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宋廷对元昊称帝已有风闻,所以对夏使的到来并不十分惊异。宋仁宗没有采纳处死西夏使团成员的建议,表示愿意接受普通的礼节,但是拒绝接受驼、马等礼物。同样,夏使也“不肯受诏及赐物”,被护送返回边界。后来,仁宗下诏削夺了元昊的官爵,并关闭了所有的边市。嵬名皇帝也将宋朝所赐袍带并一封“嫚”书送返宋廷,声言:藩汉各异,国土迥殊,幸非僭逆,嫉妒何深!况元昊为众所推,盖循拓跋之远裔,为帝图皇,有何不可?
此后,双方立即开始了谈判,以解决在党项统治者的地位及其名分方面的分歧,直到1044年才最终达成协议。与此同时,两国都投入到一场破坏甚巨的消耗战争中,这场战争因党项人取得了三次较大的胜利而特别引人注目。左翼首领野利旺荣作为党项首席谈判代表,先后与宋朝的范仲淹、庞籍等人在延州进行了和谈。
到1042年,因为西夏统治者拒绝在给宋朝的书信中称臣,谈判在中途被搁置。但是也就在这一年,辽朝进行了外交干预,党项军队也令人惊奇地击败宋军,从而打破僵持局面。这时,契丹人迫使宋朝进一步在关南做出领土上的让步——关南是河北地区的一个战略切入点,可以直接威逼开封。在接受契丹人这些要求的过程中,宋廷极力主张由契丹人向他们的属国西夏施加压力,调解自己与西夏的矛盾关系。宋朝还进一步秘密向庞籍授意,只要西夏统治者向宋朝称臣,宋朝就接受西夏提出的议和条件,而且元昊还可保留本民族的“兀卒”的称号。
1043年初,党项统治者在致宋仁宗的书信中,就双方间的关系提出了一种新的表述程序:“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邦泥定”似是西夏党项名的异译(汉文写作“白上国”),“曩霄”则是元昊本人的新名字。宋朝一位大臣指出,这种表述不过是当时在宋、辽外交往来中使用的类似程式的翻版。最后,宋朝否决了元昊的新建议。
数月之后,宋朝也提出一些条款,其中特别强调党项君主可以称“主”(高于王,低于帝),接受“岁赐”。不久,西夏一方回复宋廷,提出了11项要求。其中包括增加岁赐数额、给予党项使节更多的贸易特权、允许在宋朝境内出售白盐等。宋人再次发现,党项人又模仿了契丹的先例。辽朝以他们最初要求的关南的土地作为交换条件,已经满意地使宋朝增加了财政援助数额。这种明显的仿效行为使宋廷确信他的两个北方邻人西夏和辽是勾结串通在一起的。这种认识使宋廷很快就陷入了非常尴尬的境地,因为仅仅一年之后,宋朝猜想的这两个同盟伙伴之间就因一些反叛的党项边境部族而爆发了战争。
当党项皇帝最终同意接受称“臣”的地位之后,宋廷扩大了居住在开封的政府邸店里的党项使节的贸易权,并增加了岁赐的数额,但是党项盐的买卖却并没有合法化。1044年5月,正当和谈完成之际,契丹人就以追击反叛的边境部族为名,入侵到了西夏境内。党项人大胆地谋求与辽、宋同等的外交地位的行为,也许是导致契丹发动讨伐战争的主要原因之一。由于辽廷提出了不要立即与西夏议和的警告,宋朝谨慎地拖延对嵬名元昊的册封。但是当得知契丹被打败之后,宋朝就马上采取主动,派遣使节在1044年冬天与西夏达成了和约。
除了上文提到的诸点之外,宋、夏条约还议定西夏在宥州,而不是在党项都城接待宋使。规定会见使节时,采用与接待辽使相同的宾客礼。恢复边境榷场。岁赐总数25.5万:其中绢15.3万匹,茶3万斤,银7.2万两。但是宋、夏和约中对边界问题存而未议。由于未能划定一条清楚的边界,为双方日后的激烈争端留下了深深的隐患。直到宋朝北方领土尽陷于金,宋、夏双方没有了共享边界之后,这一争端才得以消弭。
