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90900000002

第2章 我之历史:日记(2)

辰正,舟过通州。午初,至吴淞口。未初,抵上海,下碇。船甫定,持单接客者蜂拥而至。余乃任应一人,乃三洋泾桥永安栈也。遂以行李交该栈伙,而自登岸,雇一人力车坐之。申初,至永安栈,坐良久,而行李犹未至。余乃出街,欲寻新马路余庆里启华书局。行良久,不得,乃回至永安栈,清检行李。晚餐讫,复出街欲至新马路,甫至五马路,见一靴店,时余足下鞋已破甚,乃购靴一双,毕,乃询以新马路在何处?店主答云:“尚远甚,今晚可不去矣。”余辞去。复行良久,终不知路途,乃返。戌初,回寓。

十六日(11月22日)晴

辰正,至新马路寻余庆里之书局。良久,始寻得,则见门已闭,一印捕立守门外当时新马路属英租界范围,万福华刺王之春案发后,清吏向巡捕房交涉,查封余庆里启明译书局,黄兴等13人被捕,故有印度籍巡捕守门。余大惊,欲一入观之,恐其中甚现危状;欲退遁,则恐益启印捕之疑。遂问(向)该印捕操华语问之,谓余有人托带信交此,今何如乎?彼不解。余故作失望之状,良久,始退去。然终不解其何故也。既思东大陆图书局章行严在内,往问之,必知也。遂至昌寿里东大陆局访之。至则局中人皆云不知。余闷甚,又思《警钟报》社原属同宗旨,或可闻知,又至该社问之。至则晤得李春波、戴二人是原有的,二人籍贯生平均不详。谈及此事,李春波始告余曰:“昨夜万福华刺王之春事万福华,安徽合肥人。在上海与华兴会会员吴春汤过往甚密,得识黄兴,参加华兴会。启华译书局内人已牵涉大半,皆被捕矣!至其详细,则犹未知也。”余辞去,乃至昌明公司晤得万午亭。余乃托言有交章行严之信,君知章君否?午亭言:“行严已被捕矣,子从何处来者?”余答以湖南。午亭半晌遽反身入,良久复出,则请余登楼细谈。既登,则见刘林生在焉。余惊喜,遂细询其由。林生言:“昨夜巡捕掩至,黄庆午、徐运奎皆被捕去徐佛苏,字运奎,也作应奎,湖南善化(今长沙县)人。原为华兴会会员,在东文讲习所教习日文。共计被捕者十二人。余以剧迟归幸免”云云。余始知此事原由,则大恼,然亦无可如何。良久,复来二人,一陈树人陈荆(1869—1930),字树人,湖南湘乡人。日本东京百科学校毕业。后在长沙与陈作新组织“碧螺诗社”,鼓吹反清革命,被捕入狱。一张味莼也。陈君新自日本归,曾识覃礼门覃振(1885—1947),原名道让,字理鸣,也作礼门,又字竞群,湖南桃源人。1904年留学日本,1905年参加同盟会,为评议部评议员。余乃托其致一信于礼门焉。未正,始回寓。夜,复至昌明公司。陈树人言:“覃礼门现在昌寿里进化译社,甚欲会余。”余遂去,乘一车至昌寿里,良久,寻不得。正徘徊际,忽一人呼余名;回视之,则礼门也。乃同至该社,细询此间渠自东归国情形,并此间近日风潮。渠皆详告余;并言此处风声甚大,几亦不能藏身云云。时并晤得陈涛溪陈犹龙(1870—1919),原名谠,字桃痴,也作陶痴、涛溪,湖南桃源人。早年肄业武昌两湖书院,参与自立军活动,后加入同盟会。亦谈良久。戌初,始回。

