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9100000012

第12章 曾经年少青衫湿(7)

母亲叹息一声,仿佛面对一个不可挽回的错误。她说当初答应四弟是想让他在外吃尽辛苦,然后浪子回头,她以为四弟过不了几天就会寄讨饶信来的。

然而,四弟如出弓的箭。

终于,母亲忍不下去,写信说思念四弟,希望他照张近影寄来。母亲的聪明使父亲微笑得摇头晃脑,全家兴冲冲地等待着四弟露面。

不久,照片寄到,竟是张集体照!十来个裸着上身的男孩蹲在一个土坎上,一律是长脸膛,一头焦黄发硬的头发,肩膀被耀眼的日光晒得黑沉沉的。照片印得含含糊糊,因此只能隐约看见居中的男孩与四弟有些相似。

四弟和同伴的集体照装进镜框,我分外喜欢他们的潇洒随便。母亲常对着它出神。秋天里,父亲也有些变,我想将四弟交给祖父他一定称心,只是四弟那儿渐渐地断了消息。

祖父已有三个月未写“见字如面”了。

母亲又照例絮絮叨叨:“又梦到四弟了。”

“我也一样。”父亲说。

“不会出事吧?”母亲还是这句老话。

“我想不大会。”父亲口吻已失去坚定。

“出了事也该说一声,写封信来。”

“会出些什么意外呢?”父亲拼命按太阳穴。

就在父亲承认内心焦灼不安的第二天,北方人的急躁天性使他立即去买了三张火车票,他们带我一道坐上北行列车。列车动荡向前,一路风尘,我感觉正分分秒秒地接近四弟。

山东的深秋干燥中夹带着寒意。初见四弟我吓了一跳,他穿得鼓鼓的像个山东大红枣,头发理得像个小老头。母亲对他张开手臂,仿佛怜悯地等待游子扑入怀抱。

四弟清澈的眼光一闪,或许是我们惊讶的神情冷落了他。他躲到祖父宽大的背后,瞬间就传来闷闷的捶背声。

祖父病得很重,但仍坐得笔挺地迎接我们。后来才知,祖父已病下半年多,但从来对我们守口如瓶。

本家的几个婶子先后赶到,大都穿着鸭蛋青的裤子,脸孔明丽。她们带来些鸡蛋、羊肝、猪肉什么的,有的张罗做油饼,有的杀鸡。有个婶子边掐葱头边跟四弟说着话,仿佛她对他的宠爱更不一般,说几句就动手,推他拍他在他界尖上点一下,还有一个婶子穿梭着大声吆喝四弟去升火,他慢了一步,她便随手往他肩上一拍,他被拍得咧嘴。我感觉她们待他亲昵得像浓厚而又甜过头的蜂蜜。母亲怔怔地,充满惶惑,干巴巴地说:“亏你们照顾他。”

四弟屈着一条腿跪在灶口前,火花闪闪,他鼓突的腮油亮亮的,像精神的小泥人。他居然知道烧火诀窍,架好柴,火忽拉一上直蹿出灶台半尺高。母亲搂着我站在边上,他却不肯转脸,只执拗地留给我们一个侧影。母亲的手松了,从我肩上滑下去,我背上的衣服沙沙响一阵。

家乡是鲁菜大系的发源地,普通原料也能炒出丰盛的菜肴。然而母亲却失去常态,不顾应酬,滴水未进。

父亲见势头不对,饭后就很英明地把母子二人推出家门单独在一起。很晚,母子俩携着手进来,四弟眼圈微红,母亲则更是悲喜交集。

“母子相认了?”父亲欠起身笑。

四弟主人似的忙着把我们的提包归在一起,“我说话转不过舌头,出口就是山东腔。”

“你为什么不写信?”我说,“不要我们了?”

“谁不要谁呀!”他大人物一般,“我忙呵,里里外外。不是寄照片了吗?!”

“哦,那张赤膊的?”

