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文会”初试很快结束,入围名单也随之揭晓。
项少华、洪江涛、陈墨林等人赫然在列。嗯,还有一个李闻仙。
很默契地,每个县都是四个人入围。这其中如何操作,很是考验了裁判柴鸿升、县尊朱永新,以及另外两位名望之士的功力。
不过,公正地来讲,入围的人才学还是比较让人服气,基本没有什么黑马。他们做的诗,也被贴出来,供人欣赏。不过初试并不排名,只是以姓氏笔画排列顺利,一个丁姓秀才高居第一,不由大是得意。
一干学子围着张贴出的诗词欣赏,品评,虽然心里多多少少有一点嫉妒和羡慕。
初试不分名次,但项少华的诗作,却被贴在了显眼的第一位。钟筝、黎波起、朱超群等人嬉笑连连,桃源县的才子们也深感“与有荣焉”。
林玉麒唉声叹气,他虽然勉强入围,但其诗文跟项少华一比,自家都感觉到了差距,不由大感沮丧。
就在士子们在欣赏、评点诗词之时,蓦然一曲琴声,从太昌河之上传出,如珠落玉盘,窃窃私语,婉转动听,闻之令人神清气爽,简直是天籁之音。
这琴声,仿佛很低,但是,望江楼中众人,竟都能听得清清楚楚,如在耳边响起。
众才子听得琴声,竟然不再讨论,渐渐安静下来。
一曲完毕,良久,如浪花般的赞美声、惊叹声响起:
“世上竟有这般琴声!简直不敢相信!”
“音律如此纯美,那是谁在弹奏?”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难得几回闻!”
“这琴声,太美啦!我想融化在这美妙琴声中!”
“赶紧去看,是谁在演奏!”
项少华越众而出,拍了拍手:“众位,稍安勿躁。是冀州小花魁张媛媛到了!”
“真的是张媛媛?太好了!”
“早就听闻项兄有请此女,我还一直不敢相信呢!”
“要是能够与张媛媛姑娘交流一番,今生也就无憾了!”
“也只有项兄这样的才子,才能请得动小花魁吧!今日咱们可真是沾了项兄的光啊。哈哈!”
谈笑声中,画舫靠岸,一身丽装的“小花魁”张媛媛在众人期盼的目光中,袅袅婷婷地走将上来。
------
“为什么她要带着面纱?”望江楼三楼,一个学子看着张媛媛从眼前经过,径自走向四楼,芳姿妙曼,香气袭人。可惜蒙着面纱,看不见面目。但从曼妙的身形,飘扬的如瀑长发,走路的姿态来看,应该是个绝代的美人儿吧!
旁边的学子白了他一眼,“你真是傻叉啊。小花魁是谁都能看的吗?有本事你初试入围啊,到四楼她就摘了面纱了!她的美丽,是给有才的人欣赏的!”
“要怪,就要怪你自己读书不用心!学渣还谈啥地位!”
