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物理学家史蒂芬·霍金在1980年赢得了爱因斯坦奖金。此前几乎没有人相信,一个中枢神经残废、肌肉严重衰退、失去了行动能力、手不能写字、话也讲不清楚、终身要靠轮椅生活的人,凭借一个小书架、一块小黑板,甚至根本不用望远镜竟能告诉我们许多有关天体运动的秘密;更令人感到惊讶的是,他对黑洞理论有着独特的认识,并能获得科学界的赞同。之前,他为了成为一名天体物理学家,每天都被推送到剑桥大学的工作室里,干着他饶有兴趣的研究工作。在工作中,他不是按部就班,而是每天都要求自己尽可能去发现新的东西,以不断丰富自己的工作内容。
所以,每天进步一点点,不断改变自己的工作,对自己不做过分的要求,只要养成一种良好的工作习惯,每天1%的进步,最终会成为100%的改变!一些职业规划专家曾提出了下面5种行动计划。
1.将起床时间提前1%
这是一种最简单有效的提高个人办事能力的方法。如果你每天能提前5分钟起床,只用一个月,你会发现自己的时间会变得很宽裕,每天能处理的事情变多了。
2.少浪费1%的时间
尽力避开浪费时间的活动,比如参加那些专业协会、座谈会等,如果一定要参加某些活动,首先要肯定其确有价值,并且是自己感兴趣的才行。
3.让思考速度提高1%
像其他任何事情一样,思考也是一个不断进步的过程,它可以被传授,被掌握,被实践和发展。
4.多获取1%的信息
每天我们都可以接触到各种各样的信息,如果你留心观察,这其中至少有1%与你的生活与工作有关,获取并理解它们,养成一种习惯后,你会从中受益匪浅。
5.提高工作效率1%
事实证明,对于大多数人,目前的工作效率都是可以提高的。在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可以连续保持一两个小时高效率地工作,如果全神贯注于某种活动90~120分钟后,精力便难以继续集中。这时你需要休息一会儿,以便于体内进行生化反应,恢复体能。
每天提高1%的威力是无穷的,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力坚持一个月的时间,你就会发现自己的进步。
即使一个差劲的员工,如果每天都能提高1%,就没有什么能阻挡他胜任自己的工作。人们常常惊叹那些专业知识底子甚薄,然而在某些或某一个特殊方面、特殊领域成就卓着的“天才”们。其实,他们的进步方式和成长过程,以及他们借此而获得的成就,说明一个人——普通的人,只要相信自己有无可限量的进步空间与潜力,并脚踏实地去行动,同样可以不断地创造自己的工作与人生纪录。
用心把冷门做热
从小我们就被教育,学校要考名牌的,工作要找热门的。当你真正成为一个名牌学校毕业生,当你真的找到了一份热门的工作,就一定意昧着你可以充分展示、实现自己,甚至成功吗?
当然不是。缺少执着精神,总是希望让自己一开始就领先别人,即使热门也会变成冷门。一个破烂王可以凭借吃苦耐劳的精神发家致富,一个高级知识分子因为好吃懒做变得穷困潦倒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
即使是成名已久的喜剧演员周星驰,也不得不承认,如果自己不能坚持把每一分、每一秒的戏演到家,拥有的一切很快就会失去。所以,虽然他在银屏上经常以轻松搞笑为表现特点,但是在电影的拍摄、制作过程中,周星驰却非常专业、严谨,从不以随随便便的态度来对待。
如果你是公司的重要员工,在自己的工作中你是否会显现出同样的态度呢?现实中,相当一部分人,因为自己是公司的红人,或是热门、紧缺的专业人才,常常会丢掉一些应有的素质与职业精神。
20世纪八九十年代,计算机人才是最热门的人才,只要你会敲几下键盘,就是一个专家。正因为如此,许多人都瞄准了这一专业,于是计算机成了当时最热门的专业。没过几年,原先大部分计算机从业者不得不改行,有的因为跟不上行业的发展很快被淘汰。
为什么跟不上?
因为他们会天真地认为,自己抱着一个热门行当,从事着一份赚钱的工作,即使不怎么努力,也可以一热到底。所以,大多数人缺少进一步深入钻研的工作态度。如今,每一个行业都开始变得规范,市场开始趋于成熟,竞争变得激烈,如果缺少执着的态度,不能让自己从一个外行成长为一个内行,从一个内行成长为中坚,那么,你随时都面临着被淘汰的危险。
过去,人们认为从一而终就是一种执着,但是在一个岗位上工作了十几年,几十年,却发现自己越来越赶不上潮流,越来越落伍,于是,抱怨自己所在的行业老化了。其实不然,只要擦马桶擦得比别人亮,那也是一门本事。有本事,露本事;无本事,学本事,这样的人不论做什么,永远都是热门人才。
有专业技术,没有进取精神;有个人价值观,没有职业观。这是现在大多数职业人的主要特点。许多时候,不要等着公司、老板非要央求着你:“拿点执着出来吧。”至少,你应该想到如何让自己获得持续的进步与发展,而不要局限于你现在做什么工作、拿多少薪水、行业前景如何。这对一个本身没有半点进取心的人来说,无疑于痴人说梦。
经常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现象,很少再有人能够以饱满的热情从事一份最脏、最差的工作。例如,老板告诉你:“厕所的马桶坏了,你帮助修理一下。”看上去,这是一件不太体面的工作,掉你的身价不说,还得让你额外花点心思去应付老板。如果没有说错的话,多半你会做出这样的答复。
如果你是女性员工,你可能会先嘻嘻哈哈地笑上一阵,然后故作惊讶状:“啊,不会吧?”
