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2583300000083

第83章 迦陵仙音第九讲(3)

并且如佛说言,释迦牟尼佛住世的时候,就专门分半座叫大迦叶尊者一起来坐,在大众面前赞叹说:“此四果人与我同坐解脱床”。跟我一起都已经成就解脱了,所以更复何忧。哪里还需要韦提希夫人去帮他们向佛请法,去请求生路,请求往生西方极乐世界的、超出轮回的路,哪里需要呢?他们已经成就了,已经不在欲界受苦了。

“然诸佛大悲于苦者,心偏憨念常没众生,是以劝归净土,亦如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人,何用济为?”这个话就说得很妙、很透彻,好像溺水之人急须偏救,岸上之人,何用济为。他们已经是站在岸上的人,三果阿那含,他不来,五净居天就成阿罗汉,也就超出三界了,他站在岸上得解脱了,何用济为?这个中辈的三品都是为了救那些常没众生,在苦海中间溺水之人,把他救起来。“故知诸师所判,义同前,错矣”。也跟前面一样,分析就知道以前的那些大德判错了。

善导大师说得很透彻,很直接地说他们判错了,不是说那些圣人,说的都是凡夫遇缘不同,九品差别不干大小乘。所以净土法门是特别大悲愍念末法时期这些业深障重的凡夫。

这里面又说到了必定不招来报,三果就已经必定不招来报。这个不招来报,是身受心不受,一定要明白这一点。你看,那个身还是可能会受,有身皆苦啊。你看目犍连尊者是怎么走的?被外道用石头砸死的。他神通第一,为什么会这样?神通难敌业力。业力现前的时候,神通都忘记掉了,但是心不受,所以目连尊者虽成阿罗汉果了,还是不能免受过去之报,但是身受心不受。

净业三福:“一者孝养父母,奉事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二者受持三皈,具足众戒,不犯威仪。三者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净业三福十一条,有些法师说要三条都具备才能往生。但是善导大师明确告诉我们,只要有其中一种就能往生,而且往生品位还不低。

你看,中品下生是怎么样?孝养父母,行世仁慈,就是人天福第一条。没有其他的,临命终时遇善知识,教他净土法门,他就能够中品下生。

我们最稳当的能够上品上生的方法就是三句:“律绍南山,教宗般若,行在弥陀。”律绍南山,持戒念佛;教宗般若,观心念佛;行在弥陀,这样的话,决定可以上品上生。

观心念佛是上辈三品往生。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你多闻佛法,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这样,你就能顺利往生,而且加上信愿持名,就能够上品上生。所以以般若为导,以净土为归是很重要的,这是观心念佛。通达大乘般若法,读诵大乘方等经典,所以你开圆解了,善解义趣了。

中辈的三品是持戒念佛,也就是律绍南山、行在弥陀;下辈的三品都是有恶业的,那么是忏悔念佛。我们能够“持戒为本、净土为归”,起码也是中辈往生,加上观心为要、善友为依,必定就是上辈的往生。我们要求上品上生,一定要学大乘法,要发菩提心,发菩提心是往生的正因,修持名念佛是往生的正行。

为什么发菩提心可以顺利往生?第一个是因为心土不二。菩提心就是成就一切佛国净土的正因。菩提心就是“观经”所说的发三种心:至诚心、深心、回向发愿心。

第二个是因为性修不二。上辈三品都是大乘的凡夫,入大乘一定要发菩提心,菩提心是称本性、称自性而发的,这个心就等同于阿弥陀佛在因地所发的愿心,所以我们念佛就可以念到心佛不二,心佛不二就是《阿弥陀经》上面所说的一心不乱。以菩提心来念佛,从心起念,还念自心,必定一心不乱,必定上品上生。

讲一个善巧方便,帮助我们顺利往生的法要,就是阿弥陀佛迁识法。这有两张图片可以观修一下。我们这又是多买一道保险。重重保险,哪有不能往生的?决定往生,并且上品上生!怎么修呢?

