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过历史的都会知道,在正式政府还没有建立之前,总会有一个临时政府存在,比方说南京临时政府(1912.1.1——1912.3.10)、CPG(不好意思大家,写出中文名的话会被和谐的,所以只好打英语缩写了:1949——1953)等等等等,都属于准政府状态。
我们上一讲曾经说过,赵廞最终被李特杀死,而这一将我们就要从梁州刺史得知赵廞被杀的消息之后,曾经商标向朝廷陈述赵廞不会支持长久,因为赵廞不是雄才大略之才,而且蜀地人民不会归附他,毕竟蜀地人民都知道他是幕后真凶。
但是朝廷上面的皇帝司马衷却不是傻子,他管不了自己的长辈,但是对于那种调查研究的经验他还是有的,虽然他以前被老婆逼的没有发表意见的自主能力,但是自从司马伦死后,这个皇帝却有了一种比较清醒的认识。
当梁州刺史罗尚汇报完这个情况的时候,司马衷虽然不知道这个情报的虚实,但是也认命了五个人物,当然其中也不乏后来的晋朝(也就是我们常常说到的东晋)的大权臣、大豪族。这五个人物现在公布在下面:
1.梁州刺史罗尚,晋升为平西将军兼任护西夷校尉、益州刺史,这个任命就是代表司马衷将巴蜀地区所有的军政大权都交给了罗尚;
2.督牙门将王敦,实际上这个时候王敦还没有获得后来的殊荣,毕竟他才只有三十多岁,三十多岁当国防部长确实有点早,这个时候的王敦只是一名小小的门将,也就是说司马衷还是不放心江东贵族,毕竟是自己的父亲灭了江东政权(吴国),而且王是这个士族十分的大,司马衷不得不提前预见一下自己的处境;
3.上庸都尉义歆,找个人我们暂且不评论他,因为它的历史记载十分少,对于我们不能确定是正史是野史的材料,我绝对不会讲,当然更不会去评说。因为我不是文学家,而是一个史学研究者;
4.蜀郡太守徐俭,因为同姓同名人实在是太多,我们后面将会在第十季中讲到另外一个徐俭,所以对于这个徐俭真的记载不多;
5.广汉太守辛冉,这个人的记载还是有的,因为他的生性贪婪残暴,以后我们会逐渐讲到他的性格的例证,在这里只是一笔带过就好。
这五个人率领着7000余名士兵进入蜀地。李特等人听说罗尚等人到来非常的害怕,派弟弟李骧在路上迎接,并献上珍奇古玩。罗尚和晋朝大多数官员一样,受到了司马炎末期的风气影响,所以导致了他也有点贪财。见到这些古玩之后立即喜笑颜开的罗尚就地任命李骧为骑督。
李特和弟弟李流又在绵竹用牛肉和美酒犒劳罗尚,王敦和辛冉劝说罗尚道:“李特等人专会做盗贼,应当趁此机会除掉,否则一定是晋朝的后患。”罗尚没有听从他们的话,所以辛冉就有点动摇自己的立场。
辛冉身为这支军队之中的“贪婪担当”,当然也在以前没少受李特等人的贿赂,所以他与李特以前就有过往来,所以当辛冉说出“故人相逢,不是吉祥便是凶险”的话语之时,李特已经感觉到了害怕,因为如果没有辛冉的告密,不知道哪天就被晋朝的征剿卫队杀死了。
永宁元年(301年)三月,罗尚等人到达CD。不久之后,朝廷又下令秦州、雍州,让这两个州的州牧召回流入蜀地的流民,并派遣御史冯该、张昌监督执行。李特的哥哥李辅一直留在家乡略阳,托词说迎接家人,从略阳来到蜀地,告诉李特说:“中原刚刚发生过变乱,不必回去。”
李特觉得有道理,于是产生了占据巴蜀称雄的想法。便多次让阎式拜访罗尚,请求通融,暂且停留到秋天,并贿赂罗尚和他的使者冯该。罗尚和冯该同意了李特的请求,毕竟利令智昏在每个时代都很通行,现在也是这个样子,给点钱就放宽,给点钱有些官员就被开了后门。
当然,从下面的官员可以看到上面的官员是什么样子,因为只要是一类思想塑造的官员,那通通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皇帝贪财,大臣们(位列五品以上的官员)贪财,地方官贪财,皂隶贪财,这都是“一条龙”模式。
所以经过这一次的贿赂之后,朝廷上面也多少得到了点利益,所以朝廷经过讨论李特等人讨平赵廞的功劳,任命李特为宣威将军,封为长乐乡侯;任命李流为奋威将军,封为武阳侯(这个“武阳侯”是亭侯级别的,侯爵的级别分为县、乡、亭、都乡、都亭)。
朝廷文书下达到了益州,命令李特罗列一起讨伐赵廞的六郡流民名单,准备赐以奖励。但是当时辛冉因为不是常规受征而来,不愿意应召,并想把消灭赵廞的功劳全部据为己有,拒不执行朝廷的命令,也不如实上报,所以李特等人很怨恨他。
