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夜,夜阑人静。明月当空,稀星数点。
重华宫一片灯烛辉煌,在这暗夜里显得格外的透亮耀眼。
宫前新搭建的七星台上七个边角处各垂有一盏玲珑剔透的琉璃宫灯,中央置有一颗举世稀有的足有拳头大小的夜明珠,晶莹澄澈价值连城,明珠柔和的光辉恰恰洒满整座七星台,台上站立着的人如临虚幻缥缈的梦境一般,不免沉醉其中。
“咚...咚...咚......”宫中响起一阵撞钟声,钟声雄浑激越,响彻王宫,打破了暗夜的宁静。
“公主殿下,二月初二正子时已到。”说话者乃当今天下最负盛名的星象令——玄机道人,只见他浑身着一袭白衣道袍,羽扇纶巾,飘然若仙。
二月初二龙抬头,星辰一变定乾坤。相传每隔百年的二月初二正子时,满天星辰将会发生骤变,斗转星移,波诡云谲,星象的变幻昭示着下一个百年里浩荡乾坤的命数,可惜世间真正能看清这般错综复杂迷离扑朔星象的高人寥寥无几。
这玄机道人本是位闲云野鹤般的隐世奇才,行踪不定,幼时偶得机缘师从于世外高人逍遥子,尤擅观天文地理,但素不喜红尘中的追名逐利尔虞我诈,是故常年隐世不出。
如今荆王病急,邻近的雍国和离国趁此良机火速各出兵五万,东西夹击荆国边境,荆国两面受敌处境十分堪忧。
荆国御阳公主心忧如焚,差人四处找寻与荆王颇有渊源的玄机道人前来荆都指点良策。而玄机道人此次难得出山是为还三十年前落凤坡上荆王的救命之恩,他答应荆国御阳公主在荆王宫内搭建一座七台,于二月初二正子时夜观天象以预测日后这锦绣天下的变数,以此来襄助于荆国。
“宸曦在此就代父王和所有荆国子民劳烦道长了。”金声玉韵,兰姿蕙质。说话者正是荆国颇得圣宠的御阳公主华宸曦,此刻她风鬟雨鬓盛装华服,一袭金银丝线绣成的凤翔九天公主朝服款款曳地,腰束一条月白色的锦秀玉带。黛眉如青山般清秀典雅,双眸若春水般清澈透亮。果真是霞姿月韵,风华绝代的绝美女子。“南宸曦,北嫣然”,说得便是当今天下一朝四国中最美丽的两位公主,南有荆国御阳公主华宸曦,北有幽国晗月公主南宫嫣然。这二人不仅貌若天仙倾国倾城,而且贵为公主之尊地位显赫,天下间的倾慕者数不胜数。
御阳公主华宸曦是独孤王后膝下独女。荆王华明政深爱王后,未登位前就曾许诺一生一世一双人,继位登大统后荆王除王后外果然再未纳妃。可惜虽有荆王的万般宠爱,无奈独孤王后福薄,膝下只得一子一女,独子还早夭于襁褓之中,一国王室竟只剩一女。
所幸这位御阳公主天资聪颖有一览成诵之才,十岁即能吟诗作赋,歌舞乐器也是件件精通。年方及笄她就已经能协助父王妥善处理好各项荆国朝政,对政局也时常有一些独到有效的见解。御阳公主冰雪聪明八面玲珑,深得荆王器重和疼爱。
此次荆王病重更是将国事全权交托给御阳公主,其实荆国上下百官心中都知晓如今的御阳公主必定是日后荆国的女王,因此国中大臣暗地里虽对堂堂荆国由一介女子掌权略有微词,可也无敢在明面上有丝毫异议。
御阳公主清音刚落,天幕中东宫苍龙位,北宫玄武位,西宫白虎位,南宫朱雀位各迅速晋升起一颗明星,霎时间四道星光绚烂,璀璨耀眼,足堪与中心明月争辉。
渐渐地,四方星光盖过了中央的那轮弯月,星辰竞起,明月失色。天幕中只余东南西北四颗闪耀的星子,连明月都作了陪衬。
“四星骤起月沉纱,大宣久居中央盛极已衰,东离、北幽、西雍、南荆四大诸侯国裂土封疆兵强马壮国力鼎盛,大宣王朝即将倾覆......”玄机道人仰观星象,缓缓开口说道。
