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GX首府NN市在土地整治抗旱水源建设方面,其设计理念靠前,更提供了土地整治项目建设设施的后期管护宝贵经验。
2010年春季大旱,在南宁同富村项目区内,泵房的抽水机发出轰隆隆的声音,蓄水池中的水满满地。
该项目整理农田力度大,平整区覆盖整个项目区。据NN市土地开垦整理中心的同志介绍:“项目资金分摊在1万亩地里,实在是少之又少,因此我们要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整改低产农田上。”
该项目区属丘陵地形,地形高低不平,没有大型水库和河流,地表水缺乏,但地下水较为丰富。项目区采用地下水为水源,全部铺设喷灌设施,据了解,第一期灌溉工程,建设42座抽水及加压泵站、19座蓄水池,安装206840米的喷灌管道,架设13767米的高、低压供电线路,使项目区内的耕地基本实现了灌排全覆盖。
灌溉工程每天都及时给项目区的作物送来水肥一体化的液体,使丘陵旱地望天田成为旱涝保收的高产田。同时,也方便承包人在建成的喷灌设施的基础上改建成水肥一体化的滴灌设施,这样更能起到高效节水作用。农民们不再愁没水,也不再愁挑水艰难。
值得一提的是,该项目规范管理有始有终,后期管护成为项目持续发挥效益的保障。
项目竣工后各项工程设施的使用、管理和维护很重要。建成而不投入使用,项目的效益得不到体现;只使用但不管理不维护,工程设施的使用寿命就会大大缩短。只有把管护责任落实到人,才能使项目工程设施持续发挥效益。
根据“谁受益、谁管护”的原则,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同富村土地整治项目建设的机井、泵站、蓄水池等农业水利设施移交给同富村民委员会进行正常的运行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需要管护的工程内容主要是抽水泵站,包括配套的机井、蓄水池、机电设备、管道系统等设施。相关村屯干部和群众加强沟通、协调,共同管护主要共用工程,制定使用办法,根据具体使用主体(村坡)进行责任划分,落实到具体个人。确保项目设施得到合理、正常、长久的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