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还是不太放心,又安排猛找人把畜牧栏重新加固了一遍,坏了的木头都更换掉才安心了些。第二天老王带着狩猎队,领了几罐动物油脂,背了些木柴出发了。这次总共出动了一百多人,傍晚时分才找到牛群,它们就在离部落二十多里远的河里、河边散布着。越过它们扎下帐篷,点起篝火,准备吃晚饭。
吃过晚饭,召集大家,王立用木柴的一头沾上油脂点着火,示范了一下,要求大家都动手制作自己用的火把。等大家都做好了,王立才告诉大家,明天,除了用网外,还要手持火把,利用动物怕火的特点驱赶牛群去畜牧栏。大家不能着急,必须慢慢的来,以不激怒牛为标准。又问跟在后面的猛,要他准备屠宰牛用的几把大号石锤都准备好了没有,猛连连点头表示准备好了,人员都是杀过二十头鹿以上的老手了。到时候,杀牛绝对没有问题的。安排好守夜的警戒人员后,陆续都睡觉去了。
天一亮,大家就分组行动了起来,在牛还没有下水之前就截住了它们,慢慢的驱赶着往畜牧栏方向走。到第二天早上才全部把牛赶进畜牧栏里,接着就把小牛往木甬道里赶,原来那个木甬道用栏杆档住了,现在都拉开,小牛进了甬道就不能转身只可以前进,进了沟里放下闸门,小牛就没有什么转动空间了,两边沟上面的人,利索的用绳子套住牛脖子,两边同时多人拉住,牛头基本就被固定住了;王立用火烧了下刀尖部消下毒,用块兽皮蒙上牛的眼睛,刺破牛鼻子中间的肉,用木钉穿了过来,再用绳子穿过木钉上的孔打上结,挥手示意两边慢慢放松固定牛头的绳子,牛明显有挣扎的动作,拉住缰绳,很快牛就安静了下来。打开外面的闸门,牵着缰绳,小牛跟在后面慢慢走出了小沟,交给其他人牵往牛棚栓起来。
后面的小牛被一只只送过来,到傍晚收工的时候,已经完成七例‘小手术’。连续忙了三天,总共给二十二头小牛栓上了缰绳。第四天,赶来头成年野牛,虽然给它脖子上套上绳子,但是一直在挣扎,王立没有办法动刀。干脆甩手让猛杀了它。牛被蒙上了眼睛,猛抡起个大石锤,一下就把牛砸晕了,把牛拖上小沟,后面一个接着用骨刺刀扎破牛脖子放血,放完血就交给其他人处理去了;杀牛的过程,王立不感兴趣,离开这里往城里走去。到了牛棚那里看了看,小牛们显得还算安静;牛数量不多,整个显得很空旷。最开始的那头牛,低着头在吃着槽里的饲料,王立看了看伤口,还行吧,过几天就会愈合了。离开这里,巡视了一下建房子的工地就回了住处,洗了个澡舒服的睡着了。王立其实一直很疑惑,原来的记忆里,这种野水牛应该不会出现在这个地方,应该在更南边才对的,难道现在所在的地方不是地球,这个时代没有网络、电视、书籍之类的,跑路靠走、传话靠吼。定居的族人一般很难了解到一百公里外的实际情况。不说现在,就是前世七八十年代一些老区的老俵,一辈子也没有到五十公里外的县城去逛过。最多也就周围几个村赶集的时候走一走罢了。
等王立起床的时候已经是第二天了,王立洗漱后,到巫那里吃过了饭,坐到火塘边上和巫聊着天。巫就问到王立为什么只把小牛圈起来养,大牛就都杀了。王立想了想告诉巫,驯化动物往往需要驯化几代,一般来说主要是让动物从小看习惯周边的人,闻习惯周边的气味,听习惯周边的声音,吃习惯周边供给的饲料,习惯按照指令做出相应的动作,同时结合上一代被驯化的带领,逐渐做出适应新的生存方式的动作,并把这些尽量遗传给下一代;
如果是成年的大牛话攻击性比较强,不容易被驯化,小牛则相对容易的多。一般两三年后小牛就成大牛了,并且可以繁殖下一代了,下一代对驯化生活的周边就会更加习惯,性情就会更加温顺,这才是我们需要的畜力。
巫点了点头,又问王立鹿也可以驯化,为什么王立不打算驯化鹿,王立敷衍他道“主要是牛比较耐粗饲料,对畜养人的劳动强度压力小而已”。当然主要是猛说这群牛影响了渔业和水路运输,养小牛是顺势而为、机缘巧合罢了。其他的也可以驯养比如野鸡、野鸭、野猪、野兔等等,我们养殖它们现在主要为了肉食,那就不划算,饲养需要人工和食物,没有狩猎来的直接,鹿城外面起码有十几万只兔子,几千只鹿,牛也杀了几百头,水里有很多鱼,改进狩猎工具,获得的收获比驯养大的多。以后人多了,地盘大了,狩猎不容易了就可以依靠饲养牲畜获得肉食。巫点头表示明白了。
