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其实在环绕北极圈的许多地区,除了猛犸象以外,人们还发现了许多其它的大型动物,如剑齿虎、骆驼、美洲野牛、犀牛、狮子、巨鹿、马、狼等的尸骸,其中相当一部分尸体的肌肉组织保存的相当完好。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当地人经常将解冻后的猛犸象尸体拿来喂拉雪橇的狗。”彼得森道。
“那些美洲野牛、巨鹿等动物的肉是不是也和佩德罗夫所说的猛犸象一样,至今仍然像冰冻的新鲜牛肉,有没有人食用过?”
梁志军问道。此话一出,梁志军立刻引致同桌众人侧目,广东人对于饮食果然有异乎寻常的执着追求。
“你别老从吃的角度去打量所有的动物。”王若琳向来对梁志军的这种执着追求不太感冒。
“民以食为天,我的想法也无可厚非嘛。”梁志军认为这是天经地义,对于王若琳的质疑不为所动,无视同桌其他人的侧目。
“呵呵,我也不清楚有没有人吃过那些美洲野牛和巨鹿的冻肉。”彼得森微笑着回答道。
“据我所知,我们俄罗斯人也只吃猛犸象肉,没听说过吃其他什么剑齿虎、巨鹿的肉。”瓦西里也笑着道。
“猛犸象被冰冻了一万多年,它的肉至今仍然可以食用,应该是被突然急剧下降的温度速冻起来,然后低温保存,像人们速冻保存猪肉、牛肉那样,才能保持新鲜。”王大元道。
“王教授说得对…”
瓦西里认同王大元的推测,接着道:
“冰冻猛犸肉的问题,我国的科学家确实曾向肉类冷冻行业的专家咨询过,那些专家认为,如果要使冷冻的肉类长期保持新鲜,必须首先以超低温速冻,然后再转为用一般的低温冷冻保存才行。速冻所需的超低温度根据冰冻物品的体积、重量而有所不同。以成年猛犸象为例,它的体积庞大,重量有六到八吨,要达到速冻的效果,就必须有至少零下75度的超低温。如果是普通的零下20多度的低温,是无法把猛犸象速冻的,只会缓慢冻结,肉细胞会出现结晶并破裂,水分流失,导致无法食用。”
“但是,据我了解,以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的气候,即使在冬天,也是达不到速冻所需的零下75度超低温。这种超低温,在地球上,只有在南极洲的极端地点才能出现。”王大元道。
“是的,我们也很困惑,为什么猛犸象和这么多其它的动物在西伯利亚和阿拉斯加被突如其来的超低温速冻起来,这是地质学和古生物学上的一大历史悬案。1902年,人们在西伯利亚的毕莱佐夫卡河岸发现的一头猛犸象尸体,保存得很完好,甚至在它的嘴里还含着一些没有来得及咽下去的金凤花。北极探险家爱德华·冯托尔男爵在著作里也提到,他在西伯利亚发现大量的猛犸象在严寒中迅速地被冻僵死亡,连吃下去的植物都来不及消化,在它们的嘴里和胃里,找到了清晰可辨的野草、风铃草、金凤花、菖蒲和野豆……”
随着彼得森的娓娓道来,王若琳、梁志军和安吉洛也了解到这个历史悬案的一些大概情况。
在公元前11000年到9000年期间,地球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全球性的大规模生物灭绝事件。在冰川时期结束前这短短的两千年里,全球的气候发生剧烈的变化,从亚洲、欧洲、美洲到澳大利亚,都出现了巨大的自然灾害,这些灾害包括突如其来的急剧降温冰冻、遍布各地的火山喷发以及滔天的洪水、海啸等。自然灾害使得许多种动物大批大批地死亡,有一些动物种类甚至从此消失。在很多地方,各种动物的尸骨和破裂的树木碎片混杂在一起,被掩埋在地下的地质沉积层中。在这场灾难中,人类和海洋生物都不能幸免,他们的骸骨也是经常出现在同一时期的地质沉积层,夹杂在其它陆地动物的尸骨之中。
“对于造成这次灾难事件的原因,人们到现在都没有找到答案,虽然人们做过一些推测,但没有办法圆满地解释其中的许多现象,所以,这次灾难事件的成因仍是个谜。”彼得森总结。
“你是说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和加拿大北部的突发冰冻事件和全球性的火山喷发?”王大元问道,他对于彼得森所说的地质学上的历史悬案也略知一二。
