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公子许久未进京城了,不免有些怀旧。至时,陛下看见便识得了。”
高台之下,一名身着暗蓝官袍的老者抚须而笑,悠悠说道。说罢,老者望了一眼在新帝右侧,碎剪珠帘之后,凤榻之上闭眼而坐的女子。
女子一身大红的宫衣,广袖拂地,凤纹其上,珠帘之后的容貌令人看不真切,但凭身姿而言,已敢肯定是位风韵犹存,容貌倾城的绝世女子。
女子闭目养神,继老者之后,略带责备地提醒左侧正贪玩之人,道,“圣上切莫心急,架子大的人,固然有着能摆出此般架子的资本。既是莫臣引荐而来,定然不会差上几分。”
龙袍男子却似充耳不闻,把玩着手中的白玉灯笼,边摆弄,边兴奋似孩童那般同身旁的女子道,“太后,太后,快看,朕刻出来了,朕刻出来了!”
女子不为所动,仍闭目而坐。高台之下,许些重臣长叹一口气,另一些官臣则互相对视,猜测来者。
不过片刻,东殿之外突然传来一阵声音。
“将军府之长子顾常参见——”
“将军府之长子顾常参见——”
“将军府之长子顾常参见——”
那道声音越过一个个门槛,最终清晰地传达到了殿里。众臣皆是一阵,旋即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而在高台之上,那名一直闭目养神的女子也终于悠悠抬起眼帘,面若桃花,妩媚至极,眼神却冷若冰霜,直勾勾地盯向莫臣。
台下莫臣一笑,东殿四下响起一阵唏嘘声,随着脚步声前至,议论声也随之加大,而在脚步声赫然停步在东殿门前时,满殿的议论,却顿时戛然而止。
来着风华正茂,威风堂堂,一脸漠然肃穆,铁骨铮铮,前脚过门,双腿就已笔直地跪在地上,传来一声巨响。
“臣,顾将遗孤,顾常,参见陛下、太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千岁千岁,千千岁。”
“臣?”
顾常声音落下,静了片刻,殿内方才响起质疑之声。
“不过侥幸逃出死劫的一介草民,竟在圣上与太后娘娘面前直接称臣?”
一名身着官袍的人轻蔑地望了一眼顾常,扬了扬下颚,冷嘲热讽道,“我还以为莫臣让圣上与皇后娘娘等的是谁人,原来,竟是介草民啊!”
身着官袍的人话音刚落,周身便传来了附和之声。
龙袍之人只全心全意地雕着怀中的白玉花灯,珠帘之后,女子的声音威严而雍容地幽幽传来。
“够了。”
顿了顿,看向在台下一语不发的莫臣,问道,“莫臣,你来同哀家讲讲,这是怎么一回事?”
“是。”莫臣躬身弯腰,从百官中走出,站在大殿中央,道,“回太后,顾将军生前便与臣有过救命恩情,常言滴水之恩,定当涌泉相报。顾将生前为北燕贡献良多,十年前,却因一句玩笑话而落入灾难。每每想到此处,臣胸口便痛心疾首,无言以报。”
“而在两月之前,臣奉命前去云城取货时,在云城,恰巧遇了这位公子。臣觉得公子脸上面熟,便同其聊来,竟真是顾将当年的遗孤!顾将生前有恩于臣,而此刻顾将唯一的一位长子却因玩笑落魄于此,臣心不忍,便将其引荐至宫中,面见太后与圣上。”
珠帘之内的女子凤眸流转,缓缓地落在了殿门前跪在地上一语不发的人身上,半晌,道,“顾将之长子,抬起头来,让哀家好生看看。”
顾常闻言抬头,满眼沉寂,平静地令殿内众臣看得心慌。
“嗯,长得确实像……”太后微微眯眼,话说到一半,却皱了皱眉头。她仔细地打量着殿前跪着的男子,一种抓不住地,不协调的熟悉感,莫名地从心中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