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780100000020

第20章 饮食部(分)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羹藜含糗,难语太牢之滋。

甘脆肥脓:甘,香甜美味的食物。脆,食物脆嫩、松脆。肥,肥美的肉肴。脓,通“醲”,味厚的酒。

《孟子?梁惠王章句上?齐桓晋文之事》:“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

西汉?枚乘《七发》:“出舆入辇,命曰鵰痿之机。洞房清宫,命曰寒热之媒,皓齿娥眉,命曰伐性之斧。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

甘脆肥脓,命曰腐肠之药:美味的食物不符合古代节俭的思想,故刺之为“腐肠之药”。

羹藜含糗:也作“羹藜唅糗”。藜,野菜。含,食。糗,干粮、炒熟的米麦等粮食。泛指饮食粗劣。

南朝?梁?萧统《昭明文选?王褒<圣主得贤臣颂>》:“荷旃被毳者,难与道纯绵之丽密;羹藜唅糗者,不足与论太牢之滋味。”

隋?王通《中说?王道》:“越公以《食经》遗子,子不受,曰:‘羹藜含糗,无所用也。’”

太牢:古代帝王祭祀社稷时,牛、羊、豕(shi,三声,猪)三牲全备为“太牢”。古代祭祀所用牺牲,行祭前需先饲养于牢,故这类牺牲称为牢;又根据牺牲搭配的种类不同而有太牢、少牢之分。少牢只有羊、豕,没有牛。由于祭祀者和祭祀对象不同,所用牺牲的规格也有所区别:天子祭祀社稷用太牢,诸侯祭祀用少牢。

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卷三?社稷?上论社稷所用牲》:“祭社稷以三牲何?重功故也。《尚书》曰:‘乃社于新邑,羊一、牛一、豕一。’《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大牢,诸侯社稷皆少牢。’宗庙俱大牢,社稷独少牢何?宗庙大牢,所以广孝道也。”

明?张岱《夜航船?四灵部?走兽?牛羊犬豕别名》:“《礼记》:牛曰太牢。羊曰少牢。又牛曰‘一元大武’。羊曰‘柔毛’,又曰‘长髯主簿’。豕曰‘刚鬣’,又云‘乌喙将军’。韩卢,六国时韩氏之黑犬。楚犷、宋猎,皆良犬也。又曰:‘大夫之家,无故不杀犬豕。’家豹、乌圆,皆猫之美誉。”

御食曰珍馐,白米曰玉粒。

御食:御,对帝王所作所为及所用物的敬称。食,食物。

珍馐:珍,精美的食物。馐,美味的食品。珍贵而美味的食物。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八珍》:“龙肝、凤髓、豹胎、猩唇、鲤尾、炙、熊掌、驼峰。”

白米:碾净了糠的大米(区别于“糙米”),有时也泛指大米。

玉粒:像玉一样珍贵的粮食。

(子鱼注:珍馐,也作“珍羞”,原是美食的意思,也可解释为美色,也可指比较美好、比较漂亮的东西。珍,更多的是山珍的意味,是山林野兽或者果蔬制作的食物,而馐却没有这些意思,泛指美味,二者结合代指珍奇名贵的食物。唐代李白《行路难》中也有:“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值万钱。”此外,民间还流传着“八大珍馐”,即丝子杂烩、炒肉、酌蒸肉、虎皮丸子、块子杂烩、浑煎鸡、清蒸丸子、银丝肚。)

好酒曰青州从事,次酒曰平原督邮。

青州从事:质量上乘的好酒。

平原督邮:质量较差的酒。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上住’。”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青州从事》:“《世说》:桓温主簿善别酒,好者谓青州从事,盖青州有齐郡,言饮好酒直至腹脐也。晋者谓平原督邮。盖平原有鬲县,言恶酒饮至膈上住也。”

