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师后,他为格拉斯哥大学修好了一批天文仪器,在校园里得到了一个工作间,也过上了丰衣足食的生活。后来他又与一名建筑商合伙开了仪器制造修理厂,赚了不少钱。自从得到一台老式蒸汽机模型并弄清它的缺陷,又意识到改进它的可能性后,他就从小安乐窝中走了出来,踏上了伟大的成功之路。他整天沉浸在对大气压、真空、冷凝、传热、能量、效率等错综复杂的环节的思索中,在工作中、在行走时、在睡觉前……不停地考虑那个模型和环环相扣的难题,一旦心有所得,就扑到实验室里实验。老式蒸汽机燃料消耗过大,只能在煤矿里运用,而且它发出的呼哧呼哧的噪音使几千米内不得安宁。为了改进这种机器,瓦特撇开其他事情,一心扑在工作中,他写信告诉朋友:“除了这台发动机之外,我对任何别的事情都可以一概不加以考虑。”就是这样一个人,在15年的时间里,把60多年中无人改进的震天响的矿井蒸汽机变成了可以牵引轮船和火车的动力,同时,他自己也获得了巨大的财富和显赫的社会地位。
并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成为瓦特,但是,瓦特那种对事业一如继往的执着,以及坚定的做事风格足以成就今天任何一个普通人。所以执着需要一种定力,这种定力是一种不达目的不罢休的魄力,是一种敢为人先的决断力,更是一种不折不扣的行动力。
执着是一种进取
遇事首先想到别人,追随别人、求助别人,人云亦云、亦步亦趋,没有自恃之心,不敢相信自己,不敢自行主张,在家中依赖父母、爱人,害怕爱人出差,在外面依赖同事、依赖上司的人就是懦夫。
这种人缺少一种独立意识,说严重点,就是人格没有成熟,没有健全,是身体懒惰和心理懒惰的伴生物。
1.与其拿人鱼吃,不如借其鱼竿
一次,有个满脑子发财梦的年轻小伙子,只身来到大城市里寻找工作,期望能在这个充满机遇的都市里实现自己的梦想。他以为可以很快地找到轻松又高薪的工作,但事实不然,他一再地受挫,不仅连面谈的机会都没有,最后连带来的盘缠都用完了。只能露宿街头的他,在某个寒冷的夜晚,一个人蜷缩在人行道上打盹,落魄而邋遢的模样一如街角的乞丐。这时,有个路过的妇人同情地丢给他一块钱,当他准备伸手捡起来时,没想到身边一个擦皮鞋的女孩,居然抢先一步捡起了这张钞票。
看到女孩抢了自己的钱,男孩非常生气:“这是我的!你凭什么抢?”女孩立刻质疑说:“你凭什么拿这个钱?那位妇人为什么要给你钱?难道你是乞丐吗?”
男孩不再说话了。这时,女孩又说:“这样吧,如果你承认自己是乞丐,我就还你这一块钱。”
“我是乞丐?我怎么会是乞丐?”男孩认为女孩故意在嘲讽他,为了扞卫尊严,他只有选择放弃。然而,当他准备转身离开时,女孩却叫住了他:“我知道你已经饿坏了,我和你商量一下,我借给你这个位置10分钟,这10分钟内你所赚的钱,全部都归你,好不好?”男孩回头看了看女孩,以为她又想玩什么花招,却见女孩满脸诚恳地说:“我是说真的,接受我的建议吧!这个接受和这一块钱不同,因为一个是‘施舍’,一个是‘靠自己的力量’。”
男孩被女孩的话触动了:“我要靠自己的力量挣钱!”于是,10分钟时间他赚得了3块钱,虽然只有3块钱,但是用它买来的两块面包,滋味却是最美的。
如果这个男孩不能及时反省自己,他很有可能从此便成为乞丐中的一员。因为,一旦他接受了施舍,斗志便会开始消减,就像现实生活中的失意人,人们给予他们越多同情和支援,他们便会养成依赖的习惯,依赖人们的帮助与搀扶,甚至只想等待人们的施舍。所以,在你需要帮助的时候,与其拿别人的鱼吃,还不如借别人的鱼竿使。人生终究是自己的,不管是命运还是机会,都要靠自己去创造或改变。
2.摆脱对他人的依赖
马斯洛认为,一个完全健康的人的特征之一就是具有充分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如果一个人具有了这种特征,那么,他就是一个健全的人。一个人的依赖心源于多种因素,但主要还是源于惰性。
小时候父母包办过多,没有独立行动、自作主张的训练,吃饭、穿衣及日常起居没有较早地自己处理而让别人伺候,总是绕着妈妈的围裙转,不敢离开几步,于是直接形成了依赖心,形成了惰性。此外,他人、朋友所给予的帮助过多,几乎不用努力奋斗也能生活下去,这更是形成依赖心理、不能独立自主、不能健全发展的重要原因。
卡斯帕洛夫出生于1963年,是一个无可否认的象棋天才,他4岁的时候就开始接触国际象棋,13岁时就成为了苏联的青年冠军,17岁时晋升为世界青年冠军。在1985年,他成功地登上了世界棋王的位置,成为有史以来最年轻的棋王,其后卫冕多次,并长期名列世界第一。
在国际象棋界,也曾出现过诸如波比费沙、拉斯卡等优秀的棋手,卡斯帕洛夫之所以更胜一筹,就在于他的独立人格,以及勇于挑战极限的勇气。在他的国际象棋生涯中,最让人称道的要数1996年打败超级电脑“深蓝”一战。次年,两者再次进行了一次比赛,卡斯帕洛夫落败,但他坦言输得不值,因为他事先没有掌握“深蓝”的编写程序,这台每秒能计算两亿次的电脑却可以利用卡斯帕洛夫过去的赛事资料来增加自己的优势。最使他感到措手不及的是,当比赛进行到第二局时,有人插手,替电脑走了一步“仿人棋”,如果让电脑自己决定的话,或许它会排除这种走法。
