪里都是家,无悲以恫。你我本是命苦人,蛮人语不通,性命没指望,仕途一场空。假如我也死在这里,九泉之下,我们倒可以其乐融融……(此为文章第三部分第二层,抒发情感,托吏目之名,写自己之实。)

一夜顿悟,从心开始

埋葬了吏目三人,王阳明不胜感慨欷,吃过晚饭后,老王望着群山涌起的迷雾,格物致知,穷究天理,人世间所有的东西都被他“格”了,好像只剩下了死亡,尚未“格”明白。想想那个悲惨的吏目,忽然间死了三人,生命竟如此脆弱。王阳明的前半生又何尝不是与死神玩命,遥想当年,上疏抗议,刘瑾赏他四十军棍,贬谪此处,无非要让他死。

死亡究竟是什么?它该是什么滋味?既然如此,为何不体会一下死亡?王阳明做了一副石棺,所有人都震惊了!王大人有病了,还是吃错药了?

好端端的床铺不睡,非要睡在石头做的棺材里,让仆人们情何以堪。这地方本来瘴疠弥漫,出门总要小心着点,生怕被毒虫咬伤,屋里也不消停,王老爷竟然弄了个棺材在屋里,晚上起夜见到了,好生惊悚!

王阳明每天晚上睡在里面,体会死亡的滋味。每一天,每一夜,总能有些许收获,冥冥之中,仿佛距离圣学的那个“理”越来越近了。这个“理”不是朱熹所谓的“存天理去人欲”,是他的,是王阳明自己的理,究竟是什么呢?

在一个宁静的雨夜,睡在石棺里的王阳明辗转反侧,外面的雨越来越大。王阳明的内心仿佛有一团火,猛烈地撞击他的胸膛,似有什么东西要迸发而出。

王阳明默默地思考着儒家经典:“程颐说须是识在所行之先,知了方行得,知先行后,知易行难,当以致知为先……《大学》先讲‘格物、致知’,然后才云‘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朱熹又说孔子所谓‘克己复礼’,《中庸》所谓‘致中和、尊德性、道问学’以及《大学》的‘明明德’,圣贤千言万语,只是教人‘存天理、灭人欲’吗?”

惊雷炸响,震烁雨夜,一道闪电,照亮了人类思想的夜空。王阳明大叫一声,从石棺里蹦了出来:“我悟到了——”

同类推荐
  •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中国历史名人之八(中国历史名人传记)

    朱元璋当元末农民起义之际,驱走了蒙族统治者,建立了汉族新政权——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国之初,人心是振奋的。全国上下,久乱思治。在一个时期里,经济繁荣,社会安定。明朝发生过的“大事”,择其要者,阐介如下。伴随着这些“大事”,就是本卷中出现的“名人”,读者可以从本卷中详细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以及名人的详细传记资料。
  • 十三世达赖喇嘛

    十三世达赖喇嘛

    降边嘉措与吴伟合著的本书,以著名的1904年江孜保卫战为重点,艺术地再现了这段英勇悲壮的历史,该书全景式地描述了藏族人民气壮山河、可歌可泣的斗争历程,热情讴歌了西藏人民反帝爱国的崇高品德和牺牲精神,塑造了十三世达赖喇嘛土登嘉措、拉丁代本、哲林代本、洛丹、克珠旺秋、格来、曲妮桑姆、仁赛等英雄群像,既有被尊为“雪域一神”的政教领袖,更有作为民族脊梁的普通的农牧民群众和僧俗百姓。
  • 中华女杰(古代卷)

    中华女杰(古代卷)

    妇女是推进人类文明进步的伟大力量。从夏商开始至今,在中华五千年文明进程和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中,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领域,中国妇女都做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杨建、张侃侃编著的《中华女杰(古代卷)》选取了中国古代(远古至淸朝)20位女英雄(女豪杰),讲述她们的故事,宣扬她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女性特有的优秀品质和风范。《中华女杰(古代卷)》遴选人物有妇好、孟母、王昭君、蔡文姬、文成公主、佘赛花、梁红玉、秦良玉等。
  •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巴甫洛夫 门捷列夫(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本书对巴甫洛夫和门捷列夫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文天祥(名人传记丛书)

    他本是一介书生,却在生命最后的几年,成了一个手握雄兵的统帅。在强敌入侵、国土沦陷、生灵涂炭的危急时刻,他自卖家产,组织义军,举兵抗击蒙古铁骑。战败被俘后,他义正辞严,痛斥汉奸和逆臣,并誓死不愿变节,最后慷慨殉国。
热门推荐
  • 鬼物老公太妖孽