我们首先可以结无量寿佛的印,也就是根本印,再念广咒,或者是念阿弥陀佛的心咒:嗡阿弥爹瓦阿依斯德吽舍。我们想着还要皈依发心。修这个法的人,观想自己头顶上面有一尊红色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住在我的头顶上。也可以迎请智慧尊,西方极乐世界的真实智慧尊,阿弥陀佛为三昧耶尊灌顶,然后“扎吽榜吙”融为一体,具有真实的智慧尊的加持。

然后想着阿弥陀佛心月轮中有一个红色的藏文的“舍”字,在我自己心月轮中,我通过发愿往生和持诵弥陀心咒,我也自成本尊阿弥陀佛,然后心月轮中也有一个红色的藏文的“舍”字,就可以开始修这个阿弥陀佛迁识法。

首先就是念“赫”,这时候心月轮中的“舍”字到哪里?由心轮到喉轮。第二次念这个“赫”字,到这个眉间轮。第三次到梵顶穴。

“赫”字要念得短促有力量,你不要好像开玩笑一样,那样念的话就不好了。诸佛如来的黄金珠宝,胜过摩尼宝的妙法,你看作铜铁,那就可惜了。

这个“舍”字事实上就是我们的神识,不坏明点。它通过这样子,到喉轮,到眉间轮,到顶轮,三次修满以后,就念“嘎”。这个“嘎”就没有那么短促,要比较长一点,比较柔和,比较缓和一点,然后“舍”字就降下来,降到心轮之中。

这样可以连续修二十次。到第二十一次就不同了,我们可以观修一下。第三次念“赫”,“舍”字到梵顶轮,之后念“呸”,“呸”这么一念,这个“舍”字就弹出去,弹到顶上面本尊阿弥陀佛的心中,与阿弥陀佛心中的“舍”字融为一体,那我就进入到阿弥陀佛的心中。第二十一次,最后念一个“嘎”,然后又降到心轮中间来。

这个修完了,顶上的阿弥陀佛化光,融入自身加持我净除业障。这是一个非常略的,但是非常殊胜的阿弥陀佛迁识法。

临命终时很简单,我临命终时念“呸”,那呸到阿弥陀佛的心中,我就不要回来了,不要念“嘎”了,跟着阿弥陀佛走。这是往生的一个助缘。

其实后面还有一点点,讲的是一个长寿的缘起,你把第二十一次“嘎”字回到心轮以后,要观想顶上的阿弥陀佛转为无量寿佛,转为长寿佛,是一体,也是一回事。但是长寿佛的缘起不同,是让众生健康长寿,在此生此世健康长寿。有一个长寿佛的心咒:“嗡啊嘛ra然则帝耶梭哈”,念二十一遍就可以了。这个虽然很简略,几分钟就可以修一遍,但是你信心够的话,将来帮助会比较大。

我们再看善导大师的教诲:“又看此观经定善及三辈上下文意,总是佛去世后,五浊凡夫,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你看,《观经》就明确告诉我们,九品往生都是五浊凡夫往生的品位,但是遇缘不同。“但以遇缘有异,致令九品差别。”上品三人是遇大凡夫,中品三人是遇小凡夫,下品三人是遇恶凡夫。

中辈的三品,是佛入涅槃以后,持小乘戒的凡夫。中品上生只要能够受持小乘的五戒、八关斋戒、十恶业不犯,久修小乘戒,并且回向发愿求生西方,以此善根福德因缘命欲终时,阿弥陀佛与比丘圣众出来迎接,而且放光说法来现其前,此人见已即得往生,往生以后听到的都是,“闻众音声,赞叹四谛,应时即得阿罗汉道”。他宿习喜乐的就是小乘法,去到以后听的都是苦集灭道,四圣谛,所以就成阿罗汉道。但是他不是定性声闻,而是马上回小向大。

世亲菩萨在《往生论》上说:“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女人不生,根缺不生,二乘种不生。这个要知道是怎么样?虽然她现在是女人身,但是信愿持名,临终上了金刚台,马上就转为男子身了。本来现在是根缺,他一临终,要往生,一上这个金刚台,或者紫金台,或者金莲花,马上就是转为根相圆满。二乘要回小向大。

