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父与子
夜深人静,万籁俱寂。
李闻仙以玄门道家正宗的起手式,捏了一个手印,跏趺而坐,五心朝天。渐渐的,就进入了一种玄之又玄的状态。
若是谁人能够做到“夜视如昼”,定然能够看到,一缕缕清气在李闻仙周身缓缓游走,不循着任何经络,偏生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来。让这个双目微闭,抱元守一的少年,多出了一种出尘的气质。
这正是是迈入了道家修炼入门的“入静境”,心灵平和通达、生命磁场外放、契合天地运转、调和阴阳而生的景象。
若是天河真人在此,一定会惊讶不已。一日之内破镜,怕是仙道十三宗中,最优秀、最天才的弟子也不过如此。
有如此妖孽般的资质,气运不足的短板,便不再是问题了。仙道之中,多的便是养气之法。了不得以门派气运,补上弟子气运,待弟子修为增长,自然能够增益门派气运。
昔年的魔道大教“幽冥教”教主柳画生,在南召河边偶然遇上一个少年。不知为何,这位魔道巨擘竟然与少年颇为投缘,询问之下得知少年曾经在仙道大宗溟沧派当了三年杂役弟子,少年虽然天资奇高却气运不足,被师兄弟嫉妒陷害,而溟沧派长老因其气运不足反将少年逐出师门。
柳画生大笑道:“如若是修仙全凭气运,又如何问天夺命?”便将少年收为记名弟子,于河边传法三日后离去。
不料几年之内,幽冥教遭受正道“八大家”大举攻击,北孟山总坛被打破,教中二使者、七护法均战死,圣女燕马儿被俘,教众死伤惨重,柳画生本人尸解而去,不知踪影。偌大的幽冥教就此烟消云散。
然二十余年之后,一个自称柳画生弟子的年轻人,手持幽冥教圣器白骨舍利,倚仗无上魔门大法“地狱红莲焚世经”,只身潜入蜀山鹰愁涧,救出魔教圣女燕马儿。并于重阳之日,北孟山之巅宣布重立幽冥教!
重立幽冥教之日,仙门正道再次来袭,却被李清水联合四大魔宗拦截,战于渭水之上。
这边是后来被称作决定仙魔两道百年气运的“渭水之战”!
是役,风云变色,天崩地沉,虚空崩毁,山峰断裂,血染大地,渭水为之不留。
柳画生的年轻弟子,与坐骑暗黑鸾凤,一人一宠,连败正道宗主级人物十七人,擒三人,逼得太禅寺洗心禅师自爆金身,溟沧派掌教齐云升自爆元神。
此人便是当今魔道第一人李清水!一身魔功惊天动地,让正道莫可奈何。他重立幽冥教,却不当教主,道是要留与柳画生转世之身。
又五十年后,柳画生转世之身重修至元神级数,回归北孟山,李清水果然将教中事务全部交付与他,尔后隐居北孟山神秀峰。
据悉,渭水之战后,溟沧派上下得知李清水竟然是自家派中弃徒,悲愤莫名。战后,副掌教秦牧野亲自出手,一道符诏将昔日与李清水有怨的长老、弟子等十余人全部贬入畜生道。
这便是一个低气运之人逆袭的典型例子。
此战后,许多门派,对选择弟子时,对气运这一关放松了很多限制。但是,若要选择,修炼中人选择弟子时,还是多选择气运高之人。
无他,气运高的人,天生便占有优势。出门有奇遇,遇难有帮手,陷杀阵得生机,修行破瓶颈也更为容易。便是与人相处,也更容易获得好感。
李清水的例子,毕竟千年无一。也许,李闻仙会是第二个?毕竟,他们都是姓李的呀。
一夜无话。
次日,当太阳的第一缕光辉划过长空时,李闻仙若有所觉,张开双眼。虽然一夜未眠,但却精神矍铄,浑身上下仿佛有用不完的精力和力气。心智空明,耳中甚至微闻水流之声,甚至院门外小路上行人的脚步声,都分外清楚。
细细品味修炼之时,不但是身体感觉清爽舒畅,神魂更是如吃了人参果一般,飘飘欲仙。在这样一种状态中,修炼,不能说是吃苦,而是享受。
“终于明白为什么那些和尚道士,能够动不动闭关多少年了!”
亲身体验了道家法术的神奇,向道之心不由的更加坚定。成仙做佛,大概是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的情结吧!
这时,到了清晨,朝霞如火,太阳渐渐升起!