重视人才
元昊在建国的过程中,很重视人才的培养和收罗。西夏建国初,因忙于战争,教育事业并不发达,所以元昊特别注重吸收汉族的知识分子为自己服务。《宋史·夏国传》记载元昊的“智囊团”有嵬名守全、张陟、张绛、扬廊、徐敏宗、张文显,除了嵬名守全是党项人,其余皆汉人。重用张元、吴昊,更说明了元昊对汉族人才的重视。张、吴二人为宋华州(今陕西华县)人,他们“累举进士不第”,而又自以为有王佐之才,不甘寂寞,便写诗明志:“好著金笼收拾取,莫教飞去别人家。”明确表示宋朝廷弃人才而不用,他们将为异国效力。宋朝的边师未能重视,于是他们进入西夏。为了引起西夏王国统治者的注意,他们到酒店里狂喝豪饮,又在墙壁上书写“张元、吴昊饮此”。张、吴二人的所作所为被西夏巡逻兵发现,遂将二人带入宫中。当元昊问他们为什么不避讳自己的名讳时,他们毅然答到:“姓都不管了,谁还理会名呢?”明目张胆地对元昊接受赵宋赐姓进行讽刺。元昊听后,不但不生气,反而认为他们有胆识,有奇才,立即予以重用。并在数月之内派人潜入宋境将二人的家眷接来,使之团聚,从而安心为西夏服务。张元曾当过西夏的中书令,和元昊一起指挥了好水川战役。张、吴二人帮助元昊成就了一番事业,充分显示了汉族知识分子对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军事的作用,也说明宋朝不重视知识分子人才的失策。
元昊终其一生,可以用“文治武功”四个字概括。征服回鹘、吐蕃,统一河西的战争,对北宋与辽战争的胜利,显示了他的赫赫武功;建国前后实施的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经济建设显示了他治理国家的才能。元昊在建国前仿宋朝制度建立起一整套职官制度,元昊称帝后,于天授礼法延祚二年(1039年)九月,又改革官制,仿宋制增设“总理庶务”的尚书令。又改宋朝的二十四司为十六司,隶尚书省,分理六曹。参照唐、宋典式与宋宫廷制度建立朝贺礼仪与宫廷制度,夏国官制自此渐趋完备。文化建设方面,中央国家机构中设“蕃学”,由野利仁荣主持翻译《孝经》、《尔雅》、《四言杂字》等汉文典籍为西夏文。学习宋朝“科目取士”的办法,通过“蕃学”培养人才,选拔官吏。元昊“晓浮图学”,受父亲德明的影响十分崇奉佛教。即位后与其父一样向宋朝献马求赐佛经,并向吐蕃、回鹘、西域各国及印度访求高僧和汉、藏、梵文经典,组织僧侣翻译、演释。元昊称帝后,在境内广修佛教寺院,如兴庆府的戒坛寺、高台寺、承天寺等,在这里贮经、译经。又下令规定每年四季的首月初一日为“圣节”,令官员百姓到寺院礼神拜佛。元昊不惜耗费人力物力建造宫苑、陵寝,他在兴庆府和天都山都建有宫苑,兴庆府修建的避暑宫“逶迤数里,亭榭台池,并极其盛”。在贺兰山东麓建造的离宫,长达“数十里,台阁高十余丈”。传说为元昊时始建的西夏王陵,位于兴庆府西贺兰山东麓,方圆数十里。