《东坡诗话》:“时有人馈(苏)东坡美酒六瓶。甫至阶前,失手跌碎。其人大惊,东坡笑曰:‘余沥犹可压惊也。’因并破瓶内酒赏之,而作诗曰:‘主人惠我以佳酿,未至阶时喷鼻馨。不意青州六从事,翻成乌有一先生。’”

(子鱼注:三国人物喝酒时,往往要“煮酒”或者“温酒”,说明喝的肯定不是酒精度高用蒸馏法制成的白酒,而是酒精度相对较低的米酒。因为如果白酒加热喝,由于酒精的沸点比水低,会先于水而挥发,喝起来就没有酒的味道了。在汉代,由于技术的原因,酒精度高的白酒还没有发明,因此,一般的用黍或者大米酿成的酒没有采用蒸馏的方法,所以酒精度不超过三十度。

最初之时,由于酿造技术落后,人们喝的是浊酒。所谓浊酒,是指将一定的粮食例如麦、黍、秫、稻、曲、糵等加热煮熟后,加上酒药【酒曲】,短暂发酵而酿成,这样酿出来的酒其酒精浓度很低,所谓“酿之一宿而成体,有酒味而已”。至今江南民间的很多地方还保持有这样的酿造风俗。同时,酒中的酒糟也未滤除,所以,早期人们不说喝酒而说吃酒,就是因为不仅喝酒,还要吃酒糟。

最初的浊酒由于含有杂质会略显浑浊,但仍是无色液体。在发酵的过程中,由于尚未撇出酒糟,酒面上会浮起一层淡绿色糟沫。这种淡绿色泡沫很细碎,《释名》曰:“酒有沉齐,浮蚁在上,沉沉然如萍之多者。”就是说酒上的这层浮沫。这本是酒在酿造过程中一个很自然的现象,但是因为爱酒,文人墨客们爱屋及乌,开始用一些美好的词汇形容这种浮沫,称其为“绿蚁”或“浮蚁”,并逐渐演变成为对酒的昵称。南朝谢朓在《郡卧病呈沈尚书诗》中就有“嘉鲂聊可荐,绿蚁方独持”之句,可见,很早以前,人们就开始称呼酒为“绿蚁”。当然,最著名的还是白居易的《问刘十九》:“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宋人杨万里在形容水质清澈时用到的诗句是:“水色本正白,积深自成绿。”在人们的视觉中,本来无色透明的水,由于量大而往往呈现出青绿色。因此,人们在形容水时往往会想到绿色,如“青山绿水”、“碧水蓝天”、“碧海青天”等等。同样,酒亦是无色透明物体,并且就是由水与粮食酿造而成,因此也很容易被人附会成绿色。同时,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绿代表着纯洁、清爽,是一种基于生命张力的颜色。因此,在中国传统修辞习惯中,绿色常常用来形容干净、明朗、清澈之物。《水经注?赣水》“清潭远涨,绿波凝净”就是以“绿波”来形容水之清澈。酒本身不仅是透明的,而且,还有极大的药用价值,善加使用,能够有效保养自身,也有生命的张力蕴含其中。因此,人们昵称酒为“绿酒”亦自然不过。)

(子鱼注:水浒英雄们喝的是什么酒呢?从《水浒传》中看,提到的酒有“白酒”、“清酒”、“浑酒”、“老酒”、“水酒”五种。可以肯定地说,这些酒的度数都不高。这与当时的酿造工艺、水平有关,大多是榨制的。何以为证呢?《水浒》“鲁智深大闹五台山”一回里就有答案。鲁智深第二次下山打了禅杖后,到处买酒喝,人家都不卖,然后看见“远远地杏花深处,市梢尽头,一家挑出个草帚儿来。智深走到那里看时,却是个傍村小酒店”,这里有八句诗描写这小酒店,其中两句曰:“破瓮榨成黄米酒,柴门挑出布青帘。”榨制酒是让原料发酵后榨成,水分含量高,酒的度数相应就低,实际上是水里多了几分酒味,绝不像现在的酒,是经过糖化发酵,利用蒸馏方法制成。蒸馏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水被蒸发,剩下的是酒之精华——酒精了,其纯度自然高。如果武松、鲁智深喝的是这种酒,早就酒精中毒了,那还闹什么五台山、打什么虎?特别是武松,喝那十八碗,如果是纯度高的酒,上山后必然醉倒,早成了老虎的口中餐了。)