十七日(11月23日)晴十七日日记内容缺。十八日至二十七日未见日记。

二十八日(12月4日)阴

辰正,至胡经五寓。巳正,(至)柳病农寓柳大任(1881—1948),原名扬谷,字聘农,也作病农,湖南长沙人。长沙经正学堂学生。后参加同盟会,从黄兴奔走战斗。时已约定今日登轮,柳济贞乃交余洋银十元柳刚,字济贞,也作际贞、济中、继忠,湖南长沙人。为柳大任之侄而年岁稍长。先后参加华兴会、同盟会,为黄兴得力助手。午正,回,清检行李衣物,又与店主清算伙食账。下午未正,至覃礼门寓作别,谈良久。申初,至胡范庵寓,与范庵谈良久,嘱其稍待风潮平静,即须设法回常云云。申正,至街间购得絮被一床,遂回,乃呼力夫运行李至埠头,余随之。酉正,登轮。良久,柳病农、龙铁元等皆至龙毓峻,字铁园,也作铁元,湖南攸县人。余复登岸至胡经五寓,与经五话别,并沽酒小饮。戌正,始起身回至舟中,经五、胡范庵皆送至舟中乃返。余遂展被就寝,然心中甚不安,寝不能寐也。

二十九日(12月5日)晴

辰正,轮舟开行,余犹未起。巳初,起,登楼视之,已出黄浦江矣。惟见水天一色,海雾濛濛。是时,余方寸觉大舒快,耳目顿为之一新焉。午时,已出口,入黄海中,晴天无际,波浪微作,舟行甚畅也。夜,展被卧,有风起,舟颇摇动,觉不舒快。

三十日(12月6日)晴

是日,风仍不止,舟行震荡不止,甚闷苦,卧而观书,亦不快慰(乃登甲板远望,见白浪连天,眼界为之一阔,始稍安。下午,头甚眩晕,入夜犹未止也。晤得杨笃生、杨晳子杨毓麟(1872—1911),后改名守仁,字笃生,湖南长沙人。光绪戊戌进士。曾在湖南时务学堂任教员。1902年留学日本。与黄兴等创办《游学译编》杂志,又以“湖南之湖南人”笔名刊印《新湖南》一书,宣传反清革命。参与发起成立华兴会。杨度(1874—1931),字皙子,号虎公,湖南湘潭人。清末举人。1902年赴日留学,与杨毓麟等创刊《游学译编》。1907年主编《中国新报》,主张实行君主立宪。辛亥革命中,与汪精卫组织国事共济会,1915年组织筹安会,拥袁称帝。晚年倾向革命。1931年冬病逝于上海。一即启华泽书局之人,一则万福华案被嫌疑,皆赴东者也。

十一月

初一日(12月7日)晴

风仍大,下午稍息,舟行甚速。舟人言,明日当至长崎云。余仰卧观书,或时起登甲板眺望,冀望见长崎,然不能见也。

初二日(12月8日)晴

辰初,舟将入长崎港,遥望之,群山耸立,海水湾环,其秀逸之状,令人神往焉。巳初,舟入口,有医师上船验舟人病,良久毕。巳正,舟系碇焉。余与龙铁元、柳病农等遂乘小舟登岸,至市上游览。见市面亦略似中国,惟家屋甚矮小,服装、言语则宛然异国人矣。遂至一支那料理屋,即华人所设之酒馆也,购酒肴共饮之,讫。午正,复至市后山上眺望。山有古庙,亦略与中国庙似;又见冢碑累累,甚小而矮,几无坟形。山前即长崎港,对面复有高山环抱,而市街即沿山之麓,楼阁参差,山水掩映,往来帆樯即出没于其间,令人生蓬莱佳境之感想焉。约至未正始下,余乃至邮便局购一邮片,书此次来由,以寄达东京吴绍先、李和生处吴景鸿(1876—1939),字绍先,也作劭先,湖南桃源人。早年肄业桃源漳江书院,1904年就学省城,加入华兴会,事败走日本,入明治大学学习政治经济,协助宋教仁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后入同盟会。辛亥革命后,任湖南教育司司长。1921—1925年,连任湖南政务厅厅长、内务司司长。1939年卒。李和生,也作和卿、鹤清,湖南桃源人。时在东京补习日文。申初,复乘小舟登轮。薄晚,复自长崎展轮,良久出口,向东北行。海风微作,舟行甚适。东南望见山岭时隐时现,盖九州海岸诸山也。

