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三人将观内重要的物品都带上,将观门锁上,并告知上山送食物的村民往后都不用再来了。
见李之仪又将那日载顾景来到长生观的玉舟拿了出来,顾景十分好奇,蹲在船头细细的将船上的纹路都观摩了一遍。
李之仪见了好笑,道:“你这小猴儿,上蹿下跳的,来日回到宗内,再让你学这枯燥的阵纹一道,恐怕是不会像今天这样认真了。”
“师父说的是,不如今天就趁着我还认真,教徒儿怎么御使这艘飞舟吧。”
“哼,师父自然是要教你的,若是学得怠惰了,还要好好罚你。”
顾景也不害怕,只答了个遵命,又去看那纹路去了。
陆靖华看着顾景总算稍微恢复了点少年模样,不再如前几日沉浸在丧亲的悲苦中,心中放下了点担忧,回首打量这座清幽的小道观,难免触景伤情,顾景劝解了几句,陆靖华也不再伤感。
顾景本要拉着陆靖华上那飞舟,但陆靖华推开了顾景的手“景儿,舅舅今日就不和你们一起回山了,你师父道术精湛,你要好好听他的话。等舅舅完成宗内的任务再去南华山看你。”
又从怀里掏出了一个精美的储物袋,放到顾景手中,“这是舅舅存下的一点灵石,修仙也需要资源,这些虽然不多,也足够你生活两三年了,你自己要好好照顾自己,勤加修炼,不要辜负了舅舅的期待。”
原来,那日李之仪来探访陆靖华,一则是为了见见多年的老友,二则也是将宗门的任务给陆靖华带来。
陆靖华本就是玄清派部署在楚国负责收集消息的驻守之人,如今楚国大乱,玄清派更需要探知更多的信息,便将驻守各地的门人都派往查探了。此番陆靖华也在被征调之列。
顾景虽不愿舅舅要去那战火纷飞处,但昨日听师父教训了一顿门规,也明白,宗门命令难为,自然不好难为舅舅陪着自己。
飞舟底部慢慢升腾起一团云气,向天空飞去。
顾景站在船头看着长生观门前目送自己的陆靖华化为一个黑点,只感觉凄楚,往后前途难明,这一别不知又得何时再见了。
大半日后,李之仪的飞舟稳稳的在云层中穿行,速度虽算不上多快,但也比陆上骑马强了一些。
此时李之仪正和顾景各自拿了个蒲团坐在飞舟之内。
李之仪对着正襟危坐的顾景道:“景儿,我们穿过楚国去梁国的路还得走大半个月,这些日子里你也不能闲着,虽然你还没经过祝灵,不能开始修炼,但修真一途,需要学习的丹道,符箓,阵法,灵兽,御鬼等等方面以及各种修真界的知识,你都需要进行钻研,将来进了宗门自然会有专门给你们讲授此类知识的长老。”
李之仪顿了一顿,见顾景认真听着自己讲解,并无一般凡世间公子哥读书时不耐烦的劣习,很是满意,接着道:“虽说门内长老都会给你们练气期的弟子讲授基础的知识,但毕竟只是些浅显的道理,勉强够你们对修真界有个大概的了解罢了。”
顾景疑惑的问:“难道宗内不是每个弟子都会拜一个师傅?”
李之仪捻起自己下颌的胡须,微微笑道:“那自然不是,拜师在修真路上极为重要,若是没有一个好的指导,那便是事倍功半,但修为高深的修士哪里有那么多精力带徒弟,只是会收几个资质好又合眼缘的为徒,资质平庸的,则需要靠自己修习了。为师也有闭关或者外出游历的时候,所以,你现在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学会看仙家典籍。”
说完,李之仪从袖口内摸出一本陈旧的书籍,递给了顾景,顾景接过来,看这本书黑色的封皮之上写着四个大字“丹房宝册”。一翻开全是各种草木金石配合着蝇头小楷的注解。
李之仪正色道:“我们玄清派,开宗四百余年,祖师葛穆真人直至坐化之时已修至元婴期,在炼丹一道上更是卓越,故此本派十分注重丹道一途上的修炼,你若是没炼丹天分也需熟记此宝册上所有能够炼丹的药材,将来行走历练也能帮你辨识有用之物,要知道这本《丹房宝册》是我们镜海峰一脉弟子多年来记录的各种炼丹之物,这半个月你就好好的熟记,每日我再抽些时间来同你讲讲修真界的见闻。”
顾景不禁腹诽道:“祖师都没有修炼到长生不死,白日飞升吗?”不过这话他自然是不会当着李之仪面说出来的。
不过看着这本《丹房宝册》,顾景心中火热起来,这可是他见过的第一本修炼秘籍呀,那些志怪小说里那个主角不是靠着秘籍成为绝世大侠的呢。
接下来的半个月里顾景就在这磨人的背诵中度过,好在他凡世之时颂读过许多经典,记起这些天材地宝来也算得心应手。
这一路他们走走停停,在沿途村镇补充供给,李之仪修炼有成,已然辟谷,只需隔三五日喝些清水即可,顾景却还是肉体凡躯,每每被李之仪打扮成猎户模样去集市购买些食物。
梁国位于楚国西边,东北赵国和陈国的战火暂时还没有波及楚国西南边境,但各地士兵调动频繁,老百姓也惴惴不安,顾景途经之处也发生了不少骚乱暴动。
二人乘坐飞舟总是避过大城和军队,顾景听李之仪说,楚国的修士也会驻扎在人口密集的地方,防止修士作乱,因此得谨慎些。
半月后,二人已经靠近了梁楚边境的最后一座城池孚甲城,却并没有一鼓作气回到梁国,只是在孚甲城外的一处偏僻山林,将飞舟收了起来,李之仪寻了附近一处破庙把顾景安顿起来。
顾景看着眼前残垣断壁的山神庙,瘪着嘴看着李之仪,抱怨道:“师父这破庙不知多少年没人修缮过了,真的能住人吗?”
