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青又惭愧又难过,还有些委屈,低了头不说话。静虚子见状,神情更加不悦,转身唤了一声“断念”,一个眉目清俊的青年男子就从身后的木舍里推门出来,移步跟前。虽是同样的轻功,却不如静虚子使出来精妙。
“师父。”男子向静虚子行了礼,毕恭毕敬。。
静虚子颔首,指了指青青:“这是青青,你且带她四处转转,再寻间屋子让她住下。规矩你都知道,好好照顾她。”
又对青青道:“断念是我的大弟子,你叫他师兄即可。”
青青乖巧的点头,冲断念一笑:“断念师兄好。”
断念眉目欣然:“好乖!这是师父新收的弟子?要不要徒儿去筹备香坛,择日行拜师之礼?”
静虚子皱眉:“不必行礼了。也不是什么正式的弟子,挂在名下传授些武艺便罢。”说完拂袖离开了。“
青青愣了愣,不明白为什么静虚子似乎很不喜欢自己,只能无辜的看向断念。断念抓了抓头:“小师妹别伤心,师父有时候就是这个样子,过两天等他心情好一点了,就会开坛正式收你为徒了。来,师兄带你四处走走,熟悉一下宛委谷的环境。”
青青怯怯的点点头,跟上了断念。
“宛委山的布局分为三个部分。我们现在所在的是南边,东边地势险要,有一些山洞,古迹,还有温泉之类,禹穴也在那个方向,师父有时候会去那边的山洞闭关,西山住的则是一些农人樵夫、工匠。“
“这里和外面那些村镇差不多。每个月我会外出采些草药换些吃的穿的用的,有时候也给外面的村民看看病,我们跟外面的村民都熟,有需要什么,都可以向村民讨来。“
断念领着青青,一路讲解宛委谷的布局情形。青青随着他的指点四下张望,清澈的眸子里漾满了好奇。
断念对这个小师妹充满了好感,伸手摸摸她的头:“师父平时不怎么收弟子,现在也就收了你我二人。在这里大家都是独居一舍,不过彼此离得很近,有什么需要就尽管开口,不必客气。”
话音刚落就听见一阵“咕咕”声,青青捂着肚子,不好意思的看着断念:“师兄对不起……”。
断念:“傻丫头,道什么歉,肚子饿了我正好带你去吃饭。我这个大师兄,入门几十年,仙术不见长,厨艺却是一流的。”。
青青高兴的连连点头,跟着断念去他的住处。断念是宛委山一带出了名的好厨艺。。据说他小的时候,被静虚子寄养在西山一侧的村民家,从小耳濡目染,做得一手好菜。凡是尝过他手艺的人,都要夸一句“出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
“师兄入门很早吗?那岂不是比我年长许多?”
“我是师父收养的。从前他常四处云游,除恶扬善,我是被他救下的孤儿。”断念解释说,“虽然从小就长在谷里,不过正式拜师也是后来的事情。我长你好几十岁,算起来入门也有三十多年了。“
青青伸出手指算了一会:“师兄入门的时候,我父母还没认识呢”
断念笑容一滞:“嗯,那几年师父不知遭遇了什么变故,不再到处云游,所以后来才收了我做弟子,大概是为了打发时间吧。”
青青“扑哧”一笑,又想到了静虚子的年龄,连忙问:“师兄好几十岁了,那师父的年纪岂不是很大了?”
断念笑得格外欢畅:“你见过他,你觉得呢?”
“啊?”青青眨眨眼,“我不知道,只是觉得看上去很年轻。”
断念点点头:“师父有几百岁应该是没错的。”。
“几百岁还这么年轻?哦,是不是修过仙的人都能你们这样年轻,这样帅?“
“那倒不是,一个人修仙几岁时入门,就会永远保持几岁的时候模样。“
。
糖醋鲤鱼,竹笋肉丝,清炒莲藕,海米冬瓜汤很快就摆上桌子,
时令的菜色,做得简简单单,清清爽爽。颜色交相辉映,摆开来异常的好看。
断念不时给她夹菜,她连连道:“不要再夹了,我都吃不完了。”握着筷子,忽然觉得一阵温暖。。
虽然师父似乎并不怎么喜欢自己,不过有这样好心的师兄,相信自己也不会孤单了吧。捧起一碗汤,氤氲的鲜香扑面而来,青青绽开一个甜甜的微笑。。0
吃完饭已经傍晚了,断念一边收拾碗筷,一边问青青:“要不把种了桃树的那间院子收拾了给你住吧,离我的院子近,我也方便照顾你。”。随即低头看青青,唇边笑意盎然:“你一定会喜欢。”
的确如断念说的,青青十分喜欢这一处屋舍。建在南谷的东北角,有长长的原木楼梯依山势而上,屋前有开阔的吊脚露台,屋下种满了桃树,远远望去就是一片桃花汇聚的海,景象绮丽。
小楼一共有三间大房,中间的作为厅堂,青青挑了朝南的做卧室,挨着露台,可以看到成片的桃林。。
房中原本就有床榻,断念拿了一套自己没用过的被褥,替青青细心的铺好,“这些先用着,下个月再添新的。”断念冲青青温柔一笑,“想洗澡的话可以去我那里拿柴火,我给你烧水。也可以去山谷东边的那几口温泉池,你还小,这些事情做不来。”。
眼前的师兄语调轻柔,简直像一位师姐,青青心里一阵暖暖的:“师兄你真好。”
断念嘴角一抹淡笑:“收拾好了就早些休息吧,明早卯时三刻就要起床去师父那边练功,”
断念有些担忧的看了青青一眼,“你刚来,所以决不能迟到。“
青青:“要是迟到了怎么办?”断念拍拍她的脑袋:“别多想,师父平时就是严肃了一点,心眼不坏,不会真的为难你的。”
青青:“哦”
断念对于师父威严的印象,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五十年前,那个诸侯混战的年代,广大农民群众为了响应官府“广积粮,深挖洞”的号召,把家中所有粮食积极主动上交,其实就是被官府强行征去打仗做军粮了,寄养断念的农夫家中实在没什么吃的了,当时农夫的心情并不像今天我们在医院产房外看到的那些焦急中带着喜悦的父亲们,作为已经有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的父亲而言,首先要考虑的是吃饭问题,农夫的工作由两部分构成,他有一个豆腐店,但主要还是要靠种地主家的土地讨生活,这就决定了作为这个劳动家庭的一员,要活下去只能不停的干活。在断念被师父送来后一个月后,农夫为他取了一个名字(周朝时惯例):X五六,这个名字也可以叫做小五子,我们这里再介绍一下,农夫家族的名字,都很有特点
断念大哥的名字:X百六
断念二哥的名字:X四九
断念三哥的名字:X初一
取这样的名字不是因为农夫家是搞数学的,而是因为在周朝,老百姓如果不能上学和当官就没有名字,只能以父母年龄相加或者出生的日期命名。(登记户口的人一定会眼花)
小五子的童年在一间冬凉夏暖、四面通风、采光良好的破茅草屋里度过,他的主要工作是为农夫家种地放牛。他曾经很想读书,可是农夫是付不起学费的,他没有李密牛角挂书那样的情操,自然也没有像范蠡那样的大官来赏识他,于是,他很老实的帮农夫种了十二年的地。
因为,他要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