中辈三品告诉我们一定要持戒念佛,要受佛戒。世亲菩萨说:“万物生长依于地,一切功德依于戒。”一切功德都是由持戒这个地上而生出来。《华严》上说:“戒是无上菩提本,应当具足持净戒。若能具足持净戒,一切如来所赞叹。”所以持戒念佛往生品位就高,如果能够加上真发菩提心,具诸戒行,就能够上品上生。这是第一个启发。

第二个启发,是告诉我们要以持戒的功德,回向发愿往生极乐世界。《依观经等明般舟三昧行道往生赞》上说:“欲到弥陀安养国,念佛戒行必须回”。要求生阿弥陀佛极乐世界,那么要将念佛、持戒的功德回向往生极乐。回向很重要。

要知道净土法门不可思议。一切的修行法门,可以分为两类门:一类是悟门;一类是行门。就是说一个是见地上面要悟,开智慧。还一个就是说,要脚踏实地,要实修。一个是悟门,一个是行门,或称修门。

禅宗说:“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高高山顶立”是悟门。见地要高远,要开智慧,要开圆解,要善解义趣,“于第一义,心不惊动”,这是悟门。“深深海底行”是行门。行持要踏实,要脚踏实地,所以说深深海底行。

业果取舍,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如理思惟,业果如理取舍,要成就清净心,这是行门。我们作为佛弟子,一定要做一个顶天立地的大丈夫,顶天就是见地很高,立地就是行持很踏实,很平实。

净土宗的十一祖彻悟禅师,在他的语录上面说:“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一切行门,以净心为要。”这把八万四千法门修行的要诀都告诉我们了。

“一切法门,以明心为要”,就是说一切开悟的修行门,都是为了开发我们的心地,都是为了明心见性,以明心为要。

一切行门,一切修行的方法呢?修行的门,以净心为要,是要成就清净心。

“明心之要,无如念佛,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可见念佛是明心之要,你要开悟,要明心见性,最好的法门是念佛。

你要修清净心,最好的法门还是念佛。所以“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不假方便”。你不需要念其他的,参究,或者是其他的种种,种种的方便。只要能够老老实实念下去,自得心开。所以心开意解,明心见性。“净心之要,亦无如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念念相应念念佛。”要成就清净心,最好的法门还是念佛。一念相应一念佛,一念相应念阿弥陀佛。这个念就清净,念念相应念念清净,然后清净心现前。

飞锡禅师说:“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佛想投于乱心,乱心不得不佛。”以前担水喝,水很混浊,要拿明矾在水里面划几下,很快水中的渣滓就沉下去了,“清珠下于浊水,浊水不得不清”。同样的,佛号投入乱心,乱心就很容易清净。

可见“一句佛号”不可思议,“俱摄悟修两门之要”。悟门、修门,一句佛号圆满具足了;实相无相无不相,一句佛号也都圆满具足了。念佛功深,念而无念是实相无相,无诸尘劳之相;而无念而念呢?是实相无不相,念念佛号历历分明,念念消归自性,念念开发、显发本具的佛性,显发本具的如来智慧德相。

所以截流大师的开示非常透彻。他也是在禅宗里面开悟,开悟以后,归心念佛。

所以天如禅师在《净土十要》里面有一个《净土或问》,他也是大彻大悟以后归心净土。他就说:开悟以后不念佛,这个悟是小悟,不是大悟。所以净土宗很多祖师,如永明延寿祖师也是,后面很多祖师也都是在禅堂里面大彻大悟,尔后归心净土,专念弥陀。

彻悟禅师开示我们:“以凡在有心,不能无念;以无念心体,惟佛独证。”要真正地无念心体,惟佛独证。为什么?菩萨修行,他在定之中,在座上,他无念。那他下座,出定呢?他度众生,还是有差别。所以“无念心体,惟佛独证。”

