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想着这一讲可以将汉国的中衰趋势讲完,但是计划赶不上变化,由于上一讲没有讲完刘聪的一生,所以暂且延后一讲,虽然我不喜欢拖延,但是能够讲述的全面一些我觉得也不错。
先说一下刘聪这个人吧,其实本质上面,刘聪也是为推进民族融合做出了贡献的一个人,他的贡献就在于把一些混在金子里面的泥沙都淘出来,但是他后期的失败也注定了他这次“淘金行动”是不会太成功的。
刘易看到刘聪如此的宠信宦官,再次上表进谏,最终令刘聪愤怒,因为刘聪此刻只信王沈等宦官。见到刘易之后,刘聪亲手毁坏了刘易的谏书,令刘易怨愤而死。刘聪逼死刘易之后,陈元达看到忠臣贤士被刘聪害死,对刘聪失望至极,愤而自杀。
这两位贤臣死后,朝政变得污浊不堪,其他的官员敢怒不敢言,在刘粲和王沈的手中,纲纪全无,贪污腐败盛行,当然群臣为求自保只能奉承上级,而且刘粲和王沈为了结好后宫,让刘聪对后宫的赏赐十分丰盛,但是军队的资源却严重的不足。
刘敷见到此情此景,以他的敏锐的军事洞察力,他觉得是该对这个国家采取一些补救办法的时候了,趁着这个国家的漏洞不大,尽快的补救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所以刘敷向刘聪提出了建议,但是刘聪此刻也是十分的昏聩,所以他不断地责骂刘敷在他面前哭着劝谏,这让刘敷既忧心又恐惧,不久之后便患病去世了。
因为刘聪的完全信任,王沈和刘粲等人又与靳准联手诬称皇太弟刘乂叛变,不但废掉并且杀害了刘乂,更趁机诛杀了一些自己讨厌的官员,又坑杀了平阳城中一万五千多名士兵。刘粲在刘乂被杀之后成为了太子。
我们很容易懂得王沈和刘粲为什么会加害刘乂,但是我们有时候会觉得靳准的联盟是不是有些突兀,但是在讲刘聪的最后时代之前,我们还是要讲一下刘聪的后宫,虽然我不想涉及宫闱秘事,但是毕竟如果不给大家讲清楚,恐怕后面就没法讲述下去了。
刘聪的皇后分为前期和后期,前期的皇后都属于正常的、贤德的,但是这些皇后由于某些不可抗的因素病死了。
等到刘聪后期的时候,封了上皇后、左皇后、右皇后和中皇后四大皇后,一共封了六位。由于这部分人的名号可以考证,所以我将这六个人的名号展示给大家:
1.前上皇后靳月光,此人是靳准的长女,和妹妹(右皇后)都长得沉鱼落雁,刘聪也是看重了这一点才把两位迎接进宫中的。但是刘聪一个人反正不能切成N块分给那些宠妃和皇后,所以靳月光真的耐不住寂寞了。偏偏这个时候陈元达这个“直筒子”偏偏和这些后宫的妃子过不去,将靳月光的私情(那个字已经被和谐了,我们就用这个“私”字来代替)一一记下来了。刘聪见到这种事情顿时火冒三丈,所以跑进宫中质问靳月光,还把陈元达的奏章甩在了她的脸上。心虚的靳月光不敢争辩,只能哭泣着请求刘聪饶恕他。第二天内侍来报告靳月光已经服药自尽了。刘聪还不肯饶恕,所以废去了靳月光的皇后名号。
2.后上皇后樊氏,是张徽光的侍婢。据说长得很漂亮,那个时候可能刘聪已经完成了中央集权,所以夺人所爱的事情也没少干。
3.左皇后刘氏,对于这个人,我没有见到过有什么过多的介绍,只是提了一下名字罢了。
4.左皇后王氏,这个人虽然在整个十六国历史上面没有什么介绍,但是他的养父十分出名,也就是那个揽权的宦官王沈。
5.右皇后靳月华,靳准的小女儿,但是这个人我不好评价,因为在下一讲之中他和自己的嫡子(大家可以琢磨一下这个词的意思,在这里不用多讲了)刘粲之间产生了“桃色事件”,所以,我们到下一讲再解释一下。
6.中皇后宣氏,这是最后一个被封为皇后的,他也是一个太监的养女,这个太监是跟随在王沈的后边的一个二把手,名叫宣怀。
麟嘉三年(318年),刘聪患病,以太宰刘景(这个人从历经两朝来看,属于比较中庸的一个人)、大司马刘骥(刘聪的六子,我们在之前提到了几位刘氏的将军公卿,下面我们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刘粲为长子、刘易为次子、刘敷为五子、刘骥为六子、刘鸾为七子、刘鸿为八子,后面的就不说了,有敏感词)、太师刘顗、太傅朱纪和太保呼延晏皆被封为录尚书事,并且命令范隆为守尚书令、仪同三司,靳准为大司空,二人皆可决断尚书奏事,以作辅政。
