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武帝观火灭吴
公元二六三年,曹魏灭蜀。这样,曹魏彻底打破了过去诸葛亮制定的蜀、吴联合,北拒曹魏的战略方针。吴国孤立了。二六三年,魏国权臣司马炎称帝是为晋武帝,国号晋,史称西晋。晋代魏之后,继续执行曹操未能完成的统一中国的大业。晋武帝一方面下令在蜀地江岸大造战船,训练水师,为灭吴作了充分准备;另一方面,严密注视着吴国内的变化,等待时机。
吴国虽然在三国中是很富足的国家,但是统治集团孙权家族的矛盾繁多,争权夺利,尔虞我诈,争斗不休。妻妾间争当皇后,儿子间争做太子,由此影响到外廷,朝官们也分成拥嫡拥庶两派。孙权只好废太子孙和,立太子孙亮。拥嫡派的陆逊、顾谭?顾雍之孙)、张休?张昭之子)等都受到惩罚,两派的怨恨更深。孙权死后孙亮继位。家室孙林又发动政变废了孙亮,立孙权第六子孙林。孙林死,经过一番激烈争夺,孙和之子孙皓立为皇帝。
孙皓当了皇帝后,大报旧怨,用剥面皮、挖眼睛、灭三族等酷刑,把家族和大臣几乎杀尽。孙皓不惜动用大量的人力财力迁都武昌?今河北鄂县),人民被迫为统治者们搬运财物,大兴土木,劳累不堪。江南的汉人和越人一再起义。孙皓只好被迫还都建业,长江上游的防御松驰了。晋武帝认为时机已到,大举进攻,三个月后吴就灭亡了。
曹操袖手除二袁
曹操在白狼城大败冒顿兵团,袁熙、袁尚率数千人逃向辽东。曹操并不追赶,而是退兵易州,按兵不动。大将夏侯忄享说:“辽东太守公孙康久不臣服,现在二袁又去投靠,必为后患,应速征讨。”曹操笑道:“不用劳烦诸位虎将,几天之后,公孙康定会自动将二袁的脑袋送来。”众将都不相信。不久,公孙康果然派人将袁熙、袁尚的首级送到。曹操大笑:“果然不出郭嘉所料。”
郭嘉在征乌桓的途中病倒,留下治疗,临终时给曹操留下一封信授计道:“公孙康一直担心袁氏吞并,今袁熙、袁尚前去投奔,心中必然怀疑。如果我们派兵攻打,他们势必并力迎击,急切中难以得手,如果暂缓出兵,公孙康与袁氏兄弟就会相互火并。”事情如郭嘉的分析的那样,公孙康听说袁熙、袁尚将要来投,当即与手下的人议定:若曹操前来征讨,便留下他们,合力抗曹;否则,就将他们拉入城中杀掉,献给曹操。
这是因为,当年袁绍曾有吞并辽东之心,公孙康不仅一直耿耿于怀,而且也提心袁氏兄弟来投靠是假,欲鸠占鹊巢是真。而袁氏兄弟也的确如公孙康所担心的那样,企图寻机杀掉公孙康,以辽东数万骑兵与曹操抗衡,收复河北。所以,当情报人员泄报曹操屯兵易州,并无下辽东之意时,公孙康立即设计除掉二袁,派人将首级送到易州。曹操不费一兵一卒,除掉二袁,收复辽东,隔岸观火使曹操坐收渔人之利。
隔岸观火之计在运用上可能有两种情况:一是坐观敌方因内部冲突而出现的相互攻击和残杀的混乱局面,然后选择有利时机,对敌人实施毁灭性的打击;二是坐待敌人内部出现矛盾和冲突,利用一方消灭另一方,然后消灭或收复剩下的一方。隔岸观火在运用上的核心是充分利用敌方内部的一切矛盾和冲突,这就要求用计者必须非常熟悉敌方内部的情况,并对其发展趋势有一个正确的判断。在现代的权力场、商场上,最高明的手段便是这种“坐收渔人之利”,从而大获全胜。
英?甘地旁观问鼎
1966年1月,印度总理夏斯特里突然去世,消息刚一传出,印度政坛各派纷纷出马,试图角逐新总理的职位。当时,争夺总理位置最有力的是国大党最有资历的德赛和当时的代总理南达。在各党派中英迪拉?甘地虽有独特的优势,但就其政治实力而言,却算不上强大。
然而在这千载难逢的机会面前,英迪拉决心参加这一角逐。然而强手如林,自己实力又有差距,怎么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呢?她立即召集她的幕僚们商量对策,在冷静地分析了形势后,她决定不过早地投入角逐,等到政敌们两败俱伤,各方力量削弱时再予以出击。主意已定,英迪拉表面上无意问津,跟谁都不争,暗地里却在观察形势的变化,并寻求支持。
