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4年,7月,中法战争爆发,清政府派山东巡抚陈士杰加强山东沿海海防。陈士杰,字隽丞,1882年继丁宝桢后接任山东巡抚。此次,他奉清政府的命令,加强烟台海防力量,不给法军可趁之机,由于人手不足,陈士杰开始在烟台张贴告示,招募兵勇。一时,烟台的爱国人士争相参加。
文先中学部。“大哥,听说清军把法军打败了,这是真的吗?”杨启风狐疑的问道。吴佩孚一脸疲倦,由于外敌的不断入侵,水师的训练次数日益增多,吴佩孚年幼的身体有些吃不消。吴佩孚伸了一下懒腰,说道:“恩恩,是真的,听说那个叫孤拔的人都被打死了。”杨启风突然神秘的问道:“大哥,我能不能加入北洋水师?”吴佩孚拍了拍杨启风的肩膀,说道:“你不是很讨厌清政府的军队吗?”杨启风调皮的说道:“讨厌归讨厌,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现在外敌入侵,如果国人再不团结,这个国家岂不垮了。”吴佩孚不知道杨启风又从哪里听来这么一番大道理,他笑着说道:“现在北洋海军正在筹建中,既然你想加入海军,我便帮你问问丁汝昌将军。”杨启风说道:“我曾听说过这个叫丁永昌的。”吴佩孚轻轻地拍了一下杨启风的头,笑骂道:“丁汝昌这个名也是你随便叫的吗,以后要叫将军,不许这么没规矩。”杨启风做了个鬼脸,说道:“反正他现在又不在这里,说什么不可以。”杨启风说完就跑了。吴佩孚无奈的看了看杨启风,嘴里嘟囔道:“这小子…”
1885年2月,法国增兵越南。在法军统帅波里也的指挥下,集中两个旅团约万余人的兵力向谅山进攻,广西巡抚潘鼎新不战而退,法军未经战斗,就轻易的占领了军事要地谅山。潘鼎新,字琴轩,1884年调为广西巡抚,中法战争爆发后,清政府不主张抗争到底,而是乞求议和。军机大臣李鸿章也多次密电潘鼎新“战胜不道,战败则退”,从而使清军失去作战良机,一直受到法军的牵制,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这次,潘鼎新又奉清政府的命令,主动放弃谅山,从而使法军不费一兵一卒,轻易占领了这个军事要地。法军一路势如破竹,一直打到广西的门户镇南关。波里也命令炸毁关门,并且让士兵用汉字书写“广西的门户已不存”的木牌,插在废墟上,以此来羞辱中国人。由于潘鼎新的不战而败,有损国体,清政府革去他广西巡抚职务,任命年近七旬的老将冯子材帮办广西军务,领导清军在镇南关抗击法军。
镇南关。冯子材看着法军在关前留下的木牌,沉默了良久,突然他命令身边的士兵说:“去,你找人也做一块木牌,上面写道,‘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你明白了吗?”“遵命,老将军。”士兵退下去办事了。冯子材站在废墟上,紧握着拳头,咯吱咯吱响。
“波里也将军,清政府派了一个叫冯子材的人来。”尼格里恭敬的答道。波里也笑道:“我听人说这个冯子材将近七十岁了,都那么老了,还出来打仗,看来偌大的中国真是没人可用了。”尼格里吹捧道:“将军,你说的对,很快我们就能攻下镇南关,乃至整个广西了。”两人在军营里哈哈大笑。
冯子材到镇南关时,发现前线清军各部之间多存派系门户之见的情况,他把各将领叫到自己的军营,说道:“各位将军们,现在国难当头,咱们身为大清国的子民应该团结起来,共抗外敌,而不是搞什么门户之见,影响了国家大事,那样咱们都会成为千古罪人,受到百姓的唾骂。你们说,是不是?”其中一个将领出来说话,他说道:“冯老将军,您说怎么办吧,我们都听您的。”其他将领也附和道:“是啊,冯老将军,我们都听您的。”冯子材说道:“既然大家都认同老夫,老夫就自荐为前军主帅,各位可有意见?”众将领摇了摇头,没有意见,他们大声喊道:“我们都愿意听从冯老将军的调遣。”