“书中自有颜如玉!原来夫子没有骗我!我明白了,会作诗还能有这种待遇!”一个学子激动道,紧握拳头,似是下了某种决心。
“我一定会用功读书,然后写出惊世诗词来的!张媛媛,女神啊,你等着我!”另一个学子大喊,泪流满面。
旁边的学子连忙走开几步,一副“我们不认识他”的表情。
……
四楼,众学子已经准备就绪。只见门帘轻晃,香风飘动,陡然闪进来一位美人,立刻将满屋人目光吸引了过去。李闻仙抬头望了几眼,心里也不由得喝彩一句,柳叶眉,丹凤眼,细腰如柳,袅袅娜娜,这容貌果然是娇艳如花,“小花魁”的名头果然不虚。便是作为裁判的几位名望之士,以他们花甲古稀之年,古井无波的心境也产生了一丝波动。
朱县尊含笑招呼道:“这位就是张媛媛姑娘了,舟车劳顿,想必也是乏了,请坐。”
张媛媛迈着小步走上前,福了一福。轻启丹唇道:“奴家听闻永和县、武邑县、桃源县的才子们,举办三县夏至文会,奴家虽然身在贱籍,却是最喜欢诗词的,故而连夜前来,一来是一睹我冀州才子的风采,二来么,奴家却想求取优胜者赐下一首诗词,以便奴家以及姐妹们传唱。”其语如黄莺春啼,说不出的好听。
“各位才子们,久闻张姑娘擅长诗词歌赋,不输男儿。你们可要加把劲儿了。”朱县尊笑道:“青楼传唱,那可是天下扬名的事儿啊。”
众学子一听,大为振奋。正所谓“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如果自己写的诗词作品,能被评委看中,能够被美人青睐,传诵出来,那么名气自然滚滚而至。
至少冀州一地,是不愁名声不响的了。
名声,是一种欲望,更是一种认可。
“人过留名,雁过留声”,文人雅士,熙熙攘攘,所为何来,还不是一个名——
“今日作品最优者,日后到了冀州城,若是有意,可来“沉香楼”与奴家谈论诗词歌赋,奴家绝不推辞。”张媛媛又抛出一个大杀器,这简直是赤裸裸的诱惑啊。
“张姑娘,在下一定竭尽全力,为张姑娘而战!”一个声音响起,却是林玉麒。
他见得张媛媛前来,十分激动,只差没喊出:“张姑娘,是我!你还记得我吗?我是林玉麒,我们见过面的啊……”
张媛媛冲他点点头,笑靥如花,林玉麒犹如电击,浑身酥软。喃喃道:“她记得我,她记得我!我就知道她欣赏我!我这种相貌出众,气质不凡的男人,她怎么会忘记?”
“哦,对了,奴家听闻永和县出了个才子‘李边寨’,《从军行》一诗被赵大宗师赞为‘再无边塞诗矣’。这位‘李边寨’可在诸位才子之中?”
众人的目光迅速聚焦,李闻仙无奈举手道:“张姑娘好,在下便是。”
“原来你便是李边寨?果然如传闻一般,俊得很呢。李哥儿,你声名远扬,想必今日定能力压群雄夺得第一,奴家可是很看好你哦。”抿嘴一笑,极尽芳妍。
看好我?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啊。
若是不声不响,作不出好诗来也没什么。偏偏此话一出,顿时李闻仙便成了一个焦点。等会儿做的诗词只要稍显平庸,或被其余人的诗压了下去,那就有得嘲笑;要是再差一点,只怕就要被大肆贬损,成为鱼目混珠之辈。甚至那首《从军行》都要被质疑了。
此女是跟我有仇?看着上座的妙曼身影,言笑晏晏,却分不清说这些话是有意还是无意。不过李闻仙也是有灵觉的人,周围数十道带着敌意的目光倒是真真切切感受到了。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何况美色当前呢。
“咳咳咳咳,好了,大家肃静,出题了。”却是一位裁判评委,见文会就要跑题,忍不住出言制止。
文会出题一般较为随意,大都是临时出题,以示公正。若是一个裁判,自然由裁判决定。若有几个裁判,则商量后决定。或几位裁判各自出题,由另一人抓阄决定题目。
柴鸿升问道:“今日文会题目,诸位可有个章程?”
一位名望之士道:“三县学子,来自各地,不如让他们吟咏各自家乡风物,便是题目。”
另一位名望之士道:“咱们这几个县,风物各自不同,吟咏起来也大有差异,却是不利于评判。不妥不妥。”
“府试、乡试将近,不如以‘志向’为题,如何?”
“此题过于空乏,老生常谈,也是不妥。”几人商议了数个题目,均不能通过。
柴鸿升看了一眼张媛媛,忽然笑道:“有了!今日张姑娘操琴而来,琴声清越,我等俱有耳闻。不如便以‘闻琴’为题,如何?”
“此题大妙!”朱县尊赞道。另外两位宿老也连连点头。
柴鸿升暗暗松了一口气,瞥了一眼坐在考生席的项少华,后者正襟危坐,眼观鼻鼻观心,风轻云淡模样,似乎成竹在胸。
不远处,那位永和县神童,赵大宗师的门生李闻仙,却在不急不缓地磨墨,神情极为轻松随意,波澜不惊的模样。
“题目已出,此番谁能胜出,技压三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