1999年,他与世界IT巨子微软合作,与微软程序员组成“世界队”在网络上对弈。经过4个多月的比赛,卡斯帕洛夫取胜,其间他独立的个性与个人魅力吸引国际传媒争相报道。他立志将国球象棋发展成为一种更普及、更流行的活动。
他甚至说:“我认为小学课程应该有一年教国际象棋,既简单,又可以让孩子受益无穷——他们学会了逻辑,又可以训练自己的纪律与专注力,最重要的是还培养了他们的独立意识与责任感,做到一切由自己决定,一切由自己负责。”
这也许是现实中大多人的成功之道。一个人不愿意独立承担失败,就感觉不到失败,从而也就找不到成功的方向,这也许是卡斯帕洛夫想真正告诉我们的。
依赖性强的人就好比是依靠拐杖走路的不健康的人。这种依赖不只是一种恶习,更是导致一个人错失机遇,甚至失败的根源。处处依赖别人,不能独立地办成任何事情,便无从谈起操纵和把握自己的命运,命运只能被别人操纵。任何时候,只有靠自己的独立奋斗才能取得成功,并且这种成功会持续地更久,更有意义。
执着是一种心境
任何时候,主宰自己命运的永远都是自己,而不是别人,所以执着首先需要一种好心境。正如汽车大王亨利·福特曾经说过一句话:“你相信你能,或是你不能,你都是对的。”
如果有人说你是一位打工仔,据此你就一直怀有一种打工者的心态去工作、生活,甚至去审视周围的人与事,那么你的思考格局与承担的责任,常常会局限于打工范围内,从而你也只能做打工仔的事,得到打工仔的薪水。一个优秀的人,重要的不是他有做大事的魄力,而在于他的内心对自己执着的事物的坦然心境,不会让自己变得浮躁,更不会把自己局限于某种狭隘的思维框架中。
许多年前,有一位年轻人离开故乡,开始到外面开创自己的事业。他起身拜访的第一个人就是本族的族长,请求他给自己事业上一些指点。老族长是个传统而保守的人,他习惯于过平静、安逸的生活,听说年轻人要独自到外面闯事业,一时有些不理解:“好好的日子不过,乱折腾什么呀?”
年轻人把自己的想法说给老族长听,老族长还是无奈地摇了摇头,然后就送给他一句话:“不行,就趁早回来吧。”
过了20年,年轻人事业小有成就,但是也品尝了许多人生苦果。其中,他始终没有放弃开创自己的事业。虽然老族长德高望重,但是,这位年轻人却始终能以一种平和的心境去面对这位“权威”,去执着于自己的事业。
在一些浮躁的职场,只有这种心境才能创造优秀与卓越。在一个人的职业生涯中,通向成功的路绝不只是一条,不同的人可以选择不同的路,成功与否,往往不在于对道路的选择,而在于一旦选定了自己的路,便不再彷徨。
所以,任何一位成功者在追求自己的事业时,首先都会让自己的心态进入一种宁静祥和的境界。一次,一位着名的推销大师即将告别他的推销生涯,为此,他要举行一次特别的告别职业生涯的演说。
那天会场正中央的铁架上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推销大师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到了铁架的一边。人们惊奇地望着他,不知道他要做出什么举动。
这时两位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走上台,并邀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走到台上。这时,推销大师开口和他们讲规则——请他们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让它摇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拉开架势,抡起大锤,全力向那吊着的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过后,那吊球一动也没动。他就用大铁锤接二连三地砸向吊球,很快他就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甘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会场恢复了平静,推销大师从上衣口袋里掏出一个小锤,然后认真地面对着那个巨大的铁球。他用小锤对着铁球“咚”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再一次用小锤“咚”敲了一下。人们奇怪地看着,推销师就那样“咚”敲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就这样持续地做。