鲁酒、茅柴,皆为薄酒;龙团、雀舌,尽是香茗。

鲁酒:春秋时,楚国大会诸侯,鲁国献的酒味道不好。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鲁酒》:“楚会诸侯,鲁赵皆献酒于楚王。主酒吏求酒于赵,赵不与,吏怒,乃以赵厚酒易鲁薄酒献之,楚王以赵酒薄,遂围邯郸。故曰:‘鲁酒薄而邯郸围。’”

茅柴:指酒的味道就像茅柴烧过的一样。

薄酒:味淡的酒,常用作待客时的谦词。

(子鱼注:酒是我国古代传统的主要饮料,亦是饮食文化生活的必需品。

元代酒类很多。除中国传统酒类之外,还有葡萄酒等元代从西域传至中国的新酒,比如,阿剌吉酒【烧酒之意。本阿拉伯-波斯烧酒,元初通过蒙古人传至中国】、羊羔酒【亦称羊羔,是汉族传统美酒】、米酒【亦称白酒】、泥头酒【宋元时期用泥巴封口的坛装酒】、茅紫酒【宋元时期茅紫是并非香浓美酒,而是味苦性烈,苦硬酸辣烈性酒,是民间廉价酒】等。

到了明代,又有有烧酒、白酒、火酒,不过这三种都属于同物的异名,主要供下层劳动者零星市沽,饮少易醉,节费省时。而当时最主要的市卖名酒,则是金华酒和麻姑酒。金华酒也名东阳酒。

东阳酒和麻姑酒,在明代都是全国性的名酒,明人认为,入药用东阳酒最佳。此酒酿成后清香四溢,色复金黄,饮之至醉,不头痛,不口干,不作泻。建昌府治南城县,县西南有麻姑山,麻姑酒即因以山泉酿酒而得名,“其水秤之重于他水,邻邑所造俱不然,皆水土之美也”。

——以上皆摘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

龙团、雀舌:古代茶叶的名称。

明?张岱《夜航船?日用部?饮食?龙凤团》:“古人以茶为团饼,上印龙凤文,供御者以金妆龙凤,凡八饼重一斤。庆历间,蔡君谟始造小片,凡二十片重一斤。天子每南郊致祭,中书、枢密院各赐一饼,宫人镂金其上。”

(子鱼注:我国是最早发现茶、饮用茶的国家,茶是我国各民族的传统饮料。由于土壤、气候等自然条件的限制,在我国,茶叶只能产于江淮和长江以南地区。茶不仅能够解渴,还有提神、消食、解酒、清热等多种作用。饮茶是我国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内容。宋代人更是普遍喜欢饮茶,饮茶习俗较唐代也有了许多新的内容。

宋苏东坡有一首诗追述茶的历史,谓:“名从姬旦始,渐播《桐君录》。赋咏谁最先,厥传惟杜育。唐人未知好,论著始于陆。常、李亦清流,当年慕高躅。遂使天下士,嗜此偶于俗,豈但中土珍,兼之异邦鬻。”

茶的名称最早见于《尔雅》,《尔雅?释木》中有“槚,苦荼也”,后来许慎解释“苦荼”为“苦茶”。传说《尔雅》为周公开始作。后来《桐君药录》一书中写到茶,说“巴东有真香茗茶,煎饮,令人不眠”。到了晋朝,有个名叫杜育【应为“毓”】的人,写了《荈赋》咏茶。唐朝人陆羽写了《茶经》三卷,造茶具24种,使唐代人对茶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唐代的常建开始蒸焙茶叶,谓之‘研膏茶’,唐李德裕对茶也有特殊的爱好,常、李爱茶可谓是清流高雅之士。由于以上这几位的推崇茶道,才使天下的人对茶产生了嗜好,并使饮茶形成了社会风气,各少数民族也争相买茶饮用。

