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对门鸳鸯
花开叶落是天意,桃摘果下均人为。
待到山花烂漫时,我便随你去田间。
俗话说上山容易下山难,但是对农家人来说,自然是下山容易上山累了。一天闲逛直至日落西山时一行人才到家了,累到不累就是走了一天了,脚疼腿酸的。刚回到家几个孩子就赶紧找板凳坐下了,坐着就不想起身。黄兰也坐下歇息,歇息片刻后还得去做晚饭。
杨娟和杨庆两个人歇息了一会儿就起身出去玩了,杨山刚去挑水回来把水送去厨房里就没有出来了,小伟独自一人坐在堂屋还在回想着街上的一切,虽然对人多的地方不适应但是有好多东西家里都没有的。然而现实就是现实,一切只能空想。生活总是那么淡而无味,没有那么多的意外和惊喜。吃过晚饭后简单的收拾下后就睡觉了。
这几天都是晴空万里,暖阳当头。杨琴和二嫂子每天也就是在外面晒着太阳做针线活。几个孩子也是每天捡干柴,每当黄兰问起她心里有没有什么想法时,杨琴也都心里没底不知道该怎么做决定。有时也问一些二嫂子当年出嫁时的感受,来疏松心里的紧张。说到黄兰自己,那当年自己也是稀里糊涂的嫁了。为这事当年还和自己父亲闹别扭,结果自己出嫁的第二年父亲就离世了。每想到这自己心里就愧疚,父母恩难报全,以至于每次回家走到父亲坟前都忍不住的流了眼泪。有时候也特别想回去看看,有时候又不敢回去。回去了怎么面对离世的父亲,也时常在深夜的****自己,是不是自己走错了。时间是无情的,一看自己的三个儿女,心里稍微好点。杨琴知道嫂子是过来人,就说道:“嫂子,你给我说说你当年怎么就嫁给了我二哥呢?隔了那么远怎么认识的?”
提起往事那真的是不堪回首,但是却都历历在目。忘不掉的有喜有悲,记不住的不一定全是淡事。黄兰想了想,开口说道:“婆家的二妹也就是你的姨娘,以前嫁给了我二叔……”于是就回忆起了十几年前的事了。
那一年,我十七岁。家里大小一共八个人,我上面有两个哥哥,下面有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家里很穷,只有五间土墙瓦房。一年的口粮都不够吃,小时候也都是成天上山采药,挖荒地,砍柴。没有出过大山,就在十七岁那年。我叔家来了个亲戚,住了几天就走了。过了半个多月后,来了个小伙,背了包东西来了。把我叔叫姨夫,隔了几天后,就听叔叔说问我想不想离开这高山深沟,我当时不知道什么意思以为出去玩,就说了那得让父亲答应才行。后来叔叔跟父亲他们不知道怎么说的,父亲却没有答应。可是,那小伙却说什么也不走,每天看我走哪他就跟哪。我去地里干活,他也跟着,去挑水他也跟着,去砍柴他也跟着,一开始父亲很讨厌。见到他就给他脸色,但是慢慢的就不那样了,还让我给他做饭吃。就这样他在我叔家呆了两个月后走了,走的时候我没有去送他,我装作满不在乎的样子,心里想着一切听父亲的话。
他走了那几天总觉的身边好像少了什么,心里也不踏实。就这样过了几天,有一天父亲独自把我叫到跟前对我说道:“兰啊,你也长大了。过几天你叔再问你那事了你就说不行,说我不答应就行了。”黄兰却不懂说道:“为什么?你们说的什么啊?”