“什么赤膊的?那叫光膀子!说赤膊他们会笑话的!夏天种地时照的。种地,流汗长老茧。”

太可怕了,他在家人人捧在手心,到这儿却让他种地!像耕牛那样辛苦!哦,亏得我们来拯救他!

从那晚起,四弟就不疏远我们,甚至亲热得寸步不离。有一天,他邀请我们去看他种的地。

祖父支撑着同行。大病初愈,他的个子缩小了点,系完鞋带佝下的身子半天才能直起。祖父曾是四乡闻名的种地瓜专家,他种的地瓜个大,糖分足。祖父总说是那块土肥,养人。撑到田头,祖父倚着株老树,迷迷沌沌地睡去,他的睡姿像一个闭目养神的老神仙。

四弟的地是那块肥土中最向阳的南端,才方圆几步,用些小栅栏围起,边上竖起块小牌,四弟写着:我的庄园。

秋日景美,他的庄园洒满旺盛的阳光,他在那儿像一株蓬勃的小树。四弟突然蹲下,把一块粘土搓细了。他扒开地瓜秧让我们看,只见细腻饱满的土上,纵横交错着许多裂痕。

“我把力气藏在里头。”四弟仰起脸来。“播种时刨地,夏天锄草,浇水打虫……”

“地瓜熟了。”父亲用脚踢踢土。

“是力气和本事熟了。”四弟大叫道。

我们帮他收获地瓜,它们淡红色的,新鲜如婴儿。有一个巨型的地瓜足有小盆大小,沉甸甸的,外皮上粘着渗出的糖分。天很高,无云,四弟在他的庄园内手舞足蹈,我忽而感觉他过得自由、浪漫。

穿红戴绿的婶子们推来架子车,装着地瓜。她们让四弟去驾辕,就像差使一个本领通天的男子汉。我忽而感到从未有人这么重视过他,家人都把他当成个不能信赖的小不点。

四弟驾着装满他财富的架子车,一路吆五喝六,路人见了硕大的地瓜都不得不对他另眼相看。四弟同他们打招呼,整个儿像换了个人。我想,那一天会唤起他久远的骄傲。

母亲讷讷地说:“怎么可能是他干的呢!”

“他喜欢这儿。”父亲说,“喜欢无拘无束。这像我。”

母亲迅速地扫了他一眼。

我记起父亲一向喜欢夏天打赤脚喝凉水,原来这些习惯还有根源。父亲胖胖的,村里人都说他在外发了迹,但他不喜欢城市工作,他说一口牙全坏了,都是水土不服。

祖父用脚顿顿地,他说地底下是实的,土是活的,有经脉有灵性,通晓它的人才能种出好庄稼。四弟他一来就迷上它,能在地里成天地劳作,还喜欢同它谈天,它是一个博大宽深的潭,他把力量和才智,还有汗滴都储存在土里,藏久了能酿出发甜浓郁的芬芳。

回村的路上,远见炊烟袅袅,多情而又切娜。祖父的院里卵石铺地,有只大缸,满盈盈一缸雨水,我忽而感觉四弟凿个洞的金鱼缸那么微小,过于精致。他现在可以养一河的蝌蚪,种一亩的蓖麻……那样气度地去爱。

祖父当晚送了支小猎枪给四弟,可以装铅弹打小走兽,说是秋收完毕就可上山。四弟攥紧他的拳,招招摇摇地走了一圈。父亲忍不住拍拍他,也许忆起他自己当年也曾那么大胆、精神、鲜龙活跳。

那是父亲最美的、念念不忘的岁月!

我们的归期渐近,母亲三番两次提及,期望四弟能松口。她当着父亲、祖父等人的面说:“早点去订好票行不行。”

“好吧。”父亲说,“订几张呢?”