“对,以我们现今的气象知识,是无法解释瞬间大幅度降温的形成机制的原因。有科学家认为,这是因为当时发生强烈的地震和火山爆发,火山喷出的热气流上升到大气层,被冷却后降到极低的温度,再从地球两极高速下降到地面,形成超低温气旋,足以在大范围内产生超过零下75度的低温,瞬间把猛犸象和其他的动物冻结了。还有人认为是因为地球的磁极突然发生偏转,北地磁极转移到了西伯利亚一带,使得那里瞬间出现了像南北极一样的极地低温气流,把猛犸象冻死了。”
彼得森道。
“火山喷发的热气流是否会引发超低温气旋,我看还是个疑问吧。人类有记录以来的较大规模火山喷发,包括近代印度尼西亚1815年坦博拉火山和1883年喀拉喀托火山以及1991年菲律宾皮纳图博火山的大爆发,都没有出现过这种气候现象,顶多就是火山灰尘进入地球大气的平流层,遮挡、折射阳光导致温度下降。(注:坦博拉火山喷发是过去三个世纪规模最大的火山喷发,爆发指数达到了7级,喀拉喀托火山与皮纳图博火山的爆发指数同为6级)…
至于地磁突然偏转的说法,属于比较激进的理论。一般情况下,地球大约二十万年会发生一次地磁倒转,南北磁极互换,这个时间需要四千年到五千年才能完成,过程是相当缓慢的。而且,如果当时地球磁场真的发生突然偏转,应该能在同时期的火山熔岩的内部晶体里找到磁场偏转的记录…但到目前为止,好像没有听说过关于这方面的报告…”
王大元微微沉吟,道。
“在1912年,美国阿拉斯加的诺瓦拉普塔火山喷发,也没有产生超低温气旋。这个火山的爆发指数也高达6级,所处的纬度与西伯利亚是相同的,具有可比性,更能说明问题。”
王若琳在旁边加了一句。本来作为晚辈,随便插嘴是不礼貌的,但因为现在是闲聊,加上与王大元的关系,所以王若琳也不会觉得有什么不妥。
“除了两位刚才说的疑点外,还有其他一些现象也是至今无法解释的。第一个现象是,人们普遍认猛犸象为是生长在寒冷气候的地域,但是,在西伯利亚、阿拉斯加与猛犸象同时冻死的动物当中,有二十多种动物只会在温暖的环境中生活,而且,在猛犸象嘴里和胃里的风铃草、金凤花和菖蒲等食物,也都是在温暖潮湿、阳光充足的地域生长的植物,在发现遗骸的地区,现在已经没有这些植物存在了。这说明在发生灾难之前,该地区的气候要比现在更加温暖,阳光更加充足。可是,在高纬度下出现如此温暖的气候是很罕见的。
第二个现象是,在世界各地的同时期地质沉积层中,都发现了各种动物尸体以及人类骸骨混杂的灾难遗址,而火山爆发和洪水的证据在这些遗址中也经常可见。什么原因导致全球各地在同一时期出现大规模的火山爆发和洪水呢?”
彼得森道。
“或许用查尔斯·哈普古德的地壳位移理论可能可以解释这些疑问,连爱恩斯坦都很重视他的理论。”
王若琳道。
地壳位移假说是与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漂移学说完全不同的地质学理论,由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在1953年首先提出。
传统的板块构造理论和大陆漂移学说认为,整个地球的地壳分为六大板块,分别为亚欧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和美洲板块,各大板块都在向各个方向移动,移动的速度很慢,每年只有几厘米。
然而地壳位移这种颇具争议的理论认为,地球的整个外壳有时可能发生位移,在由炙热岩浆构成的地幔上突然快速移动,就像桔子皮,如果松脱了,仍可以包住桔子,整个在外面转动一样。地壳移动的幅度很大,在极短的时间之内移动数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
查尔斯·哈普古德教授是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基恩学院的科学史教授,地理学并非他的专长。他偶然在图书馆里发现了一系列的南极洲古地图,其中包括著名的土耳其海军上将皮里·雷斯于公元1513年绘制的南极洲地图,这些古地图年代久远,其中最早的地图可以追朔到公元前四世纪。据考证,这些地图也非原作,而是根据年代更早的地图编撰而成,而且采用了相似的非常先进的高空拍摄测绘技术,极为精确地绘制厚厚冰雪覆盖下的南极洲原始地貌。有的地图清晰显示,南极洲有尚未被冰雪覆盖的海岸线、河流和山脉。
(本书中关于冰冻猛犸象和地壳位移理论的描述部分参考英国学者葛瑞姆·汉卡克先生的著作《上帝的指纹》以及其他学者的相关著作,不一一而足,望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