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民事调解
县太爷为解决尸体的安葬难事,经过跟老朱、老张两家当事人单独面谈,三方都已获得相同的看法,认为作民事调解,尽快解决。第二天一早,他叫林捕头到朱必泰家传了话,让他来县衙,跟张老头当面洽谈,协商解决事宜。县太爷把张老头放出大牢,待朱必泰到来,将就县衙的客厅,摆开了商谈的场合。一张桌子,三把椅子,县太爷坐了“上席”,朱必泰作为老朱家的当事人(代言人),与张老头隔桌相对而坐。
大伙坐定,却见张老头左顾右盼,东张西望的。县太爷道:“张当家的,看你坐立不安,心神不定,还在找什么?”张老头道:“大老爷您昨天不是说要请一个公证人的吗,怎么还不见到?”县太爷道:“张当家的你就外行了不是——咱们这次协商调解,具有‘私了’性质。说到私了,有一些事情就得保密,让知道的人越少越好,免得把咱们协商的事情传扬出去,造成不利的影响。所以,就当事双方,加上老爷我便可以了——老爷我监督调解,协议公证,一个人干了;朱必泰老先生作为当事人一方,兼执笔记录——老先生书法不错,写得一手好字,比老爷我强多了,老爷我信得过!如果双方同意老爷我的意见,咱们现在就开始洽谈如何……”
既然县太爷说了协商调解的事情要保密,知道的人越少越好,目前这个“组合”也就可以了。可是如何协商、如何洽谈呢?朱必泰也不好先开口,张老头也不好先开口,两边都调脸对向县太爷,眼睛直愣愣地瞪着他看。县太爷看到这种状况,一时间也懵懂了,道:“二位!老爷我都发话开始洽谈了,你们不发表意见,拿眼睛直愣愣地盯着我干、干……哈哈……老爷我想起来了:我那个同行,酒吃得酩酊大醉地去升堂问案,不由分说,嚷着要衙役们把被告拖下去打,可是打几十大板他没交代清楚,衙役们没有得到确切的数目,不敢下手,所以直愣愣地看着他……老爷我今早上没有喝酒,酒不醉嘛,怎么也犯了这样的低级错误了!老爷我主持‘会议’,要协商什么,洽谈什么,得拟出一个议题出来,二位才好发言不是……”
这下朱必泰才找着说话的“台阶”了,道:“大老爷说的是!您应该把今天咱们要协商什么,洽谈什么;协商,要什么目的,洽谈要什么结果——得大致说清楚,咱们才好发表意见不是……”
县太爷道:“协商的目的就一个,咱三方面如何统一认识;洽谈的结果也就一个,如何把朱老四的尸体顺利地安葬了——几天前,为争水斗殴,张老二失手挖死了朱老四,第二天,又发生了头颅失踪的事情,这些刑事案子,老爷我正在积极地侦破当中。当然,侦破刑事案子,有难度,杀人凶手逃匿,一时半会抓不到;偷盗头颅的罪犯也无从查找,不知线索,不过,这些事情都可以缓一缓,等一等。只是,现在是大热天气,尸体容易腐烂变质,不可久留,这件事可是一点都缓不得、等不得——两家已经看到,现在尸体已严重腐坏,臭了半条街,形成污染,蔓延扩散,如果因此而引发瘟疫,造成人畜死伤事故,那么责任就重大了!到时候老爷我承担不起,你们两家更承担不起!如果追究起责任来,老爷我可能要丢官免职;你们两家,可能会倾家荡产——还可能有人要蹲大牢!如此严重的事情,你们两家也看得出来:当前最要紧的,就是妥善处理腐坏尸体,如何把朱老四顺利安葬了,以避免引发严重的次生灾难。昨天,老爷我也分别与两家单独‘协商’过,大家都还明事理,识大体,基本取得了相同的看法,目的就只一个:赶快把尸体妥善安葬了。既然昨天咱们已经统一了认识,那么老爷我就把你们两家请来,当头对面,洽谈如何妥善安葬尸体的事宜了——朱必泰老先生,您是受害者家属的代言人,您就先提提您的看法吧。”
县太爷点了名,朱必泰便先发言:“这个、这个——要妥善安葬尸体么,第一、被告必须买一口高级的棺材装殓死者,不能让死者委屈了。第二、必须邀请法师来念经祷告,超度亡灵。第三,丧葬的一切开销费用必须由被告一方完全承担。第四、必须请一个看相算卦的先生算一算,选一个吉利的日子安葬,讨一个平安祥瑞。第五……”
