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阳在云中宫一直休养到伤口的疤痕淡去,皇帝才允许她下床走动。在这期间,金瑞只随其他的官家夫人来看望过她一回,便再也没有来过。金阳本想找个机会和她解释此事,但仔细想想还是作罢,不该再把她卷进这场上一代人的恩怨。反正都已经过去了,也许能什么都不知道也是一种幸福。
终于自由了!金阳第一个想去的就是弘福寺,去见一见那个人曾经经常拜的菩萨,说不定能除一除这满身的晦气。她的运气不错,在那一天碰见一位从西域归来的法师与寺中主持辩论佛法。虽然她对佛法的了解仅仅限于能背诵一本《心经》,但去听一听也没什么害处,说不定在旁边看看别人吵得的面红耳赤也是一件挺有意思的事。和尚会不会讲粗话?会不会骂人?待会儿两个人会不会对骂?
等她到了现场,佛法的辩论早就开始了。
主持说:“化缘乃佛家历代传下来的规矩,不可弃置。”
“僧人乞讨食物为化缘,行乞之人乞讨食物为行乞?为何?因为僧人可以普度众生,何为普度众生?莫过于救天下黎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助其入西方极乐世界,免遭轮回之苦。如今你我皆为僧人,所为何事有功于百姓?确有大师可为百姓讲经解惑,然大多人每日所为何事?不过是吃斋,念佛,化缘,打扫。何以饭菜须得顿顿吃,而行善却要等到成为大师之后?况人当自立,衣食住行不求与人者才可以称之为人,若是连每日的米菜都必须依靠别人来赠与,此等人与乞丐何异?助此等人每日得过且过并非行善,而是夺取他人修行的机会,甚至是毁掉他人为人的机会。”
……一场辩论会涉及佛家各个领域,所有的僧人被法师的气势和学识而震到,甘愿随之修行,每日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去帮助百姓;信徒们听了法师的教诲更是愿意投身佛门之下,求得来世免遭苦难。
金阳在心里想:“这个人还真有点像他,只要他一讲道理,那绝对是没有人可以驳倒他的,因为连插话的机会都不会有。”
金阳突然想起当年他劈开一具木头菩萨的金身当柴烧,自己质问他:“世人捐钱捐物塑菩萨金身是为了度化更多的人,结果你倒好,不拜菩萨就算了,还劈了她的金身当柴烧,你到底是不是出家人?”
“你知道观世音菩萨吗?当世间众生在碰到各种困厄灾难时,只要信奉观世音菩萨,诵念观世音菩萨名号,这时他就会“观其音声”而前来解救,使受难众生即时得以脱困,所以这位菩萨的名号就称为“观世音”。菩萨之所以为菩萨,是因为菩萨可以为普度众生而牺牲一切,既然他们连自己的生命都可以放弃,又岂会在乎这区区几块木头?”
“照你这么说的话,人所能供奉的佛像不过是区区几块木头、石头、泥巴、金子,与寻常之物无异,那为何人们还要费那么多功夫制造佛像?”
“人供奉佛像不是为了佛像,而是为了自己,恶人在看到巨大的佛像之后会发现自身的渺小,如此可让恶人有敬畏之心,少做恶事;心有迷惑的人在拜佛之时会静下心向佛祖阐述烦心之事,如此可助他们看清自己心中真正的谜团和最好的解决办法。对于失去生命希望的人,可以在寻佛的途中寻回重新活下去的勇气,拜佛可以让他们觉得有所归依,不再轻生。”
“这么说,千里迢迢的拜佛还不如静下心来拜拜自己有用?”
“姑娘可真是有慧根,菩萨尚且会拜自己,更何况你我凡人?”
“你……”
回想起过去,金阳再一次被他气得发笑,“小师傅你好,请问你知不知道刚才的那位法师法号叫什么?”
“我家师傅法号思源。施主您是要找我家师傅解惑吗?”
“不用,我没什么疑惑。”
“哦,那等施主有了疑惑再来,我家师傅可是无所不能的。”
“是吗?那你家师傅能…能变成螃蟹吗?”
“能,相由心生,施主想着法师是螃蟹那他就是螃蟹。”
似曾相识的话,金阳曾也曾问过裴俊,“我好饿,好想拿起一块石头当馒头啃。”
“相由心生,你想着它是石头它就是石头,你想着它是馒头那它就是馒头。”
当年的她说他的话是谬论,石头它就是石头!馒头它就是馒头!但经历过很多事情以后,她才明白了他话里的话——“很多事情,你想着它是苦的它就是苦的,你想着它是甜的那它就是甜的。”
此时在护国寺中看辩论佛法的人很多,但穿过茫茫人海,她一眼就看到了法师的背影,当年曾有个相似的背影让她整整望了两年,却没有勇气抱过它一回!直到看到法师正脸的一瞬间,金阳如遭雷击,瞬间泪流满面,心痛地无法自控;头也不回地逃出弘福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