如果你是男员工,为了表现你的责任心,偶尔会拿出一点诚意,但是,大多时候你还是会礼貌地建议老板:“还是找一个专业的修理工来吧。”
这只是一个小事例,但却是真实的生活中人们对待冷门行业与工作的态度。工作是没有贵贱的。不要认为工作体面、收入高,就不需要比别人更辛苦地工作,其实,谁都知道馅饼比馒头好吃,但是,在你吃的时候必须清楚,馅饼是怎么做出来的。
把冷门做到家,冷门也就成了热门。更何况在激烈的竞争中,冷门行业与职业的门槛儿较低,员工的竞争不完全凭借技术取胜,更多地是靠专业精神。保姆工作一度被认为是一种很简单的工作,只要有点耐心就能胜任,所以,一些人一旦找不到工作,便会信口开河:“找一份保姆工作算了。”
他们潜意识中认为,这件工作太简单了,自己也能做。这是一种极端无知的体现。隔行不隔理,任何工作都需要执着、投入与奉献,这不仅是出色地完成一项工作所必需的,也是实现自我提升的手段。现在有些高等学校开始开设家政服务专业,因为,大学生保姆越来越成为最受欢迎的热门人才,这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保姆的文化素养高,服务质量好。所以,他们可以获得更好的薪水,得到更大的信任,这就是他们在这份工作中的价值体现。
更多的人喜欢以挣钱多少来衡量一个职业的冷热,但是,如果以自我价值实现来衡量的话,任何工作都是热门。如果你能在一个不被别人看好的工作中,表现出自己良好的职业素养、敬业精神,以及执着的态度,那么,你就会改变衡量工作冷热的标准,并使自己的工作成为冷门中的热门。
只想“如何”不想“如果”
“如果”也许是生活与工作中用的最频繁,却是最没有价值的一个词。它是许多无知、无能人的口头禅,这些人在出了问题后首先想到的往往不是如何解决,而是“如果”:
——如果当初我那样做就好了;
——如果我听从别人的建议就好了;
——如果我的运气再好点,我会成功的;
在执着者眼中没有“如果”,那只能凭空增加一个人的心理负担,让一个人变得消沉、无奈。除此之外,别无他用。美国一个成功的推销员在回答如何训练推销员时说:“我教他们做一个只想‘如何’的人,而不是做一个只想‘如果’的人。”
考虑“如何”和只想“如果”之间的差异在于,想“如果”的人只是无奈地追悔一个机会或一次失意,悔恨地对自己说:“如果我没有做这或那……如果当时的环境不一样的话……如果别人不这样不公平地对待我的话……”就这样从一个不妥当的解释或推理转到另一个,一圈又一圈地打转,终是于事无补。
考虑“如何”的人在问题,甚至是困难来临时,根本不会浪费精力去追悔过去,他总是立刻找寻最佳的解决办法,因为他知道总会有办法的。他会问自己:“我如何能利用这次挫折而有所创造?我如何能从这种状况中得出好结果?我如何能再从头干起,重振旗鼓?”他不想“如果”,而只考虑“如何”。
考虑“如何”的人会很有效率地解决问题,因为他知道在困难之中总可以找到价值。他不把时间浪费在没有助益的“如果”上,而立刻去思量具有创造性的“如何”。他会排除有破坏力的想法,而运用有建设效果的想法,而且会永不放弃,无论如何,也不放弃。
有一位成功学家说过:“如果今天世界上有更多只考虑‘如何’的人,你想想看我们会做出多少事来?”所以,遇到困难和问题、遭受失败和挫折以后,把注意力放在“如果”上无益于问题的解决。对于执着者来说,他们取胜的关键在于想到“如何”二字,即如何摆脱困境,如何从失败中奋起,如何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
日本矿山大王古河市兵卫,不论在生活,还是在工作中遇到问题后,都会理性地分析并解决问题,而从来不会让自己陷入不尽的自责与忏悔中。有一天晚上,他到客户那儿催讨钱款,对方毫不理睬,并且干脆熄灯就寝,一点儿都不把古河放在眼里。古河对他毫无办法,忍饥受饿,一直等候到天亮。早晨,古河并没有显出一点愤怒,脸上仍然堆满笑容。对方被古河的耐性所感动,立即态度一变,恭恭敬敬地把钱付给了他。之后,古河每次都会很顺利地从这位客户那里催到款。
在这之前,古河经常因为催讨不到款而自责:
“如果当初不与这些人打交道就好了。”
“如果趁他们手头宽裕的时候催款,也许情况会好些。”
但是这些“如果”并不能解决他所面临的问题。于是,在每次催款前,他会仔细想一想如何与不同的客户打交道,向眼前的客户催款。这一次,他干脆使出了“苦肉计”,以此“感动”客户。
