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过目就忘
县太爷安排潘师爷去后,对朱必泰和张老头道:“大事已经敲定,咱们就按照协议执行吧——咱们协商洽谈得非常顺利,二位也给老爷我的面子,老爷我这心里也是高兴,现在刚好吃得早饭,老爷我就请二位‘搓’一顿,卤猪头下小酒,花生米一小碟……吃过便饭,咱们赶快行动,各行其是——朱必泰老先生您负责安排,指挥人员把棺材买来,把尸体收拾装殓了候着;张当家的你负责去请法师、先生——那陈瞎子专干这种‘买卖’,他的去处,你是知道,速去请来!顺便说说,虽然尸体是摆在你的杂货店里,但是灵堂却不适合设在这里——谁家死了人,挽联只能贴在自家大门上,祭章、亡灵牌位只能供在自己家里,亲戚眷属、街坊好友来祭奠死者,只能到老朱家去……所以,张当家的你请了法师、先生来,直接到老朱家去,安排法事,布置场合搞得越热闹越好——老先生,你们老朱家的意见如何?有什么异议,就都提出来……”
县太爷说的这些情况,都合乎两家的意愿,没有提出异议。吃过“便饭”,便按照县太爷说的情况,各自去办理“差事”。
且不说朱必泰老先生如何安排人员买棺材装殓尸体。只说张老头去请法师、先生这头——县太爷所说的“专干这种买卖”的陈瞎子,他身上还有一些传奇趣闻呢……
陈瞎子叫陈大山,出生贫寒,家境穷迫;家族不旺,人丁凋零。传至他这一代,就剩下他和他老娘二人了。陈瞎子小时本来不瞎,五岁时,得了眼疾,家里贫穷,无钱医治,以至于时间拖长了,病情严重,导致双目失明。
陈大山眼睛好时,靠老娘艰辛劳作,勉强糊得住口。他双目失明,变成了瞎子后,家里的生活就显得极其艰难,老娘又要挣钱糊口,又要照顾瞎眼儿子,已经是力不从心,难以支撑了。到陈大山十四五岁时,老娘身体患病,不能从事体力劳动,挣不了钱,生活便失去了依托——母子二人,一个瞎、一个老迈多病,家庭已面临绝境。处于这样的困境,母子俩只好走上了乞讨之路。
母子俩一个瞎,一个病,出去乞讨,十分艰难。上了路,老娘走朝前,用一根打狗棒往后横着,让儿子握住,就这么样,一个在前面领路,一个握住棒子紧跟在后面。这么悲惨的情景,着实让人怜惜,一路乞讨要饭,都会得到好心人的施舍,不至于饿死路旁。
有人同情施舍,饿是饿不死的。可是老娘年迈,疾病缠身,“病是病不死”那话就说不成了。在陈大山二十岁那年,母子俩外出讨饭时,老娘实在是撑不住了,死在了半道上。老娘一死,陈大山就惨了——以前出门讨饭,都是靠老娘用打狗棒牵引,哪里有沟有坎,哪里有水有墙,自然可以避让。现在老娘死了,没人牵引带路,想走一步都成问题:眼睛看不见,往前走,脑壳碰着墙,把鼻子碰歪;前面是悬崖,不知道,往前一步,摔下去就没命;前面有深水塘,一脚踩空,掉进去就淹死……步步危险,步步艰难,以后日子咋过啊——陈大山想到这些,心里不由绝望之极,面对一片黑暗的世界,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只有扑在老娘身上,凄惨地哀嚎。
陈大山正哭得悲悲切切,从大路那边走过来一个人。来人渐渐走近,只见他身上背着一条麻袋,里面好像装了好些书;手中拄着一根拐杖,走路时一颠一颠的,原来是一个瘸子。
来人是一个四十岁不到的汉子,他走到陈大山身边,见陈大山抱着死去的老妇人哭得凄惨,心想此人遭了大难了,便俯下身问道:“这位小哥,看你哭得凄惨动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陈大山听到有人问询,哭着把自己的身世处境和不幸遭遇诉说了一遍。
来人叫李二发,小时候,不幸被石头砸伤,左大腿骨折断,经过治疗,断骨没有复位,过后,左腿便瘸了,走路须靠一根拐杖夹在腋窝下相帮支撑。由于残废严重,不能正常劳动,家里担心他将来生活无着,便省吃俭用,凑钱供他读书,想着他腿残废了,靠手上弥补,学得知识,能写会算,将来给人家当执笔先生,靠此为生。
李二发入学馆读书,学习果真努力,可是他却天生的有一个缺陷——“过目就忘”。有的人,天生的聪明,记性特强,读书认字,过目不忘,学过一遍,就牢记在心里,过后背诵写练,一字不差。可是李二发的缺陷,却是“过目就忘”,先生教过一遍,他照着书本,马上就会写会读,可是离开书本,马上就全“忘”了。而再拿过书本,不用先生再教,他照着书本又会写会读了……他这种缺陷,连教书先生都拿着头疼——考试是不准看书本的,没有书本参照,他每次考试,都是0蛋。说他是没有专心学习,再教他一遍——用不着!他拿过书本,从头到尾,照写、照读,一字不挪,一字不错。老先生都发感叹说:老夫我教一辈子书,过目不忘的有不少——“过目就忘”的,你是头一个……
有人可能会说:你老兄就吹吧——再笨的人,教上十遍八遍的,总该会了吧,怎么会“过目就忘”呢?世上哪有这样的笨蛋!