一屋子的人都盯着四弟,他也很敏感,故意用唱歌似的长音说:“丈量过我的庄园了吗?长七步,宽五步。生出五百八十一只地瓜。”

“大小都算?”祖父跟着打岔,“有的才拇指大。”

四弟干脆地答:“是地瓜都算。”

后来母亲私下找祖父,希望他出面劝四弟。祖父攥着胡子思忖半天才说:“听凭他决定吧。”

祖父婉转地拒绝了母亲。临别前夜,他把我们叫到跟前,说:“命运召唤每个人,人在哪里活着都是有苦有乐,穷也好,富也好,心里不苦遂了意愿就好。一个人一种活法。”

父亲连连称是。母亲木木地站着,嘴唇于得像长了层软壳。祖父示意,四弟还是株苗,不一定适应每一种土质,但总有一种合适的土壤让他长得最茁壮。

我敬佩地望着衰老的祖父,想象着他年轻时的风采。许多人违心地离开他们所爱的生活,祖父则固守一辈子。他没吃过饼干、冰激凌,可他充满活力。他从未唯唯诺诺,一生都是个出色的男子汉。

四弟果然执意不走,说舍不得庄园。我想那绿庄园是他心里积攒的圣土,它荒芜了,他就会变得冬天一般冷。

临别那天,四弟显得落落寡欢,说话也用小喉咙。去火车站的路上,他挽住父亲的手,不时歪过脸看父亲的表。

火车缓缓动了起来,四弟挥动双手。一秒钟后,他随车疾跑开来,双手迅猛地挥舞。起初还与列车平行,后来火车怒喝一声,加速飞驰。四弟像是疯了,双脚蹬地如踩鼓点,横冲直撞疾奔,嘴张得像离水的鱼!仿佛积蓄的情感在这一刻爆发,似决了堤的洪水滚滚而来!

我们探出身子呼喊,只见四弟伤心欲绝地用袖头擦拭眼睛。铁做的火车无情地奔驰,四弟越变越小,最后成为一个小黑点在那儿跳跃、跳跃……

母亲嗓子里很怪了响了一下,忽然瘫软下来,低声恸哭。那么多年来,母亲一直是个坚强女神,这一次却挥霍所有封存的压抑着的脆弱……

我们居然匆匆在小站下车,坐了回程车返回。父亲的一顶帽子是探身看四弟时让风刮走的,他说得去拣回来。其实它沿口都磨秃了,早该扔了。但这是回程的最好借口,所以母亲非常感激他。

夕阳未落,无边灿烂瑰丽,我们径直奔向四弟的庄园。他蹲着双手撑在温热的土地上。他闻声抬头,惊得一激灵。

“我们来接你走!”母亲嗓音沙哑。

四弟的眼光惊恐地掠过我们的脸,久久停留在栅栏的尖尖上。我嗅到四周浓郁的清香,它们蒸腾而来,弥漫在上空。四弟叉着腿站在那儿,垂着头颅,仿佛在仙境中陶醉了。

母亲又说:“答应了?以后不许反悔!”

父亲歉然地叹息一声,说:“别逼他,我们是来找帽子的,不是吗?”

四弟伸出舌头舔舔他的唇,问:“帽子找到了?”

“没有。”父亲看着远天,“有的东西是不会失而复得的。我想不该返回来找它的。”

四周肃静极了,静得我不敢喘息。母亲威严地站着,极挺拔。四弟显得束手无策,用枝条在浮土上打着“X”。

不知过了多久,夜幕都垂落了,四弟哭起来,忿忿地说:“走就走!”他奋力拔起那块木牌,举止异常激扬,怒发冲冠。

他大大地发了通无名火,恼恨恨地把木牌在地上顿了又顿。我们全都目瞪口呆。

“他恨自己。”父亲说,“他力不从心。”

母亲领着他回村,像押送俘虏。我头一回发觉爱也会耽误人,让人迷失。

四弟把木牌和新猎枪用油纸裹好,交给祖父,他垂着眼睑,瘪着嘴。母亲屏声敛气,因为四弟还在等待祖父挽留。

我祖父郑重接过油纸包,偏脸换了口气,宽大的嘴唇始终紧抿着。祖父一夜无话,和衣坐到天明。一清早,他捧住四弟的脸庞。只说道:“珍重哪!”