10分钟过去了,20分钟过去了,会场早已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人们用各种声音和动作发泄着他们的不满。推销大师仍用小锤不停地工作着,好像根本没有听见人们在喊叫什么。人们开始愤然离去,留下来的人也都喊累了,会场上的人越来越少。
大概在推销大师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坐在前面的一个人突然尖叫一声:“球动了!”会场立即鸦雀无声,人们聚精会神地看着那个铁球。那球以很小的摆幅动了起来,不仔细看很难察觉。推销大师仍旧一次一次地敲着,人们好像都听到了那小锤敲打吊球的声响。
推销大师开口讲话了,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也许这位推销大师更想说的是,失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浮躁的心理,这是造就一切恶果的根源。
学会用大脑思考——执着是一种理解
执着需要一种理解,一个不理解执着的人很容易把执着看成是固执、走极端,或是固执已见。有人夸奖乔丹的篮球玩得好,乔丹却说是因为自己理解了篮球。理解也能提升球技,甚至造就一个神化。
任何一个成功的人,如果他不理解自己的工作——不知道自己该如何工作,不知道在为什么工作,甚至不知道工作到底是怎么一回事,那么,工作带给他的将是无尽的困惑。
一个优秀的员工,应该学会从以下4个方面理解自己的工作。
1.忙碌不等于勤奋
人人都有惰性,这是一个不可回避的现实问题。问题的关键是,当你战胜了自己的惰性后,你在做什么?我们经常说,一个累坏了的员工,同时也是一个最差劲的员工。许多时候,让一个人晕头转向的并不是工作本身,而是他不知道自己有多少工作,以及该做什么。
工作中,一个忙得没有私人时间、忙得没有秩序的人也许会说:
“我很敬业。”
“我为了工作可以持之以恒。”
但是,他忽略了一个重要的问题——不论做什么工作,第一件需要做好的事就是提高工作效率。例如,一个书桌上堆满了文件的人,若能把他的桌子清理一下,只留下手边待处理的文件,就会发现工作更容易,也更实在。也许到过华盛顿国会图书馆的人都会发现,在图书馆的天花板上漆着着名诗人写的11个字:“秩序,是天国的第一条法则。”
有一位大公司的高级主管,一次找到了着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威廉·山德尔博士。在认识山德尔博士之前,他非常紧张、不安,精神萎靡不振。他的办公室有3张大写字台,他把全部时间都投入工作堆里,可事情似乎永远干不完。他与山德尔谈过以后,回到办公室的第一件事就是清理出一大堆报表和旧文件,只留一张写字台,一有事情就马上做完。从此,再也没有堆积如山的文件威胁他,他的工作渐渐有了起色,身体也恢复了健康。
所以,一个人如果爱自己的工作,执着于自己的事业,首先就要让自己的工作有秩序,自己忙得有头绪。
2.目的明确,计划到位
做事的目的性可以表征一个人的内在职业素养。但是,目的永远不可能等于计划。许多人,尤其是年轻人,精力充沛,志向远大,这是他们的优点,同时他们的缺点也很突出,那就是做事不注重计划。许多时候只是简单地认为,只要目的明确了,自己切实付出了,就是一种努力,一种执着。
查尔斯·卢克曼用12年时间从一个普通职员,变成了培素登公司的董事长。他说自己成功的原因是因为他知道如何工作、如何计划。卢克曼说:“就我记忆所及,我每天早上5点钟起床,因为那时我的头脑要比其他时间更清楚。这样我可以比较周到地计划一天的工作,按事情的重要程度来安排做事的先后次序。”
富兰克林·白吉尔是美国最成功的保险推销员之一,他不会等到早晨5点才开始计划他当天的工作,他在头一天晚上就已经计划好了。他替自己定下一个目标——一天里卖掉多少保险的目标。如果没有完成,差额就加到第二天,依此类推。
再如,若萧伯纳做事没有严格的计划,恐怕他一辈子就只能做银行出纳而不会成为戏剧家了。因为,他拟定了这样的计划,即每天必须写作至少5页,他一直这样工作了9年。
可见,卓有成效的工作,都需要一种严格有序的计划,以及不折不扣的执行。就连漂流到荒岛上的鲁滨逊都有一个按小时制定的计划表。每一个人在这个时代都同时背负着多重角色,如果没有计划协调我们每一天的工作,我们很难在角色转换中做到游刃有余。
3.内容先于形式,结果重于过程
霍华曾是美国钢铁公司的一位董事,他曾经参加公司的董事会总是要花很长的时间,会议要讨论很多问题,但最终能产生的结果却很少。会后,董事会的每一位董事都还得带着一大包文件回家看。
后来,霍华先生说服了董事会,每次开会只讨论一个问题,然后做出结论,不耽搁、不拖延。这样研究一项决议也许需要更多的资料,但是,在讨论下一个问题前,这个问题一定能形成决议。这种改革的结果非常惊人,也非常有效,董事们也不必带着大包文件回家,大家也不再为没有解决的问题而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