“天下向来便是能者居之,宣天子无道,大宣天下倾覆自然只是时间的长短问题。那么四国最终到底哪方能够胜出,一统天下改朝换代?”御阳公主连忙问道,话语中带了几丝焦虑,一双纤纤玉手在袖中攥紧。她是荆国御阳公主,也是未来的荆王,心中自然万分希望大荆能消灭其余三国,一统八方威加宇内。到那时,普天之下莫非荆土,率土之滨莫非荆臣。可若是最后荆国败了,成者王败者寇,只怕是难逃一朝被灭国的命运,历代先祖暴霜露斩荆棘得来的土地城池拱手让人,到时她身为末代荆王,纵使以身殉国又有何脸面去见父王母后还有历代祖上。
“还请公主殿下稍安勿躁,星象至此还未结束,一切还未见分晓。”玄机道人语调平淡地答道,皇图霸业丝毫不能引起他的兴趣。红尘中人乐于追名逐利,这天下至尊之位究竟又有多少人在虎视眈眈,只怕是数也数不清的吧。
方才他只一眼便看出了御阳公主心中怀有问鼎之志,如此白璧无瑕倾城倾国的女子本该是冰清玉洁无忧无虑的琼苑仙女,可惜竟出生于帝王家,一国的兴衰荣辱全都承载在那柔细纤弱的香肩上,这究竟是她的幸还是不幸?想到这里,道人不禁在心底暗暗地叹息一声。
“是宸曦急躁了,道长继续吧。”御阳公主话语中夹杂着些许不易察觉的失望。
不一会儿,四星星芒大起相向而行,都欲抢占正宫主位。四星际会优胜劣汰,胜败存亡将定下这天下的命数,如此锦绣山河最终将花落谁家,谁人又将挽剑直破天下,登临苍穹之巅?
御阳公主的一颗心紧张得都快提到了嗓子眼,如水的双眸一眨不眨地盯着苍茫星空,生怕错过了这四星交汇最关键的时刻。
四星终于相遇,苍龙玄武白虎朱雀碰撞。一时间,四道星光汇聚,天幕上一道强光乍起,光闪如虹瞬间将暗夜点缀得如同白昼一般。骤然突起的白光炫目刺眼,御阳公主不禁闭目,等下一秒她再睁眼时,天际上空星光已经黯然消退。转眼之间,四星竟已消失得不见踪影,无声无息不留一丝痕迹。夜空再一次被无边无际的黑暗笼罩,开始发生的一切星象仿佛都是在梦境所见中一般虚无缥缈。
“居然会这样......”玄机道人俯身拾起掉落在地的羽扇。方才星象突生变故,他骤惊之下,平时从不离手半分的羽扇竟会堪堪脱手掉落在地。
“道长,结果如何?”御阳公主眉目如画,此刻却笼罩着一层难以挥去的担忧和焦虑,真是梨花沾愁,我见犹怜。
“还请公主殿下恕贫道无能,今夜星象之奇举世间亘古未有,老道亦不能十分地参透。只不过......”玄机道人眉头微拢,言语中透露着一丝无力。他以前自诩千丈高山崩于前而不蹙眉,可无奈今夜星象太过玄妙离奇,他竟会失态于人前。
“不过什么?”御阳公主再也顾不得礼节,匆匆开口打断了道人的话。
“方才星辰突变,东南一角紫霞星突亮,贫道匆忙曲指卜卦间得有一句谒语,‘终期凤诏空中降,跨虎骑龙谒紫霞’。”
“终期凤诏空中降,跨虎骑龙谒紫霞......道长,此话何解?”御阳公主有些疑惑地问道。
“若是老道没有记错的话,南方荆国和东方离国边境上有一座峰峦雄伟直入云霄的高山,恰恰与天上紫霞星位置相对,因此先人将此山取名为紫霞山。”
“两国边境上确有这座紫霞山,山高雄奇。山南为荆国,山北为离国。咦,跨虎骑龙谒紫霞.....莫非这话说的就是紫霞山中有才华经天纬地的卧龙凤雏,得之者能得天下?”想到这一层,御阳公主顿时感觉豁然开朗。
“公主殿下果然是聪慧过人,一猜即中。江湖近几年来盛传一句话‘浩渺江湖人如玉,墨玉公子世无双’,说的便是这位久居在这紫霞山上,年纪尚轻却早已名满江湖的墨玉公子——墨子轩。”玄机道人定定地望着天上紫霞星的方位。