祖父没去车站送别,他说送亲人走总不是桩乐事,说完就留住步。秋风中,他老人家驻足岿然不动,唯有飘飘欲仙的白胡子舞动着。我为有这样的先辈热泪盈眶,只有伟人才这么坚贞不渝地遵从信念。

四弟回家后家中的缺口就补上了。但是,以前有缺口时我们可以用想象来填上它,如今他使整个家都别扭。

四弟开始总抱怨家里挤,要把床搬到院子里去。有一夜下雨,他竟如痴如狂,说他的庄园浇够了雨水。母亲为让他安心读书,请人在院子里铺上了水泥。渐渐地,四弟身上那奇特的精力散了,总是懒洋洋的,还说为什么不多发明些提神药。

四弟学习成绩平平,做事笨手笨脚,但仿佛是受挫之情在心底翻腾,他老是咕噜咕噜说些责备人的话。我很怕他就这么糟糕下去,总提醒他有过风光的那一刻。我画出了他庄园的栅栏、那木牌以及灿烂的艳阳。他在边上画门大炮,朝庄园猛轰,轰得它浮尘四飞,一片黯淡。“去它的!”他说。他的童音早早消失,嗓音变得不伦不类。

祖父偶尔也来信,母亲让它只流传到父母这一级。父亲读罢信,总要哼哼那支鹰之歌,有的人喜欢城市生活,他们快快乐乐;而父亲人在此,爱在彼。他四十五岁了,抱负还藏在一个暗袋里。后来一听这歌,我就隐隐地难受,仿佛那是支忧伤情调的歌,关于鹰的歌词只不过是一行暗语。

一次,四弟去参加学校的野游,很晚未归。后来有同学报信说四弟让校方扣留住了。母亲带我火速赶到学校。四弟浑身上灰活像个鬼。班主任正在追问他为什么屡次三番往田里跑,拦都拦不住。

“有股香味。”四弟说得斩钉截铁,太阳穴都青筋凸现了,“它往我鼻孔里钻,我就想往那里跑,脚不听话了。我找到那块地坐下,脑子就清爽了。它跟我的庄园一样大……”

“红薯地有什么香味呢?”教师大惊失色。

母亲哆嗦了一下,下意识地按住口袋,可那儿并没有特别的贵重的东西。她拍打四弟身上的土屑,急急忙忙把他领回家,交给父亲,然后就一头倒在椅子上。

父亲让四弟写信给祖父汇报近况,他梗着脖子不从,翻着白眼说:“不想写!”

“我念,执笔!”父亲威慑地说。

“祖父大人在上:见字如面,自父母携孙一路平安抵沪……”四弟一笔一划写着,渐渐地,双肘抵桌,弓着背,头低下去,低下去,仿佛虔诚地俯身重温松软大地的宽博和那沁人肺腑的芳香。

我不知四弟写了多久,半夜醒来,发觉他仍独自疾书,笔尖勾着纸发出动人心魄的沙沙声,似乎急急渴渴地续补残缺掉的一片童年的经历……

同类推荐
  •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神秘消失的特工船

    本书是悬疑故事集。本书精选《故事大刊》的故事。这些扣人心弦、引人入胜的侦探故事真实地再现了侦探工作的原貌。书中讲述的关于指纹、警局档案和特工队等的诸多故事使人身临其境般地面对那一个个接踵而至的险境,能唤起人的阅读欲望。
  • 缪斯情结

    缪斯情结

    本书收《当代小说的人生意识》、《社会形象与典型精神》、《诗自妖娆趣自高》等40余篇文学评论。
  •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感悟生命:回味无穷的105个篇章

