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聋做哑巧卖乖
在日常生活中,有时候我们应该粉饰真诚,说假话,撒点谎。在交际场合装装糊涂,有时也能避免尴尬,解作窘境。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我们应该以诚待人,应该说真话,这是没有疑问的,但有时也有必要说点“假话”。这一点人们已有一些认识。不过,通常人们都是认为只在某些很特别的情况下才需要不说真话,不道实情。例如,某人患了不治之症,知道这一情况的亲友多不以实情相告。其实,在一般的交际活动中也常有说假话产生好的效果的时候,而且“说谎”的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不必只拘泥于直接而简单地说上一句骗人的话。
(1)能产生良好交际效果的谎言有时是以装糊涂的形式出现的。这种装糊涂的言辞有时能避免或解除尴尬。在同一场合,说大实话倒会带来相反的效果。
生活中,我们常常会碰到这样的场面,到朋友家做客时,主人热情地给客人夹菜,恰恰是客人不喜欢吃的菜。这时,客人不外乎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不拂主人盛情,一边道谢一边违心地说:“好吃!好吃!”结果,一句谎话却让自己很难堪。如果这种态度不改,那就难免要做一辈子难堪的客人。要是主人知道了原委,是要后悔一辈子的。这窝囊的谎言,既苦了自己又伤了别人,值得吗?另一种态度,便是巧妙地拒绝。先说一句:“别客气,我自己来!”再补充一句:“这个菜我挺喜欢吃,就是胃受不了!”这巧妙的谎言,既不伤主人的面子,又避免了活受罪,岂不两全其美!
(2)在某个时候说点谎话,能使本来很有距离的双方达到某种“共识”,从而使进一步的交流成为可能。
一位朋友在报上发表文章,讲了他的一次经历。
“一天我和朋友去拜访一位教授,那个教授为人严肃,平时不苟言笑。坐了半天,除了开头说了几句应酬话,剩下的只是让人尴尬的沉默。
“忽然,朋友看到他家养的热带鱼,其中几条色彩斑斓,游起来让人眼花缭乱。我知道这鱼叫‘地图’,自己也养了几条,还很得意地为这位朋友介绍过。见他目不转睛地看,心里纳闷,他又不是没见过,怎么这样?教授见朋友神情专注,就笑着问:‘还可以吧?才买的,见过吗?’刚想开口:‘见过,我家也养着几条呢!’朋友却抢先说:‘还真没见过。叫什么名字?明儿我也打算养几条呢!’我不解地看看他,心想装什么糊涂,不是上星期才到我家看过吗?
“教授一听,来了兴致,神采飞扬,大谈了一通养鱼经,朋友听得频频点头。那位教授像是遇到了知音,说说笑笑,如数家珍地给他讲每条鱼的来历、名称、特征,又拉着他到书房看他收集的各类名贵热带鱼的照片,气氛顿时活跃起来。我们本来打算坐坐就走,不料教授一再挽留,直到晚饭后才放我们走,临走时硬塞给朋友几尾小鱼,一直把我们从七楼送到楼下。”
一句谎话使教授前后判若两人,本来几乎陷入僵局的交谈又顺利地进行下去了,这都归功于朋友的一句谎话。若据实相告,那很可能就会继续“尴尬”下去的。
(3)有时候对家人也应撒点谎
60年代的困难时期,一位身患重病的母亲,为了支持儿子上学,竟然把买药治病的钱给儿子交了学费,当她带儿子到商店给儿子买圆规掏钱时,带出了一张药单。儿子见后,再也不肯让母亲买圆规,说,没有圆规不要紧,可以借用同学的。母亲为了使儿子能安心努力读书,便说:老是借用别人的学习工具不方便,耽误学习,你不用担心,那药单是用过了的。听了这位母亲的一番谎话,你难道能不动情吗?这位母亲的谎言,不仅可爱,更可敬,因为,这谎言中孕育了伟大的母爱,表现的是一种最可贵的奉献精神。
有位作家因公出差,见商店有件羊毛衫很漂亮,一问价,觉得不贵,便买了下来。同行的女同事欣赏时,才知本地商店就有这种羊毛衫,价钱更便宜。回到家里,为了讨妻子的欢心,作家便把这件毛衫价格说成比本地商店还便宜20元,妻子听了自然高兴得很。漂亮的谎言得到了妻子的夸奖和温存,坏事变成了好事,不是挺美的吗?当然,花钱交了学费的丈夫,在谎言的鞭策下,下次定会精明起来的。
(4)对求爱者的谎言
一个男大学生爱上了一个女大学生,对女大学生说过一番这样的话:“我离不开您,您是温暖着我的太阳,您是照耀着我的月亮,您是为我指引方向的北斗星,您是为我呼唤早晨的启明星。”
女大学生聪明,早已听出这是一番表白爱情的极热烈的话,但自己并不喜欢面前的小伙子,怎么办?如果断然说“我不喜欢你”,岂不是会使对方陷入尴尬?不置可否,岂不是对对方不负责任?
她只说了一句:“真美!您对天文学太有研究了,可我,直对不起,我对天文学一点也不感兴趣!”
