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凝聚力建设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并非一蹴而就。在构建团队的凝聚力的时候,要结合团队所处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切忌东施效颦。通过加强人本管理来提升团队凝聚力。
1选好人,才能用好人
引入案例:华为选择良才的方法
华为招聘员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社会招聘,另外一种就是校园招聘。对于营销人员来说,华为更热衷于用校园招聘的方式进行人才的选拔。华为的校园招聘是很专业的,而且已经形成了自己的招聘模式。
校园招聘第一步:校园推介会
每年的11—12月份,华为都要在全国高校密集的城市举行推介会。推介会是华为和学校联手的结果,由于现在就业形势严峻,而且华为又是可以在毕业生中呼风唤雨的企业,学校愿意为华为提供一个舞台。而华为为了招到优秀的毕业生则费尽了脑子,想在第一时间进入名牌高校,巴不得把优秀的人才都网罗在华为的旗下。推介会上也是很有讲究的,一般的流程是先介绍华为的基本情况,包括产品,公司现状,企业文化等。然后是安排一两个华为近年招聘的新员工对参加招聘会的人进行有关自己在华为如何成长的演说,演讲者口若悬河很有煽动性。最后就是接收简历了。在推介会中,细心的华为人会给参加推介会的毕业生每人提供一瓶矿泉水,让人觉得华为是一个非常优秀而且富有人情味的公司。
校园招聘第二步:笔试
面试在华为校园招聘中的环节分量最大。一般来说,华为的招聘人员在收来的简历中选取一些符合公司要求的毕业生,并通知他们来笔试。
笔试主要是专业知识和个人素质测试。目的是考察应聘者对基本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聘者的个人素质,包括智商、情商、个人素养等。试题早在华为招聘大军出发前就已经准备好了。试卷的设计是华为人力资源部组织专业人员设计的。复试只要按照一定的流程做就可以保证万无一失。
校园招聘第三步:面试
经过笔试的选拔,华为会通知笔试成绩不错的毕业生来参加面试。面试的主要目的是确认应聘对象的能力是否与公司的要求相符。面试的内容涉及专业知识、个人的知识面和个人素质。作为一个应聘华为公司市场部的毕业生,华为面试的主要内容就会涉及该生对营销理论的掌握程度、个人心态、基本的业务素质。华为希望挑选一个有理想能吃苦,能够尊重别人并能自重,且谦虚能容纳别人的人加入他们的团队。
面试会有好多次,因为一个面试官不可能对应聘者进行完全的了解。对于销售人员的面试来说,一般开始的时候面试的是专业知识方面的,面试官也是华为招聘大军中的市场部抽调过来的人。接下来的面试是有关个人素质方面的,面试官主要是人力资源部的专家。最后环节的面试官是市场部里的中高层人员,他们拥有最终的决定权。
整个面试过程要持续2—5天,有的可能更长。应聘者需要有耐心,还要做好充分的准备。
校园招聘第四步:公司考察和聚会
面试合格的应聘者会被招聘人员组织参观华为在本地的公司,或者被邀请到一家星级饭店洽谈。在此过程中,应聘者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华为,而华为也希望自己可以表现得非常优秀。从而吸引那些优秀的学子加盟华为。这个环节中的一个必演节目就是现场签协议。华为要在竞争对手招聘之前就把人才圈到自己的怀里,不给竞争对手任何喘息的机会。
闯过以上四关的毕业生,只要不发生什么意外,他们就能在毕业之后带上毕业证、学位证、派遣证到华为公司报到。
人才是宝贵的资源。一切问题,归根到底,都可以归为是人的问题。毛泽东先生说:“领导者的首要职责是选对人,用对人。”若能选拔一个有洁癖的人做清洁工,比找一个普通人通过培训、考核、监督等制度管理要强很多,足以说明选人的重要性。这要求领导者要有识别人的能力。识别人不仅仅只是看一盆鲜花美丽的部分,还要看这个人的学历、能力、资历,也就是看它的枝叶、它的根,更要看重这个人的潜在素质。个人的潜在素质往往能决定他的工作态度、工作激情和工作绩效。有一个企业家说:“在重要的岗位上选错一个人,与选错了配偶一样叫人后悔不迭。”任人唯亲,不能广纳人才,择优录取,这种现象在很多领导者身上还不同程度的存在,这是作为一个优秀的领导者的大忌。这样做会无法建设良好的企业文化,凝聚团队力量。
选人是企业运作的根本所在,选人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作为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才的选拔应遵循以下五项原则。