巫告诉王立过两天要回老部落‘由部落’快要来了,回去要接待他们,还想问下他们,能不能也到鹿城来交换。王立思索了一下,表示非常欢迎他们过来,这边也有很多交易品,另外表示鹿城可以继续增加人口,盐可以少量交易,陶器可以多些。
时间转眼过去了一个多月,王立新组织的一次拔草活动也结束了,巫传了话来,由部落再过几天就要到鹿城,他自己也将带五十个新族人过来。王立于是下令新完工的房子暂时空着,清理一些茅草屋和帐篷出来,准备安置客人。另外,把兽皮、肉干、鱼干、稻谷取出来部分晒一晒,方便几天后的交易。单独告诉青,让他做好那五十个新族人的安置工作。
猛带领狩猎队全部出动主要消灭周围的小动物,一是迅速获得新鲜肉食的储备,二是扩大警戒范围。老人们都集中制造木矛,骨矛;伐木队则被通知要多收集些做木矛的材料。另外粮食储存的山谷那是绝对禁止外人靠近的。
王立知道随着由部落把消息散步出去,必然会引起一些大部落的贪念,自己这里就必须加强安全工作了。当然这个同时也是个机遇,除了交换物品外,还可以通过他们收集一些,这里欠缺的东西和外界的信息,比如(有颜色的石头)。也可以通过他们交换人口。这是很重要的,发展农业必须的一步。人口基数大了,才方便组建军队,才能更好的保护自己部落的安全。
‘由部落’到达鹿城的时间是傍晚,老王举行了盛大的篝火大会,欢迎‘由部落’光临。由部落本认为他们游走四方、见多识广。
但是鹿城依然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鹿城那长长的城墙、可以容纳四十多人同住的大房子、糙米饭、各种蔬菜、新鲜兔肉做的烤肉、煮肉、加了葱姜盐的煮肉汤、鱼汤、肉干、鱼干、鹿皮做的衣服(皮甲),都给了由部落很强的视觉、味觉、嗅觉的冲击。酒足是没有,饭管饱没有问题的。
宾主都非常客气;王立、巫、由部落族长围坐在篝火旁,就相互感兴趣的问题进行友好的交流,对双方共同关心的问题达成了共识,出席会见的还有猛,青。由部落族长高兴的入住了,那个同时可以容四十多人的“招待所”(大房子),(这个属于王立个人的恶趣味了,)并对鹿城方面热情的招待表示深深地感谢和由衷的敬佩。
第二天,在王立的陪同下,参观了肉食腌渍的过程和那个大木槽,并认真听取了腌肉的妇女的介绍;下午,由部落族长赶到鹿城农业‘生产基地’,看到了一望无垠的稻田和绿油油的水稻,心中非常震惊。在返回的路上还遇上了采收完蔬菜的妇女们,就今年的栽种的品种、数量听取了介绍。陪同参观的有巫和青。至于存储基地(山谷)因为安全原因,是谢绝参观的(财不外露嘛!你懂的)。事实上由部落族长也不认为,值钱的东西会放在鹿城外面的。
交易活动是在第三天才开始的,肉干,鱼干,兽皮,稻谷交换了盐,陶器。但是在通婚的问题上却出现了问题,鹿城的女人不想离开鹿城,由部落反到是有三个女人要嫁到鹿城来,另外还有四个由部落的小伙子也想嫁到鹿城来。这样亏本的事情从来没有出现过,由部落族长郁闷了。晚上,由部落族长和老王、巫进行了闭门磋商,老王提出可以用物资和由部落交换人口,还希望由部落到南方多交换些人口来,鹿城很愿意出物资交换。由部落族长听明白后很感兴趣。并且愿意在几个月后再次进行交换。(看来碰上奴隶贩子了,呵呵!)
送走由部落,生活依然在继续着。青来找王立报告新族人的工作分派情况,王立此时正在查看新换来的陶器,对于新来的族人工作分派没有意见;青看到王立查看陶器的时候老是摇头叹气的,就告诉老王这些是交易品中最好的,他们带走的那些更不行。王立拿起一个开口比较大的陶器,指着陶器中部告诉青,这种左右不对称的就是泥土搅拌不均匀,胎体厚薄不均匀造成的。青无奈中带着点点委屈的告诉老王,我们自己不会制作,只能这样了。王立点了点头就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