初三日(12月9日)晴

辰起,知舟已将近马关,望见南岸山色如屏如画,盖沿玄海滩岸诸山也。巳初,舟抵马关,停轮约三时久。未初,复开行。行内海中,甚平稳也。余在舟中,觉无聊,因借一人之《水浒传》观之。

初四日(12月10日)晴

巳正,舟抵神户停轮。神户,日本开港场之一,与长崎等者也。余等乃登岸一观风景。市上光景较长崎稍华丽,西式屋甚多。余等人一支那料理屋沽酒食食之,讫,复至市后游览。过其兵库县立小学校时,正下课,女学生数十为群自校出,手提书囊,彳于而行,觉其有弦歌景象也。未正,始回舟。申正,舟展轮开行。夜,已人太平洋。万顷一碧,连天无际。时海风正作,波浪翻涌,舟摇摇焉。是夜未停轮也。

初五日(12月11日)晴

舟行太平洋中,茫乎不知其已至何处也。余在舟中,终惟时起时卧而已。

初六日(12月12日)晴

海风颇甚,舟微动摇。舟人言今夜可抵横滨也。

初七日(12月13日)晴

辰正,舟过东京湾,望见海岸山色隐隐。良久,舟已入口,暂停轮俟医生检疫,讫,复移近岸下碇,即横滨市之码头也。至此,而自上海迄日本东京之海程已讫矣。余等遂检行李,拟登岸。良久,向岸上望之,见有多数人在埠招待来客,盖皆吾国留东京之学生,特来招待此次新来之友人者也。余再三视之,见李和卿亦在焉。余急呼之,和卿始觉。急欲相近谈话,而苦于一刻不能即下舟。又良久,余等将行李交与运送店,嘱运至东京,皆龙铁元以能解日语照料者。既讫,遂登岸。与李和卿且行且言,无限心情,亦不知从何处讲起。既而至税关,待其验看行李。时有龙济云者龙济云,或说即龙毓英,字际云,湖南攸县人。龙璋之子,龙毓峻(铁元)之弟。辛亥革命前,在长沙创办湖南铁道学堂,为革命据点之一。在东京之湖南西路同乡会招待员,特来招待此次西路新来者也(此次西路,并余有二人),和生遂邀余至其寓名高野屋者,龙君款洽一切。良久,余遂偕和卿往停车场,而不识路,雇人力车乘之。既至,龙铁元等已购有往东京之车券,遂一同登汽车。时已十二时矣。旋车即发行如飞,未正,抵新桥,东京之停车场也。余等下车,甫出场口,遇戴渭卿戴修鲮,字渭清,也作渭卿,湖南武陵(今常德)人。同盟会会员。亦闻余来,特来招待者也。时龙铁元言,已有旅馆名江户川馆可住。余等遂同雇人力车乘往焉。沿途见市面殷盛,房屋雄阔者虽不多,然街道宽大清洁,时见电车往来,较上海又是一番景象矣。申正,至江户川馆,遂人寓焉。初入,见其门以内即有地板,室内皆铺以草席,人入必脱履,盖日本习俗皆如是。余等入其楼上二室内居焉。坐定未久,吴绍先、田梓琴、贺联仙等来田桐(1879—1930),字梓琴,也作梓卿,笔名恨海,别号玄玄居士,湖北蕲春人。为宋教仁肄业武昌文普通学堂时同学。1905年同盟会成立后,任评议部评议员,《民报》撰述。辛亥革命爆发后,随黄兴赴武汉,为随军参谋。南京临时政府成立,任临时参议院议员。1913年为国会众议院议员。次年,参加中华革命党,坚持反袁斗争。中华革命党改组为中国国民党后,任党务部长,反对国共合作,为西山会议派重要成员之一。1930年病逝。皆来视余者,尚有数人余不识其姓名。相见之下,皆各喜慰无似,询问一切,余略言此次一路情形。坐谈最久,梓琴始去。夜,李和卿来,劝余与伊同寓,余亦欣然。和卿寓在神田香澄馆者也。余遂以此情告柳病农等,乃呼车至,移行李至香澄馆。余与和卿、绍先遂同至香澄馆,即暂住于和卿房。时和卿同居者,有申锦章、梁星甫申锦章,生平事迹不详。梁伯年,字新甫,一作星甫,湖北沔阳人。1904年秋留学日本东京政法学院速成科。一湘人,一鄂人也。是夜,皆来与余谈,良久而去。余与和卿、绍先更坐谈至夜分,始就寝。以下至本年年底日记原缺。