形势的发展正如英迪拉所料,德赛虽是党内元老,资历很深,在议会中有相当一部分人忠于他,但他却不善于吸取以前的教训,以惟一的侯选人自居,似乎总理之位非他莫属。他骄横固执,不愿与别人分享权力,对在1964年选举中剥夺他权力的那些人怀恨在心,丝毫没有宽恕之意。德赛的表现大伤人心,尤其伤害了党内辛迪加派的感情。德赛的表现使他们非常担忧,因为在1964年他们是阻止德赛上台的魁首,如果德赛上台,他们的前途可想而知。辛迪加派在国大党及政府中十分强大,并且工于幕后操纵,因此他们决定阻止德赛上台。然而,他们自己却选不出能与德赛抗衡的候选人,至于南达,辛迪加派对他做了认真的衡量,觉得他是不能击败德赛。英迪拉所盼望的机会终于来了,各派之争已到了白热化程度,而且裂痕很深,难以弥合,这对英迪拉非常有利。
由于她一开始就采取了静观的策略,各派对她较为放心,她几乎没有受到攻击,在公众心中保留了完美的形象。看准时机,英迪拉决定出击,国大党执政的十个邦的首席部长,经过辛迪加派的疏通,也都公开支持英迪拉。南达看到败局已定,马上退出了竞选,德赛决心与英迪拉争个高低。
德赛开始在竞选中对英迪拉进行谩骂和攻击,试国激怒英迪拉应战,然而英迪拉的态度让他大失所望,英迪拉的态度仍如当初那样谦逊有礼,其风度让公众更加满意。大选终于进行了,英迪拉在526张党员投票中获得355票,德赛仅得169票。成千上万的印度人聚集在议会大厦外,庆贺英迪拉的胜利。英迪拉的成功之处在于她在自己处于弱势时善于守拙,隔岸观火。同时在各种政治力量之间周旋,利用其以矛盾,寻求对自己的支持,最终以弱胜强,登上了最高权力的宝座。
苏联人坐收渔利
出售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一直是主办国的一项重大权益。1980年奥运会在莫斯科举行,前苏联人当然不会放过这一机会。在前苏联人出售莫斯科奥运会电视转播权之前,购买奥运会电视转播权的最高价格是1976年美国广播公司购买的蒙特利尔奥运会项目的2500万美元。前苏联人就邀请了美国三家电视网的上层人物到圣劳伦斯河上停泊的前苏联轮船阿列科赛?普希金号上,参加了一次十分豪华的晚会。前苏联人的做法是分别同三家电视网的上层人物单独接触,提出的要价是2.1亿美元!
这个价比历史上最高的奥运会转播权的售价要高出近10倍。之后,前苏联就把美国国家广播公司、全国广播公司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的代表请到莫斯科。请他们参加角逐,用美国广播公司体育部主任阿里兹后来的话说:“他们要我们像装在瓶子里的三只蝎子那样相互乱咬,咬完之后,两只死了,获胜的一只也被咬得爬不起来。”这一招似乎很灵,三只蝎子相互乱咬的结果,在谈判进入到最后阶段时,三家电视网的报价分别是:全国广播公司7000万美元,哥伦比亚广播公司7100万美元,美国广播公司7300美元。
这时候,一般人认为美国广播公司会占上风。可是哥伦比亚广播公司突然从德国雇来一个职业中间人鲍克。在鲍克的帮助下,哥伦比亚公司通过同前苏联代表的协商,同意把价格再次提高,并做了更多的让步。人们都认为哥伦比亚公司稳操胜券了。可是前苏关又宣布了另一轮报价,他们向三家电视网表明:前面的角逐结果只不过是每家都有权参加最后一轮报价。这种蛮横无理的做法一时把美国人都气跑了。
前苏联人还是有办法,一方面,他们宣布转播权已名花有主了,属于美国SATRA公司,这是一家极小的公司,这个决定就像宣称大美人与一个一两岁的婴儿订婚那么荒唐。前苏联人要的就是这个,它使众多的追求者又看到了希望。另一方面,他们请中间人鲍克再次与三家电视网接触、周旋。经过一番努力,奄奄一息的斗士们终于又爬回了竞技场。
最后,前苏联人以8700万美元的价格把1980年莫斯科奥运会的转播权售给了美国国家广播公司。这个价格是上届奥运会的4倍。前苏联坐收渔人之利。
刘备待时而动
曹操很早以来就有废掉汉献帝称霸的野心,只是朝廷里的忠臣太多了,他一直不敢轻举妄动。这一天他计划好邀请汉献帝外出打猎,以观动静。
汉献帝对曹操早有警觉,所以并不想去。然而曹操以古训相邀,献帝只好听从。刘备、关羽也各自弯弓插箭,随队出许昌。
