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
悟空到底是什么?天产石猴不假,但书中提到悟空本是摩尼珠,也就是俗话说的舍利子,那么是谁的舍利子,尽管猜测,书中没有。印度神话中有一神猴,名哈奴曼,武力超群,嫉恶如仇,胡适老先生认为他是悟空的原型,因此,采用他的说法。
花果山有没有被人动过手脚?悟空在花果山顺利当上猴王,这在现实中难度非常大,石猴被视为异类,想进入另外一个猴子族群,势必阻力重重,但背后有高人帮忙就不同了。另外,悟空进入水帘洞中,竟然:“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说明洞中原有人(动物)居住,而且刚刚离去,更可叹的是竟然有密道与东海龙宫想通,无大法力者断不能成。
悟空师父到底是谁?首先他亦佛亦道,旨在掩盖身份,另外,菩提老祖在西牛贺洲传授弟子,且不避人耳目,佛祖岂能不知,唯一的原因就是佛祖自己授意。须菩提是佛祖十大弟子之一,被誉为“解空第一”,那么,悟空为其弟子当属自然。
悟空到底学会什么?毫无疑问筋斗云,七十二变,除此之外呢?书中没有说。悟空本是摩尼珠,书中多次提到舍利子乃佛家至宝,自有天生的灵性,出生时“目运两道金光,射冲斗府”,只是“如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后天教育不及时导致灵性暂时被掩盖,那么,师父就要来点化,所谓点石成金,还其本来面目,筋斗云和七十二变只是新增的技能,主要是为了逃跑,不是战斗技能。为什么要传授逃跑的技能,因为使命使然,不需要打过所有妖怪,能跑掉就行,自然有人前来收拾。
第三回孙悟空转世须菩提授艺
太白金星急赶至灵霄宝殿,左右两班群臣无一缺席。玉帝道:“宣降龙伏虎两位尊者。”却见降龙伏虎两位金身罗汉进入大殿,礼毕言道:“启奏玉帝,我佛如来驾下弟子弘法伏魔金刚昨日涅槃,佛祖特遣弟子前来启奏大天尊,明日灵山特举办颂佛大会。”玉帝言道:“上佛圆寂,我等不甚伤悲,然在劫难免,节哀顺变,着太白金星明日代朕去灵山请佛祖示下。”二位罗汉双手合十道:“谢大天尊,弟子告辞。”
太白金星回到府邸言及弘法伏魔金刚哈努曼圆寂一事,公刘散知道时机已到,乃对太白金星道:“而今,可借此良机到西方,想那佛祖也会支持大事,那弘法伏魔金刚乃佛界法力高强之辈,得如来之真传,专为三界除恶扬善,正好担此重任。”却说西天举办颂佛大会,诸佛、菩萨、罗汉尽皆前来,场面十分之宏大。佛祖如来召太白金星谈论天界之事。太白金星言:“如今弘法伏魔金刚哈努曼圆寂,度过此劫再修成正果作何安排?”如来闻听此言,知太白金星已有打算,便道:“愿听金星之言”,太白金星言道:“玉帝有整饬三界之愿,何不让弘法伏魔金刚担此重任。”佛祖言:“愿闻其详”。太白金星道:“三界之内贤圣众多,然天界之内良莠不齐,多有懒于修行之辈,此辈不勤,独耗香火。”如来不知金星何意,不敢贸然,乃言:“金星所说属实,然龙生九子,各有不同,有良必有莠,此乃自然是也。”金星道:“除莠存良乃正道也,何不趁此良机肃清顽苛?”如来沉思片刻言道:“既如此,由观音尊者担此任可否?”太白道:“启程之前,玉帝已命在下,此时当隐秘行事,不可打草惊蛇,激起千层浪花。”如来言:“如此甚好,太白可与观音尊者筹划此事。”太白金星辞别如来,遇观音菩萨,两人窃窃私语,众人皆无察觉。
太白金星离开灵山之后,观音菩萨独奏如来:“弟子思量太白金星所言,若安排弘法伏魔金刚投胎转世,但如此则误事矣,不如安排弘法伏魔金刚托生,则大事可成。”如来言:“观音尊者行事一向谨慎,料不会有差错,可当即行事。”
却说观音菩萨离了灵山,携弘法伏魔金刚哈努曼之舍利往南海普陀山,一路思量,开天眼观世界,忽见一山甚是满意。此山名曰花果山,乃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自开清浊而立,鸿蒙判后而成。更可叹此山顶上有一仙石,其尺寸暗合二十四节气之数,九宫八卦之理,乃置弘法伏魔金刚哈努曼之舍利于其中,自回南海不提。
也不知多少岁月,忽一日,观音菩萨掐指一算,该是那弘法伏魔金刚哈努曼托生之日。却说那花果山仙石采日月之精华,天地之灵气,孕育出一仙胎,产一石卵,见风化作一石猴。此猴天生神物,目运两道金光,惊了灵霄宝殿诸仙。玉帝急命千里眼、顺风耳开南天门观看。须臾回报:“乃天产一石猴,今服饵水食,金光将潜息矣。”玉帝已知原委,垂赐恩慈道:“下方之物,乃天地精华所生,不足为异。”太白金星奏道:“此猴为凡间之物,必将老死乡间矣。”玉帝会其意,不提。