“好、好,谢谢各位将军的抬爱,老夫一定不会让大家失望的。”冯子材感激的说道。冯子材,字南干,晚清名将。曾经帮助清政府镇压太平军,战功赫赫。后来因见识到官场黑暗险恶,他一介武将,不善应付,便告病还乡。此次,由于中法战争,冯子材在民族大义面前,毅然上书两广总督张之洞,请求带兵抗法。张之洞非常欣赏冯子材,于是奏报朝廷,一开始清廷也怀疑,毕竟冯子材已经年近七旬了,撇开他的能力不说,就是他的年纪,也会让法军笑话。可是潘鼎新的无能让清廷失去了耐心,他们决定派出这位七旬老将,看看他是否能为大清国挽回一些尊严,也许,他们的决定是对的。冯子材自从被选为主帅后,时常亲自爬山涉水勘察地形,并且根据镇南关的有利地形条件,构筑坚固的防御阵地,等待法军的到来。
烟台,丁汝昌看了看杨启风,说道:“小家伙,可不要意气用事,战争可是很危险的。”杨启风说道:“我不怕,现在洋人都打到自己的家里来了,我堂堂男儿,如果不做些什么,岂不是很羞耻。”丁汝昌对吴佩孚说:“子玉,你这小弟还挺有骨气的吗?”吴佩孚陪笑道:“丁将军您过奖了,这小子欠教训。”丁汝昌笑着说道:“小家伙,现在北洋水师正缺人手,你可以参加,不过你父母同意吗?”杨启风不说话了,他还没有告诉父母,家里只有他一个孩子,父母肯定会不同意的。丁汝昌好像看穿了他的心事,说道:“小家伙,你应该先去征求你父母的意见,然后你再来吧。”说完,丁汝昌就走了,吴佩孚拍了拍杨启风的肩膀,也离开了。只留下杨启风一个人,呆呆的立在海边,沉默的像一座雕像。
1885年3月,镇南关。四周一片雾蒙蒙的,能见度不超过十步。在清晨飘忽的雾气里,弥漫着一种不安的气氛。忽然听见有几路人马在山路上行走的脚步声,却看不清他们的脸。其中一人说道:“尼格里上校,我们这次主攻会成功吗?”尼格里满脸不高兴,说道:“竟说些废话,波里也将军的计策是不会失败的。”原来这是法军进攻镇南关的一支军队。刚开始,波里也兵分两路,第一四三团和外籍军团沿东岭向大小青山方向实施主攻;另外是第一二四团沿关向谷地前进向长墙进攻,企图在主攻部队得手后两路夹击。这次尼格里带上了大炮,在炮火的掩护下,尼格里成功攻占了东岭三座堡垒,并猛攻长墙。冯子材率领部队顽强抵抗,在生死危难关头,冯子材大喊:“弟兄们,挺住,千万不能让法军攻占长墙,否则我等有何面目去见广西的百姓,我们拼死也要守住!”守卫清军在冯子材的激励下,英勇抵抗,誓与长墙共存亡,尼格里见法军伤亡很大,仍旧攻不下来,于是下令暂时撤退,另寻良策。过了不久,苏园春率领军队赶到了。苏园春,字子熙,广西蒙山人,清末湘军将领,此次,他接到冯子材的求援,迅速赶到镇南关支援冯子材部。第二天,尼格里派兵再次进攻,这回分三路发起攻击,冯子材分别派将领镇守,并且立下军令状,无论将军与士兵,有后退者,都处以军刑。当法军接近长墙,冯子材手持大刀,最先一个跑了出来,见法军便砍,清军深受冯子材的影响,看到自家的主帅都冲了过去,一个个也拿起大刀,凶狠的向法军砍去,俗话说:怂的怕横的,横的怕不要命的。法军看见清军不要命似的向自己扑来,内心十分震撼,也十分害怕。就在这时,其他将领也从各面包抄而来,法军腹背受敌,一下子大乱,尼格里赶紧下令撤退,法军狼狈逃回谅山。冯子材抓紧良机,率部乘胜追击,于29日攻克谅山,击毙法军近千名,重伤尼格里,振奋人心。就在冯子材军队士气高昂,再次趁胜追击之时,清政府下令,要求冯子材率军队撤退,冯子材其实想学岳飞弃十二道金牌于不顾,可是他不想遭遇岳飞一样的下场,在万般无奈之下,冯子材率军队撤退了,各路将领都十分不甘,错失收复失地的大好良机,冯子材无奈的叹了一口气,什么都没有说,他想,他这次真的要隐退了。他把刻有“我们将用法国人的头颅重建我们的门户”的木牌亲手插在镇南关前,从此便告别了这片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