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姑嫂合谋
刘兴贵思来想去,几乎一夜未眠。第二天一早,他还在考虑去不去接张喜梅时,忽然发现舅母王明秀笑盈盈地来了。这让他一时连连叫苦,这也是个对张喜梅恨之如骨的人,她这会儿来的真不是时候。
“舅母!”刘兴贵硬着头皮出来笑脸相迎,“有啥喜事?笑眯眯的!”
王明秀此时却是心情舒畅。王明秀有一男一女两个孩子,女儿早早出嫁了,剩下儿子一直在读书,秋季时候还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儿子已去上学几个月了,王明秀打算去学校看看他,今天来,就是想看看托杨玉花给儿子做的两条裤子是否做好了。
“好了好了,早做好了,本来想着给你送去哩。”杨玉花拿出裤子说,“我还给他做了几双鞋垫,只剩下一只没做好,你坐一会儿,我一会儿就弄好。”说完,杨玉花打开缝纫机,开始做那只尚未做好的鞋垫。
刘兴贵吃完饭,把孩子们一一送上学,一看时间晚了,赶紧蹬着车子去了单位。家里边的姑嫂两人则聊了起来。
“咋,媳妇也去上班了?”王明秀问。
“不知道。管她上不上班哩。”
“哟,看来是又生气了。唉,现在的媳妇,真是不如过去的好呀。不知道我将来会有个啥样的媳妇,要真是像你这个媳妇这样不知道抬举老人,真是把人气死。”
杨玉花听了这话,心里虽很不受用,但也很赞同。她恨恨地说:“谁知道上辈子做啥孽了,让我这么不如意,孙子都抱不上。”
“哎,我娘家堂哥没儿子,人家不知从哪儿抱了一个,现在都一岁了。”
“抱人家一个?”杨玉花摇摇头,她倒不赞成抱养别人的儿子,“不是亲的,终究不好。”想了想,她忍不住向王明秀透露了自己想让儿子离婚的想法。“我也不是狠心,我现在是想开了,只要以后过得好,有孙子有盼头,就是让别人说两句闲话也没啥。”
王明秀显然没想过这一层,她倒是吃了一惊。不过,她倒想起女儿的婆家姐来,女儿的婆家姐早些年与夫家整天生气,整个人天天黄瘦黄瘦一脸憔悴,前年两人离婚后又各自结了婚,现在女儿的婆家姐又生了孩子,人也变得又白又胖一身精神。
“想啥哩?你觉得咋样?”杨玉花见王明秀不说话,就问道。
“也没想啥,不过,这事儿得认真想想,兴贵同意不?”王明秀说。
“他同意也得同意,不同意也得同意,我不能让刘家断送到他手里。”杨玉花皱着眉头说,“就算不是为了要个香火,我也是受够这个媳妇了。”
王明秀终究觉得不该附合杨玉花,免了拆了人家的家落不是,但她还是忍不住说了女儿的婆家姐离婚又结婚的事儿,“唉,你不知道,人家现在真是活得滋润呀,日子舒畅了人就是不一样。本来都以为她离了婚只好窝在娘家,谁知道人家又找的这一家比以前的更好。不过,我听说她以前的男人也又找了一个,结了婚也过得挺好的,看来真是错配了一对人呀。”
这番话在杨玉花听来,却是让她的决心又加重了一层,“活人哪能让尿憋死,俗话说树挪死人挪活,我看哪,我们兴贵再找一个,不信不比她张喜梅好。”一边说着,杨玉花一边剪断了鞋垫上的线:“好了,都是42码的,我记得娃穿的是这个号。”
王明秀接过鞋垫,高兴地说:“你是他姑哩,当然记得清啦。”女人有时候很奇怪,接受了别的人恩惠时,总觉得心不向着对方有点过意不去。王明秀此刻就是这样,看杨玉花为自己的儿子做鞋垫,她心里一时念起这个大姑子的好来,想想杨玉花正为儿子离婚的事儿烦心,而且那个张喜梅也的确不招她喜欢,她就说:“其实你说的也有道理,人就
是不能在一棵树上吊死,要想过舒坦日子,要想抱个孙子,那还真得下功夫不可。你不知道,我一个熟人家里前几天来了一个农村亲戚,说是家里都生了六个姑娘了,就是想要个儿子,一家人坐车准备跑到外地再偷生哩。你看看,为生儿子家都不要了。”
一句话又捅到杨玉花的心窝上,看看人家,有的为了要个男孩离婚了,有的干脆把家扔了,刘兴贵虽不能像农村人那样扔了工作扔了家不要,但他还是有离婚这条道走的。何况,她张喜梅,除了没生儿子外,也的确不是自己心里所如意的媳妇。
偏偏王明秀此时又想起娘家一个远房亲戚来:“男的还是好找,我一个远房亲戚有个闺女,因为挑来挑去年纪大了,到现在还没结婚,前段子给她说个离婚的男人,要不是因为那个男人的女儿死活不同意,两人还成了呢。”一边说一边感慨:“唉,以前也没听说几个离婚的,你一说离婚,我想一想,倒是知道这么些了。”
杨玉花一听来了精神:“噢,那个闺女多大了?你看着咋样?”