其实,这世上的事,是无奇不有,有过目不忘的事,必然会有“过目就忘”的事。我们身边,往往会遇上这样的“笨蛋”,你问他“笨蛋”这两个字咋个写,他说晓不得。而你把“笨蛋”这两个字写在纸上,让他看,问他是什么字,他又会晓得是“笨蛋”。这种情况,就跟今天的电子信息高科技有点相仿——书本知识相当于信息库;“笨蛋”的脑袋瓜相当于储存卡;“笨蛋”的一双眼睛,就相当于激活器——当“笨蛋”的眼睛看到书本上的信息,便把它储存到脑袋瓜里了,这时脑袋瓜里的信息是“死”的,处于休眠状态。这时你问“笨蛋”书本里有些什么,写些什么,他会说“晓不得!”而当他的眼睛再次看到书本里的信息,便把储存在脑袋瓜里处于休眠状态的相同信息激活,这时,“笨蛋”就不再笨了,而是成了“全知”先生了——这时你再问他书本里的情况,他会一点错误都没有的给你回答出来——这大概就是“过目就忘”的“原理”了。
李二发就是受“过目就忘”的“原理”的支配,在学馆里读书学习,知识倒是学了不少了,可是却全是“休眠状态”,都储存在脑袋瓜里,要使用这些知识,得把相关的书本拿来过目,以“激活信息”。后来“大学毕业”,进入生活实践,想去混一碗笔墨饭吃,不得不缝了一条麻袋,把相关的书籍都装在里面,等急用时好拿出来过目。可是想去混笔墨饭吃——当师爷、管家、记账先生什么的,不是得说当就当,要经过考试——前面说过,考试是不许看书的,背着一麻袋书,不准过目也是白搭。就这么混来混去,几年都没有找到活干。想混一碗笔墨饭吃没门,想干别的活计,自己又是一个残废,想干都干不了,就这么昏昏颠颠的混下去也不是办法,该找一个什么合适的路子呢……
李二发苦思冥想了几天,终于想出了一条路子来——去当算命先生!他为什么会想出这么一条路子来——原来,这世界上还真有“考试”可以看书本这种“行业”,那就是看相算命……
说到看相算命,编写算命书的是鬼谷子先师(“行业”之内,还衍生出许多的门派)。而算命书的内容,千变万化,包罗万象,可是却被一个固定的格式所限制——那就是被(六十)甲子、(天)干、(地)支支配着。算命书的内容,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前面说的是一种。而后一种就是年、月、日,时。就六十甲子、天干地支来说,它是比较固定的一种格式:说简单一点,就是十二生肖满五轮,为一个六十甲子;十二地支满五轮,为一个六十甲子(十二生肖的动物名其实就是代表十二地支的数字名,如“鼠”代表“子”。十天干跟十二地支配合,要六轮才满一个六十甲子)。按照顺序进行,满六十甲子为一个总的“轮回”,然后重新开始……如此重复,固定不变。而年、月、日、时却是变数:平年是十二个月,闰年是十三个月;大月是三十天,小月是二十九天(旧历)……
固定的六十甲子与具有变数的年、月、日、时配合,就会出现误差。比如:今年的这一天,是干支日的大吉大利的日子。而到了明年的这一天,干支就会“错位”,这一天的干支日就会变成大凶大恶的日子——说再浅显一点:就是今年的老皇历,到明年就作废了,因为明年的内容与今年的完全不相同……一万年内可以有一万本不同内容的皇历——说再形象一点,就是一个老先生教书,今年用一种课本,明年……乃至十几年、几十年,都可以用同一种课本。而算命先生用的“课本”,就与翻皇历一样,今年的内容,跟明年的就不一样了——再熟悉,再老练的算命先生,都得“掐指推算”;要是一般稀松平常的角色,只有抱着算命书翻看了——也就是前面说的“这世界上还真有‘考试’可以翻书本看的行业”——看相算命的行业。
李二发看准了看相算命这个行业“考试”可以翻书看,便投师入了门——当然,他是不会去拜托什么师傅,求什么先生的。他只去社会上搜罗各种算命书籍,拼命地看,看过一遍,信息就储存在他脑袋瓜里了。看的书越多,脑袋瓜里的储存量就越大,后来在地摊上翻着书本给人看相算命,说得头头是道,而且一说一个准……再到后来,他给人算命,简直把牛皮吹破,把天都吹破——那些个再熟悉,再老练的先生、大师跟他比起来,都自愧不如,甘拜下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