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
这句话的意思是天的运动刚强劲健,相应于此,君子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该增厚美德容纳、承载万物。
“君子”一词最早出现在《周易》。君,原指古代国家最高统治者,国君。君子,则是国君之子的意思。根据古代宗法制度要求,国君之子(嫡长子)从小就要进行理想和人格的规范教育,所以自然成为个人修养上的楷模。后来,君子一词便被引申到所有道德、学问修养极高之人的统称。
儒家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中庸之道,主张德治、仁政,重视伦理关系。“仁”是儒家思想伦理道德的最高境界,但是,落实到个人的具体修养上,“君子”则是其理想的人格典范。孔子以“君子”来形容士大夫、读书人的品德。曾参强调“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试图以君子的成立来辅助仁的修养的实现或者是将仁的高标准落实到具体的实践——君子人格上。后来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后来的正统思想,研究四书五经的经学也成为了显学,“君子”也就成为了中国人的道德典范。
何谓君子?君子者:权重者不媚之,势盛者不附之,倾城者不奉之,貌恶者不讳之,强者不畏之,弱者不欺之,从善者友之,好恶者弃之,长则尊之,幼则庇之,为民者安其居,为官者司其职,穷不失义,达不离道,此君子行事之准。
对君子的要求,孔子曾言:“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这句话的意思是:“做一个君子,要时时审思自己的言行举止:看到一个现象时,要想一下,是否真正理解、明白所看见和看到的东西;听到什么的时候,要考虑一下,偏听了没有,轻信了没有;说话处事时,要想着自己的脸色是否冰冷地板着,任何时候脸色都要温和才是;对待别人时,要到考虑自己的态度是否恭谨,不论贵贱,自己的态度都得恭敬;说话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在撒谎,是否说了实在话;做事时,要想一下自己是否认真、是否敬业;有问题或疑问时,是否马上问人了,以求得正解;自己要发脾气时,要想一下所带来的不良后果,想一下你自己也反感别人发怒;若是可以不劳而获时,要想一下是否取之有道、得之有义,是否自己应该得到。”
后世儒家对“君子”做了更多的规范和要求,比如君子有四不:
第一、君子不妄动,动必有道:《论语》说:“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以行。故言则虑其所终,行则稽其所敝。则民慎于言而谨于行。”所以一个君子说话必定有其道理,他们会要求自己谨言慎行,凡事讲求合乎礼仪、不随便,每当有所行动,必定有其用意,此即所谓不妄动,动必有道。
第二、君子不徒语,语必有理:谣言止于智者,因此,君子常是非礼勿言,守口如瓶,不说空话,不讲谎话。但在该说的时候也必定会说,因为应说而不说,有失于人;不应说而说,则是失言。要做个君子,必须要不失人也不失言。君子所言,都是有意义的话。所以君子不徒用语言,说话必定有理。
第三、君子不苟求,求必有义:古有名训:「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贞妇爱色,纳之以礼。」君子相当爱惜自己的名誉,对于***有所节制,不会贪取妄求不属于自己的东西,不会以苟且心态妄想获利,更不会落井下石,谋求私人利益,豪取强夺。一个君子假如有所求,一定是有他的道理。
第四、君子不虚行,行必有正:如果是一个君子,他的一言一行,都不会随便,凡事他都会经过再三的考虑:这个行为会伤害到他人吗?这件事情会对别人不利吗?想清楚了,他才会有所行动。所以君子的行为必定合乎正道的。
这世界上的人,有好人,有恶人,有君子,有小人。好人受人欢迎,君子则受人尊重,恶人、小人多为众人唾弃。为何古人这样器重君子呢?因为君子着重自我的修持,行住坐卧不会随便,让人感到崇高,值得尊敬。用现代话来说,君子始终生活在阳光之下,光明磊落,不搞阴谋诡计;君子不嫉妒他人成就,而乐于取人之长;君子不以邻为壑,损人利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以义为准则;君子严于律己,闻过则喜,从善如流;君子以诚待人,童叟无欺;君子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君子善解人意,“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能够原谅别人事出有因的误解;君子不党,不搞团团伙伙,狼狈为奸。用*的话来说:“君子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所以,古往今来,人们总是对君子赞誉有加。