七月癸亥日,也就是公历的8月31日,在位九年的刘聪驾崩。刘粲在汉国走向下坡路的时候即位,这也就代表着汉国即将走向没落。
还是先介绍一下刘粲的情况吧。刘粲年少时就才能出众,文武双全。永嘉四年(310年)七月十八日,汉光文帝刘渊去世,太子刘和继位。不久,刘和的弟弟、刘粲的父亲刘聪杀死刘和,自立为帝,封刘粲为河内王。
永嘉四年(310年)十月,刘粲与始安王刘曜以及王弥率领四万人进犯洛阳,汲郡公石勒率领二万骑兵在大阳与刘粲会合,在渑池打败晋朝监军裴邈,于是长驱直入进入洛川。刘粲从辕地出兵,在梁、陈、汝、颍等地区攻掠。
永嘉五年(311年)七月,晋朝南阳王司马模派牙门赵染戍守蒲坂,赵染求任冯翊太守之职没有得到后大怒,率领部众向汉国投降,刘聪任用赵染为平西将军。八月,刘聪派遣赵染与安西将军刘雅带领二万骑兵到长安攻打司马模,刘粲与始安王刘曜率领大队人马作为后续援兵。赵染在潼关打败司马模的军队,长驱直入到达下邽。晋朝的凉州武将北宫纯在长安带领自己的部众向汉国投降。汉军围攻长安,司马模派淳于定出战也被打败。司马模的仓库已消耗一空,士卒们都逃散了,于是向汉国投降。赵染把司马模送到刘粲处。九月,刘粲将司马模杀死。
不久,司马模的从事中郎索綝与安定太守贾疋等人图谋复兴晋朝,众人一起推举贾疋为平西将军,率领五万军队向长安进发。雍州刺史麹特、新平太守竺恢都不向汉国投降,听说贾疋起兵,就与扶风太守梁综一起率领十万军队与贾疋会合。刘粲当时在新丰,派遣刘雅、赵染进攻新平,没有成功。索綝前去救援新平,与汉军大小百余战,刘雅等人败退。刘曜与贾疋在黄丘交战,刘曜的军队惨败。贾疋于是袭击汉国梁州刺史彭荡仲,把他杀了。麹特等人在新丰打败刘粲,刘粲还归都城平阳。这样,贾疋等人军威气势大振,关西地区的胡人以及晋人都纷纷响应。
永嘉六年(312年)七月,晋朝并州刺史刘琨杀了护军令狐盛,令狐盛之子令狐泥投奔汉国,全部陈说刘琨的虚实情况。刘聪大喜过望,派遣刘粲与刘曜率兵攻打并州,让令狐泥担任向导。刘琨听说后,向东在常山及中山聚集军队,派部将郝诜、张乔带兵阻击刘粲,并且派使者向代公拓跋猗卢请求救援。郝诜、张乔都兵败而死。刘粲、刘曜乘虚袭击晋阳,太原太守高乔、并州别驾郝聿献出晋阳向汉军投降。八月初一日,刘琨返回援救晋阳,没来得及,只好带领左右随从几十人骑马逃奔常山。八月初二日,刘粲、刘曜进入晋阳。把晋朝尚书卢志、侍中许遐、太子右卫率崔玮送到平阳。
建兴元年(313年)六月,刘琨与拓跋猗卢在陉北会合,商议攻打汉国。七月,刘琨进发占据蓝谷,拓跋猗卢派其子拓跋普根驻扎在北屈。刘琨派遣监军韩据从西河往南,打算攻打西平。刘聪派刘粲等人阻击刘琨,骠骑将军刘易等人阻击拓跋普根,荡晋将军兰阳等人协助守卫西平。刘琨等人听说后,带兵回师。刘聪让各支军队仍驻扎在原地,作为进取的安排。
建兴二年(314年)正月,刘聪任命刘粲为丞相,兼任大将军、录尚书事,进封为晋王。十一月,刘聪任命刘粲为相国、大单于,总领文武百官。
刘粲自从担任相国后,骄纵奢侈独断专行,疏远忠诚贤德之人,亲近奸邪谄媚之人,任性刻薄不施恩惠,拒绝劝谏掩饰过失。喜欢兴建宫室,相国府模仿紫宫。刘粲担任相国不久,百姓昼夜劳作,饥饿贫困,铤而走险,死亡相继,而刘粲不体恤他们,开始遭到国人的憎恶。
建兴三年(315年)三月,太傅崔玮、太保许遐劝说刘聪的弟弟皇太弟刘乂发兵夺权。刘乂不同意。东宫舍人荀裕告发崔玮、许遐劝说刘乂谋反,刘聪把崔玮、许遐拘捕关入专设的监狱,并安上其他罪名杀了。派冠威将军卜抽带兵监视守卫东宫,软禁刘乂不许他参加朝会。刘乂忧愤恐惧不知所措,上表请求贬为庶人,并把儿子们的封爵也全部免去,褒扬赞美刘粲,请求立刘粲为皇位继承人。但卜抽压住没有上报。
请看下集:中衰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