舞场上,一位姑娘不小心踩了一位小伙子的脚,姑娘羞愧之下,忙道歉说:“对不起,踩痛了吗?”小伙子出语惊人:“不痛,不痛,欢迎你再踩一脚。”这俏皮的谎言,不仅逗得姑娘开心一笑,更为小伙子创造了深交的契机。
谎话要说得漂亮风采,并非易事,为了创造幽默风趣的效果,说谎,就得从反常角度入手,越是说得俏皮大胆新奇,越是引人入胜。说谎,说要说得轻快自信,就要说得圆满自如,不容置疑,才能以假胜真,巧中取胜,黑中取白。
装病诈死图后事
中国历史上,因装病诈死而保命、逃生,或夺取最高权力者甚多,齐桓公、李广、曹操、周瑜、司马懿等人都曾采用过此计。“假痴不癫”计就是主要讲孙膑遭同学庞涓陷害剜掉两个膝盖骨后,为保全自己性命而装疯,后被齐国救走,成为齐国军师,孙膑设计最后战败庞涓。明朝大画家唐伯虎为了脱离叛逆乱党也曾装疯弄痴而幸免杀身之祸。在医学科技水平落后的社会,采取假痴之计,可行。但到了医学科技水平高度发达的时代,此计实在行不通,因用脑电图机一检查,基本了解真相。但装病,则对之毫无办法。君不见,许多人因为升迁受挫,或对单位领导、党内斗争不满,或想从事第二职业,等等,跑到门诊部开一挂号病假条过来,你奈他如何?这也是保身之计吧。但其行为当为批评。
此计是韬晦谋略的扩展与延伸,意为当自己力量处于弱小时,应及时改变策略,或暂停前进、进攻,先休整积蓄力量,等待时机成熟后再行动。“宁伪作不知不为,不伪作假知妄为。静不露机,云雷屯也”。即宁可装作糊涂而不行动,不可冒充聪明而轻举妄动。暗中筹划而不露声色,就像雷电在冬季蓄而不发。
据《晋书?谢安传》载:谢安,是东晋时期的一位政治家,字安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他出生在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从小便享有盛名,受到人们的称赞。年轻时,曾在司徒府担任左著作郎的官职。后来藉口有病,辞官到会稽的东山隐居。与王羲之、许询、支遁等人游山玩水、吟诗作赋,不过问政事,扬州刺史瘐冰因为谢安很有名气,几次派人敦请和逼迫,要他出来做事,谢安不得已赴召,一个多月以后又告退而归。后来吏部尚书范汪等又推荐谢安,谢安都写信予以拒绝。直到四十多岁时,他的弟弟谢万被罢官,他才再次出山为官。并且很快得到升迁,到东晋孝武帝时,竟担任了宰相之职。由此而见,暂时的装病,使谢安以后再次复出,年轻时失去的权势,到中年后又重新复得。
敦子仪巧避祸端
人获得了一定的权势、地位,易受到别人的猜忌,福与祸也共生于此。不少人总是设法把自己的短处掩藏起来,殊不知越是躲藏,灾祸也就越是逼近了。唐朝名将郭子仪深知此点,反其道而行之,他敞开府门,任人探究,结果是化凶为吉,平安无事。
郭子仪爵封汾阳王,王府建在首都长安的亲仁里。汾阳王府自落成后,每天都是府门大开,任凭人们自由进出,郭子仪不准府中人干涉。
有一天,郭子仪帐下的一名将官要调到外地任职,特来王府辞行。他知道郭子仪府中百无禁忌,就一直走进了内宅。恰巧,他看见郭子仪的夫人和他的爱女两人正在梳洗打扮,而王爷郭子仪正在一旁侍奉她们,她们一会儿要王爷递手巾,一会儿要他去端水,使唤王爷就好像使唤奴仆一样。这位将官当时不敢讥笑,回去后,不免要把这情景讲给他的家人听。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没几天,整个京城的人们都把这件事当作笑话在谈论着。
郭子仪听了倒没有什么,他的几个儿子听了都觉得大丢王爷的面子。他们相约,一齐来找父亲,要他下令,像别的王府一样,关起大门,不让闲杂人等出入。
郭子仪听了哈哈一笑,几个儿子哭着跪下来求他。一个儿子说:“父王您功业显赫,普天下的人都尊敬您,可是您自己却不尊敬自己,不管什么人,您都让他们随意进入内宅。孩子们认为,即使商朝的贤相伊尹、汉朝的大将霍光也无法做到您这样。”
郭子仪收敛了笑容,叫儿子们起来,语重心长地说:“我敞开府门,任人进出不是为了追求浮名虚誉,而是为了自保,为了保全我们的身家性命。”
儿子们一个个都十分惊讶,忙问其中的道理。
郭子仪叹了口气,说:“你们光看到郭家显赫的声势,没有看到这声势丧失的危险。我爵封汾阳王,往前走,再没有更大的富贵可求了。月盈而蚀,盛极而衰,这是必然的道理,所以,人们常说要急流勇退。可是朝廷尚要用我,怎么肯让我归隐?再说,即使归隐,也实在找到不一块能容纳我郭府1000余口人的隐居地呀。可以说,我现在是进不得也退不得。在这种情况下,如果我们紧闭大门,不与外面来往,只要有一个人与我郭家结下仇恨,诬陷我们对朝廷怀有二心,就必然会有专门落井下石、妒害贤能的小人从中加油添醋,制造冤案,那时,我们郭家的九族老小都要死无葬身之地了。”
这是明白祸是如何产生,应该如何去消除祸害的道理。
郭子仪具有很高的政治眼光,他善于忍受灾祸,更善于忍受幸运和荣宠,所以才能四朝为臣。
越王勾践尝粪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