王明秀说:“这个闺女要个子有个子,要样子有样子,工作单位也好,要不怎么挑来挑去的耽误了呢。人看着还不错,见了面又热情又会来事儿。”
杨玉花就乐呵呵地说:“哎,要是兴贵离了,你倒是给他们两个撮合撮合。”
王明秀心里想,人家是黄花闺女,条件又好,再怎么着也要挑一下,你们兴贵又没钱又拖着四个女孩子,人家肯定死活不会看上。她心里虽这么想,嘴上却说:“咋不中?要是兴贵离了,我肯定会帮他们撮合一下。不过,婚姻这事儿,还是得慎重些。也不知道他们能不能离得了。”
姑嫂两个人你一言我一语地在屋里说着话。话说得越多,就自然而然地又提起张喜梅来,也自然勾起两个人的恨意来,王明秀想起张喜梅在孩子周岁时当着众人给自己难堪的事儿,更是气得牙齿发痒。一旦有了共同的“敌人”,姑嫂两人变得同仇敌忾起来,王明秀也抛开了“劝和不劝离”的立场,一门心思地帮助杨玉花筹划起来。
还没到下班时间,刘兴贵办公室的电话便响了起来,他拿起来一听,原来是舅母王明秀打来的:“兴贵,你快点回来,你妈有病了,在床上直打滚哩。”放下电话,刘兴贵就赶紧向主任老胡说了一声,下楼来骑上车就往家里赶。
一身是汗赶回家,王明秀已经走了,几个孩子已被接回来了,正在院子里玩。“奶奶哩?”
“奶奶在屋里床上哩。”刘丹指了指屋里说,“我给她倒水她说不喝。”
“妈,咋了,咋了?”刘兴贵一边问一边掀开东屋的门帘走进去,只见杨玉花蒙着头躺在床上,听见刘兴贵问就开始哼哼起来:“浑身不得劲,我看是老毛病犯了。”
刘兴贵倒觉得这么多年没听说母亲有什么老毛病,就问道:“啥老毛病?哪儿不得劲?不中咱去医院吧。”
杨玉花倒真的没什么老毛病,这么多年她也很少得病,不过,这几天她得有个啥病不行,她和王明秀商量的对策是:先拖住儿子,不让儿子有机会去接媳妇,让他们之间先有矛盾才好。
“啥老毛病?你啥时候关心过你妈的死活?我就是生你的时候没人伺候,落下了月子病,到现在还时不时犯一下,只觉得浑身没劲,胃里像扎针一样,啥也不想吃,唉呀,真难受呀。”杨玉花坐月子时因为无人伺候,胃的确有点小毛病,但倒不至于让她多难受,这会儿这么一说,想起了自己年轻时受的苦,她心里一时酸楚,倒觉得自己好像真的难受得不得了,两滴眼泪居然也掉下来了。
刘兴贵以为母亲居然疼得掉泪了,急忙拉住杨玉花说:“妈,快起来,咱去医院看看去。”
杨玉花自然不肯,她摔开刘兴贵的手说:“看病看病,没听说谁的月子病能在医院看好的。”
刘兴贵哭丧着脸说:“那咋办?就这么难受着?”杨玉花说:“叫你回来,不是让你管我的,是让你赶紧回来招呼你那几个娃的,你快点招呼她们吃饭上学去。”说完,她拉过被子,蒙住头不理刘兴贵了。
刘兴贵只得做饭招呼几个女儿吃,给杨玉花吃,杨玉花说自己胃疼吃不下,并说以后也不想吃饭了,干脆就想死了。“除非你离婚!”
刘兴贵怅然地把女儿们分别送上学,心里乱得像团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