    鬼物老公太妖孽

    我林夕然今年20岁独生女爸妈的心肝宝贝我既没有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也没有两个浅浅的酒窝衣着也不引人,一句话,普普通通。不知何时起,我的小小人生,从平静止水到波涛胸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 末世之软包子打忠犬

    末世之软包子打忠犬

    末世来临,她只觉得自己变成了丧尸的美食,好好的糖包子每天提心吊胆,生怕被可怖的丧尸啃掉包子皮,明明是炽手可热的治愈系异能,怎么好像有些不太对劲的情况发生?暗恋的学长不见踪影,从哪里蹦出来的这个忠犬少年?“糖包子,如果这个世界上有一个人不喜欢你,那么那个人肯定不是我!”这么绕老绕去的,她听不懂啊喂!“糖包子,你这辈子都可以安心当你的包子,让我来保护你。”哎呀呀,她确实很需要保护的说...“糖包子,只要是为了你,我什么都愿意去做。”好像,她也有点动心了呀!
  •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

    《军歌嘹亮》以1948年“辽沈战役”、“东北剿匪”、“朝鲜战争”、“军事大比武”、85年百万大裁军和九十年代军事演习为背景,用独特的视角叙述了主人公高大山的传奇人生,以及家庭和感情故事,反映了共和国的历史与军队的发展史,表现了军人对理想与信念、战争与和平、婚姻与爱情选择的心里历程。
  • 武道人间

    武道人间

    觉醒之日,天生异变,看他如何一步步成为剑仙
  • 快穿之男神憋逃啦!

    快穿之男神憋逃啦!

    【爽文】叶歌一个卖得了萌,装得了御姐的小妹妹,吃喝玩乐样样精通·外加一名大学学生做为祖国纯良的花朵,好事是肯定要做滴!做好事也是有代价的,尊老爱幼是中华传统美德吧!不过谁能告诉我,大绿灯我扶老太太过个马路,为什么也会死啊!该死的无良司机。小白:“我又不是故意滴,系统让把人收过来,又没设置过把……把人送回去”“小白我是我去攻略别人嘛!为什么我感觉一直在被人攻略嘞,还有那个什么鬼少主是谁?我总是想不起来”叶歌嘀咕着。小白:“我耳朵不好”叶歌:“滚,别让姐姐抓到你的把戏!”这是小歌第一次写文,如有不好请多包涵,虽然我不一定改,但你一定说哦!霸气校草√傲娇总裁√腹黑皇帝√
  • 妖怪生存手册

    妖怪生存手册

    林锦意一直觉得自己品行之优良在21世纪堪称是硕果仅存、可比珍稀动物的。因为对比一母同胞的哥哥自己真的算是纨绔中的好孩子。至于穿越之后……是个好妖。
  • 网游之莽荒记

    网游之莽荒记

    这是一个仙侠与武侠并存的游戏世界。修武封神,修道飞仙。带着前世七年的游戏收藏,叶辰光回到了游戏开始之初。拜婠婠为师傅,收貂蝉做侍女,视小倩为红颜,与英琼称兄道弟,和语嫣共研武学、和女神玩玩暧昧···当然,上面这些都只是他平时想想罢了,还没空去实践,他真的很忙,忙着去照顾他的宝贝——妹妹···无尽yy之作,喜欢萝莉、女神的进。
  • 半身

    半身

    如果与自己恋爱会怎么样?可没什么好事哦!如果在不自觉的情况下与自己恋爱呢?那想必就是自恋了吧!自爱之人的进化史,会是一部很有意思的作品哦!青春校园恋爱,唤起你心中那份真诚的感动!为你找回遗失的梦想,半身,在这里等你。“最爱你的人,永远都是我!”
  • 腹黑女配的逍遥生活

    腹黑女配的逍遥生活

    二十一世纪的特种兵叶瑾萱再次醒来,却发现自己穿越了,本以为既来之则安之,却不想现实太残酷,这是她曾经看过的一本修真女强文世界,而且在这个以武为尊的世界里,没有实力只能被上帝抛弃。为了不重蹈女配的命运,不成为女主脚下的垫脚石,叶瑾萱决定珍惜生命、远离女主、抢夺机缘、誓要逆袭…………
  • 无限恐怖之大盗

    无限恐怖之大盗

    天啊……这里竟然是无限恐怖的世界是沐浴在圣母的光环下茁壮成长还是驯服类人猿,广收小弟是拜伏在楚妖人的智慧下,老老实实的唯命是从还是与三无男联手共同算计主神开什么玩笑!我可是赫赫有名的独行大盗啊!不管何时都保有一个独行大盗的尊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