朱必泰才数到“第五……”,县太爷就发话打断,道:“得、得,打住、打住——老先生您只教书行,处理这些诉讼纷争却外行得很!您说的第一条就出了错——所谓的‘高级的棺材’,那可没有上限的!那些埋葬王侯将相、皇亲国戚的檀香木、阴沉木棺材,一口要几万两银子——那就称得上是‘高级’了!把张老二家全家人、包括家产全都卖了,也怕凑不足这口‘高级棺材’的钱。再说,你家那个朱老四,三十几岁,大头百姓,值得这么高级的棺材装殓吗?装殓了,他适受得了吗?他老朱家就不怕人们议论贬责吗——所以,以老爷之见,叫老张家买一口上好的棺材,就值了。怕棺材买得不好么,由老朱家自己去挑,那城东‘周记棺材铺’里,杉木、柏木棺材随便挑,找那价钱最贵的选上一口,由老张家去付账就是——老先生您说要不要得?”
县太爷这么说,朱必泰赶紧应道:“老爷说的是!是老夫我口误了——老夫的意思,也就是买一口上好的棺材就行,决不敢去贪图那些皇亲贵胄才用得起的什么檀香木、阴沉木棺材了。这一条,就按照大老爷您说的办就行了……”朱必泰已回复,同意这么办了。县太爷调过来问张老头有没有异议,张老头也说没有异议,于是道:“笔墨伺候,由老先生执笔,咱们洽谈好一条,就落实一条——黑墨落在白纸上,就定性了,谁也莫想抵赖!谁要是反悔,老爷我罚他五十大板……”
落实了第一条,县太爷便继续往下说:“老先生提的第二条么,邀请法师来念经祷告、超度亡灵,那是应该,那家死了人,都兴这一套,不能舍免;至于第三条,丧葬的一切开销费用由被告一方完全承担,完全合理——买上好棺材、请法师超度,以及请工费时、吃喝用度等等花钱的开销,均由被告一方支付——人家原告一方,死了人,家庭遭受损失,精神承受痛苦,不能再在钱财上蒙受损失!被告一方承担经济开支,吃一点亏,破一点财,理所当然——我说张当家的,原告方提出的这两条,你有没有异议?”张老头的儿子失手把人挖死了,心里有愧,这两条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表示,没有异议,同意照办——这两条作为协议条款,落实定性,也写在了纸上。
现在要落实第四条。县太爷道:“老先生所提的第四条,又有点问题了——请一个看相算卦的先生选一个吉利日子安葬,这本来也未尝不可。但是,尸体腐坏变质,污染已传播开来,安葬尸体急在当前,刻不容缓——那些个看相算卦的什么大师、先生,他们玩的鬼把戏老爷我最最清楚,他们完全是靠坑蒙拐骗混饭吃的,有人请他们做法事,超度亡灵,十天半月的也难得碰上一回,一经有了‘生意’,他们就变着法儿地敲诈钱财,把场合做大,把时间延长,本来今天有吉利日子,他却说没有,要往后拖延多少天,场合越大,天数越多,他们越捞得着大钱——如果老先生您去请了这样的人物来选‘吉利’日子,本来今天、明天就是吉利日子,他却说没有,要拖延十天八天的。那尸体在杂货店里停放着,眼看就要溃烂散架了,能拖十天八天的吗?所以嘛!这个、这个……选择吉利日子,也由老爷我一手代劳了——老爷我昨天翻过皇历,算过凶吉:今天是‘干支’己卯日,福利子孙,荣耀家宅;今天是二十八宿尾(火虎)吉星当值,吉星高照,大吉大利。明天是‘干支’庚辰日,诸神下界,天降泽润;明天是二十八宿箕(水豹)吉星当值,开门放水,招财积谷——今、明两天,为大吉大利之日,超度亡灵,造坟安葬,诸事可行!所以嘛,老爷我判、判……我建议,今天就开始操办丧事,明天未时起棺,申时造坟安葬——你们当事双方,有何看法?老爷我的建议可行不可行……”
县太爷说他翻过皇历,看过凶吉,今、明两天,就是大吉大利的日子……朱必泰首先就提出了异议,道:“我说大老爷!您怎么就断定今、明两天就是大吉大利的日子?莫非您以前当过看相算卦的算命先生,现在急着安葬尸体,就说今、明两天是适合操办丧事、造坟安葬的日子——您把时间说得这么紧凑,莫非是在蒙我们吧?”