“墨子轩?一介江湖中人真能有如此撼天动地之能?”御阳公主惊讶地问道。世人皆知,哪怕是再高深的武功,也始终是敌不过千军万马一鼓而下的来回冲杀,是故天下武林数十年间也未曾有过只仗手中刀剑就足以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那般出类拔萃的人物。
“不止是公主殿下难以相信,就连老道最初也是将信将疑,平常一江湖人士着实难起风浪。只是星辰突变那一刻,老道心中冥冥中生出一种强烈的预感,这位紫霞公子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江湖上曾有传言,数十年前紫霞山上有一位隐士高人,不仅武功上登峰造极,而且才高八斗博古通今。只是他甚少下山,是故天下知其名者并不多。相传他在自己百岁寿辰那一年因机缘巧合收了两名关门弟子,此后倾心传授弟子武功才学。这两名弟子,一位名萧鸿,他积极入世追取功名,现在已官拜幽国的燕云将军,掌管幽国最精锐的骑兵。而另一位则是留居在紫霞山不愿入世,承师父遗业继任紫霞阁阁主,掌一派之事,研武学之奥妙,便是墨子轩。就此看来,墨子轩实乃人中龙凤,有朝一日他一定会震世惊俗。公主欲得天下,还需先得此人。”玄机道人望着身旁的御阳公主,无比郑重地说道。
“好一个不鸣则已一鸣惊人,有道长这句话,无论有多大艰难险阻,也一定要将此人收至荆国,为我所用。”自古就是千军易得,良将难寻,身为荆国御阳公主,她自然不会放过一丝一毫的机会,哪怕是捕风捉影的讯号。
“若我大荆真有一日能争得这天下八千里锦绣山河,到时宸曦一定在青史上亲书言明道长今日之恩。”御阳公主对着玄机道长盈盈一礼。
“公主殿下多礼了。老道无心入世别无所求,只盼望日后公主登位后能轻徭薄赋善待百姓,须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玄机道人言罢躬身回礼,这一礼他不为自己乃是为天下苍生百姓所行。
御阳公主一双白皙的纤手虚空一扶,“道长多礼了。古书有云,民为水君为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这句古训本宫时时刻刻都牢记在心,从不敢忘。如今夜色已深,道长忙碌了一晚上,也早些休息吧。”
“好。”
随后御阳公主转身对旁边一侍立着的长相清秀的宫女说道,“秀锦,送道长去百星殿休息吧。道长如有什么需要你一定要尽心尽力地满足。”
“道长,明日宸曦还需早朝,就先告辞了。明日下朝后,宸曦再陪道长逛逛荆都。”说罢御阳公主迈着莲花坠步缓缓离去。
柔和的夜明珠光映衬下,御阳公主离去的身影显得格外清丽动人,玄机道人不由直直望向那俏丽背影,似有未尽之言,可终究还是忍住未说,只在心底深处留下一声长长的感叹。
明断自天启,大略驾群才。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天下终将归于一统,可惜难是荆国...也罢也罢,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天命难料更难理,尽力即可无悔。乾坤命运的轮轴已经转动开来,一切就还看日后天命的泱泱变数了......