(第二卷)开国纪元四千六百零三年(1905年)

一月

初一日自是日起,所标月日,均为公历。所用一月初一日,即1月1日,余类推。

是日为日本元日,家户皆休息,彼此过从相为贺,然不如我国之酣嬉玩乐、举国若狂也,亦足见其风俗之一斑矣。巳正,偕申锦章、李和生二君往浅草游观。浅草者,东京名胜之地,人烟充斥,百戏杂陈。是日为元旦之期,士女观者往来如鲫,真有举袂若云之状云。余等买券入其公园,纵览园中陈列百物,鱼鸟之类尤众,其他之大动物,奇形异状,殆皆不能名之。其最可观者,若西洋人形活动剧,若月世界空中运动,若花中美人,若出征军人留守宅,若满洲激战模型等类,皆足发人美术之精神,鼓人爱国之思想者也。午初,观毕而去,至一牛豚肉肆午膳。未正回。写一信致《警钟》社,定(订)阅《警钟报》一份。

初二日阴

巳正,至越州馆吴劭先处,谈良久。下午回。未正,至胜光馆访张步青张柄标,字步青,湖北汉阳人。1903年3月留学日本东京同文书院。时协同宋教仁筹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后加入同盟会。谈及组织杂志事组织杂志事,指筹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此杂志于1905年6月在日本东京正式出版,宣传反清革命思想。第二期因刊有蔡汇东《日本政客之经营中国谈》一文,为东京警视厅没收并勒令停刊。后转为同盟会机关刊物,改名《民报》,继续发行。步青亦赞成之,郭瑶皆、鲁文卿亦愿与闻郭定安,字尧阶,也作瑶皆,湖北沔阳人。1900年,曾参与自立军活动,为哥老会富有山堂刑堂(失败后,被清军收买,在广州设陷捕杀史坚如。不久留学日本,继续伪装革命,参与《二十世纪之支那》发行工作,并加入同盟会。1905年冬返武汉,由宋教仁介绍与日知会联络,又诱捕刘静庵等多人,使日知会基础遭破坏。鲁鱼,字文卿,也作雯青,湖北嘉鱼人。时参与筹办《二十世纪之支那》杂志。后为同盟会会员。申正,回。

初三日阴

巳正,戴渭卿来访,谈良久,留午餐。未初,偕至留学生会馆,赴文普通同学会。时各同学皆至,乃由余演说湖南风潮及余去湖北以后之历史。诸君皆赞惜不胜,欲为余代筹资留学此间。余惶愧不已,再三辞却。诸君乃偕至一室秘密商议,如不欲使余闻也者。余莫可如何,只听之而已。然其究竟之如何,余固不得知也。申正毕,乃散。酉初,余复至越州馆,开组织杂志发起会。时到者十余人。余演说此事发起之原因及简单之办法,讫,雷道亨不以为然雷光宇,字道亨,湖南浏阳人。湖南时务学堂学生。时肄业日本东京法政大学,主张君主立宪。倡办小说报之说,与余再三辩难。卒经大众之决议,以办杂志较善,事始定。乃议举暂行经理人二人(公举得余及张步青任之。并属余拟一章程,余允之。事毕,散会。戌正,回。

初四日阴

巳正,至越州馆张步青处商议杂志办法。午正,至越州馆,与吴劭先、田梓卿谈良久。申正,劭先要余至锦辉馆观活动大写真活动写真,即电影。比至,每人以二十钱买入场券而入。场内分四等席,余辈坐者为三等。既坐定,复经一时许,始开演。初演者为日露战争事日露战争,即日俄战争。爆发于1904年2月,至次年1月结束。是日本和沙皇俄国为重新分割中国东北和朝鲜而进行的帝国主义战争。战场主要在中国东北境内。次为北冰洋渔业,次欧洲之风俗,次日本军人之出征。每演一次,先由一人演说理由,然后放观。戌正,始毕事,乃别劭先而回。