(1)坚持“德才兼备”的原则
人才的选拔必须把品德、能力、学历和经验作为主要依据,从态度着眼、能力着手、绩效着陆;在细节方面发现,从大事方面把握,争取开发和培养“德才兼备”的能人。
(2)坚持高度重视的原则
企业的主管领导者要把人才问题当成一种战略来考虑,授权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成立由高层管理人员、企业专才和技术人员代表组成的专门评选机构,根据企业发展的需要,制订出严格的评选标准和要求,由人力资源部具体负责,严格按照程序来执行。
(3)坚持多渠道选拔人才的原则
信息时代的到来给企业人才的选拔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按照自己的实际需要,通过人才市场、报刊广告、互联网、猎头公司、熟人介绍等多种有效的人才招聘渠道,招聘到自己需要的人才。
(4)坚持运用科学测评手段选拔人才的原则
科学技术的进步推动了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通过利用科学的测评手段,如专门测评软件、面试、笔试、辩论等,了解人员的素质结构、能力特征和职业适应性,为量才用人、视人授权提供可靠的依据。为了实现原则规范,细则灵活,人力资源管理者可以采用“走动式管理”模式,这种模式可以协助管理人员事先客观了解企业员工的各个方面,为选拔人才的公正性提供事实依据,不拘一格使用人才。
(5)坚持按工作性质和岗位特点选拔人才的原则
最重要的是搞好企业的人力资源规划,搞清楚企业各岗位人员的现状、需求状况和具体要求,针对岗位特点和工作性质的需要而进行人才选拔。要做到岗有所需、人有所值。
2用重金“买”能人
引入案例:森达集团高薪聘能人
森达集团是位于江苏一个并不富裕地区的小企业,但为什么不过十几年的时间就创造了一个庞大的“森达帝国”,击败了许多原来名声显赫的国有企业,成为中国皮鞋第一品牌?就是因为重视“能人”。
森达总裁朱湘桂偶然得知台湾著名的女鞋设计师蔡科钟先生莅临上海,并有在大陆谋求发展的意向后十分高兴,第二天即赶赴上海去见蔡科钟。经过促膝长谈和多方了解,确信蔡先生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打算聘用蔡先生,但蔡科钟先生要求年薪不少于300万元。朱湘桂尽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还是吃了一惊,聘用一个人,年薪300万元!但他还是下了决心聘用他。
聘用蔡先生的消息传到森达集团总部,顿时掀起轩然大波,上上下下一片反对声,有的说,他是有能力,但年薪太高,我们的员工等于替他挣钱,不合算;有的说,蔡先生是台湾人,以前只是听说他很厉害,但到底怎么样,适不适合大陆的情况,不好说,等他的本事显出来再谈年薪也不迟;还有的说,东河取鱼西河放,实在没必要。但朱湘桂认为,要想留住一名人才,必须给他提供有竞争力的薪酬,实行与众不同的待遇。他向员工们解释说,聘请蔡先生这样的国际设计大师,能够不断推出领导消费潮流的新品种,占领更大的国内外市场,使森达品牌在国内国际叫得更响。
蔡先生上任后,以其深厚的技术功底、创新的思维和对世界鞋业流行趋势的敏锐感觉,把意大利、港台和中国内地女鞋融为一体,当年就开发出120多种女单鞋、女凉鞋和高档女鞋等新品种。这些式样各异的女鞋一投放市场,立刻成为顾客争相购买的“热货”。一年中,单蔡先生设计的女单鞋就为森达赚回5000万元的利润。
一些开始议论蔡先生年薪太高的人,在事实面前,连连点头,年薪300万元留住一个难得的人才,值得。
在市场经济形势下,越是高层次的人才就越需投入大的资本。一些企业管理者虽然也渴求人才,但却不愿意支付较高的薪酬;而且,他们也会自我安慰说,没有那么高素质的人才,企业还不是照样运转和经营?其实他们没有认识到高素质人才的潜在价值。这样,他们在激烈的寻才“大战”中往往难以吸引真正的“千里马”;即使寻到了称心的“千里马”,不舍得上等的“草料”也还是难以留住,时间一长,“千里马”就会跳槽而去。
也许有人认为这种用重金“买”来的人才不可靠,而且代价也大。很明显,这样的理念已经不适应今天的竞争需求了。现代市场经济中重金聘人才是最直接、最便利的得到人才的办法,美国抢夺人才最有力的方法就是给予人才丰厚的报酬,所以美国拥有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不可否认,用重金“买”人才虽然只是用利益来引诱人才流动,但更重要的是这能让人才感到你重视他的作用,觉得他的价值大,他由此也会从利益的另一端出发去思考问题,会对重视他的公司产生趋近的意识。只要在以后的日子里继续注重尊重人才、爱护人才,这种重金“买”来的人才同样是很可靠的。