苏东坡在东京时,曾亲见贵族豪门之人对宋代贡品茶的珍爱,他们已经吃腻了精细的高贵饮食,有机会屡次品尝贡品茶小龙团,他们非常喜欢这些贡茶,以至视珠宝美玉为粪土。那些团凤茶和葵花形制的茶,都是宋代官府特别的茶,也有玉石鱼目混杂的情形,但那些高官和贵族都以这些茶为骄傲,并十分珍惜,经常拿在手里欣赏或放在箱柜中封好。虽然他们没有说唐朝最高级的“日注茶”属于下等,但是完全可以知道他们对草茶第一品的双井草茶的鄙视态度。苏东坡的诗说明茶叶在我国发展的历史,及宋人对茶的珍爱,以及宋代贡品茶取代唐代一品茶的情景。

宋代茶有团茶、草茶,团茶以建州小龙团为第一,草茶以江西宁州双井茶为第一。建州茶在唐代还默默无闻,南唐始建北苑。后建州茶也叫北苑茶。陆羽的《茶经》中,建茶没有入品,到了宋代却大放异彩。据宋代叶梦得《石林燕语》卷八所载,北宋丁谓主管福建漕司,监制御茶,进贡龙凤团。以后蔡君谟知建州又择茶中最精者制小龙团进贡。

宋代茶叶的制作也十分讲究。首先是采茶,各种茶摘采的节气与时间不同。有些茶要在惊蛰之前采摘,有的茶专在打雷时采摘。采茶中还有一旗一枪之说,一芽带一叶,叫做一旗一枪,芽为枪,叶为旗。其次就要温火烘烤茶,烘烤茶用竹器,外面用蒲叶包裹,收藏茶叶,最适合用嫩蒲叶,茶性喜温火慢慢烤干,所以收藏茶叶的人把茶叶用蒲叶裹严放到烤茶的竹制焙笼中,两三天烤一次,用火常如体温,三火前的茶最好。宋代僧人善于制茶,僧人所居多深山幽谷,南方气候温湿,适于种茶,种茶颇多,经验丰富。

宋代沿习了唐代煎茶的习惯。煎茶用水极有讲究。宋人认为水质十分重要,茶水的优劣,除取决于茶叶外,还取决于煎茶的水质。煎,实际就是煮,煮茶要注意火候,煮茶还要注意火力。宋代煎茶与唐不同,不放姜盐,只有个别地区【比如四川】还保留着这种习俗。茶煎出为白色。

宋代除煎茶外,还有点茶,点茶类似于今天的泡茶。点茶可谓宋人的创造。宋人还有斗茶的习俗,斗茶是比较茶的优劣,是一种评选鉴别茶的活动。《嘉佑杂志》记载,苏才翁与蔡君谟斗茶,蔡用惠山水,苏茶失败。后苏改用竹沥水煎,终于取胜。宋人认为好茶为白色,所以煎好的茶,上面有一层雪似的泡沫,斗茶时要比泡沫溶化在茶杯上留下水痕的早晚,“水痕先者为负”。宋代茶具喜用定窑兔毛花。

宋人常以喝茶为聚会,称之为茶会。茶会中还有一种叫做茶令的游戏,与酒令相仿。宋人喜喝茶,茶坊遍布于市。宋代茶肆布置高雅,大茶坊多张挂名人书画。茶楼还是人们聚会的场所,人们以茶相聚,联络感情或谈生意。

元代忽思慧《饮膳正要》卷二又提到了元人饮用的传统的和新发展的茶品种,如金子茶、范殿帅茶、紫笋雀舌茶、川茶、藤茶、夸茶、枸杞茶、香茶、玉磨茶、炒茶、兰膏、酥签等。此外,忽思慧《饮膳正要》中所列茶叶有些是北方本土产的茶种,如温桑茶、女须儿、西番茶等。元时的“西番”指的是今西藏和四川西部广大地区。酥油是藏族人民喜爱的奶制品,可见西番茶和藏族的关系极密切。

