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派仅三十几个弟子,居然有七大宗长老,莫丁暗道。
“七大宗门中,玄物宗擅长法宝阵器的炼制;玄静宗善炼修行辅助的丹药;玄虚宗主研各类修行法门;玄阵宗执掌护派大阵;玄算宗主天机卜算;庶务宗精研人道伦理;玄豢宗主万物鸟兽通衍。”清虚道长为莫丁一一介绍道。
七大宗门跟修仙小说描述的有点接近了,莫丁总算找到了一点修真门派感觉。
“那师傅您在本门目前是不是境界最高、神通最厉害呢?”
“《太虚玄上真经》的修炼分为虚神、元神、逍遥三个大境界。各个大境界之中又分为若干个小境界,这些小境界间并没有严格的界限区分。本门弟子是以领悟大道为修习的根本目的,各境界的修者所具有各式异能神通,只是作为修炼的辅助手段,并不是弟子高下、优劣的判断标准。
祖师太虚立下收徒门规,不到元神境不得收授弟子。如此为师自然已达元神境,各大宗门长老也皆如此,至少有8人达元神境,乃本门创派以来达元神境人数最多的时期。”
原来自己还是师傅唯一的弟子“本派还有哪些门规约束呢?”莫丁比较关心这个,万一太虚教戒律森严,青灯苦修,那就凄惨无比啦。
“太虚弟子起发本愿后虚神始现,以后行止自有本愿约束,无需太多门规。祖师首倡门下弟子入世修炼,故本教不禁婚俗。本教门规,多是关于修行的戒律,由祖师首提,历任掌教随形势修订,归纳有以下3条:
不得随意行使太虚之能谋一己私利和滥杀无辜;
不得因修行异同而兴派系之争,同门相斗;
除掌教和师尊之外,不得私自惩戒同门。
此3条门规算不得严苛,创派以来门内弟子犯戒者少之又少,皆因各自本愿约束,因此为师要你特别牢记:入世修行,不管俗务如何缠绕,皆不可有违本愿,否则轻者心智迷乱,境界倒退,重者心火焚身,灰飞烟灭,吾徒切记!”
莫丁点头应诺,看来修炼大道者起发本愿非常关键,佛教传说地藏王菩萨曾发宏愿曰“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不知道太虚教的起发本愿是不是一个意思。
“师傅,修炼大道者的本愿是什么,为什么这么重要?”
“本愿是修者勾连大道的枢纽。太虚祖师认为:万物生灵并不是凭空生发的,祂们是大道赋予的智与欲的载体。就人类而言虽始发于远古时期的地火水风,但我们与无有生命的宇宙自然物质有本质的区别。每一个人都担负着大道寄寓的宏大愿望,这个宏愿非大智慧不可以理喻,因此体现在每一个生命体的宏愿便是自我的本愿。修者从觉醒本愿开始,与大道勾连践行本愿。越是接近大道,宏愿越是清晰,修炼越是接近大成。”
好玄乎!莫丁不得不开始佩服那个遥远时代的祖师,那一定是一个具有大智慧的人。
“每一个人的本愿都是大道寄寓的,都是同一个本愿吗?”
“世上之人千差万别,本愿自是各不相同。”
“那万一发起的本愿是个坏本愿该怎么办呢?”难道要追随这个坏本愿一辈子专干坏事?莫丁不由自主的想道。
“不能以世人行事之标准来衡量大道的好坏优劣,也不受个人厌好善恶而影响各自本愿。世人之性格品行受后天环境影响,父母的感育,师长的教化,友爱的泽润,生存的竞压,律法的制约,因而形成因缘而起的后天人格,关于这点佛教经法倒是说得非常透彻。但这种后天的人格不是贴近大道的本源。祖师说过:人性向善,人心兼爱,是社会性的本愿,非大道之本源。大道不受制于万物,自然亦不陷于人之社会。”
“那既然修者的本愿非出自于个人的后天社会人格,为什么祖师提倡太虚弟子入世修行呢?”在莫丁看来,修炼大道的人,就应该远离尘世,古刹青灯,山中一岁月,世上已千年,这样才更容易修炼有成啊!