父亲又把话说的更明白了些:“兰,不是我舍不得你,你去了他那还不知道有没有吃的还住的,在家里虽然穷了些,但是一年还是有点吃的,不至于饿死。再说了去那么远,我也不放心。”黄兰开口说道:“那一辈子待在这深山老林里又有什么出息呢?”黄兰好像明白了些,经常听说牛郎织女的故事,所以每年七巧节时都会站在外面地上看着明月高悬,繁星点点的夜空。盼望着能看到牛郎织女能在天上相会。一看自己住着这深林山头处,看一看山的那边,心也想随着夜风飘远,不带任何思念。所以父亲说到这时黄兰就明白了,因为去年隔壁邻居家香姐就出嫁了,走的时候挺热闹的,穿着一身血红嫁衣跟着送亲队伍顺着山路走了。没有红桥花轿,也没有乐响礼炮,有的只是送亲队的阵阵欢笑和男汉子们的大声喊叫,在这深山里也是难有的热闹。
想到这里黄兰心里一阵扑通,然后对父亲说道:“迟早要嫁出门的,这事我想自己做主。”不想父亲却怒道:“反了天了,你想都别想。”看着父亲似豹的怒容,顿时心里一阵害怕,但是没有退缩。说道:“我去做饭了。”就这样又过了,半个月那个小伙又来了,这次又背了一包东西。直接到了我家把包里东西打开后一样一样的摆好,准备给父亲。哪知父亲不买账收,原来前一阵是父亲故意把小伙支回去的。这次不管叔叔婶婶怎么和父亲商量都行不通,那小伙却不答应了。也不回去,每天就来捣乱。我要做饭他就坐在灶门口不让我烧火,一大家人都吃不上饭,看着我们要下地干活了他就抢先跑去把锄头全藏起来。就这样一副耍起无赖了,父亲也有骂他,但是不管用,叔叔婶婶他们却装作什么都没看见一样,该干什么还是干什么。闹僵了七八天后,父亲找了叔叔商量了一下。于是,去了太爷爷盖的地母庙里,抽签决定。
黄兰却又不答应了,说要抽签也是我自己抽,你们不能抽。两位长辈一商量后就答应了,抽过签后拿去让解签的一解,父亲也就认命了,知道杨山穷,所以也没有提过多的要求,只是说必须要有套新衣服新鞋,不然想都别想。哪知杨山打开包后,里面就有一套新衣服新鞋。都提前准备好了,临走前乐长凤叮嘱杨山,屋里穷拿不出来啥东西了。你自己也要为自己的事操心,去了多求姨夫姨娘帮帮忙。你大哥上别人门了,屋里你是老大难处你也晓得。就这样只准备了面粉做的点心、两斤烟叶草、三尺布、一斤白糖、两斤酒、一套衣服、一双红鞋还有些碎钱。
父亲一看事到如此,也只能叹道女儿命苦了。做父亲的惭愧,之后就简单了。做了一桌简单的饭菜,叫了叔叔和邻居的人一起坐坐。就这样算是过了个仪式,走了个过场,女儿就这样给嫁出去了。晚上父亲哭的痛心疾首,黄兰也是眼泪欲出,但都是强忍着偷偷跑出去擦干了然后在进来安慰父亲,哥哥妹妹们只看到父亲在哭,长这么大还没看到过父亲这样哭过,各个都不敢出声。只有黄兰在劝父亲,只有自己知道父亲是为自己流泪,心里也心疼父亲。只有母亲不停的说着:“早点嫁出去好,早点嫁出去好,走一个一年能省不少粮食,待屋里也是糟蹋粮食……”说是这样说,但是黄兰听着心里更难受了,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自己能给父母的是什么,什么都没有给。母亲嘴里那样说着不挂念黄兰,可是眼睛满是泪水。强忍着没流出来,时不时的转头用手擦了,只是夜黑光线暗看不到而已,母亲只是在故作坚强。一直到夜深,一家人都回去睡觉了。