罗尚派手下从事监督遣送流民,限令七月上路。辛冉暴露了自己的性格特点,生性贪婪残暴的他,打算杀掉流民的首领,并且抢夺走流民的财产,就和李苾告诉罗尚说:“流民以前趁赵叛乱,剽窃抢掠很多的财物,应当下发公文设置关卡收取这些财物。”罗上虞市传送檄文到各地要求公开遣返,并派梓潼太守张演在各地路口设置关卡,搜索财宝。
李特等人一再请示,说要等到秋收之后才能迁移。当时的流民,大都分布在梁州、益州地区,为人当佣工,听说州郡逼迫遣返,人人忧虑怨恨,不知所措。得知李特兄弟频频请求留一段时间,这些流民子弟都纷纷的感激着李特兄弟。
当然这个时候老天都在帮助着他们,因为罗尚等人逼迫的时间绝对不恰当,可能是因为罗尚是个武将,没有多少文化吧。所以他选择了一个临近阴雨时节的时期前去下令遣返流民,这事情放到谁头上谁谁都窝火。因为流民也是农民,农民也需要种庄稼和收割庄稼,况且大风雨就要来了,流民正等着庄稼的收成换点钱当做遣返的路费呢,他们也是被逼的没有了办法,才去找了李特这个首领想想办法。
李特拥有着与这些人民一样的身份——流民,虽然有了官职,但是李特并不忘本。他在绵竹县建起了大营,以方便安置那些流民,当然在与反动的指挥部做斗争的同时也不忘在斗争中求和平,所以他还是给辛冉写信希望他能宽限自己。
但是辛冉是一个贪得无厌的人物,对他来说要么送钱,要么免谈。所以辛冉接到书信之后登时大怒,派人分头在大路要口张榜,悬赏抓住李特兄弟者给予重赏。
李特见到榜文以后,心里是十分害怕的,将榜文全部取下带回去。回到营中和自己的弟弟李骧将悬赏内容改为:“能够送来六郡的豪强李、任、阎、赵、杨、上官以及氐、叟的侯王首级一个,赏布帛百匹。”
这样的榜文无疑是一个重磅炸弹,因为这里面的学问很大,上面列举的无论是豪强还是王族侯爵,全部都是大姓,而且就算是流民之中也大多是氐族人,所以这道命令让流民们十分的恐慌,他们骑着马带着弓箭前来投奔李特,一个月不到,李特身边就超过了两万人,同事李特的弟弟李流也聚集了数千人,十个月丽特将自己原来的一个营盘分为两个营盘,李特在北营,李流在东营。
李特派遣阎式去见罗尚,请求罗尚重新确定期限,阎式看到要冲在营建栅栏,图谋捕取流民,感叹道:“民心正不安定,现在却急于遣送,变乱就要发生了。”又得知道辛冉、李苾态度不会改变,所以就从罗尚那里说了一声“告辞”,便返回了绵竹。
罗尚在送走阎式前对阎式说:“你就权且告诉流民,我的意见是听任放宽期限。”阎式说:“您受奸说蒙蔽,恐怕没有宽期的道理,百姓是卑弱而不能轻视的,现在不讲道理一味的催促他们,众怒难犯,恐怕为祸不浅。”罗尚说:“是的,我不欺骗你,你走吧!”
阎式回到绵竹,对李特说:“罗尚虽然这样说,但是也不能相信,为什么呢?因为罗尚的刑法和威严都没有确立,辛冉等人各自握有强大的兵力,一旦他们变乱,也不是罗尚所能制服的,应当做好充分的准备。”李特采纳了他的意见。
当然刺了李宓和辛冉两个人互相商议道:“罗尚贪婪但是没有决断的能力,日复一日,使得流民奸诈的计谋能够得到实施,李特兄弟都具有雄武的才能,我们势必会被李特俘虏,应当为此做出决策,罗尚不值得再去请示。”
所以两个人便派广汉都尉曾元、牙门张显、刘并等暗地带领着三万步兵、骑兵袭击李特的营帐。罗尚听说之后也派督护田佐援助曾元。
李特原来就掌握着情况,所以修理好甲胄磨好了兵器,严密戒备着等待他们的偷袭。曾元等三员将领到达的时候,李特按兵不动,等到曾元的人马进来一半的时候,埋伏的兵士突然向他们猛攻,杀死了田佐、曾元、张显三位将军,李特将三人的首级都送到罗尚、辛冉的地盘上,当两个人看到这三颗血淋淋的首级的时候,罗尚说道:“李特这个贼虏终于成为了气候,这一次他的计谋成功满意的离去,而广汉太守辛冉不听我的号令,是李特的其实更为嚣张,现在应该怎么办呢?”
当然,我们先不要管这支本来战斗不强(因为王敦还年轻,没有足够的领导力量)的队伍后来怎么样,因为罗尚和另两位领军人物本来就不和,现在因为这次战役变得更加不和。接下来,他们将会迎接李特的猛烈攻击。
这一仗的结果便是李特被六郡的流民推举为首领,组成了临时政府,当然这个临时政府作为第一个分裂的正式政权载入史册,但是这个政权远远还没有到国家的程度,只不过是一个大一点的部落。
请看下集:和晋军的交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