    常说人生如戏,也道岁月无情,生命易逝,但每个人都是自己的生命戏剧里的主角,身边其他的人都是配角。所以谁都想尽力把自己的角色塑造好。生命只有一次,人生没有彩排,你要做的就是好好生活,每天都是现场直播!生命是一场悲剧,还是喜剧,抑或是闹剧,决定权却都在自己手里。生命是一场聚散。那初涉人世的第一声啼哭就拉开了聚的序幕,于是以后的岁月里,花开花落,云卷云舒,就有了数不清的相遇,相识,相处,相爱,相恨,到最后的相离。不论是哪一种形式的相聚,哪一种形式的别离,到最后终究是曲终人散,众鸟归林。感悟生命,宁静美好!
  •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朱子家训·增广贤文(中华国学经典)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包罗万象,远不是一本书所能囊括的。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与此同时,我们给一些文字选配了图片,使读者形成更加直观的印象。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欧阳修诗词选

    欧阳修诗词选

    这套丛书继承发扬了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十六年来出版普及读物的优良传统,也集结了多方面的正反经验:名家撰作,深入浅出,知识性与可读性并重,固然是其基本特点;而文化传统与现代特色的结合,更是她新的关注。《欧阳修诗词文选评》分六个部分,具体介绍宋代大文豪欧阳修的生平事迹,选录、注解和评述了他在各个时期的诗、词、文中的传世名作,可以说是我们今天了解这位文学大师的最新最好的普及读本。
热门推荐
  • 宗鉴法林

    宗鉴法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的校园时光

    我的校园时光

    一个普通中学,一个普通人,江湖即将动乱不安,他在乱世中,成为一代枭雄!
  • 雪人算法

    雪人算法

    留学美国的雍诚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研究人工智能算法,一天与女友看电影,无缘无故受到不明身份杀手的追杀,同时也被CIA盯上,身边的朋友,同学,老师,一个个人间蒸发,雍诚依靠过人的胆识和超一流的IT技术,一步步抽丝拔茧,瓦解敌人的阴谋。
  • 索命鬼咒

    索命鬼咒

    萦绕几代人的夺命诅咒,不肯离去的千年女鬼,蹊跷死亡的家人,一切一切厄运伴随我的身边,想要活下去就得揭开背后的真相……
  • 幻想的乌托邦之爱将穿越时空

    幻想的乌托邦之爱将穿越时空

    生即是罪,万物为刍狗。自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宗教信仰逐渐淡泊,后魔导科技蓬勃发展。神弃之子,流尽血液,救挚爱而堕无间道。沉眠万载,在魔导世界重逢,一朝天变,我为你的剑,斩断命运枷锁,但愿结局不是悲剧。
  • 末世封神录

    末世封神录

    一个充满绝望的世界,一个挑战人性的真实底线,被各类生物包围的世界里,人类处在灭亡的危机,又该何去何从。少年至此走出,誓要毁灭这片大地,保卫自己家园。
  • 藏宝洞

    藏宝洞

    (剑三同人)普通的门派弟子,出师之后稀里糊涂的卷进一场争端,集齐三张藏宝图残页便可开启藏宝洞
  • 妖魔令

    妖魔令

    远古时代神人仙妖鬼五族混居,神人一族是开天辟地之时上升的清气聚合灵气而成,人类族群则是凝聚万千精华的万物之灵;大千世界众生芸芸,吸天地之灵凝日月之华者为精,视为妖。而仙鬼二族则是人夺天地造化,修炼而成。随着时代变迁,五族渐渐不能混居,只能合力打通空间,重新划分五族势力范围,是为人界,神域仙域妖鬼合为一域,为了抓捕擅自进入人界制造祸端的神鬼妖魔,神,仙,人,妖,鬼共同打造一百零八枚妖魔令,作为抓捕凭证跟法宝。封三元作为龙女跟仙人的孩子一出生就显得格外不同,父母为了不让封三元成仙去遵守那些清规戒律只能封住他体内的三元之气。
  • 生存的尽头

    生存的尽头

    生存的尽头,只有看不见如星耀般的回忆;而生存的前奏,早已吹起号角,整装待发。在一个名为S.N的密岛上,一个名为曙神的战斗探险队和名为缚人绝&天苍的战斗探险队进行着一场异常艰难的生存。他们的答案毫无疑问就是:活下去...
  • 我要当偶像

    我要当偶像

    穿越了,为了不丢穿越众的脸,所以第一步就是我要当上偶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