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守仁(王阳明)简介
王守仁(1472-1528年):中国明代哲学家、教育家、文学家和军事家。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筑室会稽阳明洞,一说是因被贬贵州时曾于阳明洞(在今贵阳市修文县)学习,故自号阳明子,世称阳明先生、王阳明。是朱熹后的另一位大儒,“心学”流派最重要的大师之一,被称为“明朝第一人”。
王守仁生于明宪宗成化年间,父王华在成化十七年(公元1481年)中了状元,全家移居北京。他于弘治十二年(公元1499年)28岁中进士后,在京师任刑部云南清吏司主事、兵部武选清吏司主事,并主考山东乡试。弘治十八年,先生“专志授徒讲学”,和湛甘泉结交,“共以倡明圣学为事”。
正德元年(公元1506年),因弹劾宦官刘瑾,被廷杖四十大板之后,谪为贵州龙场驿丞,3年中思想大为升华,领悟“格物致知”之旨,渐成体系,故而此地被后世天下人誉为“王学圣地”。
正德十一年,升任都察院左佥都御史,巡抚南赣,平定漳州多处匪徒暴乱。正德十四年,率部镇压福建地方叛乱,于丰城途中获悉宁王反,即返吉安起义兵,水陆并进直捣南昌,连下九江、南康,费时35天,平叛擒朱宸濠。抵杭州献俘,因宦官许泰、张忠谗言,非但无功,反遭诬获咎。宦官张永设法为其得以免祸,即称病居西湖净慈寺、九华山诸寺院。
正德十六年初,始于南昌揭示“致良知”学说,终完成“心学”理论体系。嘉靖四年(公元1525年),在余姚中天阁讲学,门人300余,并作《中天阁勉诸生》文书于壁。
嘉靖六年,受命镇压两广数地瑶族、僮(壮)族叛乱,翌年秋平定。时肺病剧发,上疏告退,不久卒于江西南安府大庾县青龙浦舟中,享年56岁,归葬于浙江绍兴兰亭。隆庆二年,皇帝再诏赠之为“新建侯”,谥“文成”,颁铁券。穆宗皇帝在券文中说:“两间正气,一代伟人,具拨乱反正之才,展救世安民之略,功高不赏,朕甚悯焉!因念勋贤,重申盟誓。”
王守仁遗著有《王文成公全书》38卷,其世界观与人生观均载于《大学问》一文中,《明史》中有其传。
王守仁30多岁开始讲学授徒,前后达25年之久。他每到一处任职,都修建书院,倡办社学,利用从政之余进行讲学。谪居贵州龙场驿时,建龙冈书院,主讲贵阳书院;巡抚江西期间,立社学,修濂溪书院,集门人于白鹿洞讲学;总督两广军务时,办思田学校、南宁学校和敷文书院。退职回乡期间,先辟稽山书院,后办阳明书院,并讲学于余姚龙泉山寺,各地学者云集,环坐听讲者达数百人。他的办学、讲学活动,对明代书院、社学的发展起了一定的推动作用。阳明主要弟子及后学有王艮、徐爱、方献夫、黄绾、王畿、聂豹、罗洪先、何心隐、徐阶、唐顺之、黄宗羲、李贽等。
王守仁继承和发挥了宋代陆九渊的“宇宙便是吾心,吾心便是宇宙”的思想,把“心”看成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否认客观存在的真实性。他说的“心”,亦称“良知”,又称“天理”。“心即理”说是他世界观的核心,也是他论述教育问题的理论基础,故人称之为“心学”。
王守仁主张做学问在“明白自家本体”、“不假外求”,即不必通过外界事物来求得知识。强调“夫学,贵得之心”。认为学习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对朱熹“为学之道在穷理,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六经之实”都在“吾心”之中,单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心学”是根本,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寻求方法而已,犹如跛人需要拐杖,只是为了帮助走路一样。因此,他反对盲从典籍,重视独立思考。提出只要“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相反“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
王守仁主张施教要照顾学生的心理发展水平。他认为,一个人从婴儿到成人有其发展的阶段性,比如种植树木,须栽培得宜,“从本原上用力渐渐盈科而进”,才能取得成效。他提出人的资质是不同的,施教须“随人分限所及”,因人而异,不可躐等;人的才能也互不相同,使他们“益精其能”,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
王守仁十分重视儿童教育,认为传统的一味督责、鞭挞绳缚的教育方法,使儿童“视学舍如囹狱而不肯入,视师长如寇仇而不欲见”。正确的童蒙教育,应该考虑到儿童的心理特点,像园丁栽培花木一样,通过“诱之歌诗”、“导之习礼”、“讽之读书”,培养儿童的道德、情感,发展儿童的智慧,增进儿童的身体发育。在学习内容和次序的安排上,规定“每日工夫,先考德,次背书诵书,次习礼或作课仿,次复诵书讲书,次歌诗”,注意动静搭配,使儿童“趋向鼓舞,中心喜悦”,而“乐习不倦”。
王守仁的教育思想,对打破程朱理学教育的束缚,启发人们的思想,有一定的意义。他提出的根据年龄和程度的区别而因材施教,分别施行灵活简明的、容易为人接受的教育方法,为后来的教育家所吸取。
作为明朝中叶的王守仁,对流行已久的程朱理学提出批评,认为程朱理学讲求的品德修养和现实严重脱钩,应该将教育目的放在“致良知”,即掌握辨别是非的能力,作到“省查存养”,时刻对自身和外界进行是非错误的辨别。王守仁还主张对于萌芽教育,要顺应孩子的“乐嘻游而惮拘检”之情。所以他被誉为“明朝第一人”。他开启了明末清初的启蒙思想教育家之革命潮流。
二、王守仁的教育思想
王守仁是明代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他多年从事教育活动,系统地阐发了教育理论,对于我国封建教育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就是对现代教育也具有较大的积极影响。
王守仁的理学思想,中继陆九渊,集我国心学之大成,由他创立的阳明学派,与朱子学派分庭抗礼,成为明代中后期一个体系庞大、门徒众多、思想活跃、影响深远的新儒家学派,在我国儒学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王守仁一生对教育十分关注,他将自己的哲学思想贯穿于他的教育研究之中,以非常独特的视角对教育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与主张,这在整个封建统治时代都是非常大胆和有创见的。王守仁的教育思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地方,例如,他强调立志、勤学、改过和责善。他认为“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衡之马,漂荡奔逸,终亦何所底乎?”此外,他还重视独立的治学精神和能力,强调教师教学的身体力行等。这些教育思想对今天的教师和学生有很好的借鉴意义。阳明心学的起点是“龙场悟道”,它奠定了王学的基石,并构建起“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的基本理论框架。倘若不经此“大彻大悟”,恐怕很难臻于炉火纯青的境界。长期以来,“龙场悟道”被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仿佛是在一夜之间恍然大悟,而忽略了以前的许多坎坷经历、哲学思考及其理论对辩。王守仁思想体系的最后完成并非产生于他那“水乡泽国”的故乡,而是产生在当时贵州修文穷乡僻壤的龙场,然而,正是这当时的“穷乡僻壤”,以它秀美的自然山水,质朴的民风,异乡的文化,净化了他的内心,培养了他的理性思维及灵感,使他的思想得到了升华。这是必然中的偶然,它与王守仁当时的处境和寂然心态有极大关系,是在特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迸发出来的思想之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