李之仪笑笑的敲了顾景的头,道:“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庙不在好,有佛就行,傻徒儿,随为师去见见庙里的大神吧。”说完,当先跨步进了这山神庙。
顾景只好急忙跟了上去。
只见庙里也和破旧的庙门一样,遍地是残破的神像和落叶,只有正殿的山神像还保存着完整,一眼望去,也就勉强能够遮风挡雨,不至于餐风露宿。
李之仪理了理袖袍,双手抱拳,做出一副世外高人的模样,对着半空朗声道:“玄清派李之仪欲回梁国宗门,不知今日值守边境的是楚国哪位道友,还请出来一见。”
“哈哈,原来是玄清派的道友,只是如今战乱四起,已是非常时刻,还请道友将通关灵符出示,才好商量过关事宜,还望道友见谅。”
一个洪亮的男子声音从佛像的口中传来,但只闻其声,不见其人。倒是吓了顾景一跳,越发的觉得这破庙阴森起来了。
“自当如此。”李之仪不卑不亢的回答。又从怀中摸出一枚明黄色符箓掷到半空中,那符箓无风自动,如飞鸟一样飞向了神像面前,又凭空消失不见了。
顾景见识到这般诡异景象,看向李之仪的眼光更加崇敬了。
李之仪却岿然不动,不时抚弄下他的胡须。
不多时,一道黄光飞来,正是先前李之仪拿出的那枚符箓。同时两道人影凭空从佛像面前显现出来,顾景定睛一看,来人却是一男一女。
男的有二十几岁,五官虽然平平,但两道入鬓浓眉和魁梧的身形倒让他有了十分的威武霸气,女的只有十五六岁,穿着一身杏色衣衫,生的白白净净,两道弯月眉,让她俏丽的脸庞多了一份可爱的天真神态,两只小鹿一样湿漉漉的眼睛扫过顾景,四目相接时有些羞怯的垂下眼眸。
“道友见谅,实在是最近孚甲城邪修出没,我天一剑派门下已有两名落单的弟子遇害,才如此谨慎,布下阵法防卫的。”
青年男子走过来赔礼说道,打量了顾景师徒二人一番,见二人神色如常,脸上戒备之色稍解。
“在下天一剑派关河,与吾妹关月一同受宗门指派,负责盘查过往梁楚边境的修士。”男子欠身向李之仪示意身边的少女。
那可爱少女福了一福,微笑着向师徒二人点头示意。这番温和做派倒让顾景生出一份亲切之意来。
这时李之仪已将通关符箓贴身收好,目光温和的看向二人道:“无妨,非常时刻自当谨慎,关道友受宗门之命行事,并无不妥。我们师徒二人借道回宗,自当遵守楚国的规矩,不过刚刚听关道友说,近日有邪修出没伤人,不知是何缘由?”
论年龄这二人也算是李之仪的小辈,李之仪自然不会和他们计较这点面子功夫,倒是关河透露的邪修之事让他颇为好奇。
现今天下修士虽少,但各国的宗门也总是驻扎了一些弟子门人在人间,顾景的舅舅陆靖华就是这样的存在,平日里负责地界之内出现修仙界扰乱之事,或者出手调查处理,或者上报宗门,极少有邪修敢在有驻扎正道修士的地方害人。
“李道友不知,楚国同赵国,陈国交战。我楚国隐仙门,天一剑派门下弟子多被抽调至前线,竟让黄泉派邪修钻了空子,在各处兴风作浪,虐杀凡人以取生魂,近日来更是有一小股邪修流窜到边境各处,截杀避难的修士,我天一剑派驻孚甲城的长老派了两位师弟前往调查,却力有不逮,被邪修杀害。因此我们远离孚甲城的弟子都加强了防备,以防被奸人偷袭。”关河将戒备原因缓缓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