初五日阴

拟草杂志章程稿。下午成,共四十三节,十九章。

初六日晴

午初,至越州馆李仲卿处李柏宏,字仲卿,湖南慈利人。时在日本东京弘文学院普通科肄业。后加入同盟会。商议为杂志章程认可事。约初八日开会一次。遂发邮片各处。亥初始毕事,遂未回。

初七日晴

辰正,自越州馆回。寻至会馆阅报,知旅顺俄将已于前三日降伏于日本云。午初,回。

初八日晴

午初,至越州馆,开办杂志会。时到者约二十余人,由余演说发起情形,并诵章程草稿一遍,社员皆决议认可。乃议公举职员事,皆决议用推举法,举得余为总庶务。申初,散会。酉初,回。

初九日晴

同类推荐
  •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孙中山与中国革命(上)

    本书是为纪念辛亥革命员园园周年,经原作者史扶邻教授赞同,将他的两本专著《孙中山与中国革命的起源》、《孙中山:勉为其难的革命家》的中译本合为一册,并将由其本人精选的散见于海外书刊他撰写的几篇有关孙中山研究的论文作为《附录》,结集出版,并与原作者史扶邻教授商定,将收名定为《孙中山与中国革命》。
  • 邱少云

    邱少云

    浴火永生,精神长存。《邱少云》讲述了革命烈士邱少云的英勇事迹,主要内容包括家破人亡、世态炎凉、颠沛流离、绝地反抗、光荣参军、军旅生活、忆苦思甜、立志援朝、满目疮痍、死守阵地、殊死搏斗、英勇反击等。
  • 高尔基 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高尔基 鲁迅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

    高尔基和鲁迅为中外名人,他们的著作至今影响深远。名人成功后的事迹为人们所熟知,但成功前的历史却鲜为人知。本书对二人的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二人成功的主客观因素。
  •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走近毛泽东(增订版)

    毛泽东领导的红军,此时也正处于一个艰难时期。两万五千里长途跋涉的征尘未洗,又面临着蒋介石驱使下的各路大军的封锁“围剿”。如何站稳脚跟粉碎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如何促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现全民族的抗战,是当时毛泽东千思百虑的问题。为此,他做了种种努力。毛泽东率领红军,接连粉碎了东北军和西北军的几次“围剿”,力求保住仅存的一块红色根据地。毛泽东亲率东征军渡河赴山西,想闯开一条去华北抗日前线的通道,结果遇阻;毛泽东指挥西征军攻打宁夏、甘肃,想打通一条通往苏联的“国际线”,结果受挫。
  •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陈兰彬与晚清外交

    本书通过时代赋予的使命、从村庄走出来的翰林、入幕府办洋务、率领幼童走向美国、留美学生撤回等章节介绍了陈兰彬与晚清外交的故事。
热门推荐
  • 化装穿越·迷人的追捕

    化装穿越·迷人的追捕

    《化妆穿越》集合了十七篇小故事,人物和动物一样,都有自己的故事,作者以细腻的笔触一一描绘,发人深省。《迷人的追捕》主人公“盛双豆”与乡下的小舅舅在相处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一套男子汉公式。双豆和舅舅抓到了偷鸡贼“水貂”,却不想这只名叫“四眼”的水貂离奇死在空荡荡的小屋里。双豆和小伙伴积极破案,最后被舅舅一语道破,小屋墙面上的石灰粉有毒。尽管如此,双豆依然得到了水根伯的赞誉“有道行”。
  • 希望还能回到过去

    希望还能回到过去

    一场大火,毁了一个家庭,昏迷过后的他只能寄宿在他青梅竹马的家中,却和青梅竹马收到一所学院的邀请函,还觉醒了能力。偶遇了她后却是一场悲剧的开始……
  • 灵狐月境