管理者在具体实施引进关键的高级人才时,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确保所聘人员是公司真正急需的高级人才。倘若公司支付重金聘到的员工能力不足,无法为公司发展贡献力量,难以胜任所担任的职位,那么公司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
因此,在作出重大决策之前,一定要考虑清楚,公司需要哪方面的人才,所聘用的人员是否具备这方面的素质。这要求分析公司的现状,以及该人员详细的工作经历与业绩,通过对比分析,决定是否应该聘用。
(2)要量力而行。你应该清楚,聘用高级人才将大大增加公司的人工成本,如果没有足够资金支持的话,高额的人工成本将加重公司的负担。因为公司经营状况的好转、盈利的增加毕竟有一个过程,如果在这个过程未结束时公司已经无法负担人工成本,那么只能使公司的状况变得更坏。而推迟或降低薪酬水平,更会引起员工的不满,使士气降低。因此,在决定以高薪聘用人才时要先衡量一下公司的资金情况。
(3)对所聘人才要给予充分的信任,并为其提供用武之地。高薪聘得人才后,要充分发挥其“外来优势”,为其提供必要的条件,使他能够施展才华为企业的发展开拓更广阔的天地。
(4)对象务必看准。在人才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难免会有一些徒有虚名的庸夫,因此,必须对其作一番认真考察。
3形成平衡互补的人才结构
引入案例:人才互补的SUN
对于那些熟悉SUN的人来说,将这个公司的名字和斯科特·迈克尼利联系在一起是一件理所应当的事情,但这位CEO自己最反对强调他个人的作用。SUN的CEO劳瑞·艾力森说:“斯科特所做的事情之一就是用一些极佳的人选来弥补他的领导缺陷,围绕在他身边的不是一群唯唯诺诺之辈。”
迈克尼利旗下的精英们对SUN的大小决策都有发表意见的机会。迈克尼利本人非常看重大家的意见,即便是他本人与大家的看法正好相反时也依然如此。1987年,迈克尼利反对靠提高价格来冲抵不断攀升的成本,但最后还是按照大多数人的意见,将价格进行了调整。迈克尼利的同胞兄弟将他的这一特点归于他们的家庭环境。他们的父亲在家中实行的就是“集体领导”。人们往往认为,征求大家的意见会造成时间上的拖延,但SUN成功地避开了这个陷阱。1987年从苹果计算机公司转到SUN的财务总监杰斯夫·格瑞兹诺说:“这里的决策过程比我工作过的任何地方都要快,甚至比苹果公司还要快。”
像任何一个非常成功的CEO一样,迈克尼利靠培养和协调各种高层人才来壮大公司的人才队伍。在SUN,两个完全不同类型的人为公司作出了不可或缺的贡献:总经理爱德·扎德和首席技术专家比尔·乔伊。
扎德可能是在SUN的执行官中唯一能在体育比赛中与迈克尼利相比的人。
扎德是希腊和波兰移民的儿子,在纽约布鲁克林区这个大熔炉里长大。在这个区里孩子们要么学会打架,要么盼望能尽快搬到郊区去住。扎德的父母在他12岁时真的搬到郊区,这对这个不好管束的孩子来说,算是一种调教。
扎德的朋友给他起了“快爱德”这个绰号,因为他们觉得他充满了活力、智慧和不懈的竞争意识。这些特点是他和迈克尼利共有的。正因为如此,迈克尼利不惜花6年时间将扎德从阿波罗公司撬来。在许多方面,他又和迈克尼利很不一样,《福布斯》的丹尼尔·李扬说:“他(扎德)保持低调、精心策划、有节制,而迈克尼利则好张扬、透明和毫无规律。”
迈克尼利“定下目标”后,由扎德去具体实施。SUN的首席财政官麦克·莱曼也有类似的评价:“斯科特有远见,有领导才能,他很善谈。爱德·扎德则好一些,谈得较多的是客户、市场和直接的机遇。”
迈克尼利简短地总结了这种不同:“我更关注长期,爱德更关注短期。”
比尔·乔伊,这位SUN杰出的、反传统的哲学家、不断创新的首席技术专家和直截了当、讲究实用主义的爱德·扎德完全不同。事实上,乔伊选择生活在云中:他在科罗拉多州的洛基山脉滑雪城爱斯本工作,据说是为了避开硅谷的交通和SUN的会议。
乔伊和迈克尼利是四个创始人之中仍留在该公司的两个,他们俩都是被另外两个创始人招来的。乔伊在加州大学取得了硕士学位,是四个创始人中唯一没有获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的人,但他也是为SUN今天的成就作出贡献最大的,这是因为他在电脑及各种电子装置的网络化研究上取得的成就。网景公司的创始人马克·安迪森说:“他所做的将产生深远的影响。据我所知,他是唯一一个同时设计了微处理器、为一个新运营系统编码并发明了一种计算机语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