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老人身边的护卫下来时,闻人杰正候在台阶下,那护卫笑容和善地快步迎过来,抱拳拱手:“公子稍等,老爷这就下来了。”
闻人杰拱了拱手,那护卫便称有事,告辞离去。
不多时,那位老人含笑出现在视野,脚步健硕飞快,拾级而下后,见闻人杰拱手,这边便也迎上去托出,顺手将手中的符节塞了过去:“公子久等,此地并非说话的地方,请。”
老人做了个手势,方才离去的护卫赶着马车已经去而复返,两人上车,闻人杰收起符节,拱手道:“在下闻人杰,敢问阁下可是贾诩贾文和?”
“天使慧眼如炬,正是老夫。方才见此符节,老夫也着实深感意外。”名叫贾诩的老人拂须笑了笑,望望闻人杰,夸赞道:“圣上素来聪慧,身边又有王佐之才,此时见得天使,老夫也能管中窥豹,公子英武不凡,便是乔装打扮,也委实难掩锋锐。”
贾诩说得头头是道,闻人杰却也渐渐平复情绪。
他方才求见贾诩,内心激荡自然不可言喻。
仿佛撞破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穿针引线得知宛城之战与汉献帝贾诩有关时,闻人杰对这位老人产生过一些气度上的遐想。但此时贾诩表现殷切,却让闻人杰暗自有了戒心,不卑不亢地拱手回礼,笑道:“阁下谬赞。在下哪里是乔装打扮,原本便是山村野夫,幸得圣上垂怜,才乌鸦化凤。往日里以武博龙颜开怀,才得天子圣心,命我前来宛城寻找阁下。”
这些话出口,称得上直入主题。毕竟在闻人杰印象中,贾诩盛名三国,有毒士之称,眼下宛城还有人称他国士,虽说多半有恭维成分,然而盛名无虚士,闻人杰同样认可贾诩深谙世俗,工于心计。
贾诩闻言似笑非笑,身躯随着马车颠簸微微摇晃,他垂下眼睑,沉吟片刻:“圣上之事重如泰山,公子直言。”
“如此甚好。既然是口谕,又是非常时期,圣上已经言明不必多礼,阁下随意便好。”贾诩点点头,闻人杰正色道:“如今曹操挥军宛城,战事将近,宛城定是多事之秋。圣上命阁下伺机而动,尽量拖延曹操脚步,争取圣上匡扶朝政的时间。”
贾诩眯了眯眼,“伺机而动……”
闻人杰颔首,想了想,“事关重大,陛下命我从旁策应。在下面生,阁下不能做的,在下能便宜行事。自然,圣上也说了,若事不可为,不必操之过急,能做则做,若不然,在下会另寻他路。”
他拍了拍胸前连接背后素布的布条,“这种事情,没什么界限,只要到了目的,法子变法万千。阁下若有事,只管说。在下武艺虽然不精,闲杂人等还是足以应付的。”
“这个自然。圣上让老夫伺机寻找机会,老夫亦需静观其变。再者,我等与曹操乃交战双方,一些事要做起来,免不得多几分麻烦,有公子从旁策应,助老夫一臂之力,老夫就此谢过。”
贾诩拱了拱手,闻人杰便也回礼,笑道:“都是授于皇命,阁下何出此言?”
“公子说的是。”贾诩笑起来,望望闻人杰,“公子风尘仆仆,此去寒舍,老夫为公子接风洗尘,往后你便住在寒舍,平素若有事,招呼贾贺。哦,便是赶车的家卫。届时老夫也会另外派人伺候公子,来回传信也无需再亲自奔波。”
“多谢阁下厚待。”
随后闻人杰与贾诩又在车内寒暄片刻,贾诩问了些许昌的情况,大体上都围绕刘协,老人偶尔感慨昔日长安时的状况,为此唏嘘一番,闻人杰便也颇为认同的接了话茬。
到得贾府,说是“寒舍”,房屋老旧,但自有底蕴,前厅后院一应俱全,想必昔日住的也是富贵人家。
贾诩招待了闻人杰,两人跪坐在前厅用完饭。这一路来贾诩神色寻常,多半表现也如同寻常老人一般健谈风趣,两边便也有些熟络起来,算得上宾主尽欢。
不久之后,闻人杰被人伺候着去沐浴更衣,贾诩便也前往书房。贾贺跟在身后,等进入书房之后关上门,贾贺的脸色微微绷住,肃然道:“老爷,这位公子来头不小。”
“嗯。”贾诩正想着事情,下意识点头,坐到叠着一摞摞竹简的矮桌前。不多时有位家仆进来换了茶壶,倒了杯水又退出门外,贾诩小嘬一口热水放下,反应过来,诧异道:“你所言的来头可是他的身手?”