你看,乃至于菩萨、大阿罗汉都还有变易生死。虽了分断生死,犹余变易生死。

“每起一念,为一受生之缘。果知此理,而不念佛者,未之有也。”你起一个念头就有一个受生的缘。你起瞋就将来受生地狱;起贪将来受生饿鬼。乃至于你成就阿罗汉,还不能完全做到无念心体,那么你还有三界外的变易生死。

“若此心能与平等大慈大悲依正功德,以及万德洪名相应,即念佛法界也。能与菩提心六度万行相应,即念菩萨法界也。”所以梦东彻悟禅师开示我们,修行成就的八个方面,可以说是净土宗真正得成就的上品上生的八大窍诀。“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信愿,持佛名号。”

“真为生死”,要真正地生死心切,要真正地能够痛念生死。“世间一切重苦,无过生死,生死不了……舍一皮袋,取一皮袋。”这个躯壳,今生做人,你不修行,来生做一条狗,放下这个皮袋,进入那个狗的皮袋,苦不堪言。

“况轮回未出,难免堕落……一念之差,便人恶趣。”一念差错,就人恶趣。

“三途易人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时一念及,五内如焚。是故即今,痛念生死,如丧考妣,如救头燃也。”三途易人而难出,你不归心净土念弥陀,超出轮回,你平时起心动念,自己不知道,都可能造了人三恶道的因。尤其在三宝门中,很微细的因有极大的果。

三途易人而难出,地狱时长而苦重。你看,这个离人间最近的等活地狱,他的时间都非常漫长,最少都有等于人间的九百万年。你人到了就等于怎么样?你就真的是“万寿无疆”,是受苦受难的“万寿无疆,”地狱里面去长时受苦。所以要真正地痛念生死。

大家一起回向,明天继续学习。

同类推荐
  • 清虚集

    清虚集

    本书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50多篇。收集作者关于宗教研究文章共多篇。内容包含了论宗教系统、道教科仪和易理、道教在海外的传播、藏外道书和明清道教、论道教教义思想的结构、上海道教斋醮和“进表”科仪概述、道家科仪中的伦理教化等。
  •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人生与慈济:证严法师开示录

    普天之下,没有我不爱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信任的人;普天之下,没有我不能原谅的人。——证严法师真善美,是人类的福音,也是你的福音。用一个什么样的姿态,活在这个世上,许多人可能都没有仔细想过吧,看看这本书。 如何活得快乐,如何活得幸福,如何活得有尊严,如何活得心安理得,上人证严法师都和你娓娓道来。这本书教你另一种生活方式:散钱得钱,散福得福,给人快乐自己快乐。
  • 儒教简史

    儒教简史

    在当代学界“儒学是宗教”由任继愈先生首倡,在学界引发了广泛的讨论。本书作者承任先生衣钵,在这一研究领域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学术成就。本书分十部分,以时间为序,详细讨论了不同时期儒教的发展及其特点,重点讨论儒教的改革和演变,资料翔实,论述精当,从中可见儒教发展、变迁的基本面貌,对管窥中国宗教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每天读点星云大师全集

    本书内容包括星云大师谈禅净、星云大师谈生活、星云大师谈事业、星云大师谈职场、星云大师谈人生、星云大师谈智慧、星云大师谈修身、星云大师谈幸福等。
  •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佛教的传入与传播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为丛书之一,系统全面介绍了佛教史相关历史知识。《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佛教的传入与传播》中优美生动的文字、简明通俗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把中国文化中的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精神文化等知识要点全面展示给读者。
热门推荐
  • 诸天七道

    诸天七道

    天牢界,太古血脉睚眦出世。秋海中,登山客披着蓑衣而来。风雪下,谪仙遗世独立。枯树林,翡翠金刀血海深仇。这是在北荒中开始的故事,少年求医荒山。从此,他学会了世间最强大的几位圣人的道,然后带着未知身份的萝莉,他踏上这一片大世。这一世,神皇尽陨遮天日,血崩山河日落时。(新人新书,求读者老爷多看两章,给我一点成长的时间,拜谢拜谢。)
  • 天幻之域