曹操昂首挺胸与天子并马前行,神态十分傲慢。汉献帝打猎兴致上来,欲射一只雄鹿,连发三箭未中,曹操接过献帝的弓箭,正好射中鹿背。群臣以为献帝射中的,高呼万岁,曹操却拍马前行,迎接群臣之拜。
关羽见曹操目中无人,欺君罔上,称霸之意图如此明显,便欲杀掉曹操。这一切刘备早就看在眼里。他何尝不知道曹操舞权弄事,寻机废帝?然而此时自己兵少将乏,正靠在曹操门下。如此势单力孤,此时杀曹操必然会惹火上身,既伤了皇帝,又损失了自己的力量,所以关羽提出要杀曹操,刘备当然不会应允。
刘备告诫关羽要“投鼠忌器”,凡事三思而后行。估计到可能有的后果,然后再行动,保存力量,等待时机。
投鼠忌器,意思是虽想打老鼠,却又怕碰坏器物,只得不打。这里我们也可以做二处发挥。其一,可以既打死老鼠,又保护了器物,方法是换一种手段打老鼠。其二,如果想碰坏器物,不妨以打死老鼠为由。这二种思路是对“投鼠忌器”的引申,也是行事的二种谋略。
领导人物在做出重大决定时,要注重它所能引起的后果,切不可感情冲动做出不理智的举动,前功尽弃。
锯箭补锅之法
有人中了箭,请外科医生治疗,医生将箭杆锯了,即索谢礼,问他为什么不把箭头拔出?他说:那是内科的事,你去寻内科好了。这是一段相传的故事。
现在各级机关,与夫大办家事,都是用这种方法;譬如批呈词:“据呈某某等情,实属不合已极,仰候令饬该县知事,查明严办。”“不合已极”这四个字是锯箭杆,“该知事”是内科。抑或“仰侯转呈上峰核办”,那“上峰”就是内科。又如有人求我办一件事情,我说:“这个事情我很赞成,但是,还要同某人商量。”“很赞成”三个字是锯箭杆,“某人”是内科,又或说:“我先把某部分办好了,其余的锯箭杆,并不命其寻找内科的,也有连箭杆都不锯,命其径寻内科的,种种不同。细参自语。
做饭的锅漏了,请补锅匠来补,补锅匠一面用铁片刮锅底煤烟,一而对主人说:“请点火来,我要烧烟。”他乘着主人转背的时候,用铁锤在锅上轻轻的敲几下,那裂痕就增长了许多,及主人转来,就指给他看,说道:“你这锅裂痕很长。上面的油腻了,看不见,我把锅烟刮开,就现出来了,非多补几个钉子不可。”主人埋头一看,很惊异地说:“不错!不错!今天不遇着你,这口锅子恐怕不能用了。”及至补好,主人与补锅匠,皆大欢喜而散。
郑庄公纵容共叔段,使他多行不义,才举兵征讨,这就是补锅法了。历史上这类事情是很多的。有人说:“中国变法,有许多地方是把好肉割了下来医。”这就是变法诸公,用的补锅法,在前清官场,大概是用锯箭法。民国初年,是锯箭补锅二法互用。
上述二妙法,是办事的公例,无论古今中外,合乎这个公例的就成功。违反这个公例的即失败;管仲是中国的大政治家,他办事就是用这两种方法,狄人伐卫,齐国按兵不动,等到狄人把卫灭了,才出来做“举灭国继绝死”的义举,这是补锅法;召陵之役,不责楚国僭王号,只责他包茅不贡,这是锯箭法。那个时候,楚国的实力,远胜齐国,管仲敢于劝齐桓公举兵伐楚,可说是把锅敲烂了来补。及至楚国露出反抗的态度,他立即锯箭了事。召陵一役,以补锅法始,以锯箭法终。管仲把锅敲烂了能把它补起,所以称为天下奇才。
明季武臣,把流寇围住了,故意放他出来。本是用的补锅法。后来制他不住,竟至国破君亡。把锅敲烂了补不起,所以称为“误国庸臣”。岳飞想恢复中原,迎回二帝,他刚刚才起了取箭头的念头,就遭杀身之祸,明英宗被也先捉去,于谦把他弄回来,算是把箭头取出了,仍然遭杀身之祸,何故?违反公例故。
晋朝王导为宰相,有一个叛贼,他不去讨伐,陶侃责备他,他复信说:“我遵养时晦,以待足下。”侃看了这封信笑说:“他非无非是‘遵养时贼’罢了。”王导“遵养时贼”以待陶侃,即留着箭头专等内科。诸名士在新亭流涕,王导变色曰:“当其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对泣”。他义形于色,俨然手执铁锤,要去补锅,其实说两句漂亮话就算完事;怀念二帝,陷在北边,永世不返,箭头永未取出,王导这种举动,略略有点象管仲,所以历史上称他为“江左夷吾”。读者如能照我说的方法实行,包管他成为管子而后的第一大政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