从古至今,人们将“君子”做了诸多的注释,“君子”一词也被寄予了诸多美好品德的向往。所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所谓“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所谓“达则兼济天下,穷则独善其身”,凡此种种皆是国人所赋予君子的美好向往。
然则知易而行难,世人皆知品德高尚是好的,成为君子是受人尊敬的,但却没有几个人能将之付诸于行动。人说莲花清白,梅花孤傲,却有几人能做到傲雪凌寒、纤尘不染?人们总是习惯将自己无法实现的美好愿望寄托于其他事物,却不去努力将之达成,这可不是君子的行为。
在中国南方的一座小城里就有这么一个立志成为君子,并愿为之努力的人——君行键。
君行键生于2050年,福建人士。君家世代书香,其祖父君玄乃是当代有名的书法大家,其父君天行是福建有名的古文专家,母亲黎礼也是福建师范得教授。君行键从小受家庭熏陶,自幼爱读古书,立志平生以君子为目标,为人处世常常以“君子”来要求自己。君行键天资聪慧,加之家学渊源,十六岁考入清华,十八岁报考清华研究生,二十岁研究生毕业,而后在家呆了一年。二十一岁孤身前往美国,四年时间闯下了亿万身家,而后听闻家中爷爷身体有恙,毅然变卖了所有产业只身回国。用他的话来说:人生在世,要对得起天地良心,人要活的坦荡,要无愧于天地。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对父母尽孝乃是为人子女的本分,祖父身体不好他自然要陪伴在身边。
生老病死,天数轮回,在君行键二十六岁的那年,祖父君玄去世。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君行键衣不解带的照顾老人的生活起居,早上陪老人散步,下午陪老人下棋,白天洗衣做饭,晚上守在老人房外一步也不敢轻离,他的父母倒是工作原因时常不在。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自从祖父死后君行建的父母好像一夜间苍老了许多,父母时常对他说:“男儿志在四方”劝他出去闯荡,但他是再也不肯走了。算起来父亲已经年近天命之年,他希望留在家中让父母不再为他担忧。祖父走的时候最挂念的就是没看到他成家,成家立业,成家立业,唯有成了家,才算立了业。虽然他二十五岁闯下了亿万家业,但在父母眼中没有成家终究还是个孩子。
中国人的传统观念中“传承”是被极为重要的。孟子曰:“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国人对香火传承的看重,甚至认为其重要性还在孝顺长辈、奉养父母之上。所谓“子欲养而亲不至”,祖父临死也没看到他成家,如今父母老态已显,君行健心想:不如就留在家乡娶妻生子,也好圆了父母早日抱孙子的心愿。
“于礼有不孝者三,事谓阿意曲从,陷亲不义,一不孝也;家贫亲老,不为禄仕,二不孝也;不娶无子,绝先祖祀,三不孝也。三者之中无后为大。”古人的意思是有三种行为可以称作不孝:一是一味顺从,明知父母是错的却不去指出,陷父母于不义;二是家境贫寒、父母年老,子女却不去赚钱奉养父母;三是不娶妻生子,断绝祖宗香火祭祀。当然这娶妻生子也不是一时半伙的是,现代人更讲究自由恋爱,讲缘分,讲感觉。按说君行键才二十六,按现代人的情况还没到急着找老婆的时候,谈婚论嫁似乎早了点。但是君家七代单传,几次甚至差点断了香火,传承大事由不得他父母不急。
如此君行键又在家中赖了半年,实在是经不住母亲的唠叨这才再次“离家”去寻找他的未来媳妇。君行键的父母都是在省城出生,老家却在乡下,于是他提着行李包转了一圈又跑到了老家的一个小县城。索性君行键在县城买了栋楼房干脆当起了房东,这里离省城也就两小时的车程,有事回家也方便。再者说,当房东没准还能碰上个把美女房客,也许就此成就了一段姻缘也是说不定的。虽说君行健天资不凡,十六岁考上清华,二十五岁白手闯下亿万家业,这要说起女人这方面却是地地道道的初哥加小白。他想了半天也就想了这么一个守株待兔的笨方法,为了增大艳遇的几率他买的是几乎是全县城最大的一座楼房,七百多平米、八层楼,加上一楼的店面,大小近百个房间。依君行健的想法来讲,基数增大了,选择的余地就多了,艳遇和成功的几率自然就增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