县太爷道:“我说老先生您只教书行,其他的,就稀松平常了不是——老爷我如果不懂一点阴阳八卦、人缘世故、风俗民情,敢来坐县令这把交椅吗——前回老爷我处理韩老七开地撬石头砸死赵老六的案子,安葬赵老六的日子就是老爷我给选的,那天是‘干支’丁卯日,拜表祭祀,收福十倍;那天是二十八宿井(木猂)吉星当值,招财进宝,寡妇入宅,是个吉利日子……咋样!没出半年,就应验了——韩老七这个光棍汉与赵老六的老婆就结下了良缘,虽然不是寡妇入宅,但却是鳏夫入赘,性质都差不多。办婚事那天,韩老七还乐颠颠地跑到县衙来谢‘媒人’,请老爷我去赴宴喝喜酒呢。老爷我虽然不敢跟诸葛孔明这样的大师比——人家有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天上知道一半,地下全知的能耐。而老爷我不敢说‘全知’,知道个‘一二’还是说得过去的,要不然,老爷我怎敢自称‘才高四斗’呢!刚才老先生您说老爷我是为了急着安葬尸体,才把时间说得这么紧凑,来蒙你们——说来说去,还是你们以为老爷我是一个醉鬼,说话颠三倒四,办事稀里糊涂,信不过老爷我!既然这样,咱们就把处理朱老四的尸体的事情分两步进行——朱老四被挖死那天,即使是大吉大利的日子,也说不成了,谁愿意选择大吉大利的日子去把人挖死呢?所以说,从朱老四被挖死那天起,到今天为止,都讲究不了‘大吉大利’了。咱们第一步,今天把上好的棺材买来,将朱老四的尸体装殓了,收拾停当了等着,把准备工作做好——这跟吉利不吉利没什么关系,反正都是倒霉事!至于第二步,安葬尸体,那就很重要了:出殡那天,劳工人员、法师、先生、亲戚朋友、街坊邻居、帮忙人等,涉及众多,发丧送葬,为了不要触霉头,犯冲撞,就必须选择一个吉利日子,对所有相关人等,都要有好处,都要吉利——本来老爷我给选择了明天就是吉利日子,老先生你们又信不过,那么今天也就把法师、先生一并请到,让他们来选择这个吉利日子——这些个江湖骗子,越是倒霉日子,他们来得越快当,生怕被别人抢了他们的生意!再说,念经祷告,超度亡灵,送葬开路……这些都是法师、大仙们干的活计,老爷我可代替不了。所以,老爷我前头说的,老朱家找识货的人去买上等棺材;老张家去请法师、大仙,两件事‘同时’进行——棺材买来,马上收拾装殓,把腐坏变质的尸体装进棺材里密封起来,至少可以起到防止污染扩散,传染疾病的作用;法师、大仙请来,马上干活:写祭章、安灵牌、念经祷告、超度亡灵……由他们折腾,越热闹越好——顺便你们也问一问,哪天可以发丧安葬,大师们说是哪天,就是哪天——免得你们信不过老爷,说我急着安葬尸体,蒙骗你们!老爷我现在把事情说得这么明白了,你们两家还有什么高见,提出来大伙议一议……”
县太爷把话说到这一步,已趋于合理了。老朱、老张两家稍作考虑,也没有提出异议。于是,县太爷发话,让朱必泰记录在案,形成条款。接着问朱必泰道:“‘一、二、三、四’都解决了——刚才老先生您提的‘第五’是哪件事?现在说出来听听……”
