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诩有不老道人提供的丹药,恢复的还是挺快,醒来没几天,就有了精神,不再是萎靡不振,过了半月,也可以下床稍微活动一下。
这期间,张继先也来看过几次,但山上的事太多,再加上张氏宗族的一些人,因为未能给张守真争取到名额,对他有所不满,弄得张继先有些焦头烂额。
张继先毕竟年少,而且在天师位上也才不到两年,威望还是有所欠缺。
张继先来到张景端清修之所,两人相对而坐,张继先沉默良久,道:“我想辞去天师之位,专研大道。”
这些日子下来,张继先已经有些心灰意冷,他本来就志不在此,天师之位他并不看重,于是就想退下来。
张景端本以为张继先只是来抱怨几句,却没想到,张继先竟然要辞去天师之位,当即否决道:“不行,你即位天师未满两年,若是此时退位,对你和正一道的声誉都大有影响。”
“我已经碎丹成婴,按照规矩,是可以卸任归隐,应该无妨。”
见张继先一心想要退位,张景端不由得大怒,“给最好给我打消这个想法,天师之位不是你想坐就坐,不想坐就不坐的。”
张继先直接被张景端给赶了出来,张继先又来到不老道人的小院,看看正在恢复中的李诩。李诩在不老道人这过的很好,本来李诩对不老道人怀有很深的戒备,但不老道人几次帮他,李诩对不老道人的看法已经大为改观。
张继先到时,李诩正在向不老道人请教问题,不老道人不愧是渡劫期的老怪物,李诩住在这的这几日,解决了不少困扰他良久的问题。
见张继先来了,李诩想要下床见礼,张继先挥挥手拒绝了,张继先给不老道人施了礼,这才向李诩说道:“几日不来,你的气色更好了,照这样下去,交流大会开始以前,你肯定能完全恢复。”
“多亏了长生老祖提供的丹药,弟子才能恢复这么快。”
张继先点了点头,向不老道人道:“多谢老祖了,我想过几日就让李诩回去,他的伤已经稳定,剩下的就是慢慢调理,不能总是赖在老祖这。”
不老道人笑道:“不妨事,老祖我喜欢这孩子,在这呆多久都行。我听说,最近不少人找你的麻烦,这个天师不好当吧。”
张继先只能报以苦笑,这是张氏宗族的一些人搞出的事,家丑不可外扬,张继先不想多说。既然不老道人不希望李诩走,张继先也不敢勉强,李诩留在这里有益无害,何乐而无为。
张继先也没多待,谈论了几句也就离开了,一旁猪一戒本来期盼的目光瞬间暗淡。李诩待在这里这段时间,最惨的就是猪一戒了,本来只需要侍候一个老祖宗,现在又多了个小祖宗,张继先刚在提出要带走李诩时,猪一戒高兴的差点蹦起来。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的过去,李诩的伤势日渐好转,但一点也没有离开的意思,可怜的猪一戒,只能继续忍耐。
张继先也得到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消息,当初张景端不答应张继先归隐,张继先便绕过他,直接求见老祖张通玄,张通玄见张继先实在是不愿再在天师的位置上待下去,于是答应他,佛道交流大会结束后,就准许他卸任,会后山清修。
得到这么一个结果,张继先也就知足了,他们不可能同意张继先马上卸任,确认新的天师,也需要一定的时间。
平淡的日子,总会感觉时间过的飞快,定在九月初九的佛道交流大会已近在眼前。这次大会,在阁皂山举行,至于以后会不会延续下来,还未可知。
这次大会,本就是灵宝派和佛家四大古刹联系后所发起的,是两教的一个相互试探之举,三山之一的茅山上清派对此有所抵触,若是大会上出了什么岔子,这届大会怕就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唱。
九月初五,平淡了数月的龙虎山再度热闹起来,上清宫前,龙虎山的大多数道士都到齐了。
冲和子领衔的五人站在人前,都是一身崭新的灰布道袍,虽谈不上奢华,但也比平日里的装束强上不少。
这次大会,由张继先亲自带队,三山、四刹的掌教、方丈会齐聚阁皂山大万寿崇真宫,是天下一等一的盛会。
这次同行的,除了张继先,还有闲不住的不老道人,以不老道人这爱凑热闹的性子,这种场合怎么能少了他。再加上充当苦力的猪一戒,一行八人告别了众道士,前往阁皂山。
一行人出了龙虎山,不老道人便不允许施展神通赶路,他好长时间没下山了,要好好玩玩。冲和子等人,都是龙虎山周围人士,对于山外的一切也显得很好奇。
因为不老道人的缘故,一行人走走停停,一整天也没走出多远,照这个速度,到阁皂山至少要一个月。
张继先只得不停的规劝不老道人,终于,不老道人被他唠叨烦了,直接丢下众人,带着猪一戒扬长而去,要玩够了,再去阁皂山。
张继先很是无奈,不老道人辈分太高,即便他是天师,也拿不老道人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听之任之。
少了不老道人搅局,张继先督促着众人赶路,速度比之前快了不知多少,一行人在九月初七这天,来到了阁皂山下。
阁皂山,灵宝派祖庭,道教三山之一,灵宝派始祖葛玄,曾于此山悟道,葛玄之后,其弟子继续在阁皂山布道,阁皂山由此壮大。
进了阁皂山地域,出家之人渐渐多了,和尚、道士都有,但两边泾渭分明,谁也不招惹谁,这次的佛道交流大会,是修行界前所未有的盛会,不光三山、四刹的道士、僧人会来,其他门派之人也都愿来凑个热闹。
越往山上走,修行之人越是多,这些人明显知道张继先等人是龙虎山的道士,更知道年轻的不像话的张继先,是龙虎山的现任掌教天师。
一路上,张继先等人所过之处,他们都会自觉的让开,道士、道姑,向张继先稽首问好;而那些僧人,只是远远的躲到一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