西夏建国后,农、牧业并重,在朝廷机构中设“农田司”、“群牧司”为管理机构。元昊重视水利建设,他主持疏通原有灌溉系统,又开筑新的渠道,如修筑“昊王渠”。元昊时,夏国以畜牧产品作为对外贸易的主要输出品和贡品。如天授礼法延祚九年(1046年),宋朝每年通过保安军和镇戎军榷场,向夏国购进马2000匹,羊1万只。元昊在夏州(今陕西靖边)东70里处设立铁冶务,管理铁矿开采冶炼,用以制造农具和兵器。西夏的青白盐驰名于世,元昊建国后,对盐业开采实行垄断。元昊曾要求宋朝每年从夏国买进青盐10万石,所谓西夏“数州之地,财用所出,并仰给青盐”。元昊十分重视招揽人才和使用人才,他效法祖父继迁“曲延儒士”;且用人唯贤,甚至国家重要官职“皆分命蕃汉人为之”。宋朝大臣也不得不承认“拓跋自得灵、夏以西,其间所生英豪,皆为其用”。元昊还特别注意招揽重用原宋朝来夏的失意知识分子、文臣武将,“或授以将帅,或任之公卿,推诚不疑,倚为谋主。”如宋朝华州人张元、吴昊。元昊生性暴戾,多猜疑,好杀虐。这样的性格给他的事业造成许多不应有的损害。元昊即位后,为了排除异己,防止外戚篡权,实行“峻诛杀”政策,为立国称帝扫清道路。元昊开运元年(1034年)十月,母族卫慕氏首领卫慕山喜密谋杀害元昊,被元昊察觉,山喜一族人都被溺死河中。元昊又用药酒毒死母后卫慕氏,尽诛卫慕氏族人。大庆二年(1037年)九月,元昊叔父、左厢监军使嵬名山遇因劝元昊勿进攻宋朝事不被采纳,遂叛逃宋朝后又被执送回夏国,元昊将其父子一族尽皆处死。元昊出兵善用疑计,又易中敌人离间之计。元昊的心腹重臣野利旺荣、野利遇乞兄弟,是元昊野利后的兄长,分统夏国明堂左厢与天都右厢。野利旺荣称野利王,野利遇乞称天都王。二将善用兵,有谋略,他们统领的“山界”士兵以善战著称。在元昊对宋朝作战的三川口、好水川两大战役中,击败宋将刘平、石元孙、任福等人,也多有二将之谋划。宋朝边帅对野利二将恨之入骨,早欲去之而后快。宋将种世衡巧设离间之计,使元昊轻易地杀害了二将。元昊好色,妻妾成群,尤喜强夺他人之妻。据传妻室(后妃)凡七娶,一说五娶,实际有八人之多。顺次为:卫慕氏、耶律氏、野利氏、索氏、都罗氏、咩迷氏、没移氏、没藏氏。其中没移氏本已给太子宁令哥择为妻室,元昊见她貌美,竟自纳为妃,称为“新皇后”。没藏氏本重臣野利遇乞妻,野利遇乞被元昊赐死,没藏氏出家为尼。后元昊访野利氏遗孀,迎没藏氏入宫与之私通,被野利后发现,令没藏氏到戒坛寺出家为尼,赐号没藏大师,元昊经常到寺中幽会。后没藏氏生子谅祚,收养于没藏氏兄国相没藏讹庞家中。元昊将国事委以没藏讹庞,自己与诸妃到贺兰山离宫享乐。没藏氏兄妹开始策划危害太子宁令哥,改立谅祚为太子的阴谋。其时因野利后失宠被废,太子宁令哥爱妻被夺。天授礼法延祚十一年(1048年)正月初一日,没藏讹庞用借刀杀人之计唆使宁令哥刺杀元昊。没藏讹庞又以谋叛罪捕捉宁令哥及其母野利氏。元昊死后,没藏讹庞以谅祚为元昊嫡嗣继立为帝。元昊终年46岁,在位17年。谥武烈皇帝,庙号景宗。
完颜阿骨打
阿骨打(1068年~1123年),女真名完颜阿骨打,又名完颜珉,习称阿骨打。按出虎水(今黑龙江哈尔滨东南阿什河)女真完颜部人。金王朝的创立者。女真族完颜部首领。12世纪初统一各部,并多次打败辽国。辽天庆五年(1115年)称帝,建国号金。曾命人创制女真文字。金太祖是中国金朝开国皇帝。
在阿骨打之前,当他的长兄乌雅束统治时期,女真人已经具备了充足的实力,足以使他们与高丽的边境得到巩固。与此同时还争取到了越来越多的氏族与部落归附于完颜部。完颜部的故乡位于按出虎水河畔。此地多年来一直是女真的政治中心,后来又成为他们的国都(即上京,坐落于今哈尔滨东南的阿城附近)所在地。乌雅束死后,1113年,阿骨打被部落长老们推举为女真的联盟长,并沿袭旧例被辽封为节度使。由部落推选首领的做法在女真人之中沿袭已久,虽然有关首领继承的问题并没有严格的规则存在,但选择只能限于完颜部之内。