    天幻之域

    “如果你能重生一次,你会选择怎样的方式?”“如果能重来,我要选李白~~”“啥?”“咳咳,我要在澳尔莱斯的众神之巅,靠在造化女神柔嫩的大腿上,喝着苏美女神酿造的万年露,朝看日升,夕望日落。对了,另外要是还有......”“滚!”PS:本书讲述了一个天(zhao)才(ze)少年的纵横世界的精彩历程。
  • 调血压自控自防自疗

    调血压自控自防自疗

    本书是《家庭养生保健必备》系列丛书之一,此丛书对三十种常见癌症从病因、病症表现、实验室检查、药膳方精选、并发症以及辩证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讲解。让人们对癌症有正确详细的理解,从而使患病者能够摆正心态,走上健康之路。
  • 尘封九曲:腹黑小姐要闯情

    尘封九曲:腹黑小姐要闯情

    她,来自21世纪,本可以繁华一生,却被逼无奈选择自刎,来到这个世界,她本是一个碌碌无为的废柴,在他的帮助下,有了一个修炼的机会,命运,本就是说不定的,在修炼和情路上,她算是历经坎坷……
  •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自尊铺设成功路(指导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故事集)

    学生时代,是一个充满理想的季节,也是人体发育的转折关键期,这一时期,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自己的生理变化,怎样面对生活和生理的各种烦恼,是决定青少年身心是否健康的关键。
  • 福妻驾到

    福妻驾到

    现代饭店彪悍老板娘魂穿古代。不分是非的极品婆婆?三年未归生死不明的丈夫?心狠手辣的阴毒亲戚?贪婪而好色的地主老财?吃上顿没下顿的贫困宭境?不怕不怕,神仙相助,一技在手,天下我有!且看现代张悦娘,如何身带福气玩转古代,开面馆、收小弟、左纳财富,右傍美男,共绘幸福生活大好蓝图!!!!快本新书《天媒地聘》已经上架开始销售,只要3.99元即可将整本书抱回家,你还等什么哪,赶紧点击下面的直通车,享受乐乐精心为您准备的美食盛宴吧!)
  • 邪王的冷心下堂妃

    邪王的冷心下堂妃

    她是他明媒正娶的王妃,却在成亲的当晚就被他捏碎了踝骨,丢进了废弃的西园,一夜之间,她由王妃变弃妃。他并不爱她,娶她只为折磨她,只因十五年前她的父亲害死了他的父母,父债女还,天经地义。婚姻,不过是一场噩梦,恶梦苏醒后,面对身边不断冒出一个比一个聪明,一个比一个厉害,一个比一个来头大的各种优秀男子,她又该何去何从?
  •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敢为天下先:邓旭初传

    邓旭初同志早年奔赴延安参加革命,先后经历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火洗礼。新中国成立后长期在高校工作,20世纪50年代初在南京参与领导筹建华东航空学院(现西北工业大学前身),1954年春调入上海交通大学,历任校长办公室主任、党委副书记和副校长。1977年至1986年,邓旭初在担任上海交大党委书记期间,率先试行高校管理改革,定岗、定编,建立岗位责任制,鼓励人才流动,进行自费工资改革,不拘一格选用人才,这些举措,推动了全国高校的内部管理改革,得到了邓小平等中央领导同志的肯定。
  • 心影不离

    心影不离

    豪门神秘背景的傲三少,拥有不可认知的神秘身份,左边身份丶地位,右边少年们如痴如醉的未婚妻,他们会摩擦出什么火花呢?
  • 青春我们这样走过

    青春我们这样走过

    “妈妈,你不要走,你是不是不要冰冰了”王若冰哭喊着,“冰冰啊,不要哭了,妈妈没有不要冰冰啊,妈妈很爱很爱冰冰的”冰冰妈妈安慰着冰冰,冰冰:“那妈妈不要走了好不好,冰冰想要妈妈永远陪着冰冰”“冰冰啊,不要闹了,奶奶带你去买零食好不好啊”冰冰的奶奶拉住冰冰说着,“我不要,你放开我,我要找我的妈妈”冰冰依然很倔强,“我~冰冰啊,妈妈对不起你,冰冰你要记住妈妈非常的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