“正是。”贾贺点头,斟酌了片刻,“某观其气息绵长,步伐沉稳,举手投足虽寻常普通,却有吾等武人参透武艺后的些许感觉。老爷未必深究,某看得仔细,那位公子的步调皆有章法韵味,寻常武者断然没有这份功力,若不是他并无敌意,真正动手,某只有三成胜算。”
“这么厉害?”贾诩愕然扭头。他虽不是武人,却也大概清楚贾贺的实力,有贾贺在身边,平素一些宵小想要对他下手断无胜算,却不知道从许昌过来的天使会有这份实力,他端起杯子,吹了口水汽,“宗师么?”
“某暂时无法确定,想来也相差不远。”
“嗯。”贾诩点点头,再度沉默。目光望望矮桌,沉思起来。
事实上他在城楼上也在分析此时的局势,想起北方的那位天子时,心头倒也浮现一些细碎的念头。那位虽然年纪尚轻,城府倒也有了,昔日相处虽然多半相敬如宾,自己却也明白那位少年心性之下的沉稳老练。长安时还曾有点睛之举,譬如救济灾民,整顿粮库风纪之类,德性年少老练,颇有圣明之风。往后便又多了一份隐忍。朝局混乱中每每能拨云见雾,但毕竟年幼,尚无党系依附,那时支持那位东归,也是存了各奔东西的想法。
随后倒也知道那位成了曹操的座上之宾,颇有实至名归的地位,但此时他终究身在宛城,归属刘表,刘表虽贵为汉室宗亲,却与袁绍相亲,对汉献帝的态度自然算不上好,因此想要做些事情却也麻烦。
方才在城楼被名叫闻人杰的天子来使打断思绪时,正想到借着曹操南下,顺便阻一阻曹操扩张的脚步,想来锐气一挫,朝廷的局势也会变幻,对那位是有帮助的,何曾想到那位也正有此意,还恰逢其时地派人到了面前,这份巧合,也是他方才在城楼大笑起来的缘由。
想到这里,贾诩面露轻笑,将热水一饮而尽。
至于眼下住在府中的这位公子,既然有能力,也不妨派出去,毕竟呆在府中也麻烦,嗯,是个大麻烦……
贾贺在旁倒满水,想了想,又道:“老爷,方才听张管事说,家中又有几封自北方来的书信木牍,他代为看过,说的仍是投向朝廷的事情。是不是仍旧烧了?”
“压一压。都收起来放到书房来,什么时候得空,我再看看。”贾诩说着,缓缓站起来,“我去张绣那儿看看。你去通报一下那位公子。记得好生招待,莫要怠慢了。”
“是。”
与此同时,贾府东厢的房内,闻人杰泡在木桶中,浑身浸浴在一片氤氲内,闭目回想着方才与贾诩的谈话内容。
认真说起来,能初到宛城就遇到贾诩,并且顺利进行接触还入住贾府,一切开端都顺利的出乎闻人杰意料。但也是因此,贾诩对待自己的态度,又或者是对待刘协的态度就更加耐人寻味。
这年月是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这套周孔之学,但乱世之中礼崩乐坏,人民连温饱安全都成了问题,对礼的态度大体上也是阳奉阴违、虚以委蛇。
不论平民百姓,还是朝廷重臣,真正能够秉承周孔儒学思想的人只占了少数。更何况天子年幼,群雄并起,朝廷内外的局势都处在一种微妙的局部平衡当中,想要得到礼遇,尤其是一方势力的上层人物的礼遇,除了主人的胸襟,宾客的手段是否得到认同也至关重要。
从这一点上来看,至少摆在明面上的,刘协的能力显然得到贾诩的认可。
闻人杰倒也不清楚贾诩对刘协到底什么感觉,但贾诩能在两军即将交战的时候还接待自己,说明他在立场上对刘协是比较认同的。而从这个角度来看,往后宛城之战曹昂、典韦战死,唯独曹操逃走,这个向来心思缜密的贾诩唯一犯的错误就可以说得通了。
闻人杰这样想着,内心又隐隐激动起来。此时毕竟科技相对原始,信息传递不便,能在这样的条件下纵观全局,这种如同上帝视角般的感观实在妙不可言。而身处其中,设身处地的设想思考,一个个人物之间的暗潮明潮也愈发的惊心动魄——布局的人,参战的人,中计的人,尽管各有经历,但不久之后将要掀起的血雨腥风,却有了更加直观立体的感受。
想到这里,闻人杰嘴角微微一勾,旋即迫不及待地从木桶中跳了出去——
他要解开这个局,至少让上辈子一直引以为憾的事情不再发生。
不久之后,贾贺从张管事地方过来东厢,有些错愕地听着家仆的话语,皱眉道:“绿林山?他去那里干什么?”
“我也不知道。只是要了一匹快马,说这两天马上回来,拦也拦不住……”
“那好,等他回来,尽快禀报于我。”贾贺狐疑地望了望天,此时阴云密布,天空阴暗深沉,再过不久怕要下雪,这样的天气出门,还去绿林山,一来一去便是一日半,做事绝不超过半天,他这是要干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