却说观音菩萨急赴花果山,见那石猴已与群猴无异,大跌言道:“人算不如天算,如今当另做打算。此猴已失灵性,需当有人点化方成大事。”遂急往东海龙宫,唬得那四海龙王急来相迎。观音菩萨道:“你这四海,虽无上仙,但毕竟驻守一方,人力深广,今有一故交欲在花果山修行,尔等需尽力相助。”东海龙王敖广奏道:“小龙谨遵菩萨法旨,不知菩萨所言可是那石猴?”菩萨道:“正是,你这四海中只需备好洞府、上好兵器和铠甲即可。”敖广奏道:“洞府已有之,那花果山上有一水帘洞,小龙这就着人去收拾,只是那兵器选何物请菩萨明示。”菩萨言道:“我那故交力气甚大,可有趁手兵器。”敖广奏道:“四海之内唯那大禹王治水留下的天河镇底神珍重一万三千五百斤,不知可否?”菩萨言:“在何处,你引我去?”一行至海藏中间,果见一跟铁柱子,约有斗来粗,二丈有余长,菩萨伸手一指,在棒上镌上一行字:“如意金箍棒”,转身对四海龙王道:“尔等只需等他来取即可”,转身问道:“那修行之地如何?”敖广等奏道:“请菩萨移步”。原来在那东海龙宫有一密道直通石室,这石室却似人家住处一般,外有一水帘遮蔽,石座石床,石盆石碗,应有尽有。菩萨甚是满意,在当中石碣上书一行楷大字:“花果山福地,水帘洞洞天”。观音菩萨辞别四位龙王自回南海不提。
那石猴每日与群猴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野果,过的甚是畅快。一日,沿涧水行至一瀑布,气势甚是雄伟,老猴王突然言道:“那个有本事的可以钻进去寻个源头来,不伤身体者,我等即拜他为王。”原来那老猴王昨日有梦:“有一巨龙自称东海龙王,言猴王将不久与世,当选一身强力壮者为继,方可壮大猴群,明日在瀑布前如此言语,必有新猴王胜出。”那老猴王喊过之后并无一猴应答,遂又连呼两声,这石猴不知何故突然应了一声:“我进去!我进去!”,果然冥冥之中,自有天意,石猴暝目蹲身,纵身一跃,跳入瀑布之中,自觉轻飘飘已进入石室之中,查看一番,果然是一好去处,遂招呼众猴进入。众猴拜石猴为王,那石猴高登王位,自称美猴王。
一日,那美猴王喜宴之间,忽然忧恼,众猴拜道:“我等在花果山如此快活,大王为何烦恼?”猴王道:“我等虽是快活,然将来年老血衰,终归要去阴曹地府,不能长生长存。”那班部中有一通背猿猴厉声叫道:“在阎浮屠世界、古洞仙山之中有那佛与仙与神圣,躲过轮回,不生不灭,与天地山川齐寿。”猴王遂决意去寻仙访道。
却说那观音菩萨自猴王入花果山水帘洞后,日日在意,知那猴王在海外寻仙访道,急至灵山参见如来。观音奏道:“那猴王寻仙访道去了,不知佛祖差何人去点化?”如来道:“此事我已有安排,着我弟子须菩提在西牛贺洲等那猴王,幻化成非佛非道之象,方不引人耳目。”观音道:“弟子谨遵法旨”,却说观音离了灵山,掐指一算,那猴王在南瞻部洲寻访仙圣不果,做一竹筏出海,乃暗施法力,那猴王径过西海至西牛贺洲地界,行至一秀丽高山,林麓幽深,有一樵夫高唱《满庭芳》,猴王自觉找到世外神仙居所,经樵夫指点来到灵台方寸山。那灵台方寸山中有一斜月三星洞,内有一神仙,自称须菩提祖师,当日掐指一算,知那故友来访,遂着童子迎猴王不提。斜月三星洞分明印证一心字,而佛家大乘教之根基乃菩提心,然那猴王不得点化,不明其中道理。须菩提祖师赐那猴王名姓道孙悟空,与众弟子参禅悟道。须菩提乃解空第一人,《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云:“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赐名悟空,着那拿猴王证悟其中真谛。那悟空原非凡体,须菩提也遵佛旨,悉数传授,耐性指点,不觉已过数个春秋,果然大道已成。这日须菩提突然一惊,这猴王已学应有之术,且寿数将尽,当离开灵台方寸山回归花果山,遂趁悟空卖弄手段之机赶他下山。须菩提祖师知那猴王命当搅乱三界,奉佛祖之命告之不可言其师承,乃回灵山复命。却说那猴王回至花果山会如何行事,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