元时朝野饮用茶叶名目繁多。而且在宫廷中泡茶之水也很讲究。大都之西山“玉泉水,甘美味胜诸泉”。是乃宫廷点茶之水上乘。自至大初邹店井华水最贵重,是元武宗之后诸皇帝时期宫廷主要点茶之御水。

到了明代,市民日常生活中,以“茶”命名的饮料,则名目繁多,粗略地罗列计有:胡桃松子泡茶、福仁泡茶、果仁泡茶、蜜饯金橙子茶、盐笋芝麻木樨泡茶、梅桂泼卤瓜仁泡茶、木樨金灯茶、木樨青樨茶、熏豆子茶、咸樱桃茶、桂花木樨茶、八宝青豆木樨泡茶、瓜仁栗丝盐笋芝麻玫瑰香茶、姜茶、土豆泡茶、芫荽芝麻茶等等。后人颇难相象用茶水去冲泡这么多异味杂食。今人所谓的“面茶”,实为面糊,杏仁茶实为杏仁汤,均是有茶名而无茶实,都可以是流汁、半流汁食品的泛称。明人的生活习惯则与此相异,凡带“茶”字的饮料实实在在,名符其实都是用茶水冲泡调制的。

明人认为云茶有真香,有真味,有正色,烹点之际不宜以珍果香草夺之。夺其香者为松子、柑、橙、木香、梅花、茉莉、蔷薇、木樨等物;夺其味者为番桃、杨梅之类。凡是饮用佳茶,“去果方觉清绝,杂之则无辨矣”。可谓与今人的观感不谋而合。可这在当时只是某些高雅之士旨在纠俗的意见,正说明当时一般民人通行的吃茶之法是既加香又加果。至于茶中用盐、用姜,这种古传的习尚,早在唐宋时即已盛行。

明人饮用的还别有一种“香茶”,它并不是用香花薰制的茶叶【即今称之“花茶”】,而是将茶叶末加香料、药材等压制成小饼状,然后将它作为饭后含嚼之用,具有香口解秽的功效。享用这种香茶,颇似现代的嚼口香糖,只不过它是带苦味的。而这种“香茶”,在明代还系杭州的名特产品,后来则似已失传。由此可知,明代北方城市的市民的日常饮料确有它独特的饮用之法,颇具时代特色。

——以上皆摘选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的《中国全史》)

同类推荐
  • 极品混乱时代

    极品混乱时代

    重生在了一个混乱的世界,成为了大明朝胡惟庸的独子,还认识了不少比人民币都出名的猛人。赵云:此人乃吾之兄长。许褚:此人是俺的小舅子。曹操:生子当如胡狗少。周瑜:既生瑜何生言。宋徽宗:这孙子比朕还不着调。唐伯虎:他才是真正的流氓。司马光:我是砸缸的,不是让梨的!自我介绍:本人胡言,字苟少,江湖人称胡狗少!
  • 黄巾

    黄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时间河的渔翁随手将白宇扔进了汉末的乱世之中。且看一个被渔翁摘去了历史记忆的现代人如何跟随着一场黄巾起义把历史闹个天翻地覆。
  •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帝国危机: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

    本书内容包括帝国主义的新危机、共产主义运动的发展、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德意日法西斯的产生、世界各国的基本局势。
  • 楚王天下