朱必泰道:“这第五么,就是张老二把朱老四挖死了,现在丢下朱老四老婆及一双儿女,生活形成困难,要老张家赔付一笔‘抚慰金’,以安抚家眷……”县太爷道:“合理,合理!死者家属生活困难,被告赔偿一定的‘抚慰金’是应该的——不过……”
还没容县太爷往下说,张老头就急着嚷开了:“我说大老爷!您老说话要算数啊——咱们昨天在大牢里说得清楚,我怕他老朱家要安葬费,把我家搞得倾家荡产,又接着要‘抚慰金’,老倌我拿不出来,如何是好!大老爷您说‘抚慰金’的事他老朱家提都不用提,那是后一步的事情——怎么现在老朱家提出‘抚慰金’的事,大老爷您就说‘合理’、‘应该’!这不是欺哄老倌我吗?早晓得是这样,老倌我就睡在大牢里,懒得出来了……”
县太爷道:“我说张当家的,你着急了不是——老爷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咱们三方坐在一起,协商洽谈的是安葬尸体的事情,与这无关的,放在后一步解决。老爷我昨天就说得清楚,死者一方要忍让一点,被告一方要破费一点,才解决得了问题——关于‘抚慰金’的问题,跟安葬尸体关系不大,死者一方现在就要提出来解决,如果被告一方不同意,难道这尸体就不安葬了吗?如果十天解决不好,还要拖十天吗——如果你老朱家不解决‘抚慰金’的事,就不安葬尸体,这不形成‘尸闹’了吗?如果老朱家坚持要‘抚慰金’,你张当家的就赖在大牢里,懒得出来,这不形成‘牢闹’了吗——好!好!你们一方不忍,一方不让,要接着扯皮闹腾,你们就闹腾吧!等尸体腐坏散架,不好收拾,就别抬出去安葬了,老朱家去拉几车石头来,在那杂货店里砌起坟墓,干脆把尸体安葬在里面算了!杂货店成了坟地,老张家以后也别开店、别做生意了……”
县太爷话一出口,把老朱、老张两家都吓着了。朱必泰暗想:“是啊!昨天大老爷就说得分明,如果要求过高,不作忍让,惹得张老头搞起‘牢闹’来,赖在大牢里懒得出来,这一大笔安葬费到哪里去要?要是尸体继续腐坏污染,县太爷怕造成瘟疫,真个拉了石头来把尸体埋在杂货店里,那还要得成个啥?这‘第五’还是不用提了,赶紧把尸体安葬了才是……”
张老头也暗忖:“这个糊涂县令,说话办事,阴一套,阳一套,让你摸不着头脑,要是真把尸体埋在我杂货店里,那里成了坟地,我不单开不了店,做不成生意,子孙后辈都要晦气倒霉,家宅一辈子都不得安生!想赖在大牢里不出去,千万、千万搞不得!还是赶紧商量着把尸体妥善安葬了才是上策,免得惹出更大的麻烦……”
这下,老朱、老张两家,都不敢硬气了,服了软,没有再提出其他与安葬尸体无关的要求,该如何处理,由县太爷定夺。三方面的意见统一,县太爷发了话,让朱必泰写好协议,一式三份,原告、被告、公证人各一份;签名按手印,即刻生效。各方严守信誉,不得违约反悔——谁要是违背协议,无理取闹,老爷我罚他五十大板……
协议签订,大事成形,县太爷这才叫过潘师爷(唐县令的执笔掌案文书),道:“今天这事儿,不是老爷我信不过你,而是另有任用——你现在就去,把老朱、老张两家,操办丧事的开支——大到请法师、先生、买棺材、买香蜡纸钱……小到一块姜、一棵葱、一棵蒜……都详细记录了,等事情过了,老爷我好找他两家‘算总账’……”