古河的这种认真随和又富有理性的工作精神,让老板大为欣赏,没过多久,他就被提升为经理。后来,他借了一部分钱,买下了一座被人遗弃的废铜矿。在他一开始进行开采时,就有人嘲笑他,视他为疯子。但是,他很执着,对世人的嘲笑置之不理。就这样,一年过去了,两年过去了,却不见铜的影子,而资金却一天一天地在减少。但他一点儿都不气馁,面对困境,他想到的不是“如果”,而是如何尽快找到铜。他的这种执着让员工很感动,4年过去了,一天,一位员工冲到古河面前告诉他:“铜终于挖出来了。”古河并没有显得有多激动,因为这早已是他意料之中的事。
古河完成了别人认为不可能成功的事。有人问古河成功的秘诀,他说:“我认为发财的秘方在于‘执着’二字。”执着的人,能够得到他所要的东西。只要执着,就没有什么力量能阻挡你前进。执着即是成功之路,又能转败为胜。
这种执着让古河几乎在一夜间成为富豪。但是很少有人会想到,这其间,他是怎样面对各种难题的。先前,许多失败的人,虽口使在失败后还在后悔自己当初为什么没有及早放弃,他们除了碰运气、抱怨、忏悔之外,仿佛无计可施。但是,古河却不同,他只是想着如何去做,如何去成功。
所以,工作中一个人遇到难题、犯一些错误并不能表明什么,让人感到可耻的是他不会思考“如何”,而只知道用“如果”来诡辩。与之相反的是,成功者往往会通过思考“如何”来掌握局面,化解难题。对于普通人,要做到这一点,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质“疑”。不要轻易相信你遇到的问题就是无法解决的,同时,要敢于对一些事物提出自己的合理质疑,不要受限于权威或习俗。
(2)勤“学”。知识是思维的动力,一般来说,学习愈勤奋,知识愈丰富,思维就愈敏捷,考虑问题的角度与方式就越灵活。
(3)攻“难”。任何难缠的问题都是由一些小问题相互交织而成的。所以,攻克难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分解问题。另外,难题的攻克对于提升信心,积累经验都是至关重要的。
(4)求“变”。看问题不要太死板,针对眼前的问题要学会灵活应对,如有些事情人们会认为是“死情”,但若是换个方式看,也许会看到解决的办法。
(5)务“本”。解决问题的目的不在于问题本身,而在于改变工作现状,实现目标。
不要把空闲时间变成空白时间
执着人生如同一次马拉松长跑,它考验的不只是一个人的耐力,而且还有他的速度。一个不会与时间赛跑的人,他的执着更像是一次散步,即使目标明确,也终究是一个落伍者。大凡能够出人头地的人,他们的执着更像是百米冲刺,每一分一秒都在出成绩。
所以,在执着的过程中,时间可以成就一个人,也可以拖垮一个人,其中关键不在于你是否能走在时间的前面,而在于你是否可以让时间增值,尤其避免把一些空闲时间变成空白时间。
不可否认,有些人聪明伶俐,悟性较高,做任何事都可以快速地融入到自己的角色中,但是这些人往往在工作、生活与学习中毫无建树。他们致命的弱点是,不善于让自己的时间“变废为宝”。他们会片面地追求效率,或者是一时的成绩,事情过后便会高枕无忧,然后迫不急待地去放纵自己。生活中有这样一种最常见例子,有些人为了进修,或是为了继续深造,往往会一边工作一边学习,有时他们会专门请一段假期去加紧时间学习,然后再放下学习,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其间还会腾出时间彻底放松自己,这样做的最终结果往往是,既耽误了学习,又影响了工作。而一些务实的人往往不这么做,他们善于在工作与生活之余挤出时间来学习,让学习成为工作与生活之余的一种调剂,而不是一种负担。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空闲时间,在车站等车上班会消磨一些时间,在拥挤的路上要打发掉一部分空白时间,每晚在电视机面前要消耗一些时间……在一些懒散人的眼中,它们往往意味着无聊,而在执着人的眼中,却是一笔看不见的财富。
如果你只是按部就班,为工作而工作,为吃饭而吃饭,为消遣而消遣,那么可以肯定,你没有足够资本比别人做得更优秀。例如,从事同样一件工作,有人整天无所事事,有人却过得很充实,原因就在于,后者总是会让自己的脑子里有事做。他们会在睡觉前考虑明天的计划,在与人交流时不忘向别人学习,在候车时不忘梳理一下工作思路……当这已经成为一个人的生活习惯时,他自然会生活得充实,工作得高效。
所以,并不是在时间面前抢死抢活、分秒必争才是利用时间,如果你能把自己50%的空闲时间都利用起来的话,那么你就可以多做100%的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