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开展土地整治后,HS市出台了土地流转和农业生产奖励政策。这让该市北泗乡屯山村的青年农民覃建兵看到了希望,他打算不再外出务工,买农机回家乡创业。
覃建兵回家后,2012年就在村里牵头成立了HS市丰鑫农机作业专业合作社,当时社员有10人,并创建了水稻工厂化育秧示范基地,实施水稻全程机械化作业。
由于土地整治工程的完工,这片土地对农机作业的需求大幅度增加。2013年覃建兵的合作社又添置1台烘干机、1台播种线机、2台中型拖拉机、1台水稻联合收割机和2台乘坐式插秧机。土地整治和政府的惠民政策让农民对发展农业充满了信心,2013年,HS市农民购置农机热情高涨,截至9月26日,当年购买各类农机具已达416台套。
国家鼓励农业机械化生产,对农机购置也有补贴,但要不要得起补贴,除了看口袋里的钱,还得看农机用不用得着。与北方中原一马平川的农地不同,在GX腹地的桂中,大片喀斯特丘陵的土地,使大规模机械化生产以往较难推广。
大规模的土地整治,将耕作田地小块整并成大块,使得桂中越来越多的田地适合机械化耕作,这也使得国家鼓励农业机械化有了实施空间,机械化收割作业演示,在桂中土地整治项目区适时进入,让较大型农业机械进入了普通农民家。
在象州稻田,春耕时传统的育秧模式播种,都是群众单门独户进行,从耙秧田到育种到插秧,来来回回都在水田里劳作,每天下田全身肯定沾满泥浆,费时又费力。如今,象州大地处处洋溢着水稻生产农业机械化的气息,插秧机高效插田替代了过去人工弯腰踡腿辛苦插秧。农民只要把育好的水稻秧苗放上车,开动乘坐式插秧机,机器驶过之处,一株株整齐的秧苗就变戏法似的均匀插进了田里。
农业机械很大程度上使农民从繁重的体力劳动中解放出来,水稻种植,从播种到收割,基本上都可以实现机械化作业,而且效率明显高于人工,越来越多的农民热衷于购置农机具。
XZ县大乐镇村民潘均荣算了一笔经济账:“以前插5亩田需要一周时间,现在只用一天时间就搞定了,节省出来的时间做其他工,每天还可以赚100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