    灵狐月境

    她,是机灵可爱的狐族公主,和贴身丫鬟琉璃以及守护精灵岚楹一起,踏上了修仙之路。在下凡尘历练的途中,意外地碰上了同样下凡历练的他。他意外受伤,她为他疗伤,天帝派他来保护她,两人只得在一起继续历练。谁知日久生情,她暗暗隐藏着自己的爱意,不惜违反天规阻止他回到天界,却意外闯下了大祸。天界不知为何,竟灭了灵狐一族满门!以致她的勃然大怒。一怒之下,竟堕落成魔!难道万妖的生命就如此渺小?难道万妖的生死就可以如此草率的被决定?她偏不信!既然天道如此不公!那她便用手中之剑,为万妖讨一个公道!
  • 学霸班长不好追

    学霸班长不好追

    片段一“慕矾君,我喜欢你”某男推了推眼镜,指着课桌上的作业本。淡道“先把这个做,此事以后再说”“.......刚刚那话当我没说!恩,我没说”“嗯?没说?今晚别进我房间!”此刻某女内心是崩溃的,学霸大人,不待这样欺负伦家的。欸?不对,他怎么知道我会去他房间。
  • 公主嫁到

    公主嫁到

    新文《素手遮天,祸水顽劣妃》已开坑,请猛戳这里↑↑↑我在姜国被称为传奇女子,主要被人传颂的传奇事迹有:出生时全府人都跟着遭了秧,不管大秧小秧。到了适宜婚嫁的年龄,却在出嫁的前三天夫君以各种奇葩的方式驾鹤西归。两年期间,我嫁死了三个夫君。因而被冠上克夫名号。当朝皇帝很欣赏我这克夫的异能,于是执意认我做干女儿,并封号武阳公主,接下来便马不停蹄的以和亲的方式送去了邻国。说是和亲,实际是当朝皇帝想以不牢一兵一卒的温和方式歼灭邻国皇帝。于是我在怀揣着国家对我的热切期望,毅然的踏上了克君之路......作者语:欢脱古言文,有存稿,不断更,坑品好,不太监。走过路过不要错过,喜欢就收藏哦!(本文架空,请勿较真)
  • 龙之遗痕

    龙之遗痕

    金宗,五金塔,金银铜铁锡五位老祖绝技震乾坤木宗,长生老祖,坐镇木家机关林,四季山守护天地水宗,北冰城冰雕玉砌,却受冰冻诅咒。火宗,烈焰山,熔天老祖手持焚天鼎,焚天灭世土宗,央漠城静立沙漠千年,红尘道士手拂红尘,算尽天机更有十八道幽门锁断情仇不朽尸王手握轮回月息现世,天下风云四起。万物遭涂炭。逆境造英雄。又是英雄崛起的大时代?且看龙一痕如何携月揽日雄霸天下,寻五行掌阴阳...
  • 神途风云

    神途风云

    一剑刺破那不公的天,一眼穿过这苍穹去遥望更广阔。最爱红尘美酒,不思美女怀卧,独喜逍遥踏步,不欢装逼练拽,看淡权钱世事,静坐花下抚琴,虽为乡下毛头,但也志之超人。
  • 迷雾杀戮

    迷雾杀戮

    当迷雾笼罩整个星球,怪物的咆哮声犹在耳边,人类站在命运的十字路口,是左,还是右?不管是左还是右,跟随我的脚步走下去吧,至少这一刻你还活着。
  • 花路落兮

    花路落兮

    花路花落,游人匆匆,知其美而不识其痛,终是匆匆过客,物是人非。穿越,有很多种方法,但是感觉都好像不能够实现,于是啊,穿越就只不过是想想就好了,那还会想到,这么想一想,就莫名其妙的去到了战国......
  • 再见了古惑仔

    再见了古惑仔

    1990年代的苏北小镇,一帮生猛少年受电影《古惑仔》的影响,拉帮结派、打架泡妞,后经世事沉浮、人生历练,成家立业、归入正途,告别了古惑仔的人生标签。二十年后,这些不惑之年的”老炮儿“们,虽然只用“年少轻狂”来回述自己的少年时代,却无法忘怀那个美丽如水的南方姑娘和桑阳镇最好的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