此时正是大宣宣光帝永兴十六年。
大宣自高祖皇帝一统天下传至当今宣光帝已有三百余年历史。
高祖武皇帝万傲天生逢群雄争霸的乱世,虽出身布衣却胸怀远志。乱世之中万傲天揭竿而起,扬剑直指长空,与一干兄弟率领八千南域子弟兵北上逐鹿中原,二十年间历经无数次的浴血奋战,铁骑雄风踏遍山河处处,终是一统八方威加宇内。
宣高祖之后,宣惠帝、宣武帝皆为一代明君,内政修明,知人善任,又轻徭薄赋,百姓休养生息,史称“惠武之治”。
而后宣文帝年少即位,初时励精图治,勤政爱民,至文帝太和年间,举国上下政通人和,繁荣昌盛,大宣王朝国力强盛到达顶峰,史称“太和盛世”。
盛极必衰,水满则溢,奈何繁华过后尽萧索。文帝晚年贪图享乐,爱好女色,生活极度奢靡。圣驾年年出游收尽天下美女,各地都大张旗鼓地修建桂殿兰宫以迎接圣驾,极度铺张浪费。朝堂之上文帝又疏于政事,任用宫中各位美人亲属担当要职,朝政尽由一班奸佞小人把持。十年之间,大宣国力迅速衰颓,一落千丈。至文帝驾崩之时,大宣国库空虚,民不聊生,百姓怨声四起,各州刺史渐生异心,王朝已岌岌可危,真可谓“大宣成也文帝,败也文帝”。
宣明帝即位,其虽雄心勃勃,一心想重现大宣盛世,怎奈此时朝政已由先帝时期重用的一干佞臣牢牢掌控,明帝已形如傀儡,帝都无明帝可用之一兵一卒。而各州刺史之间为了争夺土地城池,战祸不断,大宣王朝分崩离析。至明帝永光十年,地方形成了四大割据势力,东有离州刺史姬成峰,西有雍州刺史风彻明,南有荆州刺史华寻天,北有幽州刺史南宫慈,四州兵强马壮实力雄厚,又各占一方,隐约有胁迫大宣天子裂土封疆、封邦建国之势。
永光十五年,峰回路转,四州刺史各自秘密得到一份明帝手书血诏,以“诛佞臣,清君侧”为名,一齐起兵杀奔帝都。一时间,如画江山狼烟四起,金戈铁马白骨皑皑。
永光十八年,这场足足持续了三年的战争终于落下了帷幕。四州刺史领军攻破帝都,冲入皇城诛杀朝中佞臣百余人,史称“明帝中兴”。
永光十八年,宣明帝下诏敕封平乱功勋显赫的四州刺史为王,裂土封疆,这便是——离王姬成峰,雍王风彻明,荆王华寻天,幽王南宫慈,史称“四王分宣”。
经历此次大战,四大诸侯王声势更盛,而明帝虽中兴大宣朝政,但本就千疮百孔的大宣王朝经此大战伤筋动骨,更加无力约束地方豪强,勉强守住王域疆土不被诸强侵蚀已是极为费力。
后至宣恭帝、宣敬帝,帝王庸碌无能胸无大志,日日纵情于声色犬马之中,不问朝政,大宣国力愈发衰弱不堪。四大诸侯王更加明目张胆地招军买马,争城池夺土地,轻动干戈烽火连天。
祸不单行,宣敬帝弥留之际,其弟南阳王万雄信借掌管帝都禁军之权,拉拢贿赂朝中几位重臣,暗中发动了宫廷政变。一夜之间,帝都易主,敬帝****,后宫上千人等惨遭屠戮。次日早朝,万雄信登基称帝,是称宣光帝,改年号为“永兴”。为了斩草除根,万雄信还专门派亲信入后宫清点尸体,以免敬帝子嗣存在漏网之鱼,可是众皇子的尸体中唯独少了那位刚出生不久尚在襁褓的少皇子。此后数年,宣光帝一直派人四处搜寻少皇子,从未停止,可是这位少皇子就如同石沉大海铁坠江涛一般丝毫不见踪迹。
光帝此次发动宫廷政变杀兄即位,名不正言不顺,恰恰给了早就不服宣王朝管制的各诸侯王借口,他们非但此后再不听从大宣天子诏命,反而纷纷打着匡扶正室的旗号出兵攻占王域城池。十多年间,宣天子管辖的中原王域不断受到各诸侯国的侵扰,王域土地已不足裂土封疆初时的五分之一,四大诸侯国疆域远远超过王域。四方诸侯王个个心怀问鼎天下之志,各方势力蠢蠢欲动私下里都在积极备战,大宣江山风雨飘摇。但凡有一丝风吹草动,都极有可能打破眼下这份表面上的安宁与平静,引发一场群雄逐鹿血洗山河的龙争虎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