第二天,一早上黄兰穿上了新衣服。真是不敢想就这样嫁出门了,此时心里没有时间去想那些多余的事。吃过简单的早饭后,该走的形式还是不能落下。摆上桌椅,父母正堂高坐,先是杨山给岳父岳母敬酒,然后黄兰给父母敬酒,再跪谢父母养育之恩。父亲对杨山开口说道:“我女子可交给你了,要是回去受了苦,遭了罪。你以后不要回来见我。”说完又是落了几滴泪,明知女子这样嫁出去肯定要吃苦受罪还这样说,做父母的哪个不想让儿女多享福少受罪,但是世事哪能顺从人意呢?过日子得长年累月,正所谓:酒肉是朋友,粮食是父母。成家立室家里哪能没有粮食,五谷杂粮肯定是不能少的,酒肉是有也行,没有也能将究的过。但是粮食每顿都不能少,临走前母亲装了一布袋粮食让女婿杨山拿回去,里面装了:苞谷米、黄豆、绿豆、洋芋、小麦。杨山心里也是几度翻腾难以平静下来,接过丈母娘的粮食。这样算下来叔叔也算是媒人了,送亲队也只有媒人一个,路途远就没有带多人。在房间里,本来说是要新郎杨山抱着黄兰出家门口,但是从小就好强的黄兰没那么矫情。自己走出去的,就这样一直顺着山路走。父亲尾随着送她,叔叔和杨山一起。心里想着回头看看,但是没有那个勇气。
这里的每一段路都很熟,以前一天都要走好几遍。今天这一走以后会怎么样呢?走着走着就到了一个地方,脑子清晰的回现着。以前每走到这个地方,总会下去看看母亲是不是在下面洗衣服,这里是个三叉路口,下面有个水潭。可是今天母亲在家里,所以不用下去看。心里又挡不住脚步的迈进,终于还是转身回头了,发现母亲原来一直跟在后面。女儿的突然转身顿时惊的不知所措,心头一暖,眼泪再也忍不住的夺眶而出。黄兰看见母亲哭了,急着往回走帮母亲擦下眼泪,不料母亲却摇手示意她往前走,不要往回走。黄兰心里一酸,眼泪也是忍不住了,转身后就一直走,一直走。
一直走到山前,山前有颗千年古树。树干苍老,枝叶四散像是一把大伞一样,老远就能看到。到了这里然后就下山了,父亲送到这里就停下了。看着女儿却说不出来话,也不知道说什么好。简单的招呼几个弟弟后,眼看着女儿就这样嫁出去了。站着古树下一直目送女儿女婿,一直到看不见了为止。此时也是仲秋之月,满山艳叶红似火,阵阵秋风送新娘。父母念亲心如雪,一场冰霜万里连。
到了山下黄兰就把头上红头巾取下来了,也没有用给杨山说话。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嫁给他,只是记得他一天到晚的跟着自己,所以就愿意跟他走了。都不知道他家是什么样子,只知道他和二婶是亲戚,就这样回来了。
讲到这里时杨琴听得很认真,觉得自己是幸福的,起码有这么多人提自己拿主意,提意见。几个孩子也回来了,跑了一天看到小姑和妈妈在那里就都过来凑热闹。黄兰继续往下说:“唉,我们女人身单力薄的,没有多大本事。有时候也不能有太多要求,不拖累父母就行了。我以前就是这样想的,嫁出去后多回去看看他们比什么都强,只是没想到我走后第二年时,父亲就离世了。”说道这里心里一酸,只是转眼看了看几个孩子,内心慢慢的平静下来了。
可是几个孩子可好奇,追着问外公是怎么离世。黄兰也不想说,就让他们不要多问。杨琴说道:“也难为嫂子了,跟着二哥吃了这多么年的苦。”黄兰说道:“自古都是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这都是命,也没啥多说的。”杨琴想到这说道:“那我以后不是要跟他去栽秧种田了,那我可不会啊!”黄兰一笑说道:“怎么你答应了?”杨琴想到这说道:“听你这么说,我感觉再犹豫多想也是多余的了。”黄兰说道:“出嫁的日子最好定在二四八月的时候,那时候不冷也不热的。”杨琴点了点头,又看了看四处说道:“最好是花开之季。”
姚玉鹏此时并不知道杨琴已经答应了,在家每天急得吃不下饭,坐立不安的。就这样又去催着媒人在走一趟,姚千正却一副淡然无事不急不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