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业十三年(617年),反隋部队已经占据了大隋的半壁江山,隋炀帝所在的江都(今江苏扬州)已经被孤立。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二月,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发动兵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据马邑而自称天子。农历三月,刘武周攻破楼烦郡,进占汾阳宫,并与突厥勾结,图谋南下争夺天下。
消息传到李渊耳朵里,李渊大惊:“这真是出人意料,没想到王大人没死在战场上,却死在了一个小小的校尉手上。”
皇帝的使者突然到来,喊道:“圣旨到,李渊接旨。”
李渊:“臣接旨。”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马邑鹰扬校尉刘武周叛变,杀死马邑太守王仁恭,马邑属李渊治下,李渊责无旁贷,现命李渊即刻动身,赶往江都前来请罪,限期一个月内到达,不得有误,钦此。”
那群使者走后,李渊回顾身边的人。
李世民说:“爹,事情紧急,可以起事了。”其周围的心腹裴寂、许世绪等也纷纷劝李渊起兵。
李渊:“杨广这招请君入瓮为的是除掉我们李家,我们绝对不可以坐以待毙,我决定立刻起兵,废掉昏君杨广,为我大隋另立明君。”
众人:“支持唐国公,废除昏君,另立明君。”
李渊:“为防备刘武周和突厥南下,我决定派世民和刘文静等到各地募兵,以保卫边境。”
李世民等人:“是。”
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七月,李渊募集到足够起事的军队,在太原校场上进行誓师。
李渊:“众将士,杨广乃无道昏君,他听信谗言,残害忠良,致使忠义之士无辜惨死。还有穷兵黩武,连年对外用兵,致使大隋精锐尽丧,百姓很多沦为孤儿寡母。今日我在此起兵,讨伐昏君,另立明君,重振大隋。”
众将士:“讨伐昏君,重振大隋。讨伐昏君,重振大隋……”
李渊:“李建成和李世民听令。”
李建成:“末将在。”
李世民:“末将在。”
李渊:“命你们各率一支部队南下攻破霍邑(今山西霍县),让我们得以完全掌控山西。”
江都城皇宫内,杨广还在饮宴,周围一片歌舞升平的景象。
来护儿突然急匆匆地跑到杨广面前,“皇上,大事不好了。”
杨广:“出什么事了?”
来护儿:“李渊叛变了。”
杨广:“你说什么?”
来护儿:“你没有听错,李渊确实叛变了。他目前正派兵进攻霍邑的宋老生,企图度过黄河。”
杨广:“速调精兵前去镇压。”
来护儿:“皇上,我军在关内的守军力量薄弱,力有未逮。依臣愚见,我们应当速回关中,以定天下。”
杨广:“知道了,你先退下吧,让朕再想想。”
信使:“报,紧急军情。”
杨广:“何事?”
信使:“王世充将军率兵与瓦岗反贼激战,目前占据了上风。”
杨广:“哦,那实在太好了。传朕旨意,让王世充尽快剿灭瓦岗反贼,然后去镇压李渊叛变。”
信使:“是。”
杨广在接到王世充的战报后,坚定了留在江都的决心。江都是杨广在位期间苦心经营之地,在他眼里,江都就是他的京城,而西都长安(当时也叫大兴城)和东都洛阳在杨广看来都只是陪都。
中原瓦岗军与王世充激战多日,暂时未分胜负。因此李渊趁机进军,大业十三年(617年)农历十一月间,李渊攻入长安。
李渊召集群臣,宣布:“各位,杨广无道,我今日就另立明君,现拥立代王杨侑为皇帝,称号为隋恭帝,改元义宁,遥尊隋炀帝为太上皇。”
李渊当即对杨侑跪下行李,喊道:“臣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群臣也跪下行李,喊道:“参见皇上,皇上万岁。”
李渊把事先准备好的圣旨交给杨侑,“皇上,请宣读圣旨。”
杨侑战战兢兢地打开圣旨,读了起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唐国公李渊忠君爱国,劳苦功高。故朕进封李渊为唐王,兼任大丞相、尚书令。同时封唐王长子李建成为世子,次子李世民为京兆尹……”
在一系列加封完毕后,李渊满意地喊了声:“谢主隆恩。”然后就把杨侑扶上了龙椅。
李渊另立新帝的消息很快就传遍天下,远在江都的杨广气的暴跳如雷,接连发出好几道圣旨,催王世充尽快剿灭瓦岗反贼,速去征讨李渊。
江都城,东门口。
守城的士兵们听闻各地反叛的消息后议论纷纷。
士兵甲:“听说唐国公李渊也叛变了,还另立了一个新皇帝。”
士兵乙:“听说李渊还占据了长安,我们大隋的西都已经沦陷了。还有东都洛阳好像也不容乐观,反贼的作战不利后,调集的援兵越来越多。我曾听说,瓦岗号称有八百万大军呢!”(这当然是夸大了,古代不可能有哪个王朝或起义军有八百万大军。)
士兵甲:“那我们的关中老家怎么办?如果被叛军占据,他们会不会烧杀抢掠啊?”
士兵乙:“这很难说,不过我听说李渊治军很严,禁止士兵烧杀抢夺,一路上很得民心。”
薛万彻内心独白:“没想到皇上还是没有扭转乾坤,大隋已经真正处于风雨飘摇之中了。想不到我与李公子相遇于患难,竟然会在将来刀兵相向。不,我不愿与他为敌,可我也不能背叛皇上,我该怎么办?”
他内心总以为杨广是受到奸臣蒙蔽,所以才贬他的职,他一直认为杨广待他不薄,所以在得知李渊起兵后,内心一直处于矛盾和痛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