    楚王天下

    这是一个来源于历史的故事,也是一个关于我自己的故事。
  • 浣衣正德

    浣衣正德

    生于这历史之下,值得顺其自然。一生为了爱,为了恨,游走于宦官集团、文官集团、藩王集团、宗教集团之间,只是当权者手里的工具。朱厚照、小王子、刘瑾、李东阳、杨一清、杨廷和、王阳明、宁王、嘉靖……一连串历史的符号都将粉墨登场;11争宠?对于这个喜新厌旧不按常理出牌的皇帝来说,司空见惯;朝堂争斗?她不过是一个小小的棋子,用完之后变成弃子。一段历史,不是铁血才能彰显。本书虽然《浣衣皇后》但是却反映的是正德王朝风起云涌。
热门推荐
  • 花季青春有你伴:冷少冰山遇雪融

    花季青春有你伴:冷少冰山遇雪融

    当她带着对父亲的仇恨步入校园生活时,一切的一切都逼着她忘记恨意。当她亲手害死自己的父亲之后,猛然醒悟,发现一切都不是自己想的那样,错怪了的人已经死了,她已无法回头,爱她的人一个个离她远去,唯一一个却也从此忌恨她的过错,她该如何在绝境中残喘?是亲情还是青春,早已混为一谈。最苦楚的笔调,谱写一段最伤感的恋歌......
  • 霸道公主的恋爱之旅

    霸道公主的恋爱之旅

    刚从国外回来的她就接到爸妈的电话:“喂,宝贝啊,我是老爸啊,老爷子想念我们了,我们就先回去了啊,再过一段时间你二哥过来照顾你啊。好了,宝贝我们要登机了,不说了啊。”“喂喂喂,老爸?老爸?”她就这样被抛弃了吗?苍天啊,好坑啊。没办法,只好留在国内咯。且看霸道少女如何俘获腹黑校草的心
  • 黑暗圣尊

    黑暗圣尊

    一面是光,一面为暗,世间有光便会有暗,一面是普通人所生活的光明世界,而另一面离我们既是遥远又是息息相关的黑暗世界。秦磊凝望着夜空这是属于他的黑暗世界,也是绝对王者的黑暗天空。性格木讷的秦磊是个看上去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大学生,然而这个看似平凡的少年却有着一位校花级别的女友,可是却没有人羡慕他,因为所有人都觉得他只是一位备胎而已......PS:本书所叙述的现代世界的城市都是自己想象,不要跟自己所熟悉的城市代号入座。
  • 血迹组

    血迹组

    我们的结局终有一个,那就是等待死亡的漫长迷失。
  • 仙界凡人

    仙界凡人

    人之所以痛苦,乃是因为选择了错误的东西。意外穿越,再活一世的韦阴,哦,不,是韦大英发誓,这一世我将不再选择痛苦。不一样的玄幻,不一样的故事角度,肯定精彩,不信你就看看。。
  • 人间清道夫

    人间清道夫

    世间有鬼怪,便有神仙。此为平衡之道,万物有平衡,才有进步。但是神鬼之说,谁人得见?自远古流传封神之战,争夺世间主宰之战,人占据上风,方为万物之灵。现如今,鬼怪如果横行,那些圣人何在?如此,方有清道夫。
  • 山水吟

    山水吟

    巫师烈未从来没想过,自己会因为遇见了阴沉的冷俊书生叶珏和娇柔的盲目女妖紫芫而改变了旅程的方向,而人家竟然还一副嫌弃的表情。总之,专职济世降妖的他,偏离了正职,开始跟着他们游走于万千山水之中,遇见了隐于暗处的各色妖兽。阴柔俊美的话痨山神,痛失所爱的仙兽鸾鸟,儒雅淡然的雄雉凫徯,爽朗率直的困兽朱厌……这些被记载为妖的彼岸之物,千载光阴只守着这一山一水,低吟着那些不会被记述的故事。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六十种曲双烈记

    六十种曲双烈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傲世武圣

    傲世武圣

    万古一线天,从无人生还。前世,他浪费十年光阴,苟延残喘,只因祸水红颜!师父横死,追查无果,而后抱憾终身!若能重生为人,宋河决计不会妄信旁人。若能二度成人,宋河定当除伪善弃痴念!万古崖下,一个硕大的黑洞凭空而生,再一睁眼,仍是少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