清虚道长抚须微笑点头,向莫丁投去赞许的目光。这个徒弟果然聪慧过人,悟性远胜当年的自己啊。
“离世修行,只得妄想!大道不是凭空之物,修者企图通过冥思苦想获得感悟乃缘木求鱼之举。祖师曰:大道弥于世,意思就是大道寄寓生灵,生命的进化和运行规律之中潜藏着大道的本意。虽然人类作为高级的开启灵智的生物,所行所思受后天的社会性影像较大,但在本能潜意识之中,或多或少都受到大道本源驱驶。因此对于入世修行,通过观察个人和社会的行为,感受人间冷暖情愁,人心所向,更能体会到大道无处不在的作用机制,但前提条件是修行者不能在纷乱繁杂的社会中迷失自己,违背本愿而酿成大悲剧。因此祖师要求弟子入世修行时做到:历事不陷,感世不迷,提炼升华,大道自显。”
真厉害!莫丁对祖师开始膜拜了!两千多年前的一介书生,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大环境下,从君臣礼制的桎梏中解脱出来,产生如此超脱社会、超脱自然的逆天思想,简直是非神人不可以比拟呀!
天空还是那轮明月,山顶还是那块石头。此时的莫丁坐在巨石上面,不再感觉自己像一只偷桃的猴子,而是一个实实在在的人,一个立足于天地之间凡人。眺望远处,群山绵延,仰望夜空,群星繁渺。莫丁此时心情如井水无波,思绪却如夜空无垠。
太虚教的教义师傅已经讲得很清楚了: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是实在的;大道是超脱于物质之上的,虚拟的存在。人类诞生于物质,又受到大道的寄寓,所以是物质与大道的结合体,也就是虚实结合的结果。如果人类一味追求物质的手段,终因一极失衡而走入死胡同。而太虚教通过修炼产生契合大道的本愿,以本愿为桥梁勾连大道,就能虚实兼修,诞生元神,超脱自我,终达太虚般逍遥。
理论归理论,实效归实效。再完美的理论如果缺少实效的验证,也智能归类于宗教信仰的范畴。清虚道长声称祖师和历届掌教都达到了元神境的修炼成果,但师傅说个人的修行千差万别,过早的向莫丁演化元神境的玄妙,会使他陷入妄境,因此如何修炼还需要莫丁自己去摸索,走出一条属于他自己的路。
教派修炼的法门《太虚玄上真经》并不晦涩难解,相反确是教义简明,方法简单易行。初修炼者经师傅正确讲解要义后,都能根据真经上的法门,确定自己每一步的修炼方法和所要达到的意境。在以后的修炼路途中,师傅的作用并不明显,一切全靠修者自己的领悟。所以太虚教门规弟子拜师不必跪拜,作揖行礼即可,其意就是师傅只是把你领进来,路要你自己走,不能依靠师傅太多。当然如果以后弟子修行出现偏差,走入邪道了,师傅还是有义务要管的,至于如何管,道长没明说。
《太虚玄上真经》讲修炼的第一步是入静,在入静状态下开始虚我、外视、审视,后感悟、明心、明欲、明性,最后觉愿,始显元胎,进入虚神境的第一个阶段元胎境。进入元胎境就算修炼入门了,可以开始入世修行。
真经上讲元胎是修者的第二个“我”,叫“源我”,是一个虚拟“我”的意识。在后面的修炼中修者必须将元胎,也就是源“我”融入到原先自己的我,真经上管这个我叫“欲我”,也就是生活在欲世上的我,二者必须融合在一起,无法融合的话就会意识分裂,变成精神病人。
融合在一起的法门叫做“归愿”,就是将觉愿与自身的灵智与欲想结合在一起,这是两个过程:首先是觉愿与原先的“欲我”大脑意识结合在一起,融合成本愿,祂作为一个新的人格,影响今后一生的行为准则。其后融合成本愿的自我意识自然而然的入主元胎,完成欲我意识和源我意识的融合,此时元胎开始转变为虚神。修者进入虚神境。
虚神是修者的虚拟大脑,祂有着在自然界不可能实现的神奇功能。首先祂处理信息的能力强大到不可思议,就像一台虚拟电脑:记忆能力、处理速度和反应速度都远超自身的生物大脑。其次是诞生内神识,对自身身体的感应入微,直至达到内视的程度。此外内神识还可以对身体进行调节,乃至到后期可以对身体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造,使修者的身体状况得到极大的改善,力量和敏捷性大幅提高,抵抗疾病和衰老能力增强,虚神境后期修者寿元普遍可以达到200岁以上。
元神境以诞生外神识能操控外物为标志,分为化神、合体(天人)、归墟三大阶段,由于境界距离太远,《太虚玄上真经》讲的也不很详细,莫丁就不再去仔细揣摩了。光是虚神境的特异神通就让他惊疑不已!人脑的容量和反应速度可能还有挖掘的空间,但与电脑比是有着越来越大的差距。虚神的记忆力和计算能力竟然可以超过电脑,而且可以无限度的挖掘潜力,这简直是逆了天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