听着院门外脚步声渐重,李闻仙微微一笑。
拿起书本,“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朗朗的读书声响起。
“嘎吱!”木门打开,一个中年人拿着食盒走了进来,长脸黑须,却是父亲李常善。
他昨日罚李闻仙禁足一月,虽然李闻仙态度恭谨,但他还是担心李闻仙叛逆心理,故而今早亲自送饭过来,也有考察之意----平日里都是母亲黄氏来做的。
唉,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李闻仙佯惊道:“咦,怎么今日父亲大人亲自给孩儿送饭,岂不是折杀孩儿也?”装着忙不迭地迎上。
李常善见儿子读书,心中满意,点了点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仙儿,你读了多久了?”
“回父亲,孩儿读了一个时辰了。”
“很好。且来吃朝饭。吃了再读不迟。”
李闻仙答应一声,就吃了起来。
朝饭较为素淡,两个馒头,一碗粥,一个鸡蛋。
不多时,便吃完了。
李常善坐在一边,打量着儿子。隐隐地,觉得儿子有了一点不同,而究竟是什么不同,却又说不上来。
俗话说,“知子莫若父”,而自己对这个儿子,还真是捉摸不透。
说他傲气吧,偏生又十分恭谨,说他没脾气么,又偏生有一股执拗。自小便与普通孩子不同,不哭不闹,读书也是举一反三,许多见解连自己都比不上……
只是一点,这孩子遇事冷静,似乎跟所有人都有一种疏离。尤其是三年前,考中了童生。他便要独居小院,说是要清净读书,自己竟然也答应了他。
从此,自己对儿子的管束便更少了。
也许是自己亦不过是童生,在读书方面教训儿子实在没有底气……
众多亲戚朋友,对儿子是赞叹不已,而对自己这个老童生,总是一笑而过。也是,自己年近四十,还是个童生,科举之路能走多远?
自己平日不愿见儿子,是不是因为自己不如儿子,而产生了嫉妒心理呢?
想至此处,自失一笑,自己嫉妒儿子,这怎么可能?
看着安静吃食的儿子,相貌清秀,身形挺拔,眉宇间隐约有着自己的影子。
忍不住轻叹一口气,“儿大不由爷,崽大爷难做”,果然如此!
“父亲何故叹气?”李闻仙正好吃完朝饭,垂着手走过去。
“为父忽然想到光阴易逝,年华易老。想当年我中童生试,不过二十多岁,仙儿你尚未出生。不料十多年,竟然一晃而过。为父多年蹉跎,着实可叹!”
“爹爹,孩儿听说‘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也许爹爹不过一时时运不济罢了。这科举进士,实在犹如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爹爹您闲居乡下,饮酒看花岂不是更好?”李闻仙开解道。
“仙儿你不必安慰。自家人知自家事。我资质驽钝,中不得秀才,也不冤枉。但是你却不同。”李常善说到此处,顿了一顿::“你天资高、悟性强,前程远大。是我李家的希望,却不能像我一样,蹉跎年华!”
“父亲说的,孩儿都记下了。孩儿绝不会辜负父亲大人的期望。日后定然要攀宫折桂,光耀门楣,以报父母。”李闻仙点点头,走科举之路,本来就是一个顺带的目标。只要不与修仙冲突,考个秀才、举人、进士又如何?光宗耀祖,让父母过上更好的生活,承担好此身因果,也去了后顾之忧。
“仙儿你有如此志向,为父很是欣慰。”李常善喜道。“多日不曾考教你的学问,今日为父考你一考如何?”
“请父亲出题便是。”
“嗯,若是探讨经义,只怕我还比不过你。今日便考校这个,”李常善一指那本《大学》,“你背了多少?”
“父亲,《大学》内的每一篇,孩儿都能背下了。”这不是吹,《大学》作为四书之一,是必考内容,寻常童生也能够背下。
“不不不,我说的是整本一起背。”李常善露出微笑,这个明显难度大,除非是多年的宿儒,否则一般人还真背不了。
“这,容孩儿一试。”读了多年,印象还是有点的。
清清嗓子,大声念了起来: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
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壹是皆以修身为本。”
……
初时,还有几分生涩,背到后来,那些章节便像跳到眼前一般,轻松地背了下去。甚至包括一些译注,都照背不误。
李常善开始还带着笑,背了一刻钟后,眼睛越睁越大,天,这真是我儿子吗?深感自豪的同时,一股淡淡的落寞也涌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