不久之后,阿骨打的军队与辽朝之间就爆发了一场全面战争。开始时,阿骨打手下受过训练的士卒不超过几千名。但随着他屡次获胜,越来越多的首领带着自己的队伍投奔到完颜部的军中。这场战争的起因——虽然这至多不过是女真一方找的借口——阿骨打向辽索要阿疎。阿疎是女真的一名部长,多年以前投奔于辽。辽国拒绝交出阿疎,并且对此后女真一方提出的要求一概置之不理。阿骨打在极短的时间内就打退了派来进攻他的辽军,使自己成为东北地区无可争议的最高首领。
1115年春天,阿骨打正式称帝,建国号为金。“金”得名于按出虎水,在女真语中,“按出虎”的语义即为“金”。以一条河流的名字为一个朝代命名的做法源于辽朝,“辽”即因位于东北南部的辽河而得名。与此同时,一个汉族式的年号也产生了,这就是“收国”。在原有的姓名之外,阿骨打又为自己取了个汉名,具有讽刺意味的是,他的汉名叫做“珉”。
至此,一个汉族皇帝建元称帝时所要做的一切,都已经被阿骨打完成。
1117年年初,在辽军的一次败仗或者说是被迫大规模撤退以后,阿骨打又向衰颓的辽强行提出新的要求。在1118年所提的和约条件中,阿骨打要求辽朝向他称兄,这意味着两国的地位比照1115年发生了颠倒。金还要辽割让出东北更大的三路地区,并且将一名皇子、一名公主和一名皇室女婿送到金廷来做人质。最重要的,还要在涉及辽与宋、与西夏、与高丽关系的外交文书上都写明对金朝的服从,要辽同意将此前宋付给辽的岁币合法地转由金来接受,并认可金的霸主地位,而让高丽和西夏作为他的东西两翼。
阿骨打取得的这些成功,无论给人以多么深刻的印象,人们也不过是把他看成为一个善作决策的能干的军事领袖,并未觉得这需要多么出色的外交技巧。他的突出之处,至多是善于掌握部众而已。但事实上远不止于此,阿骨打是一名特别无情的、才能出众的将领。他善于抓住对手因指挥失策、御众过苛、组织涣散等因素而虚弱的机会来取胜。1117年以后,他又以一个才智出众的外交家和战略家的面目出现,那正是金辽的双边关系为包括宋在内的三国关系所取代之时。
被金考虑在内的第四个强大的政权,是党项人所建的西夏,西夏此刻尚未直接卷入中原的纷争。1124年以前,党项人多少可以算是辽的支持者。但就是在金与西夏在这年开始接触以后,金取代西夏的直接邻国宋,宣布了对西夏的宗主权。夏金联盟正式建成,是由阿骨打的后继者吴乞买实现的,这使金朝的地位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正如看到的那样,早在北宋建国初期,女真人就与宋廷建立了和平的往来,他们逐渐成为北方霸主的过程,一直被开封密切地关注着。
辽宋关系自1005年起一直是建立在一份和议之上的。和议约定宋朝每年要向辽交纳岁币,并正式承认辽对中国北部燕云十六州(包括今北京)的统治,以此来换得北部边境的和平。当辽朝已经明显呈衰势时,宋开始寻找潜在的同盟者来帮助他们收复这块从未被忘记的、在10世纪上半叶的政治分裂时期丢给了契丹人的中原领土。现在,在宋朝的政治家眼中,对辽怀着刻骨仇恨的金,恰成为共同抗辽的天然盟友,依靠金朝支持来收复失地的希望在宋朝的国都燃起一片兴奋情绪。1117年,宋朝派遣了一名使者到金,名义上是去商谈买马事宜,而真实目的,却是就宋金联合抗辽一事进行谈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